日期:2021-11-16
這是宿新市徐公店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要點:能用自身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教具準備: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鞏固練習
1、 指出背誦《絕句》
2、 指名說說絕句的意思。
二、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三、指導學習《宿新市徐公店》
(繼續運用“四步法”學懂古詩。)
(1) 題。板書后,“宿”,住。“新市”是地點,在現在的湖南省攸縣。“徐公店”,姓徐的人開的.客店,“公”,是對人表示尊敬的稱謂。
(2) 介紹作者。
2、 學生自學古詩。
(1) 自由讀。自學6個生字,查字典理解詞語。讀古詩看插圖想想哪些地方能自身讀懂。完成《作業本》第1題
(2) 檢查自學效果
〈1〉 認讀生字
〈2〉 檢查
〈3〉 指名讀古詩,交流自身哪地方讀懂了。
3、 指導學習古詩
理解詞語,讀懂詞句。
(1) 理解第1句:
“疏疏”是稀稀落落、不密的樣子。“籬笆”、“徑”“深”各是什么意思?
回答后。教師講:籬落,指籬笆;徑,是指小路;深,遠,很長的路。這句意思是:菜園邊的籬笆稀稀疏疏,有一條小路伸向很遠的地方。
(2) 理解第2句:誰能說說“枝頭”、“未成蔭”的意。
枝頭,指樹枝上,未成蔭,樹葉長得還不濃密,不能遮蓋地面而為樹蔭。這句詩的意思是:樹枝上的花已經落了,但樹葉還不很茂密,不能遮蓋地面成為樹蔭。
(3) 理解 第3句:
誰能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教師講述:“急走”是奔跑的意思。這詩句的意思:
兒童奔跑著追逐著黃色的蝴蝶。
(4) 說出第4句,讓學生說說這句的意思后,教師講講:
蝴蝶飛進黃色的菜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4、 說出詩意,感受意境。
(1) 自由朗讀,試說說古詩的意思,同桌相互練說
(2) 集體朗讀,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5、 體會感情,背誦默寫。
〈1〉 討論:這首詩描繪了怎樣一幅圖畫面?作者表達怎樣的感情?
〈2〉 討論后,教師小結:
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春夏這交兒童們在菜園里天真活潑地捕蝶嬉戲的生動畫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興。全詩充溢歡樂。請大家用活潑、向上、歡樂的感情讀,背誦詩歌。
〈3〉、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四、安排課堂作業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2、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了解古詩的大意,感受古詩的意境美,激發學生樂于積累古詩文的情趣。
一、提問引入,揭題、釋題
1、這節古詩文吟誦課,老師先請小朋友來背首古詩《小池》。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
2、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首詩《宿新市徐公店》。
3、讀詩題,理解題意(板書課題)
宿:住宿,過夜 新市:地名 徐公店:姓徐的男子開的客店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詩人在新市一個姓徐的人開的客店里過夜)
4、楊萬里在這里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景象呢?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二、初讀古詩 (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1、自由讀詩,借助拼音把字讀準,不會讀的字多讀幾遍。
2、小朋友讀得很認真,這里有幾只美麗的蝴蝶,想和你們交朋友,認識他們的小朋友就請站起來和它們打個招呼.(看課件)讀生字詞“住宿、徐公、籬落、樹陰、路徑、追黃蝶、深遠、疏疏”。
3、剛才讀字的時候,你發現哪些字音,很難讀準,請你帶同學讀一讀。(注意讀準翹舌音,后鼻音。)再全班齊讀.
3、剛才小朋友們生字詞讀得真好.現在我們把這些字寶寶送回詩中,請你們正確流利地把詩讀一讀。
4、指名讀,小朋友注意聽音是否讀準,再指名讀。
5、他們讀得真好,請你們照著他的樣子,讀給同桌聽。
6、哪位小朋友愿意來讀給大家聽;齊讀。
三、逐句指導朗讀,感悟詩的意境美。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1、(出示課件)小朋友,請聽老師朗讀,一邊聽一邊想,通過這兩行詩,你看到了什么?
2、學生聽后看圖回答(老師可用手勢帶學生回答)。聯系學生的回答,解說詞語(籬落:就是圍園子的籬笆;疏疏:指圍籬笆的竹棍隔得很開。 籬落疏疏就是講圍園子的籬笆很稀;小路,詩中的“一徑”指的就是一條小路;未成陰:指樹枝上綠葉剛剛長出來,還不茂盛,不能遮擋太陽。)
3、請你把看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4、是呀,籬笆稀稀疏疏地圍著園子,旁邊有一條很長很長的`小路伸向遠方。樹上的花兒已經落下來,枝頭長出了嫩綠嫩綠的新葉。這景色真美呀!誰能來把這種美讀出來呢。
5、指名讀,根據情況由老師或朗讀得好的同學帶讀;(疏疏,要讀得輕;深,要讀得慢來表現小路很長很長;未成陰,要重讀。)老師范讀,學生跟讀,自由朗讀;等下老師請男同學和女同學比比,看誰讀得更美。
6、過渡 美麗的鄉村景色吸引了詩人楊萬里,忽然他眼前出現了更加有趣的畫面,想知道是什么嗎?(邊出示課件)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1、學生回答。
是小孩子在追黃蝶(那他們是怎么追的呢?)飛快地跑(是的,詩中“急走”就是飛快地跑的意思)
2、現在你就是那個小朋友,你喜歡的黃蝶就在不遠處,想抓到它嗎?(想)那就用你的朗讀來告訴我們吧!
3、指名讀。(根據讀的情況,指導學生讀這句詩時,要重讀“急”和“追”)
4、老師范讀,學生跟讀,男生站起來大聲朗讀,齊讀。
師:看得出你追黃蝶跑得很快。 還有誰來 我仿佛看到你就要追上黃蝶了。
5、小朋友捉住蝴蝶了嗎?(沒有)
6、你是從哪句詩中看出來的(飛入菜花無處尋。)
7、(看課件)為什么會無處尋?(黃蝶和油菜花都是金黃色的,地里到處是金燦燦的油菜花,黃蝶飛進花叢中躲起來,所以沒地方找到。)
8、看著小朋友在這美好的春天追趕著黃蝶,詩人楊萬里會是怎樣的心情呢!(高興)
9、是呀,詩人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象,又看到了這些可愛的孩子,他也不由得高興起來,請你自己把這兩句多讀幾遍,讀出那種高興的心情來!
10、請想來讀的小朋友站起來讀,再四大組比賽讀。
點評:你們讀得真有趣呀!我聽了也高興起來。
四、誦讀古詩,表現古詩的意境
1、過渡 老師忍不住想把整首詩讀給大家聽,(配樂朗讀)
2、老師讀得怎么樣?(出示課件)誰來說一說?(有感情)是的,陳老師讀得有輕有重,還注意了停頓,你們想不想比老師還讀得好呢?請你們分小組學著老師的樣子一起練習感情地朗讀古詩。
(老師到各小組了解情況、并進行指導。)
3、現在誰來挑戰老師。指名學生朗讀,其余學生認真聽。(老師先肯定學生的勇氣,再引導學生點評。注意詩的節奏、輕重,有感情地朗讀。)聽后再指名朗讀。
4、全班齊讀,老師點評。
5、古人經常用歌的方式把詩唱出來。老師也給這首詩譜上了曲子,你們想聽嗎?老師唱詩。
6、你們想學唱這首歌嗎?老師教唱詩歌。
7、指導背誦,看圖背誦,引背(籬落……樹頭……兒童……飛入……)
10、同桌互悲互聽,全班齊誦古詩。
五、激發樂于積累古詩文的情趣
1、楊萬里是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他寫了很多廣為傳誦的古詩。今天我們還來欣賞他的另一首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描寫的是早晨,他在凈慈寺外看到的景色。
2、老師帶讀,學生自由誦讀,指名學生讀,齊讀。
3、今天小朋友都學得很認真,請你回家把我們今天學的這兩首古詩有感情地讀背給爸爸媽媽聽。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能結合詩句理解“疏疏、未成陰、急走”等詞語的意思。
2、能讀懂古詩《宿新市徐公店》,并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體會詩人喜悅的心情。并能根據詩中描繪的情景想象寫一段話。
4、激發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起,從而提高文學素養。
二、設計理念:以讀促思,以思促讀,讀寫結合,深刻體會詩人所表現的優美意境。同時,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培養閱讀古詩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讀懂古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這首詩的意思。
四、教學難點:理解“急走”意思,能想象詩中所描寫的意境。
五、教學準備:小黑板、錄音機。
六、課時安排: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了解作者: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學過兩首描寫春景的古詩,誰能背給大家聽聽?(指名背誦《詠柳》、《絕句》)這些古詩都從不同側面向我們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有關描寫春景的古詩《宿新市徐公店》好不好?老師知道小朋友最喜歡春天,因為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萬紫千紅、充滿活力的。那就讓我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讀一讀這首詩。(學生齊讀全詩)
2、你知道這首詩是哪個朝代的哪位詩寫的嗎?(宋代、揚萬里)請你具體介紹一下作者以及背景。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寫的。他一生為官清廉,為*相所害,被罷官閑居十五年。他的詩大量吸收民間語言,描述細膩,形象鮮明,平易自然。因為他長期居住農村,,對農村的田園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寫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別有風趣。)
3、這首詩描寫了什么地方的景色?
解題:宿:過夜。 新市:地名,在湖南省。 公:古代對男子的尊稱。
(在新市姓徐的人開的客店里過夜) 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時見到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感情呢?
(二)、小組自學,初讀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詞劃出討論,初步理解每句詩意。
2.詩中抓住哪些景物寫出了暮春時節的美麗。
(三)、導讀古詩,感受詩意。
1.指名讀,檢查讀的情況。
2.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詞提出來,一起討論、交流。
3.齊讀一、二句:
A.第一句寫了哪幾種景物?有什么特點?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籬落:籬笆。 疏疏:稀疏。 徑:小路。 深:深遠。
這句意思:稀疏的籬笆旁邊,有一條小路深向遠方。
板書:籬笆 (疏疏) 一徑(深)
這句詩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遠望到的。緊接著作者收回視線,從遠望到近觀,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齊讀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書:樹頭
理解:樹頭:樹枝頭。 未:沒有。 陰:樹蔭。
為什么沒形成樹蔭?(因為葉子未長大)。理解時應“補”枝頭上的花已經落了,但葉子還未長大,還沒有形成樹蔭。這一點,可見這一天天氣怎樣?(麗日當空,地面上有斑駁的樹影,星星點點的光斑。)
C.同桌對說這兩句詩意——指句說——齊讀這兩句(多媒體出示畫面)
D.這稀疏的籬笆,長長的小路,葉兒不濃密的樹,構成了一幅清新、質樸的農村景色圖,你們看畫面,這叫靜態描寫(板書)。在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為活潑生動的圖畫,那就是后兩句所表達的。
多媒體出示后兩句畫面(齊讀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書:兒童 黃蝶 菜花
走:跑。 急走:快跑。
詩意:兒童奔跑著追逐黃色的蝴蝶。 追到沒有?
B.女生讀第4句:
處:地方。 尋:尋找。 為什么無處尋?
詩意:黃色的蝴蝶飛入金黃色的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C.兩句詩意連起來,指名說詩意。
D.再看圖(后兩句動畫圖)這兩句寫兒童捕蝶的情景。“跑、尋”這叫動態描寫(板書),兒童奔跑、撲蝶……讀來使我們倍感親切、耳目一新。
E.自由讀全詩,體會詩人心情?
F.檢查:指名讀全詩,齊讀
板書:喜愛
(四)、重點賞析,體會情感。
1.詩中抓住哪些景物寫出了暮春時節的美呢?(多媒體出示)
填空:詩中通過----------、---------、----------、----------這些情景來說明是----------季節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心情。
2.詩中前兩句是靜態描寫,后兩句是動態描寫,全詩動靜結合,情景交融,充滿了春的氣息,特別是后兩句,兒童捕蝶的畫面躍然紙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說說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聽到了什么呢?[想象練說]
(幾個孩子在麗日當空,花香撲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奔跑著,追逐著黃色的蝴蝶……,仿佛聽到了孩子們的嬉笑聲、歡呼聲、失望的嘆息聲,……)
作者看到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詩情畫意(板書)呀!
3.邊想象畫面邊背誦。
( 五)、作業:根據詩中描繪的景色和兒童追捕黃蝶的情景,結合自己的想象寫一段話。
(六)、課外延伸:繪幅彩畫,深化理解。
1.這首詩有靜有動,有聲有動,情意盎然,充滿童趣。如果我們把這首詩畫下來,要畫哪些景物?(籬落、一徑、樹頭、兒童、黃蝶、菜花)
2.在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顏色?
板書:黃(綠)(黃)
補充板書,完成板書。
3.課外親手繪畫。
(我們學了這首詩,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撲蝶圖,感受到了詩人對春天和鄉村生活的愛,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呀!真是詩中有情,詩中有畫啊!想畫下來嗎?)
四、板書:
詩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愛
畫:籬落、一徑、枝頭 (靜)
畫
兒童、黃蝶、菜花 (動)
追入
意 色: 黃、綠
評課:這樣的古詩教學非常的實在,教師注重挖掘古詩內在的東西,并能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能力,從一首詩中去了解作者的寫作特點,學生掌握了舉一反三的方法,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初步學會了該作者所寫詩的特點。如果教師所補充的詩用處再廣一些,則效果更好!(平平淡淡)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宿新市徐公店教案的全部內容,如果對你有幫助,請繼續支持語文網,并提出您的寶貴建議,小編會盡最大的努力給大家收集最好最實用的教學文章!
教學目標:
1、復習生字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誦讀古詩詞、背誦古詩詞
3、體會古詩詞中表達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了解古詩詞大意、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難點:感受詩人筆下描繪的兒童撲蝶歡樂場面。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以及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理解詩題
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范成大的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請同學們齊背。請一位同學講一講古詩詞的大意?(略)
二、導入新課、初讀古詩《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過渡語)同學們學習掌握得不錯,老師想考考大家,《小池》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誰能背誦給大家聽一聽?
1、學生背誦《小池》、楊萬里。
2、板書課題。今天,我們要跟隨南宋詩人楊萬里去欣賞暮春時節的鄉村景色。
3、復習讀生字詞(雜、籬、徐、疏、鋤頭、剝),使學生能讀懂字詞,讀通詩句。
4、學習《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1)解讀課題:你在哪里見過這兩個字?知道它們的意思嗎?(宿:投宿、公:對男子的尊稱)請你說說這個題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2)認識作者。快速瀏覽作者簡介
(3)聽范讀詩歌,畫出朗讀節奏
(4)生讀兩次古詩(齊讀、小組)
三、看圖初讀走進古詩,理解大意
1、老師講故事入詩。
2、一天,楊萬里吃過午飯,走出客房,慢慢散步來到徐公店的后門外,欣賞周圍的自然景色。此時,他看到了怎樣的景色呢?請同學們自己去讀讀課本中的詩句,把生字圈出來,讀正確,把詩句讀通順。(齊讀、個別讀)。
3、解釋理解:籬、疏
4、抓和老師一起讀古詩,注意節奏。
四、難點理解,疏通詩意
1、抓關鍵詞、利用注釋了解景物,楊萬里在詩中寫到了哪些景物?在詩句中做上記號。再看看圖,說說圖上有哪些景物。
完成下面練習:( )的籬落 ( )的小徑 ( )的樹 ( )的兒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2、 利用插圖的方法。看插圖,想象,師說詩意,生說出詩句。
A、想一想:你是從哪個字看到兒童是奔跑著去追蝴蝶的?(走)在古代“走”是奔跑的意思,“行”是走的意思。
B、漫步在春意盎然的`鄉間小路,兒童被美麗的蝴蝶吸引心生好奇,忙著去追蝴蝶。兒童追到蝴蝶沒有?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無處尋)在金燦燦的菜花一大片一大片,而黃碟和菜花的顏色差不多,孩子一下子分不清,不知所措。“無處尋”用你自己的話該怎么說?在學過的哪句詩句里也有“無”指“沒有”的意思?(沒有地方可以找到;回想詩句:荷盡已無擎雨蓋、泉眼無聲惜細流、鄉音無改鬢毛衰。)
五、吟吟誦誦,深入詩學境
1、詞背誦古詩。同學們,我們讀著詩句就仿佛跟隨楊萬里欣賞到了田園風光,請你把欣賞到的景色說給大家聽。(稀疏的籬笆旁有一條深長的小徑,樹上的葉子還沒形成樹蔭。兒童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蝶兒飛進菜花叢中沒法找尋。)
2、看到這樣的景色,詩人楊萬里會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呢?把最喜愛的、最有感受的詩句讀一讀。
3、 配樂讀詩。(播放音樂)
4、小結:這是詩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請你隨著音樂把詩誦讀一番,讀出自己的感受。(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背誦)
六、作業布置
1、背誦古詩、默寫2次
2、摘錄于春天有關的古詩3首
七、【板書設計】
宿新市徐公店
詩情 籬落、一徑、枝頭 (靜) 畫
喜愛 意 兒童 黃蝶 菜花 (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