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7
這是部編版三年級我變成了一棵樹教案,是優(yōu)秀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運用豐富優(yōu)美的詞句表述四季樹木的特征及給人們的感受.
2、熟悉詩歌內容,了解詩歌句式,大膽仿編兒童詩.
3、感受詩歌的意境和韻味,體驗成功仿編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假如我是一棵樹》
2、圖譜(教師、幼兒)
3、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表述四季樹木的特征及感受
(一)認識四季的樹木
1、小朋友,你們認識圖片上的四棵樹嗎?你們知道這些樹代表的是哪個季節(jié)?
2、教師小結:圖片上分別是春天的桃樹、夏天的梧桐樹、秋天的楓樹和冬天的松樹.
(二)描述四季的樹木
1、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那就讓我們先來看看春天的桃樹.
春天里的桃樹怎么了?桃花是什么樣的?你有哪些好聽的詞來說一說春天里的桃花?在春天里看到*****的桃花,你想到了什么?
2、再來看看梧桐樹吧!有哪些好聽的詞可以形容夏天很綠很多的梧桐樹葉呢?閉上眼睛想想在炎熱的夏天,站在****的梧桐樹下,會有什么感覺呢?
3、這是秋天的楓樹和冬天的松樹.楓葉到了秋天就會變的?誰有好聽的詞?
我們遠遠地看著**的楓葉感覺怎么樣?到了寒冷的冬天,火紅的楓葉就會凋零,可是你們看松樹,松樹在冬天里又是怎么樣的呢?
二、朗誦詩歌第一段,了解詩歌句式
1、四季的樹木真美呀!我也想把自己變成其中的一棵樹,聽一聽我想變成一棵什么樹?(配樂朗誦詩歌第一段.)
2、我想變成一棵什么樹?為什么要變成春天里的一棵桃樹呢?(朗誦詩歌第一段.)
3、我把這好聽的詩歌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一邊聽一邊看.(出示圖譜)
4、看著圖譜一起來朗誦.
三、仿編兒童詩,體驗成功創(chuàng)編的快樂
1、討論:假如你是一棵樹,你愿意變成一棵什么樹?為什么要變成******的樹呢?
2、分組仿編詩歌.
誰愿意變成春天的桃樹(夏天的梧桐樹、秋天的楓樹、冬天的松樹)?請你約上你的好朋友一起說一說.
3、誰愿意來朗誦一下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分組朗誦兒歌)
4、小朋友朗誦的太美了,我們把這四段連起來,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假如我是一棵樹》
5、配上音樂,完整地來朗誦一遍吧!
四、活動延伸.
除了圖片上的樹,你還想變成一顆怎樣的樹呢?我們回去以后也把它畫下來,編成更好聽的兒歌吧!
活動目標
1、感受兒童詩的意境和韻律,嘗試仿編兒童詩。
2、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詩歌的內容。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1、幼兒用書中各種樹的貼紙。
2、掛圖《假如我是一棵樹》。
3、音樂磁帶或CD(見小班上冊)。
活動過程一、表演朗誦詩歌,感受詩的意境。
1、教師:我們學過一首詩歌,叫《假如我是一棵樹》,你們還記得嗎?我們一起再來朗誦這首詩歌吧。
2、播放背景音樂,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二、嘗試仿編詩歌。
1、引發(fā)思考。
--教師:假如你是一棵樹,你愿意做詩歌里的哪棵樹?你會做些什么事情?(引導幼兒替換原有詩歌中的句子。)2、幼兒互相討論,用替換原有詩歌里的樹、樹的特點的形式嘗試仿編詩歌。(教師巡回指導,傾聽了解幼兒的仿編情況。)3、分享交流。
--教師:誰愿意來朗誦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
--四位扮演不同樹種的幼兒,按照詩歌里的順序分別朗誦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教師協(xié)助幼兒完整朗誦,可分別為幼兒貼上樹的貼紙以示區(qū)別。)--教師:你喜歡他們編的哪一句?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另請四位幼兒朗誦他們創(chuàng)編的詩歌,其它幼兒學說創(chuàng)編的好的詩句。
三、給兒童詩配畫。
1、嘗試將自己的想法畫出來。
--教師:假如你是一棵樹,你愿意做一棵什么樹?你會做些什么事情?請你把它畫下來。
--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把想要創(chuàng)編的詩歌內容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2、分享交流。
--教師:請你給好朋友看看你的畫,讓他猜一猜你仿編的詩歌。然后把仿編的詩歌朗誦給好朋友聽。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體味詩歌的內涵;學習多種修辭方法和象征手法;理解“樹”的藝術形象
2、過程與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運用朗讀,討論交流,。進行有效地學習。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詩歌中熱愛人民、關心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為人民服務,為人類獻身的強烈愿望和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
1、理解樹的藝術形象,體味詩歌的內涵。
2、品味含義深刻的語言。
3、多種修辭方法和象征手法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樹,無處不在,是那么平凡,可有人卻愿意做一棵樹并為之而驕傲,為什么會這樣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著名當代詩人李瑛的一首詩歌:《我驕傲我是一棵樹》。
二、作者簡介
李瑛(1926——)。現代詩人。河北豐潤人。少年時代家貧。1945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并開始在刊物上發(fā)表詩作。先后擔任解放軍文藝社社長,總政文化部副部長,全國作協(xié)理事,中國筆會中心理事,《詩刊》編委等職務。李瑛善于從小處落筆,從具體的局部生活現象入手,努力揭示其中蘊涵的'時代特特色和時代內容。對生活現象的特征,尤其是帶自然景色有敏銳細膩的感受力,他善于一鮮麗的形象寄托雄闊的情思,以柔婉的抒情突現剛健的思想力量。他的代表作有長詩《一月的哀思》、《在燃燒的戰(zhàn)場》。《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是他在1980年出版的一本詩集中的代表作。
三、解題
從文章的題目來看,詩歌的感情體現在哪兩個字上?
四、朗讀詩歌
1、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選出自己喜歡的詩節(jié)反復誦讀。
2、為同學朗讀自己喜歡的詩節(jié)。要求(讀出詩中“驕傲”的情愫)。
五、深入理解并賞析
1、詩人通過想象把“一棵樹”塑造成怎樣的一種形象?它生長在哪里。
2、它有哪些特點?屬于誰?
從前到后有大概的順序和層次:
第一部分:自我介紹。
生長地,經歷,成長過程,屬于誰。
第1節(jié)交待身份,第2節(jié)集中大自然的精華,第3節(jié)總結拓展。
概括:個體的我—自然蘊化的我—我是自然的一部分。
以上三小節(jié),三個層次,層層上升。
第二部分,寫我的愿望和崇高精神。
第4小節(jié)是一個總綱,我的生活態(tài)度,對生活的熱愛。
第5、6節(jié),關心、愛護各種各樣的人。
第7、8節(jié),從樹的特點出發(fā),寫竭盡所能為人民服務。
第9、10節(jié),借助幻想來表現社會的和諧之美。
第11、12節(jié),寫我的理想和人民的血肉關系。
3、“我”——“一棵樹”具有哪些愿望和精神。
由學生總結出“我”的愿望是:全心全意(心誠)、全面(無所挑選)、全方位(用一切手段服務于人民,建設美好的新世界)。
第三部分:全詩總結,進一步表現我為人民獻身的崇高精神。
第13節(jié),用假設的方式對一生進行總結;
第14節(jié),表現了為人類作徹底的奉獻。
分析:“死”化為“煤”是樹的歷程,“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情懷,“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后”字改為“未”來表述,第三部分又是全詩的前面的再一次升華。
4、總結:“一棵樹”的“我”是什么樣的人,是誰?(由學生總結)
討論時注意意象的象征性組合,所揭示的意蘊,如:
黃河岸邊,長城腳下——身上流動著中華民族的血液,肩負民族使命(炎黃子孫既有文化的承傳,又因襲了陳舊、落后)。
山,海,光,露,陽,風雪——既汲取勝了大地的涵泳,又在抵御了自然侵害中磨練了斗志。
討論時理清的第二個問題:自由聯想,想像,創(chuàng)造時,又是緊扣住樹的本身的特點的。
用柔嫩的枝條擁抱,展開兩臂覆蓋。
心將枯萎,像飄零的葉子,變化煤炭。
“我”的性格特點(學生自己總結)。
5、分析結束,集體朗讀全詩,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
6、總結語言特色:
①長句運用;②語言凝煉;③韻律,節(jié)奏;④修辭手法的使用(找出例句)。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試借鑒本詩的寫法,采用象征的手法,以“我驕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片云、一只蜂、一頭牛……)為題寫一首詩。
一, 啟發(fā)聯想、想象,導入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請大家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啟發(fā):為什么可以把人比喻成蘆葦,人和蘆葦有什么共同點?
教師準備:人的生命的脆弱和頑強與蘆葦相似,所以可以進行比喻。
詩人李瑛說:“我驕傲,我是一棵樹”這句又怎么理解?“我”是詩人,是抒情主人公,詩人說自己是一棵樹,我們怎樣來理解?詩人為什么把自己比喻成一棵樹?“樹”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
學生討論
教師準備:樹的優(yōu)秀品質有:挺拔,奉獻,堅強,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請大家思考:詩人為什么為是一棵樹而感到驕傲?這是一棵怎樣的樹?
二, 指導朗讀,激發(fā)想象,理解鑒賞
1,教師范讀,整體感知
2,指導朗讀第一部分,
提出要求,理解詩歌大意,速度要慢,節(jié)奏要鮮明,要有感情
①學生自由練讀,教師要及時糾正錯誤,教師要就詩歌大意隨時作出指導
詩人寫自己為是一株扎根于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的大樹,即作為一棵中國樹而驕傲,同時還為自己是正直的堅強的追求自由的追求美的而感到驕傲,所以在讀這一部分的時候應讀出驕傲的情緒。
②學生匯報朗讀
3,指導學習詩歌的第二部分
①指導朗讀
提出要求,注意讀出節(jié)奏和感情,教師示范,
學生分組自由練讀
各組推薦一個匯報朗讀
②品讀鑒賞
請你把對詩句的理解寫在詩句的邊上
小組討論,學生匯報
教師準備:2到5節(jié)寫現實,些安慰孩子和老人,祝福新娘和安慰母親,安慰每個人的夢,愛護小蜜蜂、小螳螂、小鳥,
6、7節(jié)寫我幻想盡量多奉獻;
8、9節(jié)寫熱愛人民。
指導鑒賞,(1)做課后練習二,學習鑒賞新詩
教師提示:①“我愿……”“我要……”詩中的樹有著人的意愿,這是擬人化的手法。②“摘下耀眼的星星”,“挽住輕軟的云霞”,立足于樹高大參天的特點,展開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現樹美好而浪漫的情懷。③整個詩段以分號為界,前后對稱整齊,節(jié)奏明快,詩意盎然。
(2)學生從這首詩中自由選擇表現生動形象的詩句,品味鑒賞。
教師準備:
第8節(jié)“我將再也看不見——/餓得發(fā)藍的眼睛,/抽泣時顫動的肩膀,/以及浮腫得變形的腿、腳和胳膊……/”詩人用高度凝煉的語言,概括出了人間的苦難,表達了詩人善良的心愿。
4,學習詩歌第三部分,這部分寫詩人死而不已,要為人民做出貢獻
作為一棵樹,死了毫無所憾,希望馬上能變成煤,為人民貢獻光和熱。
5,分小組討論:這是一棵怎樣的樹?詩人為什么為是一棵這樣的樹而驕傲?
這是一棵中國樹,求真求善求美,有堅強的斗爭精神,關心人民,愿為人民奉獻一生,慨然面對死亡,死了也渴望能馬上變成煤,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作者為是這樣一棵樹而驕傲,表了作者熱愛人民,愿為人奉獻一切的精神。
6,全班齊讀這首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