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09
這是部編六上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是優秀的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 通過“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認識“吵、胖、歲、現、票、交、弓、甘”8個漢字,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能力。
2、 辨析形近字的讀音和字形,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正確使用。
3、 通過想象練習用詞語說話,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 掌握左上包圍結構和右上包圍結構漢字的書寫筆順。
5、 正確讀背四句有關學習的經典名句,大致了解其意思。
6、 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童謠《孫悟空打妖怪》,初步了解《西游記》中唐僧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
教學重點:“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
教學難點:展開想象練習用詞語說話,學習四句有關學習的經典名句。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 掌握左上包圍結構和右上包圍結構漢字的書寫筆順。
2、 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并背誦四句名句。
3、 大致了解名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交流方法,談話導入
1、 師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語文園地七(板書語文園地七),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都離不開漢字,如果能寫一手好字將會受益一生,漢字在書寫的時候講究筆順規則,同學們經過將近一年的學習,都了解漢字有哪些書寫的筆順規則嗎?
2、 生交流,師適當小結:上下結構的字在書寫時要從上到下,左右結構的字在書寫時要從左到右、全包圍結構的字在書寫時要先外后內再封口,不同的漢字書寫結構不同。
3、 師過渡:在書寫時遵循一定的筆順規則,可以讓漢字書寫變得更加美觀。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語文園地七書寫提示中漢字的筆順規則。(板書書寫提示)
二、學習“書寫提示”
1、 師出示“床、左、居、包”四個漢字,指名學生認讀。
2、 師:觀察這四個漢字說說你發現了什么?生:這些漢字都是半包圍結構。
3、 師小結:那么老師想告訴你們半包圍結構的漢字,包圍的位置在左上角,我們可以叫做“左上包圍結構”;右上部分被包圍住的漢字可以叫做“右上包圍結構”。
4、 師:那你知道這些漢字哪些是“左上包圍結構”?哪些是“右上包圍結構”嗎?生:床、左、居是左上包圍結構,包是右上包圍結構。
5、 師:同學們知道在書寫半包圍結構的漢字時要注意些什么嗎?
6、 指名學生進行交流,在生交流的基礎上師總結:左上包圍和右上包圍的漢字在書寫時都是先外后內。在書寫半包圍結構的漢字時,左上包圍和右上包圍的部分不宜寫得太大,下部分的漢字在書寫時適當注意半藏半露。
7、 師:小朋友們已經知道了在書寫半包圍結構的漢字時要注意的問題!那你想跟老師來一起書寫這些漢字嗎?生:想
8、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一起伸出小手來跟老師一起寫這些字吧!教師指導書寫 強調占格位置
9、 師:請小朋友們在自己的書上先描紅,然后在寫一個字 (給學生時間寫字 點評)
10、生再次練習書寫,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書寫姿勢。
三、學習“日積月累”
1、 師過渡:小朋友們都知道學習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要寫好字,還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學習的效果就會更好。在今天的“日積月累”中,我們就來聽聽古人是怎么介紹學習方法的吧!(板書 日積月累 學習方法)
2、 師范讀四句古文,生認真傾聽,聽準字音。
3、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自主朗讀這四句古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爭取把句子讀通順。
剛才小朋友們自己練習了讀,現在老師想讓小朋友們在小組內相互比一比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然后選出一位讀的最流利、最標準的閱讀小能手!(學生讀 讀后展示)
4、 我們已經能準確地把這四句古文讀通順了,那你想知道他們是什么意思嗎?生:想(課件出示第一句)
5、 師:哪位小朋友能來讀一讀?生:讀第一句 師:講解第一句的意思,說出道理,強調敏而好學好字的讀音 師:小朋友們學會了么?生:學會了 (齊讀兩遍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 現在我們來看第二句話,(課件出示第二句) 依次學習后兩句 強調而義自見字的讀音(見字也是多音字在古文里是顯現明白的意思)
7、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古人這么多的學習方法,那么在今后的學習中如果你遇到不明白的問題時你應該怎么做?學生自主發言
四、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不僅可以在很多地方認識漢字,還能從古人的話語中初步了解學習的方法。老師希望同學們都能寫一手漂亮美觀的好字,更希望同學們都能成為愛學習,會學習的孩子。
教學目標:
1.通過“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認識“吵、胖、現、歲、票、交、弓、甘”等8個漢字,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能力。
2.辨析形近字的字音和字形,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正確使用。
3.通過想象練習用詞語說話,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練習用詞語說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導入
1.學生交流在識字加油站和以前的學習中有哪些識字方法。
師小結:看電視識漢字、在身體名稱中認識漢字、逛街時識漢字、看食品包裝袋認識漢字。
2.師過渡:認識漢字的方式有很多,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種有趣的方法:加法和減法。要想知道這種神奇的方法,就趕緊開始今天的學習吧!
二、學習“識字加油站”
1. 學習“加法”識字:
(1) 師出示第一組通過“加法”組合成的漢字,指名學生讀一讀這些“漢字加法算式”。
(2) 出示漢字“吵、胖、歲、現”,指名學生認讀,相機正音:“吵”是翹舌音,“歲”是平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學生認讀漢字。
(3) 鼓勵學生為這四個字口頭組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鞏固對漢字的理解。
(4)師小結:通過漢字與漢字的相加,也可以組成新的漢字。組成新漢字的兩部分大部分是左右結構,也有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等。
(5) 鼓勵學生回憶,學過的漢字中有哪些也可以通過“加法”來識記,指名學生交流。
師適當板書:姓、李、晴、因、夢。
2.學習“減法”識字:
(1)生自主學習第二組通過“減法”得到的漢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 出示漢字“票、交、弓、甘”,指名學生認讀,相機正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學生認讀漢字。
(3) 鼓勵生為漢字口頭組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強對漢字字義的理解。 指名學生說說這些漢字是如何通過“減法”得到的。
(4) 師小結:利用認識的漢字去掉一部分而形成新的漢字,這種識字方法也很常見。師鼓勵學生說說還有哪些漢字也可以通過“減法”來識記。根據學生的交流師適當板書。
3、鞏固識字:出示八張漢字卡片,指名學生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鞏固識字成果。
小游戲:通過摘蘋果游戲讓學生鞏固生字,激發學習興趣。
4、師小結:漢字中有很多都可以通過“加法和減法”這種方法來學習,希望小朋友們熟練掌握這種學習漢字的方法,以能認識更多的漢字。
三、學習“字詞句運用”
1、 學習第一部分:
(1) 師過渡:在我們學習漢字的過程中,會發現有很多漢字就像雙胞胎一樣長得很像, 我們把這樣的漢字叫做“形近字”。
(2) 出示課文中的四組形近字,指名學生認讀,發現其讀音上的不同。
(3) 引導學生觀察每一組形近字的字形,指名學生說說每一組的兩個字在字形上的細微 差別。
(4) 進一步鼓勵學生用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區別這些形近字,師在生交流的基礎上適當 進行指導:可以抓住漢字的.字形與字義之間的聯系加以區別。
如:“牛”字第四筆出頭的“豎”表示的是牛頭;“已”表示完成了一部分,所以第三筆豎彎鉤半出頭;“人”是一個象形字,從字形上看像一個人昂首挺胸,而“入”就像一個人彎腰低頭走進房子的樣子。(師適當出示相關圖片,使學生形成直觀感受。)
(5) 生自主完成填空練習,并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的答案。
(6) 指名學生匯報自己所填的漢字,師生共同評議訂正。
(7) 鼓勵學生說說在已經學過的漢字中還有哪些形近字,師適當板書。(如:萬—方;為 —辦;樂—東等)
(8) 師小結:我們在辨析形近字的時候,不僅要從外表上發現它們的細微差別,更要從 字形與字義的聯系上去區別,這樣才能區分得更加徹底。
2、 學習第二部分:
(1) 出示六個詞語,指名學生認讀。
(2) 鼓勵學生說說讀每一個詞語的時候,頭腦里會出現什么樣的畫面。
(3) 指名學生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師適當出示相關畫面,給予學生直觀的欣賞。
(4) 生自主練習說話,并用上所給的詞語。
(5) 指名學生交流,師生共同評議,在評議中師給予方法引導:說話時句子表達要完整 清楚,句子與句子之間要有一定的聯系。
(6) 再次指名學生交流,鼓勵學生把自己說的幾句話寫下來(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又掌握了一種認識漢字的方法,而且還區別了幾組漢字雙胞胎,并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將詞語變成了有趣的句子,收獲可真不少啊!
【學習目標】
2018最新《語文園地七》的教學設計
1、圍繞“成長的故事”這一話題進行口語交際,交流時做到內容充實,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暢。
2、結合習作提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和形式進行習作。
3、體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讀書方法,注意總結。
4、熟讀背誦名言,養成積累的習慣。
5、積極參與展示活動,精心準備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長的故事”綜合性學習成果。
【課前準備】
1、實物投影儀。
2、展示活動前,師生共同設計布置展示區域,陳列展示物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1、在這個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開展了“成長的故事”這個專題的綜合性學習。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長故事及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中,有許多感想,今天就讓我們在一起暢所欲言吧!
2、閱讀習作的三個提示,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項進行口語練習。
3、根據相同選題,組成若干個小組合作交流,注意傾聽,互相補充,完善:
⑴ 成長的故事可以采用編演短劇或配樂講故事等形式交流。
⑵ “《烏塔》想起的”可把自己的經歷與烏塔進行對比,著眼于烏塔的獨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評家長的束縛。
⑶ 圍繞“如何與周圍人交往”或怎樣才能過個有意義的生日“進行討論,或舉行一場小型辯論會,搜集一些資料,用事實來說服人。
4、按確定的方案進行演練。
5、全班交流。
6、共同評議。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一、認真審題,寫出特點
三項習作,不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各自的特點,習作時要注意把特點體現出來。
1、寫自己或別人成長的故事:
要求寫得既有趣有能給人以啟發。寫時還要把事情交代清楚,注意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等方面的描寫,對最能體現有和給人以發處要寫具體。
2、“從烏塔想起的”中“想”的內容從何而來呢:
⑴ 想從認真閱讀,深入思考中來:
從烏塔中想到什么呢?關鍵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讀懂烏塔課所反映的問題,并進行深入思考,只有的讀得精,才能想得深。
⑵ 想從聯系生活實際中來:
把烏塔所反映的成長中的一些問題,可以由這些問題生發出去,談一談在成長中遇到的其他問題。
⑶ 寫回信應注意格式:
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等五個部分。回信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寫正文時先要回答來信中的`問題,再寫自己想要告訴對方的事情。回答問題是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實說話,少談或不談大道理。
(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二、放聲朗讀,進行修改
引導學生運用從《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課中學到修改方法。
三、學生交流,互相評議
尊重同學,虛心聽取意見。
四、謄寫作文
教師交代格式和書寫要求。
第三課時
作文講評
一、朗讀展示優秀習作
1、教師在批改中挑選優秀習作,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優秀習作,小作者朗讀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學聽后逐一評議,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學習:
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評議:
⑴ 內容充實具體;
⑵ 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⑶ 正確使用標點,不寫錯別字。
二、小組交流互相評議
前后四人互相朗讀,交流自己的習作,互評互議。
三、修改謄寫,張貼展覽,發表
1、各自修改自己的習作。
2、將修改后的習作在學習園地里張貼展覽。
一、我的發現
1、各自輕聲朗讀小林,小東的對話,想想自己從中有何發現。
2、指名朗讀。說說自己的發現。
3、交流各自的發現:
⑴ 讀書是,深入的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問個“為什么”,往往能發現問題。
⑵ 解決問題時可采用:查找資料,了解時代背景,聯系作者的實際情況等方法。
4、擴展練習:
⑴ 談自己怎樣讀書的實例。
⑵ 從自己的讀書實例中總結讀書方法。
⑶ 鼓勵在今后的讀書中不斷總結讀書方法。
二、日積月累
1、采取多種方式反復朗讀名言。
2、小組交流各自對名言的理解。
3、全班交流,互相補充: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氣的人只要堅持不懈,事情終歸會成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人要不斷學習才能明白事理,完善自我成為國家的棟梁。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學業上的精深造詣,出于勤奮,做事情成功在于多動腦筋,想辦法。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時間一去不復返,應抓緊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
4、背誦名言。
5、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其他名言,鼓勵平時積累。板報上專辟一角,每周寫一句名言。
6、把自己最喜歡的名言寫在自己可隨時看到的地方,激勵自己。
三、展示臺
1、課前觀察展示臺中的圖片,閱讀學習伙伴的話,歸納展示內容。
2、小組討論展示內容,展示形式,提出建議,確定本組展示形式。
3、班長了解各組的展示準備,協調展示情況。
4、舉行“成長的故事”展示會。各組輪流介紹,然后參觀學習。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