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3
這是口語交際演講30字左右,是優秀的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明確演講稿的文體特點和寫演講稿的基本方法與規律,學會圍繞主題寫演講稿。
2.培養圍繞主題選擇、處理文本的能力,提高安排、組織寫作素材的能力。
3.明確匯報形式,完成口語交際。在演講時要注意語氣、語調適當,姿態大方;還要學會利用停頓、重復或者輔以動作強調要點,增強表現力。
重點難點
1.學會寫演講稿,練習演講。
2.通過此次口語交際活動養成樂于、敢于、善于與人交流觀點的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課前搜集演講活動的視頻,搜集幾篇優秀的演講稿。
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搜集相關資料,看看與此話題相關的一些演講稿、演講視頻。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感受“演講”
1.播放青少年或名人的優秀演講視頻片段,讓學生感受演講的魅力。
導語:同學們,看了這幾段演講視頻,你們是不是覺得演講的人都特別有魅力?他們的語言很有感染力,他們的動作也充滿著自信,但很多同學肯定會想:在這么多人面前演講好可怕呀,我可不要做什么演講!其實,一次優秀的演講背后都需要非常細致的準備。準備好了,自然就有自信,在大家面前演講就不會那么緊張了。今天我們就來學學寫演講稿、做一次演講。
2.學生交流演講感受(做過演講的/未做過演講的)。
二、學一學,認識演講稿
1.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發表意見,討論問題。
(1)什么是演講稿?
(2)演講稿有什么特點?
2.師生共同歸納。
(1)演講稿:一般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或某些公眾場合發表的講話文稿,它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及讀者,使他們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具有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等作用。
(2)結合視頻中的演講及優秀演講文稿,歸納演講稿的特點。
①具有針對性。主要表現在演講是為了以思想情感、具體事例和理論依據來打動聽眾,因此,它必須要有針對性。
②具有可講性。由于演講稿是為了“講”,所以要以易說能講為前提。
③具有鼓動性。要依靠演講稿思想內容的.豐富深刻和語言表達的形象生動來增強演講的感染力,并以此引起聽者的共鳴。
三、想一想,確定演講話題
1.讀課本上的話題,看是否感興趣,也可以認真想一想,確定其他話題。
2.選擇話題。
提示:若感興趣的話題較多,可先用紙筆記錄下來,再列一列簡單的提綱,寫一寫該話題可以談的主要內容,看哪個話題可說的內容最多,就選擇哪一個。注意還要站在聽眾的角度去考慮,即除了可講性之外,還要能激起聽眾的興趣。
3.根據選定的話題,擬定題目。題目要直觀、鮮明,能體現演講的主題。
四、探一探,學寫演講稿
1.明確演講稿的格式。
(1)開頭:明確是對誰演講,寫上適當的稱呼,如“親愛的同學們”“親愛的朋友們”。
(2)中間(正文):圍繞一個主題,用具體的材料,分幾個部分表達真實情感,說清楚觀點。
(3)結尾:用簡潔有力的話點明主題,發出號召。
2.結合例子,重點學習演講稿的主體部分的寫法。
過渡:演講稿最難寫的就是第二部分——正文。這是演講的主要內容,一篇演講成不成功,關鍵就在這個部分。我們先來看一段以祖國發展歷程為主題的演講稿的片段吧,同學們先聽我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我想說又不愿說,我也曾看到祖國的孱弱,在圓明園燒焦的廢墟上,我看祖國是一攤血;在鄧世昌勇猛的“致遠艦”上,我看祖國是一團火。但我的祖國沒有沉沒,在世界的東方,用寬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將炎黃子孫攬于懷中,用茅草和土磚修復殘缺的歲月,用野菜和稀粥喂養饑餓的生活。孫中山,在黑夜里開始規劃治國方略;在貧瘠的土地上支撐民族的血肉與骨骼;把飽經滄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災多難的祖國從世紀的風雨中神奇地走過!
討論:
①這段話主要表達了什么觀點?(祖國飽經磨難卻依然堅強。)
②演講者用了哪些材料來支撐這個觀點?(磨難:圓明園被毀,鄧世昌殉國;堅強:孫中山等幾位偉人的事跡。)
明確:演講稿的觀點要鮮明突出,要選擇合適的材料說明觀點,如列舉代表性的事例,引用名言警句;要有感染力,可以引用生動的故事。
3.結合例子,學會寫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尾。
以《讀書的快樂》為例:
(1)號召式結尾:雄鷹要到廣闊的碧空中搏擊風雨,魚兒要到浩瀚的海洋里劈波斬浪,我也要到豐富的書籍里去獲取精神食糧!“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朋友們,讓我們暢飲這“源頭活水”,讓我們打開書本,打開自己的成長之門,走向人生發展的境界吧!
(2)總結式結尾:書教會了我許多道理,給了我很多快樂。書里面真的蘊含著許多在生活中學不到的東西。書將永遠伴隨我成長,在成長的道路上永遠陪伴我!我也會永遠保持讀書的好習慣,活到老,學到老。
4.學生嘗試寫演講稿,教師相機指導。
5.分小組交流,修改演講稿。
五、說一說,自信演講
1.在正式演講前,學生可先自己練習一下,試試怎樣演講更好。
2.教師指導演講時的注意事項。
(1)引導學生調整好心情,上臺前可以深吸一口氣。
(2)演講時語氣、語調適當,姿態大方;演講時可利用停頓、重復或者輔以動作強調要點,增強表現力。
(3)要恰當地運用手勢、表情以增強表達效果。語言不能太平淡,要生動、有感情,這樣才能打動聽眾。
(4)聽眾要保持安靜,對演講精彩的地方可以用掌聲來表示鼓勵和贊揚。
3.學生自薦或小組推薦,學生上臺演講。
一、教學目的
1、了解念讀訓練的要求;
2、掌握念讀訓練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1、視覺掃描準確度訓練;
2、單字音節飽滿發聲訓練;
3、慢速正音念讀訓練;
4、急速念讀訓練;
5、即興播讀訓練。
三、教學手段
講練
四、所需設備、儀器
多媒體、錄音機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導語:
一個人念讀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他自身的工作和綜合素質,大自宣讀文件,小至讀書看報,沒有哪一項能離得了念讀,即使其口才表述已經能夠出口成章,無須再依賴文字底稿,其能力的培養最初也無不起于念讀。無論是誰,其口才能力也不可能與念讀“絕緣”,實際上念讀能力的強弱是鑒定口才能力強弱的標準之一。
一、念讀訓練要領
1、視覺掃描的準確度訓練
a.重于訓練準確性,不能似是而非,丟三落四;
b.要求快速敏捷,過目不忘。
2、發聲流利的快捷性訓練
a.發聲器官運動利索和準確,注重于信息判斷和協調統一;
b.在語言準確的基礎上能達到急語表述流暢的程度。
3、信息傳導的靈敏度訓練
a.將所獲文字信息傳至中樞神經,再由中樞神經傳達指令至發聲器官的全過程要迅捷;
b.視覺掃描與發聲流利接近同步性,要求“眼到即口到”,并且字音準確、語法句式、語意邏輯準確無誤。
二、念讀訓練方法
(一)視覺掃描準確度訓練
1、訓練目標
視覺掃描的準確無誤。
2、訓練模式
(1)指導教師于課前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要求組長準備2~3份文摘類報紙(不得先給組內其他同學翻閱)。
(2)課始,教師要求學生在教室內按學習小組分別坐在一起,由組長向某一同學出示一個版面,請他默讀2~3分鐘。
(3)收回報紙,由組長和其他同學作“評委”,要求閱報人復述該版面報紙內容,可按閱讀時間逐步提高要求。一般要求:該版共刊登了哪些消息(復述標題)、消息刊登的版面位置(可用筆大致畫圖)。高要求:每一條消息的基本內容。
(4)組長更換報紙版面,要求下一位同學同樣完成上述要求。
(5)評定。限定時間內能基本復述者為合格,能準確還原者為良好,能準確背誦出文內重要句子者為優秀。
3、訓練說明
(1)所用報紙以文摘類為佳,因其文章篇幅短小,版面信息容量大,有助于保證訓練質量。
(2)小組測完后,由組員以本組報紙交換別組報紙對組長進行測試。
(3)根據教學時間安排情況,還可推選小組中最優者1~2名,按同樣的方式,在班上進行示范競賽。
(二)單字音節飽滿發聲訓練
1、訓練目標
糾正口腔共鳴位置,訓練字正腔圓、聲音洪亮。
2、訓練模式
a.按照漢字的音節構成與普通話四聲聲調,排列組合出全部音節,每音節選一字。
b.以招呼位于50米外的朋友似的感覺和音高、音量,逐步朗聲讀出。
c.發聲要求:中氣要頂足,共鳴腔打開,發聲要求聲母、韻母交待清晰,發聲時一字一頓,不連續。
3、訓練說明
a.此項訓練初始可在室內進行,最好由輔導教師在旁邊檢查。檢查(或學生自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發聲時氣息是否下沉“丹田”,是否有挺胸、聳肩、面部表情緊張等不良現象,是否字正腔圓等。基本正確后可由學生外出自練。
b.學生可請同學或老師旁聽篩選,以發聲共鳴較為吃力而且與普通話聲韻偏離較大的字作為重點訓練內容。
c.單字音節飽滿發聲,訓練強度較大,聲帶容易疲勞,學生可自我斟酌安排每次的訓練量。
d.此項訓練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音色、音量、音質的改變,需有耐心,急于求成反而可能“欲速不達”。
(三)慢速正音念讀訓練
1、訓練目標
保持氣沉丹田,氣息通暢,訓練字正腔圓、吐字清晰。
2、訓練模式
a.任選一份《人民日報》之類的大報,以第一版上的政論性文章為念讀材料。
b.念讀要求:莊重、舒緩、洪亮,吐字可仿照電臺播音員“讀悼詞”的速度和節奏,但共鳴區應以胸腔、頭腔為主,以保持音色的明朗洪亮。
c.念讀時仍要求一字一字發聲清晰飽滿,但每字之間不宜斷開,保持似連非連,停頓時應保持丹田部位的緊張感。
3、訓練說明
a.此訓練可在單字飽滿發聲訓練的基礎上同時進行。
b.此訓練可在教室內由教師組織學生輪流朗讀。
(四)急速念讀訓練
1、訓練目標
視覺掃描準確度、發聲快捷度、信息傳導靈敏度的綜合訓練。
2、訓練模式
a.教師事先準備好念讀材料,要求學生每人讀一個小自然段。
b.自然段可選3行以上容量,要求學生一后氣急速念出,不受語調、語氣、語法及標點符號限制,在吐字基本清晰的基礎上要求盡可能快捷。
c.評定標準:一口氣閱讀的字數總量及誤讀率,以字數越多而誤讀率越低為佳。
3、訓練說明
此訓練閱讀材料不限,報紙社論及教材可任選。
(五)即興播讀訓練
1、訓練目標
視覺掃描的準確度,思維中樞的判斷能力,傳導準確與發聲器官運動準確靈敏的綜合訓練。
2、訓練模式
a.教師事先準備好播讀材料(報紙或政論文集,每件兩份)。
b.教師指定學生以播音的方式和速度、節奏,即興朗讀5行~8行;不準試讀,接過材料即正式播讀。
c.教師以手中的同一份材料鑒定。鑒定標準:念讀清晰無誤,發音聲韻準確,句式判斷正確,語意表述明確。無錯誤、漏讀、卡住重讀等現象者為優。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發聲能力的要求,掌握發聲方法;
2、掌握呼吸訓練對氣息的控制;
3、掌握共鳴訓練“哼鳴”音的音色變化。
二、教學重、難點
1、正確的發聲方法;
2、胸腹式呼吸原理;
3、“哼鳴”音訓練。
三、教學手段
講練
四、所需教學儀器、設備
多媒體、錄音機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一、發聲目標要求
發聲能力包括三層意思:一是能否針對表述內容,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合理安排高音區和低音區的關系。二是口才交際中能否流暢自如地運用普通話。三是交際者能否掌握較為正確的發聲方法。
二、發聲訓練方法
(一)呼吸訓練(胸腹式呼吸)
1、訓練模式
(1)胸腹式呼吸,是利用深呼吸迫使橫隔膜下壓的方法,擴展胸腔,增加氣容量,把橫隔膜作為氣柱的支撐點,從而使整個發聲有了根基,使聲音有了立體感。
(2)與此同時,盡力收縮小腹,利用小腹收縮的力量,控制氣息,使其保持在肚臍眼上下各約3cm的寬度、環腰部一周的呼吸帶中,使氣息慢慢從這里向外放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氣沉丹田。
(3)呼吸訓練可采取以下三個步驟:
a.吸氣至滿后,作短促的“噗、噗、噗……”的無聲吐氣訓練。注意聲帶不要出聲,體會有欲吹去桌面上浮塵的感覺,保持腹部飽滿,小腹收緊。
b. 吸氣至滿后,作“啊、咿、喔、嗚”的單聲訓練,保持感覺同上。
c. 吸氣至滿后,作單句朗讀訓練,保持腹部感覺同上。
2、訓練說明
(1)呼吸訓練的目的在于擴大胸腔容量和有效控制氣息。人的肺依附在胸腔之內,靠胸腔的張縮而張縮。由于肋骨的制約,肺在胸腔內的擴張程度有限,同時,胸腔的過度張合會導致上部的喉頭緊張,結果聲音反而不佳。因此,要擴大胸腔容量。一般都采用胸腹式呼吸。
(2)呼吸含有吸與呼兩種動作。從發聲的角度來說,吸是為了獲取發聲動力,呼是發聲的基礎。吸要快餓額柔和,用鼻子而不要用嘴,用嘴吸氣會有聲音而給人以氣喘吁吁的感覺;呼要均勻、平緩,盡可能地延長使用每一口氣。
(3)我們可以借鑒一些感覺來尋找和自己的吸、呼感覺。
a.吸氣感覺。猶如面對一朵怒放的鮮花,鼻子湊上去深深吸氣般聞其“香味”(逐步使呼吸帶漲滿,同時小腹收緊)。
b.呼氣感覺。猶如兩手搬動重物時,腹部的緊張感,保持這樣的感覺,把氣對外呼。
(4)作呼吸訓練時,要防止以下毛病:雙肩上聳。脖頸硬挺,雙目圓瞪,胸部過分外挺。
(二)共鳴訓練
1、訓練目標
追求聲音的集中、圓潤、明亮,且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2、訓練模式
(1)共鳴訓練可細分為發聲訓練和吐字訓練兩部分內容。
(2)發聲訓練可在前面呼吸訓練的基礎上進行“哼鳴”音的訓練。具體做法為,先閉口發出“嗯——”音,注意閉口發音時,讓氣息通過軟腭后部,進入頭腔。這時氣息如果流向正確,可發出較為明亮的“嗯——”音,然后慢慢張開口。這時,如果能做到“嗯——”音不隨嘴巴的開合而出現音色明暗的變化,則位置正確。
(3)吐字訓練要求吐字準確、干凈、堅實,歸音到位,也即通常所說的字正腔圓,要防止把字念“白”了。
3、訓練說明
(1)人人都有聲帶,人人都有共鳴器官,會運用共鳴發聲,可以使音色明亮、圓潤,富有感染力,且能持久不啞;不會運用共鳴發聲,不僅音量小、音質差,而且難以持久。人們日常說話時,是在無意識地運用共鳴器官,但是,倘能達到自覺運用,則會使發聲能力有大的提高。
(2)共鳴腔一般分為三處:頭腔、口腔、胸腔。頭腔指硬、軟腭以上的部分(包括鼻腔),這部分屬于高頻泛音區,它使聲音高亢、響亮;口腔指喉部硬腭以下,胸腔以上的各共鳴腔體(含咽腔),這部分屬于中頻泛音區,它使聲音豐滿、圓潤、莊重;胸腔指喉部以下部分,這部分屬于低頻泛音區,它使聲音渾厚、低沉。
(3)“哼鳴”音的訓練,意在將聲音集中在口腔、頭腔的共鳴區里。在這一訓練中,軟腭的位置是極為重要的。軟腭過分上挺,氣息多從口腔涌出,則聲音欠明亮;軟腭過于下塌,氣息大量涌如鼻腔,聲音會帶有濃濁的鼻音,亦同樣欠佳。
(4)吐字訓練在追求字正腔圓及共鳴圓潤的同時,還要注意頸項姿勢的放松,下巴不能過于前伸或者內收。這些不正確的姿勢都會使口腔失去彈力,以致聲音緊澀。
(5)發聲訓練是一個尋求自我感覺的漸進過程。它的日常訓練,不受時間場所的限制,有很大的靈活性。只是,要注意以自身條件為基礎,側重于自然聲區,中小音量均可以同樣尋找感覺,以逐日訓練,能持久不啞為適中。
教學目標:
1.準備好演講稿,做到材料合適,觀點明確。
2.演講時要做到語氣、語調適當,姿態大方。
3.演講時要注意感情恰當,增強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寫好演講稿,讓演講有說服力。
難點:
(1)根據題目,選擇合適的材料,例舉生動的故事。
(2)注意停頓、重復或者輔以動作,增強演講的表現力。
教學準備:
名人演講的視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一段名人演講的視頻。
2.學生交流體會或感悟。
3.導入口語交際——演講。
二、師生交流。
1.出示演講的題目。
科學讀書鍛煉身體健康飲食
2.請選擇一個話題進行演講,怎樣才能演講更精彩呢?請大家交流觀點。
3.學生交流,老師提煉觀點。
(1)演講的內容要精彩——事例多有代表性、引用名言警句、語言要真摯等。
(2)演講的水平高超——態度要和藹、巧妙注意感情渲染、輔以動作等。
4.出示一段演講稿,學生評析。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是人類精神的糧食。
我是在讀書中享受藝術美,享受其帶來的無窮樂趣。我可以暢游在書的海洋里,坐著輕舟在三峽中勇進,去感受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喜悅,也可以漫步于塞外廣漠的草原之上,去領略王維所點燃的直沖云霄的孤煙,欣賞那動人且讓人流連忘返的“長河落日圓”,還可以欣賞“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陽”如此壯闊的岳陽樓。
5.學生交流演講稿的特色之處。
(1)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很有感染力。
(2)富有文采,讓人感受到演講稿的深刻內涵。
(3)觀點明確,事例較多,有說服力!
三、準備演講稿。
1.分小組進行。
2.各人整理演講稿的內容與提綱。
3.整理好事例、警句等。
四、現場演講。
1.每小組選取一人進行演講。
2.設立評委打分。
3.評委點評演講者的優點與不足之處。
4.公布演講比賽的成績。
五、教師總結。
1.生活中離不開演講,演講能夠讓陳述的觀點更加明確,讓表達的意思更加鮮明。
2.演講時的注意點。
(1)語言通俗易懂,不要生硬,書面化。
(2)速度要慢,有感情,要能夠讓聽眾理解。
(3)增加排比句,以渲染氣氛,強化感情,引起聽眾的共鳴。
(4)服飾要整潔,不要五顏六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