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11
這是王崧舟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是優秀的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記承天寺夜游》是蘇軾被貶黃州期間所作,文中通過對承天寺的景色的描寫表現出蘇軾豁達樂觀、隨緣自適、感慨深微的情感。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和初二年級的學情分析,我確定了我的教學思路,這一課分為四個步驟講解的。 一、三讀課文,理解成誦。二、涵詠品味,共賞佳色。三、深入文本,體悟情感。四、合作探究,解難釋疑。上完公開課以后我覺得,本課的教學思路整體上效果不錯,教學步驟清晰,教學環節齊全,教學安排科學,整個教學效果令人滿意。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個人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保持和發揚的。
一、文言文要以誦讀為基礎。因為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都應多讓學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辦法就是誦讀。所以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采取了多種方式的誦讀方式,讓學生在不斷的誦讀過程中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
二、新課標中要求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就充分考慮了學生這個因素,所以在文章文意的疏通這一塊我采取了學生自主疏通,老師點撥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通過教和學的互動,幫助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時領會文言字詞的含義和用法。
三、一節課的課堂時間是有限,一節課的關注點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教師要舍得舍棄。按照傳統的教法,《記承天寺夜游》的教學點可以有很多:理解重點詞句;欣賞文中的寫月色的句子,體會作者的心境;結合作者在黃州的經歷,探究“閑人”的內蘊……但在40鐘時間內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那么就只能選擇其中最有價值的一點來教學,來挖掘。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就選取了蘇軾借景抒情這一點做為本課教學的重點,通過對此知識點的講解,加深學生對蘇軾復雜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雖然本課的教學在整體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還有幾個地方自己覺得沒把握好,覺得挺遺憾的。
一、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沒有把“閑人”這個詞向學生解釋透徹,如果能解釋得更到位,相信學生對于本文的理解和把握將更深。
1、文言文教學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這三個方面是:文言文要重視知識的積累;文言文要以誦讀為基礎;文言文要注重審美鑒賞。在這一節課里,我覺得這三方面我都做到了。
2、這節課的課堂教學我覺得有不少值得我繼續發揚的。
(1)教者這一方面:
①課堂引入巧妙有效。由學生平時對“閑”的理解巧妙的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也就是理解蘇軾閑的特殊心境。
②課堂設計以“閑”字一線貫穿,又環環相扣。對“閑”的理解逐步深入,而每一步都緊密相連。
③目標明確,層次清楚。
④注重教學整合度。目標整體達成,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多樣,教學內容綜合。
⑤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注重學法指導。
⑥重視自身的親和度。在教學中,我態度可親,幽默風趣,充滿關愛、及時激勵。
⑦注重文章在提升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感方面的巨大作用,讓學生感悟反思。
(2)學生這一方面:
①參與度。學生參與活動真實有效,學生參與活動的面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②合作度。合作學習真實有效,每個小組四個成員都積極合作討論。
③興趣度。學生對課堂活動很感興趣,爭相搶答。
④開放度。我有意識的為學生提供開放的探究和創造的空間。
⑤掌握度。這一節課課堂教學的知識點,學生掌握情況良好。
3、上完這一節課,聽了老師的點評和分析,我知道這一節課的教學也留下不少遺憾,值得我好好深思后加以改正。
(1)課堂容量太大,有不少的知識點不夠時間給學生好好吃透。特別是寫景美的欣賞,學生一下子還沒想到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我呢,就給學生分析了,搶奪學生的思考。還有,品味“閑人”給的時間不夠,學生還不能充分的透徹的理解,我就幫忙分析了,不該!
(2)不注意設計有思維梯度的問題,如果有難題需要學生解答,應該先設計有思維梯度的問題,層層推進。如在學生思考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時,看到學生一下想不出來,我應該由淺入深地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逐層思考,水到渠成。
(3)朗讀指導不到位。我很想多一點時間給學生反復朗讀體味,但看到時間緊,就沒有做到,很后悔,以后不管怎樣,也不能輕視朗讀。我應該在學生每次讀完后都給予點評知道,甚至應該范讀文章。
(4)知識的上下聯系不夠,沒有和學生構建起知識的框架。這個知識點原先在哪里出現過,要引導學生聯系。學習散文的方法框架怎樣?要幫助學生構建起來。
(5)缺乏脈絡清楚的板書。
教學疑惑:
1、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多少為宜?有不少專家倡大容量、高效率,說一節課完成三個目標為及格,完成四個目標為優秀,完成五個六個目標才稱得上是好課。但是這一次,老師都說我的這一節課的容量太大,應該設計兩到三個目標就好。
2、每個知識點都要上下聯系,那怎么會有那么多的時間?
3、課前給學生充分的預習嗎?
4、一定要用粉筆板書嗎?
5、新探索與守住經典,孰輕孰重?
文言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在執教《記承天寺夜游》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自主學習,力爭在課堂活動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我大致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情景導入法。課前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有關古詩文中寫月亮的名句,學生很快融入課文的所寫的月景中,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
二、誦讀法。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對文言文教學來說,誦讀尤為重要,整堂課我設計了四個朗讀環節,讓學生在朗讀中,讀準音,把握節奏,讀出抑揚頓挫,讀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提問法。在教學過程中,多處設計問題,鼓勵學生相互釋疑,舉手回答,教師只作適當點拔,以達到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討論法。小組討論文重點字詞、課文翻譯及寫景句子作用。通過合作探究,使學生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同學們的表現很好,很主動,課堂氣氛也很活躍。這些是我認為這節課成功的地方。
當然,這節課 的問題也不少,比如,朗讀方法指導不到位,讓學生翻譯課文時,給學生的時間不多,應該在積累詞語和翻譯課文時,再多給學生一點時間,在走近蘇軾的環節中,學生對蘇軾的了解還很表面,課前應該布置學生盡可能地尋找關于蘇軾的資料,才有利于真正理解蘇軾的心境。另外,本人來自方言區,普通話咬音不準,表達欠缺。本人所在學校教學條件差,幾乎沒有運用多媒體,對課堂容量把握不好,再者深圳地區的學生水平和本人所處地區的學生差異,也使本人心中缺了底氣,造成課堂心理緊張,這也是個人心理素質、教學功底的欠缺造成的。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先進經驗。
2、教學中應精于備課,讀透教材,挖掘、深化、跳出教材,積極發揮自己的內涵與睿智,努力開發多方面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3、上課時大膽放手,靈活機動,善于駕馭課堂,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內容:《記承天寺夜游》是蘇軾被貶黃州期間所作,文中通過對承天寺景色的描寫,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復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反思5篇
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和初二年級的學情分析,我確定了我的教學思路:一、積累詞匯,熟讀成誦。二、理解作品意境,體會文中蘊涵的思想感情。三、學習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個人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保持和發揚的。
一、課文朗讀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方法得當 新課標要求文言文要以誦讀為基礎。
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都應多讓學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辦法就是誦讀。所以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采取了自由朗讀、大聲朗讀等方法,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停頓,而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形式多樣,在朗讀中初步感知文本。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文章的翻譯這一塊我采取了學生自主疏通,小組合作解決疑難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教和學的互動,幫助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時領會文言字詞的含義和用法。
三、問題設計巧妙、材料引入靈活
為掌握重點、突破難點,主要設計下面幾個問題并及時靈活引入材料:如蘇軾為什么夜游承天寺并及時介紹相關寫作背景; 雖然本課的教學在整體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還有幾個地方自己覺得沒把握好,覺得挺遺憾的。
其一不夠放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些問題如“閑人”的理解等較有深度的問題不敢放手讓學生討論解決,教師介入太多。以致學生對“閑人”理解不到位,似懂非懂。
其二課堂教學過程缺少創新,需要大膽革新。融入新的教學方法。
其三教學過程中只考慮中上層學生,缺少對學困生的指導。沒有顧及全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