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25
這是寶葫蘆的秘密優質課一等獎,是優秀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寶葫蘆的秘密(節選)》是一篇有趣而又富含哲理的童話故事。課文選取了書中的一部分,以樸素平實、通俗易懂的語言,敘述了“寶葫蘆”的來歷。文中的句子極為有趣,引人入勝,讓人有一種自己就是文中的王葆,好像在聽奶奶講故事一樣的感受。為了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我們特意準備了《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先讀為快。
對于這堂課的教學,我做出如下幾點反思:
1、教學效果(思效)
本節課,我致力于緊扣文本主題,調動學生情緒,提起閱讀興趣,依次開展了以下幾個環節:帶領孩子認識《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引導他們讀一本書要先觀察封面,讓他們對這本書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并利用封面的提示信息順勢提出疑問,學生也因此拋出更多的問題,這樣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便立刻被激發了出來。
學習課文后,我又截選了四幅相關的插圖,讓孩子們充分展開大膽的想象,猜測故事情節。孩子們的猜測是開放的、被包容、被鼓勵的,他們不會顧及想象得正確與否、合理與否,只要他們大膽想象了,就一定能得到肯定,課堂氣氛高漲。整堂課孩子們的參與度很高,他們興奮得幾乎尖叫起來。
2、教學收獲(思得)
課中,我引導孩子們“走進角色,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采用指名兩位學生朗讀和帶問題默讀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朗讀中學會思考,我還讓學生角色扮演朗讀,學生們充分地進入文本角色,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人物的心理,為解決后面的課后題做好了鋪墊。所以,如果我們找不到教學的切入點,完全可以以課后題為切入點,設計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地進行教學。
3、不足之處(思失)
課后,我反思自己,發現有三點不足。其一,整個過程感覺自己放得還不夠,一直在牽著孩子們跟著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往前走,沒有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其二,環節設計得太多,沒有了重點,時而重點是品讀,時而重點對孩子讀書方法的指導,所以整節課下來感覺是面面俱到,卻又面面沒有俱到;其三,應該多讓孩子提出問題,讓他們學會在閱讀過程中思考,將閱讀過程處理為探索和發現的過程,而不是問問題和等待特定答案的過程。總之,這節課有太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希望通過自己的'思考,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
4、改進措施(思改)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大膽放手,不是牽著學生往前走,而是跟著學生往前走,既要引導學生不偏離學習的重點,也要針對某個重難點學精學透,真正學到閱讀的方法。對學生語言表達不夠準確時,要做出規范完善,“細心”地觀察學生,多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教學的探索之路艱難而漫長,在今后的工作中,相信我能走得更好。
《寶葫蘆的秘密》是我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張天翼的作品,課文以第一人稱“我”來敘述,生動刻畫出王葆的童真形象。
教學本文,我首先根據課后練習安排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王葆為什么想得到一個寶葫蘆”這個問題閱讀,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教學中我為了緊扣文本主題,調動學生情緒,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得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高,采用讓兩位主人公自我介紹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故事人物,并讓學生通過扮演角色朗讀,這樣能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角色的性格特點,同時為后面的教做好了鋪墊。
我覺得教學本課的最精彩的地方就是讓學生創編故事,張三、李四、王五、趙六是如何得到寶葫蘆呢?課文略寫了,這就給了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我首先讓學生分小組講講故事,在天馬行空的講中獲得靈感,同時我提醒學生一定要注意故事情節的完整性,接著,我讓幾個能說會道的學生示范講了一遍,取得很好的效果,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這時我才拋出寫小作的要求,從作業反饋來看,的確創編故事的確能激發孩子們的想象能力,提高孩子們的寫作能力。
在本堂課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如學沒有做到細心觀察學生,不能對學生能夠進行恰當的激勵性評價;課堂中對朗讀的指導不夠深入,學生讀得不到位等等。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以上問題。
《寶葫蘆的秘密(節選)》是四年級下冊的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第八單元是童話主題單元,主要是通過童話故事體現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寶葫蘆的秘密(節選)》節選自作家張天翼寫的《寶葫蘆的秘密》,選入課文時有改動。這篇童話主要講了王葆從小聽奶奶講寶葫蘆的故事,每個得到寶葫蘆的人都得到了幸福,所以王葆也特別希望自己有一個寶葫蘆的故事。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明白王葆為什么想要一個寶葫蘆。
教學難點:根據已有故事內容創編故事,并講給同學聽。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重點,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通讀文章,學會分段
先讓學生通讀文章,自學生字詞,再次通讀課文,小組討論畫分段落,并說出段意,初步感知整篇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知道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王葆從小聽奶奶講寶葫蘆的故事,每個得到寶葫蘆的人都得到了幸福,所以王葆也特別希望自己有一個寶葫蘆的故事。
(二)根據已有故事內容創編故事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但是與一般的童話故事不同,這里的故事大多比較簡單概括,我們學習這篇童話有一個教學目標,就是根據已有故事內容創編故事,創編故事方法如下:
1、確定好原有故事內容。
2、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力,增加故事情節,使得故事更豐富曲折。
3、故事的結果與原有故事結果相同。
學生根據這三個創編原則,自己選定故事創編故事,并在班里講給大家聽,最后評出“創編大王”,學生們都踴躍參加。
二、成功之處
這節課我覺得成功的地方有兩個:
(一)讓學生自己學會畫分層次,讓學生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教給學生創編故事的方法。學生學會創編故事后,我在班級里舉行了創編故事比賽,這一比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創編故事的興趣,為學生以后自己寫童話故事積累了寫作能力。
三、不足之處
不足之一:上課時沒有對本課的生字詞進行講解,個別學生學習課文有困難。
不足之二:課堂缺少朗讀,學生朗讀得太少。
四、改進措施
針對不足之一:在上課時簡要地點下生字詞,讓學生對生字詞的學習重視起來,這個以生教生的方法來實現,讓已經學會生字詞的學生溫故一下,讓沒有學會生字詞的學生掌握一下,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針對不足之二:課堂缺少朗讀,學生讀得太少,這個問題很嚴重。學生只有多讀課文才能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以后上課時一定讓學生多讀課文,如第一次讀課文自學生字詞,第二次讀課文感知主要內容;第三次讀課文體會表現文章主要內容的關鍵語段;第四次讀課文,感受課文并說出自己的收獲,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寶葫蘆的秘密》這篇課文時,我致力于緊扣文本主題,調動學生情緒,激發讀頭趣,最終達到推薦整本書的目的。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視頻導人、激發閱讀興趣。
許多學生對課外閱讀興趣不濃,一小部分學生可以說根本沒有閱讀興趣。因此,上課一開始,我用他們最感興趣的動畫片導入新課,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閱讀紙質文字作品的興趣。
2、走進角色,感受人物形象。
教學中我采用讓小主人公來一段自我介紹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故事主人公,并且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及小組合作、創編故事等方式,引導學生充分地進入故事,更深刻地體會人物的形象,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3、展開想象,引起閱讀期待。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回顧奶奶講的關于寶葫蘆的故事,幫助學生理清故事思路,然后讓學生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大膽猜測故事情節,對他們的一切猜測都用開放、包容的態度加以鼓勵;在課文結束前,再次強調書中還有更多精彩的情節,以引起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