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8
這是讓生活更美好教學設計小學六年級,是優秀的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1、選材要以自己熟悉的為主。
我們在構思時一定要把自己最擅長的方面表現出來。一般來講,我們可以按照“家庭、學校、社會、自然和自身”這個思維體系去拓展思維,從而選擇自己熟悉的素材。
2、寫作視角要盡量與眾不同。
當你拿筆構思時,馬上就想到的內容,盡量不要寫。“_______讓生活更美好”這個題目,它的落腳點顯然在“更”字上。
3、寫作素材切入點要小。
從自我生活實際來擬題,從自我興趣愛好來擬題,這就具體得多,就能通過自我的生活細節來寫活名著、科學、自然等對自己的深刻影響,而且可以采用多種表達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現自己的體驗與感悟。
4、關注寫法。
(1)把事情寫完整。把事情發生的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
(2)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
①事情的經過要分步驟寫仔細,每件事都是由幾個小步驟、小環節構成的,要分步寫細致。
②事是由人做的,要寫好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
③寫好事情的起伏要有一波三折的情節。
④記敘的條理要清楚。
⑤要寫出事情的深意和新意。
《____讓生活更美好》參考范文
【閱讀讓生活更美好】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對于我來說,自然是閱讀讓生活更美好。
我在家里,一向是個書蟲,常常是“蛀書”的速度比買書的速度更快。
一次,我看了金庸寫的《射雕英雄傳》,因此迷上了武俠小說。家里為數不多的八本,都被我在假期里看完了。在一個晴光萬里或陰雨綿綿的日子里,早上寫完作業,然后拿起一本小說,或坐或臥,看個一天,何等愜意!連續幾天,八本就都看完了。但我仍不過癮,一刷,二刷,連看了五六遍。
后來,我媽見我如此愛看,并沒像之前那么無所事事,就買了全套,這可好比老鼠掉進米缸里,如何不歡喜?就這樣,直到假期結束,我都沒有停過。開學了,我每天都快速地完成作業,只為多出時間來看小說。看了書,我就不覺得時間被浪費了。天天廢寢忘食,只為多讀一會兒。讀了書,我就覺得生活更加充實,與父母交流可聊的話題更多了,也在書中找到了學習的榜樣。在平時的作文寫作中,我也有時會用上看過的書里面的詞語,它們讓我的作文內容更加豐富。
讀書時,多大的太陽天我也感覺不到熱,連讓我煩的陰雨天也不煩了,反而多了一份詩情畫意。
閱讀可以豐富生活,所以我覺得,閱讀讓生活更美好。
習作:《____讓生活更美好》課前小研究
上課班級:肇慶高新區實驗小學六(3)班
1.回憶課文《竹節人》,作者是如何寫竹節人讓他生活變得更美好的。
先寫
接著寫
2. 想想什么事讓你的生活變得更美好?給你生活帶來什么好處?
3.請簡述一件什么事讓你感受到“ 讓生活更美好”。
4.怎樣寫一件事,要如何表達?
------------------------------------------------------------
習作:《____讓生活更美好》教案
曾萬婷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審題,選擇適當的材料進行寫作。
2.能夠通過觀察和體驗生活,發現生活中對個人成長有意義的因素。
3.能夠將一件事情寫具體生動,運用恰當的表達方式寫出對事情的獨特感受。
教學重點:語句通順,能夠圍繞中心將事情敘述完整。
教學難點:
1.運用動作、神態、語言等細節描寫使敘述更加生動具體。
2.能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情感真摯。
教學策略:
1.激發寫作熱情
讓學生展開交流討論:微笑、誠信、夢想、創意、運動、集郵、旅行、種花……是什么讓你的生活更美好?這些你喜歡的事物帶你給什么感受?對你有什么幫助?在此基礎上切入寫作,引導學生饒有興趣地迸發學習激情。
2.以課文為例,指導寫法。
以《竹節人》為例,帶領學生品味經典,學習本文作者的寫作手法,在此基礎上學以致用,幫助學生搜索生活素材,激發情感,動筆寫真事、訴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美食、旅行、夢想、創意……是它們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絢麗多姿,是它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你有什么美好的回憶嗎?你有什么令你感到快樂的愛好嗎?是什么讓你的生活更美好呢?
2.四人小組互相說一說自己生活中美好的事情。比一比,誰的生活最美好。讓我們開始今天的習作吧!
課件出示:
____讓生活更美好
微笑 誠信 夢想 創意
運動 集郵 旅行 種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展開自己美好的回憶,對本次習作充滿寫作熱情,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板書:讓生活更美好)
二、小組交流
1.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美好的畫面,思考:
課件出示:
1.是什么讓你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2.它是怎樣影響你的生活的?可以通過寫哪些事來體現這樣的影響?
2.小組交流。
引導學生說出恰當可行的具體內容,如:美食、旅行、走親訪友、閱讀、寵物……并說出美好的事物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什么。
三、審題指導
文章,其實就是把我們對生活的感悟、思考、情感,用準確精練、生動優美的語言,新穎活潑的形式表達出來,不斷提升我們對生活的認識,了解生活的內涵,把握生命的本質,是對生活的一種發展,一種享受。
“____讓生活更美好”是一個半命題作文。
課件出示:
1.選材要以自己熟悉的為主。 2.寫作視角要盡量與眾不同。
3.寫作素材切入點要小。 4.關注寫法。
在寫作之前,我們需要明確一下思路:
1.選材要以自己熟悉的為主。
我們在構思時一定要把自己最擅長的方面表現出來。一般來講,我們可以按照“家庭、學校、社會、自然和自身”這個思維體系去拓展思維,從而選擇自己熟悉的素材。
2.寫作視角要盡量與眾不同。
當你拿筆構思時,馬上就想到的內容,盡量不要寫。“________讓生活更美好”這個題目,它的落腳點顯然在“更”字上。
3.寫作素材切入點要小。
從自我生活實際來擬題,從自我興趣愛好來擬題,這就具體得多,就能通過自我的生活細節來寫活名著、科學、自然等對自己的深刻影響,而且可以采用多種表達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現自己的體驗與感悟。
4.關注寫法。
嘗試圍繞中心將事情有序地寫出來,我們可以關注以下幾個要點:
(1)把事情寫完整。把事情發生的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
(2)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
①事情的經過要分步驟寫仔細,每件事都是由幾個小步驟、小環節構成的,要分步寫細致。
②事是由人做的,要寫好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
③寫好事情的起伏要有一波三折的情節。
④記敘的條理要清楚。
⑤要寫出事情的深意和新意。
5.例文簡析——以《竹節人》為例。
(1)文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我們”當時全迷上了竹節人,點明了讓生活變得美好的具體事物。
(2)接著描述“我們”制作竹節人的過程(第2.3.4自然段),表現人物對游戲的喜愛之情。
(3)再接下來,文章描寫了斗竹節人的樂趣(第5-19自然段),體現了“我們”對此的深深著迷。文章這個部分層次清晰地刻畫了樂趣的具體表現,由淺至深,次序分明。(找學生簡述課文內容,教師點撥。)
6.學生自擬提綱,并完成作文。
【設計意圖】寫好作文,審題是第一要素。其次,要選取適當的素材,然后通過教師的指導,明確自己的行文思路,這其實就是訓練學生擬提綱、梳理文章層次脈絡。
四、范文帶路
愛讓生活更美好
一陣陣的鼾聲奏成愛的旋律,因為有愛,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題記
隨著秒針一圈圈的轉動,窗外的幾戶人家也漸漸把燈熄滅。臺燈下,我的筆不停地揮動著,睡意一陣陣襲來,堆在桌上的一沓卷子,愈發使我煩躁,而耳邊傳來的一聲接著一聲的鼾聲,使我愈發不耐煩。
我瞟了一眼身后正在酣睡的爸爸,心里充滿了煩躁。于是不由分說,我搖醒爸爸,沖著睡眼惺忪、還不知道什么情況的他大聲吼道:“你說陪著我學習,你自己卻睡著了!看我作業多故意氣我是不是?”爸爸聽后先是一愣,然后嘆了一口氣走出了我的房間,又輕輕地關上了門。
從那以后,我就再沒有聽到爸爸的鼾聲,心里雖然奇怪但也沒去深究。
有一天,我和朋友一起玩到天快黑了才回家,還沒進家門就聽到了那久違的呼嚕聲。推開門,一眼就看到爸爸倚在沙發上睡著了,桌子上擺著幾碟簡單的炒菜,一看就是爸爸的手藝,而他身上搭著的一層薄薄的毛毯隨著呼嚕聲有節奏地起伏著。不難想象,爸爸在忙碌了一天回家后,還不忘給我做晚餐,做完一切后,他疲憊地倚在沙發上睡著了……看著這一幕,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
小時的我,在爸爸的鼾聲中入睡,而那鼾聲也總會在我調皮的壞笑中停止,隨之而來的就是爸爸慈愛地捏著我的鼻子捉弄我。時間慢慢流逝,我已經長大,現在的我也已不是那個聽話的乖乖女,回家以后與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我一次次的任性和犟嘴。然而爸爸對我的愛始終沒變,人人都說“父愛如山,為我撐起一片快樂的天空”,而我卻說“父愛如海,寬容地包容我的一次次過錯,默默地給我他最深沉的愛”。
父親的愛,讓我品嘗到了生活的美好。
五、老師點評
本文的精妙在于文筆細膩,情感真摯。考生避開了寫母親、寫關愛的題材,巧妙地選取了爸爸的“鼾聲”,并且以“我”對爸爸鼾聲態度的轉變為切入點而獲得新的立意。本文有豐富的動作、神態、心理描寫,形象地傳遞出小作者真摯的情感。
【設計意圖】范文引路符合小學教育直觀性原則,給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中架起了一座引橋,能有效地激發寫作興趣,讓學生更容易體會到寫作成功的樂趣,是小學作文教學的一種有效形式。
六、學生交換欣賞習作——自主修改習作——全班展示優秀習作
-------------------------------------------
【教學反思】
這次習作,目的是讓學生學會選材,即根據自己確定的題目選擇合適的材料。屬于半命題作文,在學生選擇題目時,我一再強調學生要選自己真正喜歡的,自己有深刻體會的事來寫。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會有話可說,做到暢所欲言。
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順利地按照要求把作文寫好,我做了多方面的鋪墊:學生談論自己的生活,交流自己的體會,先說后寫,范文引路,溫馨提示。這樣,學生動起筆來就容易多了。
讓學生結合本次寫作的要求掌握的寫作方法,并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點評,讓學生明晰一篇好的文章要從內容、選材、寫作方法幾方面來完成,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寫法,在寫作過程中運用寫作方法,使學生每次習作都有收獲。
學生寫得成功之處表現在:寫一件完整的事,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都能交代清楚;寫事要通過寫人來表達,寫人能抓住人物的語言、心理等來展示。婷子老師平時講授的各種寫法孩子們都能巧妙地運用好。
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是多方鋪墊,學生寫起來得心應手。不足之處是對學生把事情寫具體,讓文章詳略得當方面指導太少。
這次作文我是當堂完成的,一節課寫草稿,一節課修改抄正交來,孩子們精神集中,寫出的作文比如何一次都要好。這次做法提醒了我:作文留著回家寫,孩子一拖再拖,不到最后一刻不去動筆,等到最后一刻也只是應付著寫來,好文章幾乎為零。看來,以后的作文都在課室里完成好了!
2019.10.29
在緊張的學習環境中,保留自己的一份興趣和愛好,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在尋常的家庭生活中,營造溫馨和諧的氛圍,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中,擁有一份快樂的心情,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愛,讓生活更美好!
人生中有許許多多的愛,有父親的愛、母親的愛、老師的愛……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父愛和母愛。
父愛,往往深沉嚴格,是不求回報的愛。父親的眼神給予了我愛。一次,我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大腿都磕出血了,父親看到了以后,不但沒有關心我、安慰我,還把我訓斥了一頓。我恨父親沒能關心愛護我,我傷心的哭了起來,朋友們告訴我說:“每一位父親都是這樣,明明自己很關心、愛護自己的孩子,卻總是不表現出來,一會等你的父親轉彎的時候,你的父親一定會用他那最慈祥的目光愁你!”當父親在轉彎處要轉彎的時候,正如小朋友說的那樣——父親用它那最慈祥的眼神瞅了我一眼。但是,眼神只能在那一剎那間給我留下最幸福的愛。在我的記憶中,父親的眼神是給予給我最幸福的愛。
母愛,往往溫柔細膩,是無微不至的愛。記得有一次,晚上我發高燒了,患了重感冒。母親知道以后,把她那大衣給我披上,背著我就走出外面,要帶我去診所看大夫。當時外面正下著大雪,母親只穿了一點薄薄的單衣,卻給我披上了厚厚的大衣,母親背著我邊跑邊哆嗦,因為她很冷。看到這一幕,我哭了。到達診所以后,大夫給我量了量體溫,并為我打了小針、吊瓶,回家以后,母親又為我做飯、端水喂我吃藥,我再次熱淚盈眶,我緊緊抱住了母親。想到母親對我的無微不至,又想到平日里對母親的大吼大叫,我慚愧了我的心緊緊的揪了一下。母親為我做了那么多,而我卻如此的回報他。我心里想著:“我以后一定要孝敬我的父母,努力學習。”
父愛和母愛,都是無微不至的愛、不求回報的愛,父愛往往深沉嚴格,母愛往往溫柔細膩。父母為我付出了許許多多,我以后一定要回報、孝敬他們。
愛,讓生活更美好。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