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2
這是口語交際勸說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口語交際勸說教學設計一等獎第 1 篇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收集新聞,能夠清楚、連貫、準確地傳達信息。
2、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學會溝通和交往,培養合作精神。
3、培養熱愛生活、樂于表達的生活態度,養成關心國內外大事和關心別人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同學齊讀,你知道這副對聯是什么意思嗎?(讀書人不僅要讀好書,還要關心家事,關心政治,關心天下之事,多用心體會世間百態,而不要死讀書。)
2、同學們,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每天都會發生一些新鮮事。有些事被報紙、電視媒體報道出來,就成了新聞。新聞包括哪些事情?(發生在國內、國外的大事,發生在身邊的新鮮事。)
3、同學們,前幾天老師布置作業讓大家收集新聞,你們收集了嗎?你是從哪里收集的?(網絡上、電視上、報紙上)
4、你們在收集新聞的過程中,發現新聞都有哪些特點?(新聞要真實,要及時,還要有價值。)
5、今天,我們就來開個小小的新聞發布會,把自己所知道的新聞分享給同學們聽。
二、明確要求。
1、在說新聞之前,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在說新聞時應注意什么?
2、在書上找出要求。
學生交流后,出示課件:
(1)要說明新聞的來源,把新聞講清楚,不要隨意更改內容。最后,還可以說說自己對這則新聞的看法。
(2)準確傳達信息。清楚、連貫地講述。
3、當別人發言時,我們要怎么做呢?
認真傾聽;不要打斷別人;別人講完后或經允許后,提出問題。
三、發布新聞。
1、小組交流。
現在我們四人一小組來說新聞。請同學們將自己知道的新聞,先在自己小組內交流。小組內其他組員要認真傾聽,可以質疑,也可以評價。各小組選出組內最佳的一位新聞播報員,準備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現在,我們的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在這個環節中我們將要評出“最佳新聞播報員”。期待各位播報員的精彩播報,也希望同學們用心傾聽,以便對他們的播報提出疑問或進行評價。
(1)首先,我們進行國內新聞的發布。誰先來?
①你對他發布的新聞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向發布人提問或進行評價。
②還有誰來播報國內新聞?請上來播報。
(2)現在要發布的是國際新聞,誰先來?
(3)同學們,在我們的班級、我們的學校、我們生活的小區或村里、我們的家里,每天也一定有許多事情在發生。誰能把我們身邊的新聞向大家發布出來?給大家一分鐘時間做準備,可以和同學交流。準備好了嗎?請同學們自由發布新聞。
3、評一評。
誰能成為今天的“最佳新聞播報員”,由同學們來決定,請同學們投票。
四、總結。
同學們,今天的口語交際,你們都表現得特別棒!在我們的生活里,每時每刻都會發生許許多多的事情。有很多事情離我們很遠,但是新聞可以及時報道這些事情。新聞不僅可以弘揚真善美,抨擊假惡丑,還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們的社會越來越美好。讓我們一起來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多讀、多看新聞,在新聞中增長見識。
齊讀:“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板書設計
說新聞
準確 清楚 連貫
教學反思
1、要求明確。在進行交際之前,出示口語交際的要求,內容包括說什么、怎么說、怎么聽。學生在明確要求之后,交流時就可以準確傳達信息,清楚、連貫地講述,認真傾聽,并逐漸養成文明交際的好習慣。
2、樂于表達。課堂上采用小組交流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交流的機會;全班交流之前,宣布評選“最佳新聞播報員”,能充分調動學生交際的積極性,使他們樂于表達。
口語交際勸說教學設計一等獎第 2 篇教學過程:
一、直入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口語交際的內容是(指板書)——學會商量。
【課件出示】
2、課前,老師請同學們寫下了心中想與別人商量的
事,誰來跟大家說一說?(指名說三個)
3、老師做了有心人,發現這三個同學所寫的事很有
商量的價值。【課件出示】(請三位同學將自己的事
讀出來。)
小結:是啊,同學們,商量的學問大著呢。生活中,
當我們需要尋求別人幫助的時候、自己拿不定主意或
與別人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就應該——學會商量。
二、創設情境,指導說話
1、商量的任務:你值日那天因為你有事,所以你想
和小麗調換一下值日的時間,該怎樣跟她商量呢?
2、請在4人小組內討論交流。
3、請每個小組派一名同學匯報。
4、討論:怎樣說,小麗才更愿意和你調換值日的時
間呢?
5、總結學習商量的方法。
三、再創情境,集體討論。
1、遇到下面的情況,你會怎樣跟別人商量。
(1)向同學借的書沒有看完,想再多借幾天。
(2)最愛看的電視節目馬上就要開始了,但爸爸正
在看足球比賽。
2、注意商量時就做到:
(1)要用商量的語氣。
(2)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
3、開始討論,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寫下來。
4、全班交流。
5、將大家的交流成果擇優寫一寫。
四、說收獲。
20xx新版部編本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五》
口語交際勸說教學設計一等獎第 3 篇一、導入新課
人際交往中,勸告是一種常見的口語交際形式,它是一種由心理置換到心理相容的說服過程。勸告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方能達到明辨是非、告之以理、導之以行的目的。勸告時,雙方應是處在平等的地位,決不可以以勢壓人,以理壓人,要心理相容,讓對方口服心服。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勸告的藝術。(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1、把你認為重點的內容畫下來,同桌之間進行交流。
2、勸告的技巧有哪些?
三、反饋交流
勸告的技巧:1、正面勸導,有理有節。
2、直話曲說,借例言理。
3、運用“歸謬法”,迂回包抄。
4、運用“激將法”,因勢利導勸告。
四、技能操作
師:設置情景,要求學生按照勸告的技巧來進行勸告。
1、當前社會上濫用繁體字,亂造簡化字,隨便寫錯別字等用字混亂的現象十分嚴重。國務院責成有關部門采取措施,逐步消除社會用字混亂的不正常現象。每個小組選擇一條街道,對機關、學校、商店的招牌、布告、通知、標語、廣告以及街巷的路牌等社會用字進行檢查,把不規范的用字記下來,勸告有關部門或單位加以改正。勸告時要注意對象、場合、方式方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力求取得較好的效果。
2、李明要參加探究性課程活動,可他爸爸不同意,認為會影響兒子的學習。如果請你去勸告李明的爸爸,該怎么說?
明確:
(1、是對使用不規范漢字的對象進行勸告。這項活動的第一步是調研,對機關、學校、商店的招牌、布告、通知、標語、廣告等社會用字進行檢查,把不規范的用字記下來。第二步是對有關部門或單位加以勸告。可以依據國務院有關規范漢字的文件精神有理有節地進行勸告,特別在對商家進行勸告時,千萬要注意不能影響別人的營業,要注意勸告的方式,切忌運用“激將法”“歸謬法”。宜正面勸導,指出用字不規范的現象,勸其加以改正。
2、是一種假想性的活動。要求勸告同學的爸爸,但不一定要學生直接去面對李明的爸爸進行勸告,可讓學生們設計勸告的方式及勸告詞,勸告的關鍵是簡潔明了地講清探究性課程活動的意義,指出探究性課程活動也是一種學習,而且是一種培養素質的很重要的學習活動。可以列舉探究性課程活動與學習功課問相輔相成的例子來勸告李明的爸爸。
要提醒學生注意措辭,勸告的對象是同學的父親,輩份不一樣,切忌空講大道理。切忌亂套大帽子,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尤為重要。)
五、合作學習 、
男女同學分別設置情景,讓對方用最合適、最得體的語言幫助解答。
六、拓展訓練
針對某些同學或親友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作勸告,力爭奏效。注意運用正面勸導、巧用譬喻、直話曲說、借例言理等方法。
七、梳理鞏固
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談出一點即可。
口語交際勸說教學設計一等獎第 4 篇一、口語交際
1、導入:
經過本單元的學習,大家一直沐浴在濃濃的家鄉情里面。這次口語交際活動,我們就來一次大比拼──動情你我他,你來我也來。設置的獎項與注意事項如下:
⑴ 以組為單位,齊心協力來比拼。
⑵ 單項記分,計算總分。
⑶ 每組參賽項目不少于兩個,每個項目參與人數不少與四人。
⑷ 圍繞“濃濃鄉情”表演,形式不限。
⑸ 按照序號表演節目,每組先表演一個,再等第二次輪回。
⑹ 評分標準以掌聲與淚水做唯一參照。
(提示:形式可以是古詩誦讀牽情思,可以是歌曲演唱道情思,可是揮毫潑墨畫情思,可以是匠心獨運寫情思等等。)
(說明:在之前,就發動學生課下進行資料搜集與節目彩排,以組為單位獨立進行。)
2、準備:
組長抽簽決定順序,組員同時準備,時間不過三分鐘。
3、演出:
要求:認真演出,認真觀看,認真評選。
二、習作、回顧與拓展
1、回顧口語交際:
上節課,我們通過“動情你我他,你來我也來”的活動,紛紛抒發了自己的濃濃家鄉情。你們是否想過長大后的家鄉會是什么樣?
2、提出習作要求:
⑴ 以“以二十年后回故鄉”寫題目,展開想象,來完成一篇作文。可以側重一方面來寫,比如側重變化寫,可以寫房屋道路變化,可以寫家鄉伙伴的變化;比如側重場面描寫,可以寫與好朋友久別重逢的場面;可以寫回家的歷程;還可以家鄉的某處景觀……大膽想象,不拘形式。
⑵ 注意借鑒本單元課文的寫作方法,抓住一個人、事、物來完成文章。
(回顧內容)
⑶ 先自行閱讀“日積月累”中的古詩,再在大體講述的基礎上嘗試適當地加以運用。
3、交流:
⑴ 自行思考,確定大致的寫作思路。
⑵ 同桌交流。借鑒經驗。
c、自由閱讀文后“趣味語文”中的《“推敲”的來歷》,體會語言文字運用的奧妙,將體會內化為習作的行動中。
4、動筆。
5、講評:
⑴ 原則:
抓住學生的獨特視角進行積極評價;
抓住學生的非凡而合理的想象進行評價;
抓住學生的準確語句進行積極評價;
抓住學生的個體進步進行評價。
⑵ 形式:
同桌交流;
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
6、展示:
分兩種類型展示:優秀習作展示;進步習作展示。
【教后反思】
五年級上冊第二組課文學完后的習作是以“二十年后回故鄉”為題,寫出家鄉發生了哪些變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憶,可以寫與親人或同學見面的情景,也可寫你想寫的其他內容。我以為這一說法不夠貼切,本組課文表達的是作者或文章主人公的思鄉之情,是作者成年后憶故鄉或飄泊他鄉時泛起的濃濃鄉情。學生學后能感受到作者對故鄉的思念,激起對家鄉的熱愛。我以為學生學完本組課文后,應通過家鄉的景、物以及帶給自己童年快樂的事情的描寫來表達自己對故鄉的熱愛。而非寫家鄉發生的變化,與同學、親人見面的情景所能表達,故這一習作要求是不妥的,若把習作標題改為“二十年后憶故鄉”,則學生能更好地把握感情基調,以剛學過的課文表達方法為范本,通過對家鄉景物、事情的描寫表達出自己的思鄉情、愛鄉情。
我覺得這篇作文的題目改成《我愛故鄉》更好,學生在學習本組課文以后,掌握了一定的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如寄情于景,寄情于敘事等。在習作中如能用上這些方法表達自己對家鄉深切的愛就很不錯了。習作二要求學生寫二十年后家鄉的變化,很多學生都側重于想像未來社會的樣子,沒有運用本組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我覺得沒有實現讀寫的有效遷移,因此我認為這次習作的要求不太合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