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2
這是口語交際演講教案中職,是優秀的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賞析人物的細節描寫,體察任公先生的性格、氣質以及他的“熱心腸”(愛國熱情)。
2、學習運用“評點法”閱讀文學作品。
【教學重難點】
1、自主評點賞析,從中感受任公先生作為一個學者的性格、氣質和情感,這是教學活動的重點。
2、理解三處韻文、特別是《箜篌引》和《桃花扇》這兩處韻文的演講中表現出的任公先生的情感,從而感受任公先生的愛國熱情,這是難點。
【教學設想】
1、介紹評點的基本方法,喚起學生評點嘗試的熱情,引導學生進入評點賞析。
2、以小組成員互幫互促的方式進行核心活動,讓所有同學真正參與進來。
3、對于難點,由教師介紹相關背景資料,從而引導學生討論探究。
【教學方法】
仔細揣摩,評點賞析,合作探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金圣嘆這個人嗎?金圣嘆是才子,是文豪,是清初著名的文學家、文學批評家。我想,同學們知道他主要是因為他評點了一部《水滸傳》,他還評點了《西廂記》,他的評點精彩、生動、富有獨特的見解。今天,我請大家也來當一回才子才女,做一回評點,評點賞析梁實秋的文章《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二、評點示例。
1、金圣嘆評點《水滸》示例
林沖尋思:“怎地好?”放下花槍、葫蘆在雪里;恐怕火盆內有火炭延燒起來,搬開破
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時,火盆內火種都被雪水浸滅了。林沖把手床上摸時,只拽得一條絮被。
金圣嘆評點:文中寫情寫景處,都要細細詳察。如照顧火盆,則明林沖非失火也;只拖一條絮被,則明林沖明日原要歸來,今止作一夜計也。
2、評點基本方法小結
選取細節
挖掘內涵
簡潔表達
三、學生合作探究,自由評點,感受任公先生的性格、氣質和情感。
1、自讀課文,選取人物的細節描寫,揣摩這些描寫表現了任公先生什么樣的的性格、氣質和情感,作簡單批注。
2、分組合作探究,對選取的細節挖掘內涵,簡潔表達,批注在文字周圍空白處。
合作探究要求:
①快速推選組長組織本組評點,主要是監督組內每位成員積極參與,做到人人開口說動手寫;
②任選三處進行評點,每處在每個成員發言完后將意見集中形成簡短的文字;
③評點完后,推選一位組員發言,將本組評點得最精彩的一處展示出來。
3、推薦發言,交流評點。
4、自由發言,補充評點。
5、教師對照前面介紹的評點方法的三個方面,對學生的評點進行小結。
四、教師介紹相關資料,引導學生再次探究,使評點中對內涵的挖掘更深。
(一)關于《箜篌引》
1、朗讀體會感情
2、解讀內容
公無渡河。——勸誡:不該渡,不能渡,這一點甚至連渡河人自己也清楚。
公竟渡河!——質疑:不能渡,最終還是毅然渡了,究竟是為什么呢?
渡河而死;——結局:渡河導致了悲劇。
其奈公何!——追思:我們又能對他做些什么呢?
3、問題探究
你如何評價這個人的行為?任公先生在講這首詩時表現出怎樣的情感?為什么會有這
種情感?
(二)關于《桃花扇》
1、簡介內容
它是清代孔尚任的戲曲,是悲嘆明朝滅亡的。這里的“高皇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
帝,他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縊身亡。
2、問題探究
任公先生在講這處韻文時為什么會有“竟痛苦流涕而不能自已”這樣激烈的表現?
(三)總結三處韻文的演講中表現的任公先生的愛國熱情。
講《箜篌引》,他想到救國理想的破滅,想到同志的犧牲,心生悲情;講《桃花扇》,他為國家的衰亡痛哭流涕;講杜詩,他為失地的收復張口大笑。他的悲,他的哭,他的笑,無不源于他對國家對民族命運的關切,源于他滿腔的愛國赤誠。而這種愛國真情的自然流露,深深感染了十三歲就考入清華的天才學子梁實秋,使這次演講在他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二十多年后他還能記憶猶新。
(四)教師對第二階段的評點進行小結。
評點賞析還要注意知人論世,結合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他自身的經歷、遭遇,這樣,評點就會更深刻,更精彩。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用評點的方式賞析了這篇文章的細節描寫,從中感受到了梁啟超先生的性格、氣質,還有他的“熱心腸”,也就是他滿腔的愛國熱情。同時我們看到,學習寫人記事的文章,關鍵是抓細節,于細節的揣摩中見人物性情。評點法是一種好的讀書方法,只要是自己的書,同學們不妨在閱讀時隨時圈點批注。等什么時候你把一本大部頭的著作評點完了,說不定另一個“圣嘆”就產生了,他也許不姓金,但可以姓李姓王姓劉什么的。
六、課堂反饋。
讓學會簡單說說自己這節課的收獲,比如是否有了評點的意識,是否基本學會了評點。
【板書設計】
[講《箜篌引》:悲理想破滅
情感悲同志犧牲]愛國
熱心腸[講《桃花扇》:哭國家衰亡]熱情
[講杜詩:笑失地收復]
【教學反思】
1、教學過程的第四步——教師引導探究后,由于感到時間可能不夠,所以沒有進行小結。其實,還是應該提醒學生:評點賞析、閱讀鑒賞文學作品要善于知人論世。這是猶豫造成的遺憾。
2、課件中的板書設計在上課時沒有展示給學生,這是疏忽造成的遺憾。
[三維目標]
1.了解文學常識,識記字詞。
2.引導學生學習細節描寫及側面烘托的人物寫作方法。
3.學習在記敘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覺的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怎樣通過敘事來表現人物性情。
2.如何在記敘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教學方法]
提問法、討論法、誦讀法
[教具準備]
錄音機及教學磁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梁啟超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的領袖,是戊戌變法的領導人之一。作為政壇上叱咤風云的人物,大家并不陌生,但作為一個文人,學者的梁啟超又會有什么特點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一起重溫他的精彩演講,去感受他的獨特之處。
二、作者及梁任公簡介
1.梁實秋
原名梁治華,散文家、文學評價家、翻譯家。風格:風趣幽默,樸實雋永。
2.梁啟超
請同學讀注釋①的相關介紹,教師補充。
學生明確:梁啟超是廣東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1895年同康有為一起“公車上書”,1898年參與“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后逃往日本,1916年策動蔡鍔反對袁世凱。這是梁啟超作為活躍政治家的一面;他曾經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小說”“小說界革命”,早年的政論文流利暢達,感情奔放,代表性作品《少年中國說》,晚年在清華著書立說,合編為《飲冰室合集》這是他作為學者的一面。
三、板書本課字詞
戊戌wùxū叱咤zhà蒞lì臨迥jiǒng異
精悍hàn激亢kàng箜篌kōnghóng薊jì
四、具體研習課文
1.提問:梁啟超的演講給聽眾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可以從課文中找出原句。)
明確:深刻印象。
點撥:第一段和第八、九段。讓學生讀出有關句子,并用線劃出。(“過去也有不少顯官,以及叱咤風云的人物蒞校講話。但是他們沒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掏出手巾拭淚,聽講的人不知有幾多也淚下沾巾了。”“不少人從此對于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2.思考: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但他們卻沒有給作者留下什么印象,為什么梁啟超先生卻能給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提示:梁任公先生演講有什么特點?學生討論,教師整理歸納后板書。
開場白——獨特(謙遜、自負)
演講特點
聲音——沉著有力,宏亮激亢
內容——豐富有趣
表情——感情豐富,成為表演
3.通過對梁任公深坑特點的分析,你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點撥:讓人難以忘懷的老師,更是一位出色的學者,他其貌不揚,卻瀟瀟自信,他學識淵博,文采飛揚,卻嚴謹謙虛,他感情豐富,又不乏幽默睿智。
外在(身材、外貌衣著)——平凡普通
人物特點
內在(步履、風神)
神態:生動有趣(謙遜、自負)
語言:幽默、旁征博引
動作:手舞足蹈(自由灑脫)
明確: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有文采,有學問,有熱心腸的學者。
4.討論:梁啟超的形象在文中如何得到完美展示的?
明確:在對事件的描述中插入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在細節和側面描寫中展示人物的性格。
5.作者為了反映梁任公忘情的表演,列舉了哪些事例?
點撥:孔尚任《桃花扇》——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
教師補充:我們聽這樣一個人的演講,不僅是感動,更多的是景仰與敬佩、愛戴。因為他那顆真性情,熾熱的愛國心是不變的!
五、課堂總結
他有一篇《少年中國說》,同學們一定很熟吧。學生齊讀此段,來感受梁啟超的豪情。
小黑板出示: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六、布置作業
梁實秋先生給我們展示了一次精彩的演講。大家回憶一下,有沒有哪位老師的一節課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請同學們用自己的筆描述出來。
[板書設計]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開場白——獨特(謙遜、自負)
演講
(特點)
聲音——沉著有力,宏亮激亢
內容——豐富有趣
表情——感情豐富,成為表演
肖像
外在(身材、外貌衣著)——平凡普通
人物
(特點)
內在(步履、風神)
神態:生動有趣(謙遜、自負)
語言:幽默、旁征博引
動作:手舞足蹈(自由灑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文學常識識記字詞。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敘事中表現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語言。
3、感情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梁實秋對師長的敬愛之情同時把他們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精神力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個世紀初,正當我們華夏處于孱弱挨打時,有一位先驅滿懷豪情與希望地說出了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的壯語,他是誰?(梁啟超)今天讓我們跟隨作者領略大師演講風采。(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聽寫并注意加點字的字音:
迥乎不同短小精悍博聞強記手舞足蹈精彩分呈淋漓盡致無人問津蒞臨叱咤風云酣暢拭淚
2、讓學生簡介梁啟超和梁實秋(學生介紹之后課件展示):
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1895年追隨康有為發送公車上書,1898年參與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后逃亡日本。1916年策動蔡鍔組織護國軍反袁。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論文流利暢達,感情奔放。晚年在清華大學講學,著述豐厚,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梁實秋(1902~1987),中國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浙江余杭人。1915年就讀于清華大學。1923年留學美國。回國后曾先后任教于東南大學、濟南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大學等校。創作以散文小品著稱,風格樸實雋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為代表作。主要著作有《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譯著《莎士比亞全集》等,主編《遠東英漢大辭典》。
三、整體感知課文把握內容(聽課文配樂朗讀)
1、本文是一篇生動有趣而又飽含深情的寫人記事的回憶性散文,借一次演講來表現梁任公崇高的品質,并表達對老師崇敬之情。梁先生的這次演講,效果怎么樣?何以見得?明確:非常成功。從第9段可得知,有許多人受感動,甚至還因此愛上中國文學。(分小組討論推薦代表發言,教師歸納板書。)
2、梁先生是怎樣做得如此成功?請同學們討論,來借鑒他的演講技巧。
明確:
⑴開場白獨特:梁啟超沒有什么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這樣的開場真是聞所未聞,足以見梁氏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和他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氣質,這是文章中一個亮點。
⑵聲音沉著有力,富有感染力。語速、節奏、語調、重音三方面來定詩文的感情。
⑶表情豐富,常言道要感動別人就得先感動自己,梁先生在演講時,不光在用他的淵博學識,還灌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最典型第8段講到《桃花扇》與杜甫的《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時表現忽喜忽憂,忽而痛哭流涕,忽而開懷大笑,極富感染力,作者精確地用了一個詞──大汗淋漓來表現。
板書:
開場白──獨特
演聲音──沉著有力
講內容──豐富而有趣
表情──成為表演酣暢淋漓
3、通過這次演講你能看出梁任公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讀課文,勾畫寫人物的語句,然后回答,老師引導整理。)
明確:
⑴外貌:
①身材──短小精悍
②眼神──光明四射
③步履──穩健
④氣質──瀟灑
⑵演講時的神態、語言、動作──生動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自負而謙遜、博聞強記、自由灑脫)
總之他是一個有文采有激情的學者。
總結:同學們分析很在理,我們在描寫人物時,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語言、行動、神態、心理外貌等方面的獨特之處。用語準確,在讀者面前展現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
4、在看這篇文章在選材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選材很講究,只選取幾個片段的記憶、片段印象,就象攝影只選取幾個鏡頭,集中表現人物光彩的一面。
5、再好的材料和感情還得通過語言來表述,下面我們來細細品味一下梁實秋的語言藝術,請同學們讀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和句子并總結特點?(帶情感朗讀。)
明確:語言簡潔,如文章后面寫梁任公演講完后先生大汗淋漓,狀極愉快,僅兩句話卻極有形象感,讓人回味無窮。
6、這么簡潔的語言蘊含作者這樣的感情?(請大家深入體會。)
明確:
簡潔的語言中透露出作者對恩師真摯而濃厚的情感對老師的尊敬、欽佩、愛戴之情。
過去也有不少顯宦沒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見給作者留下印象深,對作者影響大。
7、本文梁實秋給我們展示了一次精彩的演講,我們作為學生聽的課不計其數,大家回憶一下,有沒有哪位老師的一節課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請同學們用自己的生花妙筆記錄下來,與人分享。
8、作業:描寫是凸顯人物個性的有效手段,你最喜歡那段描寫?仿寫一段。
【三維目標】
1、外搜集梁啟超的事跡,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2、引導學生學習敘事中表現人物的方法,并適當補充課外資料(如《箜篌引》和《逃花扇》原文),激起學生想象的情感,更好地體會人物講演時的形象和性格。
3、探究合作,搜索信息,把握文章內容。
4、揣摩分析,借鑒寫作技巧。
【教學重點】
分析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敘事來表現人物性情的。
【教學難點】
學習記敘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評價和感受的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儀或展示臺和磁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問:“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的壯語是誰?引出作者和課題。
二、簡介作者,介紹梁啟超的生平事跡,增加學生對該文閱讀的興趣
三、推進新課
聽錄音帶并提出以下問題:
1、在你們心目中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梁先生的演講效果怎么樣?何以見得?
自由朗讀,分組討論下面問題:
1、從演講中我們可以看出梁啟超有什么特點?作者梁實秋是怎么表現人物特點的?
2、這篇文章在選材上有什么特點?
四、問題探究(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本文寫梁啟超為什么只談學術造詣不談政治作為?
2、如何品味對梁啟超的外貌描寫?
3、本文的情感表達有什么特點?
4、如何看待本文的簡練文風?
(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在課外查找的資料并結合自己的看法發言,要真正的做到各抒己見。)
五、課堂小結
作者這精彩而飽含深情的回憶性文章讓我們感受了一位歷史偉人的真實而又崇高的人格魅力,希望同學們學完本文后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示。
六、布置作業
請大家回憶一下有沒有哪位老師的一節課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的?用自己的筆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板書設計】
演講特點人物特點
形象有學問
幽默有文采
動情熱心腸
率真幽默率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