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07
這是多彩的活動教案第二課時,是優秀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好幾個生字,老師今天要來考考大家。拿出自備本,豎起小耳朵,將老師報的生詞默寫下來。
小河 繞著 倒映 不時 桃花 燦爛 朝霞 山坡
2、同桌做小老師對照屏幕上的生詞進行批改,全對的小朋友獎勵一顆五角星。
設計意圖:根據記憶的遺忘規律,要讓學生牢固掌握學過的生字,就要及時地復習。上課前,通過默寫,同桌互批,達到自然、輕松記住生字的目的。
3、上節課我們就認識了一個小河環繞、桃花燦爛的美麗村子,那就是──—齊讀課題“月亮灣”。
二、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一)月亮灣究竟美在哪里呢?讓我們先到村子前面瞧一瞧。(板書:村子前面。)
1、 輕聲讀一讀第二小節,村子前面有哪些美麗的景物?用“──—”畫出來。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小河、桃樹、農田。
2、 作者把這些景物寫得可美了,自己去讀一讀,想一想你最喜歡的是哪句話或者哪一處景物,用波浪線畫下來,然后在小組里讀一讀,說一說原因。(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 “閱讀教學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這個環節時,教師注意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以“說說你最喜歡的句子”這一問題,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在自由、形式各異的朗讀活動中讀讀、評評、議議,充分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3、 全班交流:好東西要能和大家分享,誰想把自己喜歡的地方介紹給其他小朋友和老師。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展開a、b、c、d 環節的教學。)
a、 出示: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橋。
(1)月牙:你見過月牙嗎?(出示圖片:彎彎的月兒。)月牙像……?(小船、香蕉。)
(出示圖片:課文插圖。)這村前彎彎的小河就像……?(天上的月牙。)
(2)你覺得……?(有趣。)──—朗讀;(美麗。)──—朗讀。
設計意圖:學生是具有獨特感受的個體,他們對語言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個性化的朗讀,真正體現了對學生獨特體驗的尊重和理解。
b、 出示:河水繞著村子緩緩地流著,一群群魚兒在河里游來游去。
(1)“緩緩地”可以給它換一個詞,使它意思不變。(慢慢地,緩慢的。)
對了,“緩”就是慢的意思,它和我們原來學過的一個字很像,誰呀?(暖)
那你現在會寫它了嗎?別急,先看老師把它送回田字格。
教師范寫:左邊窄,右邊寬;橫撇短,捺要長。
同學們把它描一遍,記在腦子里。
(2)把“緩緩地”放進句子,誰來讀?
設計意圖: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將識字融入閱讀教學中,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從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生字教學音、形、義相結合,不僅引導學生識記生字,更關注學生的書寫,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力求達到有效識字的目的。
(3)在緩緩流淌的小河里你看到了什么?魚兒多不多?可以從哪個詞中讀到?(一群群)──—你愿意讀這一群群魚兒嗎?
(4)魚兒魚兒,你們在水里干嘛呢?多快活,多自在的魚兒呀,老師也想來讀了,可以嗎?老師范讀。誰想讀?
(5)在這緩緩流淌的小河里,你還看到了什么?學生自由想象說話。(相機展開c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學會運用語言,并進一步豐富課文內容,更真切地感受月亮灣的美麗景色。
c、 出示:清清的河水倒映著小橋、綠樹和青山。
(出示小河圖片。)看,精致有趣的小橋,碧綠的樹木,粉紅的桃花,時時還有群群魚兒穿梭其中,這小河可真像是……? (一面鏡子/一幅美麗的圖畫/人間天堂)誰愿意把一、二、三三句話連起來為大家讀一讀?
d、 出示:春天,樹上開滿了桃花,遠遠望去,像一片燦爛的朝霞。
(1)從“滿”中,你讀到了什么?(花開得多,開得茂盛。)──—指名讀。
文中還有一句話講到了桃花的多。(出示:河岸上長著許多桃樹。)──—齊讀。
(2)這么多的桃花, (出示桃花圖片。)一片連著一片,遠遠望去就像什么?(出示朝霞圖片。)這是一片怎樣的朝霞?(鮮艷/美麗/奪目)這就是“燦爛”的意思,誰來讀一讀這一片燦爛奪目的桃花?
設計意圖:理解詞義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這里通過看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燦爛”的意境,加深了對詞語的感受,也給學生以成功的體驗。
(3)“像”經常出現在什么樣的句子里?這句話就是把桃花比作朝霞,這樣把桃花寫得更美了。誰再來讀?
“像”,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它可難寫了,先看老師書寫。
教師示范:左邊窄,右邊寬;每筆撇,要看清。
學生描紅。
e、出示:過了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
(1)出示句子比較:過了橋,是一片綠色的農田。
過了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這兩句話,你喜歡那一句?為什么?是呀,這樣讀來更綠更美了,誰來讀?
(2)到了秋天,這片農田又將變得?(_____________金燦燦的)“綠油油、金燦燦”這樣的詞語我們遇到教研·課題過許多,你們還記得那些?(出示詞語積累:紅通通、白花花、黃澄澄、藍湛湛。)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比較,讓學生感受詞語的美好,激發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積極性。
4、小結:聽了你們的介紹,我覺得月亮灣真是小橋流水,桃紅麥綠,每一處景都能讓人陶醉,就像幅多彩的畫。誰能跟著優美的音樂,把第二段連起來讀一讀,讓我們感受這一幅完整而又美妙的畫面?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使學生從自己所理解感受的一處一處的“美麗”,回歸到月亮灣這個村莊的整體的“美麗”。是從變序走向有序的關鍵環節,是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的啟蒙。
(二)村子后面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板書:村子后面。)
1、指名讀,其他小朋友閉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聽到了什么?
2、學生自由說話,教師相機點撥:你們采過茶嗎?(學生聯系生活談感受。)
你們是去游玩,玩得開心。這采茶姑娘為什么笑得這么甜,這么開心?
從采茶姑娘的笑聲里,你聽到了什么?你能讀好她們的心情嗎?
設計意圖:月亮灣不僅景美,人更美。通過聯系生活經歷展開想象,感受月亮灣人的勤勞、富足。
三、拓展延伸,升華感情
1、剛才我們到月亮灣的村前去走了走,又到村后的山上去看了看,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到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拍照留念一下呢?如果你去了,你最想站在哪里拍照?
設計意圖: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再次走進課文,激發了學習興趣,內化了課文語言,同時也讓月亮灣深深地印在了學生的腦海中。
2、然而,最喜歡這兒的還是月亮灣的村民們。(出示:我的家在月亮灣,月亮灣是個美麗的村子。)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個依山傍水的`地方,他們感到驕傲──—齊讀第一小節;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把家鄉建設得更美好,他們感到自豪──—齊讀第一小節。
設計意圖:引讀,回歸整體,升華感情。
四、課堂練習,遷移運用
其實,在我們生活的地方,也有很多美麗醉人的景色。細細回想一下,你們生活的新村里前前后后的景色吧!我們也可以學習課文,寫一寫句子,夸一夸。
設計意圖:二年級孩子尚是學習寫話,教材正是很好的范例。
【設計依據】
學習語言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讀,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充分的讀,獲得獨特的體驗,引導想象、說話,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感受課文語言文字的魅力。同時力求達到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目的。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和鞏固本課生字。
2、通過細讀品味課文語言,感受月亮灣村前村后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3、能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
《火燒云》第二課時公開課教學設計
1、通過學生的評賞,教師的點撥,了解火燒云色彩的絢麗和形狀的變化多端。激發學生愛美、愛自然的感情。
2、學習作者觀察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教學重點】
1、評點中了解火燒云的特點。
2、了解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整體入手,捕捉重點
1、回顧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到那絢麗的霞光把地面照射成了一個多彩奇妙的世界,而天空的火燒云又有什么地方讓你覺得神奇、美麗呢?
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
顏色、形狀
2、指名學生讀書,師生評點。
3、過渡。
二、師生互動,精讀精評
1、自由朗讀第二段:
想想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各有什么特點?你是怎么體會出來的?
2、討論,交流:
生評:顏色多:紅通通、金燦燦
師點:屏顯相關文字、顏色。幫助學生形象化理解。
生評:顏色多: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
師點: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出天空可能有的其他顏色。
生評:顏色變化快: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師點:引導學生體會兩個句子的不同含義。
屏顯以下文字:
⑴ 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
⑵ 有時紅通通的,有時金燦燦的,有時半紫半黃,有時半灰半百合色。
生評:形狀多:馬、狗、獅子。
生評:形狀變化快:一會兒、眨眼間、跑著跑著
師點:其實火燒云就像一幅幅抽象畫,只要你展開豐富的想象,天空中就什么都有。看,天空里又飄來一朵云。(屏顯動畫)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展開想象,說出云朵的變化。
3、小結:
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變化又多又快,同學們可以用哪兩個詞來概括?
引導學生說出:
五光十色、瞬息萬變。
三、總結學法,賞讀課文
1、火燒云實在是太奇妙了,可還沒等人們欣賞夠,它就下去了。齊讀最后一段,體會人們當時的心情。
(余興未盡)
2、是啊,美好事物的'存在總是那么短暫,但作家卻能將這瞬間的美麗化作永恒,想想作家為什么能寫出這么好的文章來?
引導學生概括出寫作方法:
仔細觀察,發揮想象,注意積累。
3、讓我們再來回味一下火燒云的神奇與美麗,選擇你最喜愛的一段,用最飽滿的感情讀一讀。
4、齊讀。
(屏顯動畫,音樂伴奏。)
四、遷移運用,內化情感
1、同學們,學完《火燒云》,你最想干什么?
(看火燒云)
老師這里有一段火燒云的錄像,我們一起來欣賞。
(屏顯動畫)
2、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多變的云》,可以運用學過的詞句,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要求說真話,吐真情。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部分內容是習作,本次習作的話題是“多彩的活動”。與通常記事作文寫清六要素不同的是,寫活動的寫作應注重于對畫面的描寫,通過認真地觀察和嚴謹的描寫,體現出活動的涵義深遠或豐富多彩。
本次習作包括三個別內容。第一部分幫助學員打開思路,教材中列出了一些活動,這些活動主題從學科到傳統節日,范圍從校內到校。第三部分側重于伙伴間的評判和成文后的更改,這樣互學互評、寫后修改的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產生良好的觀眾意識跟寫作能力。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員經過了兩年的累積和實踐,在記事類習作中,基本無法用非常適合的詞句和通順的語句,用事情發展順序或倒敘的順序將事情說清楚。而描寫活動這類記事習作,雖然學生沒有系統學習過,但是由于日常學校加強的活動增多,活動后寫感受的作文方法學生并不陌生,對于“點面結合”的寫作技巧學生也非常熟悉。
雖然方式跟技巧學生有所接觸和認識,但是該怎么寫好“點”?什么樣的方式可將“面”鋪展開來,將氛圍描寫得生動準確?又如何可將“點面”結合在一起來寫?這都是學生遭遇的卡點,也是她們習作中珍貴的提升點。
三、教學目標
1.寫明白活動過程,將重點部分寫具體。
2.學習點面結合的寫作技巧,既關注整個畫面,又注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的描寫。
3.寫出活動中的感受。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學習點面結合的寫作技巧,既關注整個畫面,又注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的描寫。
教學難點:
學習點面描寫的寫作技巧時,既可關注整個畫面,又可按一定的次序細致描寫某些的人物。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習作指導課
一、課前活動
1.“今天我幫你們帶給一首流行歌曲,請你們放松地聽,認真地聽。”
2.播放《青春修煉手冊》。
“這首歌有誰唱過?有哪些感受?”學生按照歌詞發言。
初中作文教案怎么寫_作文怎么寫教案_作文怎么寫教案
3.預設評價:青春就是(無憂無慮、自由、可以天馬行空的想像、有期望、有信心……),這樣豐富多彩的!”
二、“集結成冊”導入主題
1.引入詩文。
“青春美麗!生活多彩!有詩為證——”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2.突出主題。
“你認為你的生活中多彩的是哪個?”
預設:各種各樣的活動。
“大家喜歡用哪個方法留下這多彩的歲月?”
預設1:照片、視頻——
預設2:文字——“文字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還有嗎?”
總結:照片可以留下當時的場景,視頻可以還原當年的場景和聲音,其實文字可記錄下的更多。
“所以這些名人喜歡用文字記錄她們眼中多彩的生活,咱們一起來看看——”
端午日,當地婦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任何別人到了那天必可以喝魚吃肉。大約上11點鐘左右,全茶峒人就喝了中午。把飯吃以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海邊看劃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腳樓門口邊看,不然就站在稅關門口與各個渡輪上看。河中龍船以長潭某處作起點,稅關前作終點,作比賽競爭。因為這一天軍官、稅官以及當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稅關前看熱鬧。劃船的事各人在數天以前就早有了打算,分組分給,各自選出了若干身體健壯、手腳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訓練進退。船只的方式,與平時木船大不相似,形體一律又長又狹,兩頭高高抬起,船身繪著朱紅色調長線作文怎么寫教案,平常時節多擱在海邊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時,拖下水去。每只船能坐12個到18個槳手,一個帶頭的,一個鼓手,一個鑼手。槳手每人持一支短槳,隨了笛聲緩促為節拍,把船向前劃去。坐在船身上,頭上纏裹著白布包頭,手上拿兩支小令旗,左右揮動,指揮戰船的進退。擂鼓打鑼的,多坐在軍艦的中部,船一劃動便即刻嘭嘭鐺鐺把鑼鼓很單純的拍打起來,為劃船水手調理下槳節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聲,故時常兩船競賽到激烈時,鼓聲如雷鳴,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梁紅玉老鸛河水戰時擂鼓的種種情形。凡是把船劃到后面一點的,必能在稅關前領賞,一匹紅布,一塊小銀牌,不拘纏掛到船上某一個人頭上去,都顯得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榮。好事的老兵,當每天某一只船勝利時,必在水邊放些表示勝利慶祝的500響。
——沈從文《端午日》
記得一次正跟同班同學酣斗,忽然一群人高馬大的高年級學生跳了進來,嚇得同學們四散奔逃。我想走即將來不及,只好逼迫迎戰。一個高個子蹦出來泰山壓頂似地用左腳砸向我的手臂,想一擊而勝。沒想到我由于以等待動站得更從容,趔趄了一下沒有倒掉,上挑的雙腿反而讓他喪失重心,弄了個臉啃泥。從此我們明白“斗鳩”可以以矮勝高,不再無謂懼怕高年級。玩“斗鳩”的那幾年,極大地強壯了我的身體和腳力。
——廖奔《記一次難忘的童年游戲》
“沈從文先生的《端午日》里記錄賽龍舟這個端午節傳統活動。這個片段是作協副主席廖奔先生的佳作,正如題目所說,記錄了他童年一個難忘的游戲。”
3.明確任務群主任務。
作文怎么寫教案_初中作文教案怎么寫_作文怎么寫教案
“這些名家用文字寫出了人們的‘紀念冊’,那你們也來做一本屬于你們班的‘紀念冊’怎么樣?”
【板書:紀念冊】
三、細化主題,幫助選材(寫什么)
1.思考選材。
“那我們必須每個老師都寫一篇文章,然后集結成冊才行。大家各自的文章準備寫哪些多彩的事情呢?”
預設:運動會、公益活動、傳統節慶習俗活動。
“同學們大都選擇的是我們經歷的活動,好,咱們的紀念冊就寫‘多彩的活動’。”
【板書:多彩的活動】
2.小組講述。
“靜靜地在心里回憶一下這個活動,和同學講述一下,好嗎?”
小組說,老師巡視。
3.全班講述。
預設1:比較具體
“聽出了你樂在其中,確實是個有意思的活動。”
預設2:比較簡單
“雖然你說得非常簡單,但是基本聽清楚這個活動使你更加難忘。”
四、出示文集題目作文怎么寫教案,細化難忘部分(怎么寫)
1.引出要突出重點部分。
“每本紀念冊都有個非常的名字,我也幫你們這本起了名字,請看——”
作文怎么寫教案_作文怎么寫教案_初中作文教案怎么寫
《青春羽翼·多彩記憶》
“時光轉瞬即逝,你很大年紀的時侯會翻開這本紀念冊?”
“試想一下,你們四五十歲,甚至六七十歲翻看的時侯,如果上面的文字寫得十分簡潔,恐怕很難讓我們想到活動時的情境,所以我們必須——寫具體。那么你們認為,我們必須在這些地方寫明白寫具體?”
預設:經過個別、難忘部分、重點部分等。
【板書:重點部分】
2.強調如何寫好重點部分。
“你們都看到了難題的關鍵——要突出‘活動重點’來寫!那該如何寫呢?”
學生自由說。
“我也有個方法,我的好辦法還是讀名作,學名作。我們一起來看看。”
“這是我們今天看到廖奔先生的一段文字,讀讀看,他在寫哪些活動?”
記得一次正跟同班同學酣斗,忽然一群人高馬大的高年級學生跳了進來,嚇得同學們四散奔逃。我想走即將來不及,只好逼迫迎戰。一個高個子蹦出來泰山壓頂似地用左腳砸向我的手臂,想一擊而勝。沒想到我由于以等待動站得更從容,趔趄了一下沒有倒掉,上挑的雙腿反而讓他喪失重心,弄了個臉啃泥。從此我們明白“斗鳩”可以以矮勝高,不再無謂懼怕高年級。玩“斗鳩”的那幾年,極大地強壯了我的身體和腳力。
——廖奔《記一次難忘的童年游戲》
(斗鳩游戲)
“作者把斗鳩游戲分成了幾個鏡頭來寫?”
學生說。教師總結“整個畫面的描寫”、“個別人物的描寫”。
“綜合大家的看法,作者用‘點面結合’的寫作技巧,分成了四個小鏡頭來寫。”
“其實我們課文中還有這么的事例,一起來看《狼牙山五壯士》中這段場景。”
(課件出示《狼牙山五壯士》片段)
“你可試著找一找作者把這個場景分成了哪幾個小鏡頭來寫嗎?”
作文怎么寫教案_作文怎么寫教案_初中作文教案怎么寫
教師重點評價某個鏡頭應注意人物語言、動作跟神態刻畫。
3.完成思維導圖。
“在你活動的重點部分,一定也是這種的一些小鏡頭,請你仔細回想,填一核對學習單這個部分。”
4.還原文章,完成難忘部分的動筆。
“我們再來看,作者將每一個小鏡頭都描寫一個個完整的場景后,再把他們按一定的順序串聯在一起,加上自己的體味和感受,活動的重點部分就寫成了。”
【板書:串聯分鏡頭】
五、總結
“下節課通過表格,完成這篇文章,然后你們變成學校的紀念冊,希望在你多年后翻看的之后,能夠想起起這節課,回憶起幸福的懵懂時光!下課!”
第二課時:習作寫作課
1. 回憶上節課研究內容,總結習作要點。
(1)選擇重點部分來寫。
(2)注意點面結合。
(3)有人物描寫,寫出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
(4)注意寫出自己的感受。
2. 完成自己的習作。
第三、四課時:習作賞評課
(一)好文一起賞
1. 在三組故事中各選擇1—2篇典型習作,組織全班學生賞析。
2.結合習作要點,出示評價表(表2),梳理例文突出特點,提出設置建議。
作文怎么寫教案_初中作文教案怎么寫_作文怎么寫教案
評價指標
評價星級
選擇活動的重點部分來寫
☆☆☆☆
做到點面結合
☆☆☆☆
有人物描寫,寫出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
☆☆☆☆
能說出自己的感受
☆☆☆☆
習作優點:
修改建議:
表2
(二)好文大家評
根據表2內容,小組內進行習作評價。
1.說一說每篇習作的特點。
2.討論修改建議。
3.填寫評價表(自評和互評相結合)。
(三)好文我來改
修改自己的習作并謄抄。
六、板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體會、感受月亮灣村前村后的美麗景色。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在讀中品、品中讀,體會月亮灣的美麗景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導入
新課。
昨天,我們已經初步讀了《月亮灣》,通過昨天的學習,你對月亮灣的了解有多少?請大家談談看。(板書:美麗)
二、利用錄像、整體感知。
月亮灣到底美麗在哪兒呢?想不想去看看?好,讓我們跟著一段錄像(課件),由老師做導游帶大家到月亮灣去看一看。
(老師描述:各位小游客,歡迎參觀月亮灣,月亮灣是個美麗的村子,在全國都很有名呢!現在請大家跟我到村前去看一看)怎么樣?月亮灣美不美?
三、細讀品味、體會美景。
1、找一找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我們剛才看到的月亮灣的美景?
(第23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寫了哪里的美景?第三自然段呢?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說說有幾句話,每句話都說了什么?
(2)自由輕聲朗讀地二自然段。讀后和同桌交流:你最喜歡哪
(3)一句話?為什么喜歡這句話?(生讀交流,師巡視)
(4)全班交流。(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下面是交互按鈕,生談到哪一句,就出示哪一句文字以及背景圖片)
第5句:
A、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你從哪個詞可以看出桃花的多和美?
B、出示桃花圖:你們看,一大片,一大片粉紅粉紅的桃花,遠遠望去,像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
C、朝霞你們見過嗎?出示朝霞圖與桃花加以比較。
D、時間上再看遠一點,到了秋季,這里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E、齊讀。
第1句:你喜歡這一句里的什么?
看圖感受月牙一樣的小河。指名讀、齊讀。
第3句:生談。師看圖引說:清清的河水像鏡子一樣倒映著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課件倒影圖(春景、秋景):多清的河水!多美的倒影!這多么像一幅美麗的畫卷呀!你們看,一群群魚兒也被吸引來了。
第2句:誰喜歡讀第二句?喜歡讀的一起讀讀看。誰來談談你為什么喜歡?(生談:我好像聽到了好像看到了)
師:月亮灣依山傍水,這里的山是這樣綠,這里的水是這樣清,真美呀!誰能把這兩句話讀得這么美?
指名讀、品讀、齊讀。
第6句:綠油油這個詞用得很美!齊讀。
(5)配樂朗讀課文第二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村后景色怎樣?誰來讀一下?
村后有什么?看圖。
4、配樂欣賞課文錄像。你有什么想法?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介紹:網上資料月亮灣渡假村。
四:布置作業。
1、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看圖發揮想像,把月亮灣村后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