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8
這是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及反思,是優秀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及反思第 1 篇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焦、費、望、算四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理解“揠苗助長”的意思,明白其中的道理
4、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觀賞圖畫,直接感受,加深體驗,合作學習、游戲等方式,讓學生掌握生字,在課文中反復朗讀,讓學生在情感妙答中體會其中的道理。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在兩則寓言故事中,學會觀察生活,學會腳踏實地學習。
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感悟寓意。
難點:懂得寓言中的啟示。“寓、截”的識記。“費、望、算”的書寫。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儀
教學主要方法: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朗讀感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提問:你讀過成語故事嗎?舉例說說。
(像《刻舟求劍》那樣,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用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這樣的小故事叫“寓言”。學習“寓”字。)
2、本課的兩則寓言,講的是什么故事?這兩個故事各說明什么道理?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讀課文。
二、自學課文,自讀感悟。(學習第一則寓言)
1、讀:(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記:(想利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3、想:(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4、問:(這則寓言,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三、小組合作討論。
1、檢查:(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讀書:(分自然段讀課文,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么?)
3、議論:(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并回答:那個人為什么在田邊轉來轉去?你是從哪個詞語中看出來的?他的心情怎樣?
解詞:巴望——盼望的意思。
焦急——心里特別著急。
好焦急——禾苗長得太慢
這個人急切地想讓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去看。由于心情急切,感到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于是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想辦法。(這是故事的起因。)
指名學生朗讀第2、3自然段,并回答:那個人想了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好”辦法——“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他自己感覺怎樣?
解詞:筋疲力盡——形容非常勞累,沒有一點力氣了。
白費——白白地耗費。本課指白費力氣。一大截——一大段。
好辛苦——從中午一直把刀太陽落山,弄得筋疲力盡
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還認為“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這是故事的經過。)
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并回答:拔苗的結果怎樣?
結果禾苗都死了。(這是故事的結果。)
“好”結果——禾苗都枯死了
指名學生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簡要復述故事。
四、揭示寓意
(一)提問:禾苗為什么都枯死了,這個人錯在哪里?
1.禾苗只能自己慢慢生長。把禾苗往高里拔,它的根被拔斷了,所以禾苗死了。
2.這個人急于求成,所以把事情辦壞了。
3.這個人錯就錯在不管禾苗的生長規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長,結果事與愿違,把事情辦壞了。
(二)自己遇到過哪件事,因為急于求成結果辦壞了?(舉例)
(三)你讀了《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懂得了什么道理?
辦任何事情如果急于求成,不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去辦,反而會把事情弄糟。(四)指導書寫生字“焦、費、望、算”。
1、分析字型及結構。
2、師寫生看。
3、生抄寫生字。
板書設計:
27、寓言兩則
揠苗助長:急——拔苗——苗死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寫字:焦、費、望、算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及反思第 2 篇從前,宋國有個急性子的農民,總嫌(xián)田里的秧苗長得太慢。他成天圍著那塊田轉悠,隔一會兒就蹲(dūn)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長高了沒有,但秧苗好像總是那么高。
用什么辦法可以讓苗長得快一些呢?他轉啊想啊,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我把苗往高處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長高了一大截嗎?"說干就干,他就動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他從中午一直干到太陽落山,才拖著發麻的雙腿往家走。
一進家門,他一邊捶腰,一邊嚷嚷:"哎喲,今天可把我給累壞了!"他兒子忙問:"爹,您今天干什么重活了,累成這樣?"農民洋洋自得地說:"我幫田里的每棵秧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他兒子覺得很奇怪,拔腿就往田里跑。到田邊一看,糟了!早拔的秧苗已經干枯,后拔的也葉兒發蔫(niān),耷拉(dāla)下來了。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及反思第 3 篇活動目標:
1、能根據故事情境的變化,大膽想象,積極講述。
2、通過欣賞動畫、同伴間的交流與猜測,初步理解成語故事所闡述的寓意。
3、能傾聽他人的談話,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如果你有一顆種子,種下后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為了讓它快快長大,你會用什么辦法?古時候有個農民他也想讓他種的秧苗快快長大,你想知道他用了什么辦法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成語故事:“拔苗助長”。出示字樣
2、欣賞故事第一段
提問:①故事中有誰?他在干什么?
②種田的人怎么了,他為什么發愁?如果你是種田的人,你會怎么做?
3、欣賞故事第二段
①提問:現在種田的人又怎么了?發生了什么事情,秧苗為什么會枯死呢?請你猜一猜。
②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再來看一看。
4、欣賞故事第三段
①種田的人是怎樣讓秧苗長大的?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動作嗎?
②種田的人對他想出的辦法滿意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你能說說他的話嗎?他會帶著怎樣的心情講這些話?你能給大家表演一下嗎?
5、完整欣賞故事
①種田的人因為拔厄秧苗,使秧苗枯死了,你想對他說什么?
②你知道生活中還有什么事太急了也不行?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及反思第 4 篇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夠的,還要有好的措施。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揭示課題
同學們,平時爸爸媽媽可能給你講過不少寓言故事,這些故事很有趣,也很有意義。是嗎?今天,老師和大家再來學習一篇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拔苗助長》。同學們要認真學習,老師希望你也能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有信心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和難讀的句子作好標記。
2.教師范讀課文。讓學生特別注意自己不認識的字和難讀的句子。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同桌一塊讀,還可以四人一組“開火車”讀。)
三、借卡認識生字
(一)出示生字卡片,采用以下方法認識生字。
1.拆分法記憶生字:苗=艸+田 終=纟+冬 疲=疒+皮 枯=木+古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助、拔、總、盡、累、死
3.集體認讀“非常”一詞,用“非常”一詞造句,理解其含義。
4.自己學習“于”、“力”。
(二)游戲鞏固生字。
四、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指導學生讀課文。(質疑)
(二)師生交流問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故事中,種田人的愿望是什么?(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秧苗快快長高)
2.他采取了什么辦法讓秧苗長高?(拔苗)結果怎樣?(枯死)
3.種田的人愿望很好,但是他錯在哪里?(聯系莊稼的生長過程展開討論)
4.種田人要想實現自己的愿望,可采用什么辦法?你能替種田人想個辦法嗎?(聯系自己種種子的體會來談)
5.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急于求成,方法不對,反而壞事)
五、課堂總結。
這篇課文寫了一個自作聰明的農夫,為了讓自己田里的秧苗快快長高,竟干出了拔苗助長這樣愚蠢的事。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好心反而辦了壞事。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類似拔苗助長的事例也不少,這就提醒我們,決不要做“拔苗助長”的蠢事。
六、布置作業。課后多讀一些寓言小故事,看能明白些什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