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27
這是西門豹治鄴教學反思簡短,是優秀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提示復述課文內容。
3.理解和體會西門豹破除迷信,為民除害的經過。
【過程與方法】
在學習本文時可采用從整體到部分,先粗后細的教學方法,理解西門豹為民除害不露痕跡、不動聲色的絕妙辦法。另外,教給學生找關鍵詞語的方法:一是找與前后內容不相一致的詞;二是找表面看似乎多余的詞;三是找描寫人物異常表現的詞。為讓學生學習利用人物語言,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還可以抓住重點句子,體會當時的實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提示復述課文內容。
難點
理解和體會西門豹破除迷信,為民除害的經過。
教學準備:
老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了解西門豹的為人、搜集戰國時期的背景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條理,學會質疑。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難點
讀中感悟,讀中質疑。
教學過程:
一、課文題目導入
1.(出示題目)同學們,我們今天來學習一篇新課文《西門豹治鄴》。
2.老師解題:“西門”是復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兩千多年的戰國時期的人。
3.讀了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西門豹是干什么的?課文主要寫了他的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字音多讀幾遍。
(2)借助字典及自學生字的方法,認清字形,注意漢字的書寫。
(3)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意思。
(4)標注自然段序號,解決問題:西門豹是干什么的?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匯報自學成果。
(1)出示生字、新詞卡片,讀準字音。
注意:①“撲騰”在句中讀輕聲。②讀準“麻煩、收成、跪下”的輕聲。
(2)認清字形。(puXuewang.com)
三、細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課文主要講了戰國時期,魏國的國君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巧施妙計破除迷信,興修水利,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歷史故事。)
2.文章著重講西門豹做了哪幾件事呢?(第一件:與老大爺談話,調查鄴田地荒蕪原因。第二件:西門豹懲辦巫婆和官紳頭子。第三件:西門豹帶領百姓興修水利。)
3.你能把西門豹做的每一件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嗎?(調查摸底,破除迷信,興修水利)
4.自由讀課文,根據事件的發展順序,你能將文章劃分層次嗎?(起因:第1~9自然段,調查摸底。經過:第10~15自然段,破除迷信。結果:第16自然段,興修水利。)
5.分組朗讀,你認為文章的哪些內容是重點內容?談談理由。(文章的起因與經過是重點內容。由于調查清楚,摸清了情況,才有了西門豹巧妙破除迷信的辦法。)
四、引出下節課學習內容
西門豹如何摸清底細,采用什么辦法破除迷信將是我們下節課研究的重點。
板書設計:
西門豹治鄴
摸清底細——破除迷信——興修水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西門豹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之處。
2.了解通過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手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難點
了解通過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手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整體感知
1.上節課,我們以小標題的方式理清了文章的寫作思路。今天我們來深入地學習,進一步了解西門豹這個人物。
2.通過初讀課文,你認為西門豹是個怎樣的人呢?
西門豹是(一位好官;一位不迷信的人;一位善于觀察、了解民情的人;一位敢于同迷信斗爭的人……)。
3.現在我們要自主探究,看看細讀課文后,你們對他又會有哪些認識。
二、自主探究,感悟人物品質
1.探究調查摸底。
(1)自由朗讀第1~9自然段,你認為西門豹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2)學生分組學習,深入思考。
(3)匯報學習成果。(西門豹是一個善于調查研究的人。他向老大爺進行了精心的調查,從而摸清了底細,胸有成竹地想出了好辦法。)
(4)追問:西門豹是怎樣向老大爺進行調查的?他的調查結果又如何?(小組討論)
小組一:西門豹經過調查,弄清了四個問題:①鄴為什么田地荒蕪、人煙稀少?(河伯娶媳婦鬧的。)②誰要給河伯娶媳婦?(巫婆和官紳。)③新娘從哪兒來的?(哪家有年輕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選。沒錢的人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女孩被拉走。因而有女孩的人家紛紛逃走,人口越來越少。)④漳河發過大水沒有?(漳河從沒發過大水,倒是年年鬧旱災。)
小組二:西門豹的調查弄清楚了鄴這個地方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①巫婆和官紳頭子以河伯娶媳婦為借口騙取百姓錢財,使得有女沒錢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
②鄴這個地方年年鬧旱災。
(5)點撥:面對著自己掌握的情況,西門豹并沒有馬上揭穿事情的真相,也沒有立即采取措施,他是如何說的,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呢?(他說:“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西門豹表面上贊同給河伯娶媳婦,實際上他已識破巫婆和官紳騙取錢財的詭計。)
(6)小組朗讀西門豹的話,感悟人物品質。你能用成語來評價西門豹嗎?(將計就計,明察秋毫,明察暗訪)
質疑:西門豹是被派到鄴的官員,他明明知道巫婆和官紳的騙局,為什么不直接把他們抓起來殺掉,而要參加“婚禮”呢?
過渡:下面就讓我們深入了解西門豹用什么辦法懲辦巫婆和官紳的以及這樣做的妙處。
2.探究破除迷信。
(1)出示自學要求。
①默讀第10~15自然段,想想西門豹是怎樣一步步揭穿騙局,懲治巫婆和官紳頭子的。
②找到描寫他是怎么說的句子,你能體會出什么呢?
③你認為他的辦法妙在哪里?是否還有更妙的辦法?
(2)學生間討論交流。
(3)匯報學習成果。〖puxuewang.com〗
小組一:“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神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神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西門豹是為了找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他這樣說是故意裝著認真的樣子,用這些話作為懲治巫婆的借口。)
小組二:“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還不回來”并不是西門豹認為巫婆真的能回來,而是故意這樣說。“麻煩”表面上是客氣話,實際上是要嚴懲這個官紳頭子,要把他也投進漳河里去。)
質疑:官紳們見巫婆和官紳頭子沒有回來,西門豹又說讓他們去催催。他們磕頭求饒,西門豹沒有立刻放過他們,而是說“再等一會兒”。這是什么意思?難道真的要懲辦他們嗎?(“再等一會兒”,對官紳們的震懾可想而知了,制服了他們,達到破除迷信的目的。)
小組三:西門豹利用假戲真做的辦法懲辦了巫婆和官紳頭子及官紳們。這個做法很巧妙,巧妙之一,安排周密;巧妙之二,不動聲色;巧妙之三,假戲真做;巧妙之四,講究策略,區別對待。
3.西門豹一開始調查摸清底細,并沒有把巫婆、官紳們抓起來殺掉,而采用這種將計就計、假戲真做的辦法。你們知道他的用意嗎?再默讀這一部分,在讀中感悟。(徹底破除迷信,關鍵還是在于讓老百姓們從這件事中真正明白迷信的危害。巧妙地懲辦,深刻地教育,這才是西門豹真正的目的所在。)
4.自由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看老百姓們有什么變化。(老百姓在西門豹的帶領下,興修水利,年年都有好收成,再也不迷信了。)
5.在西門豹破除迷信的過程中,你可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他?(機智過人,胸有成竹,不露聲色……)
三、總結全文,整體理解
1.在西門豹一步步實施懲辦巫婆和官紳們的過程中,西門豹胸有成竹、不露聲色地實施了懲辦惡人、教育百姓、破除迷信的預定計劃,表現出了過人的智慧和謀略。
2.你此時最想對西門豹說什么?(你的辦法真妙。真的很佩服你。我也要向你學習做事要有策略。……)
四、發散思維,角色體驗
1.西門豹破除迷信的辦法很巧妙,但并不是唯一的辦法,你還能想出其他的辦法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2.進行角色表演。
(1)以課文為主要內容,注意要有層次。
(2)可以展開合理的想象,如給文中沒有描寫語言的其他人物(如官紳等)加上語言。
(3)注意表現出不同人物的特點,有恰當的表情。
3.小組表演。
4.小組匯報演出。
5.小組間評議:最佳表演組,最佳人物創新獎……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根據課文的特點,我把西門豹是怎樣利用送新娘的辦法破除迷信的這部分內容作為重點,并以西門豹的言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西門豹破除迷信的過程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其中,懲辦巫婆和教訓官紳是主要部分。尤其是懲辦巫婆的部分,西門豹的語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個借口,將計就計。教學中我抓住課文中西門豹說的三個重點句,讓學生先找到這些句子,讀懂意思,再進行語言的轉換練習,然后各自根據自己的水平和習慣反復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并借助準確、有感情地朗讀把各自研究學習的收獲告訴大家。
《西門豹治鄴》是一篇頗具戲劇*的歷史題材課文,講述了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西門豹初到鄴地,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通過調查,了解到那里的官紳和巫婆勾結在一起為害百姓,便設計破除迷信,大力興修水利,使鄴地繁榮起來的故事。文章刻畫了西門豹有勇有謀,敢作敢為,與民作主,為民除害的形象。重點記敘了西門豹如何將計就計懲治惡人、破除迷信的經過。文章在寫作上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此次小片區語文研討課,我執教的是第二課時。這節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清晰,主線分明,層層遞進,環環相扣,教學效果良好。整堂課雖沒有華麗的語言,驚為天人地設計,但真實、有效,真真正正、扎扎實實地引領孩子學語文,領略語文的魅力。本堂課成功之處有三方面。
1、巧設表格,突破重難點。
本堂課的重難點是“西門豹懲治惡人、破除迷信的妙處在哪里”。為了突破重難點,我緊緊抓住課文重點段落,抓住西門豹的語言描寫,以西門豹采用“將計就計”的方法,懲治了“首惡──巫婆和官紳頭子”、教訓了“一般官員”、教育了“百姓”的經過,創設表格,逐層遞進,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學生理解了西門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計策巧妙無比,西門豹這一人物形象頓時躍然紙上。在講解表格的過程中,及時引導學生抓住西門豹語言中的重點詞,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和情感,接著指導學生有感情深入地朗讀,既培養了語感,又實現了與文本的對話。
2、巧補空白,拓展訓練。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緊緊抓住與文本有密切聯系的“空白”,重視“空白”,巧用“空白”,既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又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當教到“西門豹將計就計巧妙地懲治了巫婆和官紳,破除迷信”時,我適時地抓住文本的空白點:圍觀群眾親眼目睹此情此景會說些什么。然后出示設計的寫話練習“死里逃生的新娘喜極而泣說……痛失愛女的老人老淚眾橫說……圍觀的老百姓拍手稱快說……”。我引導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去想象他們最想說的話。學生興趣盎然,思緒如泉涌流淌于筆尖。不一會,一段段精*、動情的人物內心獨白躍然紙上,妙語如珠,入情入境,想象合情合理,符合人物當時的心境。
3、緊扣文本布局,滲透寫作方法。
《西門豹治鄴》這篇課文結構清晰,主次分明。這一謀篇布局的特點是滲透寫作方法的最佳時機。因此,我提問學生:我們這節課學習了西門豹“懲惡”和“治水”兩件事,哪件詳寫,哪件略寫?學生們迅速答出“懲惡”詳寫,“治水”略寫,他們是根據文本篇幅的長短來判斷的。于是,我又拋出問題:為什么“懲惡”詳寫,而“治水”略寫呢?此時學生們一臉茫然,無言與對。為了讓他們釋疑,我利用課件出示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孩子們一閱,頓時釋然,神”害難破,水利易修。老大爺說河伯是漳河的神。如果不先破除迷信,就沒人敢去開渠引水,所以我們要重點表現他敢于破除迷信。原來文章布局的詳略,是根據中心來確定的。這一點撥,這一滲透,學生馬上領悟到今后寫作要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一堂課畢竟無法做到盡善盡美,即使是好課,也會有瑕疵。課堂上如果能適時抓住“面如土*”“提心吊膽”“磕頭求饒”這些關鍵詞去刻畫官紳們的心理活動,去想象他們磕頭求饒的語言,再進行朗讀指導,理解側面烘托,對學生理解西門豹的做法之巧妙將大有助益。以其人之道,還治人之身,將計就計──實在是妙不可言!
《西門豹治鄴》講述了西門豹初到鄴地,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通過調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紳和巫婆勾結在一起為害百姓,便設計破除迷信,大力興修水利,使鄴地繁榮起來的故事。
西門豹治鄴教師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傳統的歷史故事性課文,故事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在本課的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教師帶領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人物。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在教學本課時,我努力地把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引導學生“愛學”、“學會”、“會學”上。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徹底揚棄了情節分析。多余的情節分析已被公認為現代教法所不取,但是如何從語言文字角度去教課文,卻頗為棘手。我以學生的認知特點為綱,自主感悟人物語言為目,正確估計學生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的感受知順序,用一個發散式的探索提問,涵蓋全文,組織起科學的教學程序,輕松地突破了感悟“語中有話”的難點,然后順勢拓展。這樣便從課文中跳出來,站在語文的廣度、高度上來把握教學策略,真正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
2、綜合訓練了聽、說、讀、寫。在本課的教學中,讀、寫能力得到了主動的發展,把“讀——說——讀”緊密地反復結合在一起訓練。感悟西門豹的話中之話,必得讀,而讀出其語氣,演得逼真又得通過說來暴露思維過程。最后的情趣作文又把聽、說、讀所得綜合起來。這樣語文素質得到了整體的發展。
3、在課堂教學的最后,設計了一個給西門豹送匾額的環節,讓學生思考一下匾額上會寫些什么,然后動筆寫下來。旨在讓學生動筆的同時揭示文章的主旨,豐滿人物的形象。
4、讓學生演課本劇。讓學生在感受人物的同時,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肢體和語言表現出來。
聯想是橋梁,想象是翅膀。在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合理想象,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
目標1.認識“豹、蕪、娶”等12個生字,會寫“豹、魏、派”等13個生字,理解“田地荒蕪、擔心吊膽、磕頭求饒”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西門豹是怎樣調查原因、興修水利的。
4.學習本課描寫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學
重點了解西門豹是怎樣調查原因、興修水利的,破除迷信的方法。
教學
難點引導學生理解西門豹將計就計辦法的巧妙。
第一課時
教學
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3.通讀課文,掌握課文整體結構,理清段落大意。
教具
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設計意圖
導入
()分鐘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來互相認識一下好嗎?自我介紹:我姓×,名叫××。你們也能用老師剛才的方式介紹一下自己嗎?點名叫幾名學生自我介紹。很高興認識大家,原來我們的姓名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姓都是一個字。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個古代的人,他的姓有兩個字。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26西門豹)【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談話引入,可以讓學生與老師接拉近距離,同時,為學生營造出了一種濃郁的學習語文的氛圍,讓孩子們能夠感受到中華百家姓文化的熏陶。】
新課
教學
()分鐘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習生字。
座位互讀——指名讀——全班齊讀——開火車讀交流自學字詞的情況。教師檢查、指導。
(2)教師用生字卡片檢查“豹、蕪、娶、媳、巫、紳、旱、徒、磕、淌、鑿、溉”的讀音,并組詞語。
字音難點:“徒”讀(tú)要讀成(dǒu),“媳”讀(xí)不要讀成(xī),“鑿”為平舌音,“紳”為翹舌音,注意讀準確。
(3)書寫“豹、魏、派、娶、媳、婦、淹、硬、逼、浮、旱、徒、饒”
字形難點:“豹”的偏旁是豸旁,“派”的左半部窄,右半部寬。“旱”的上半部是“日”不要錯寫成“目”。“徒”的偏旁是雙人旁。“媳、婦”人女字旁橫不出頭。
2.再讀課文,把不理解的詞語在旁邊打個小問號。
(1)小組學習(方法:查字典、聯系上下文)
(2)匯報
理解詞義。
面如土色:臉色呈灰白色。形容驚恐之極。
擔心吊膽:形容非常害怕。
磕頭求饒:向別人磕頭乞求饒恕自己。
開鑿:挖掘、開墾。
旱災:長時間不下雨,缺雨,缺水。
三、再讀課文,理清段落。
1.想想課文主要介紹了西門豹做了一件什么事?這一件事對百姓有何好處?
生:這篇講讀課文講的是兩千多年前,西門豹管理鄴那個地方時,通過調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紳和巫婆勾結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設計破除迷信,并大力興修水利使鄴地重又繁榮起來。
2.指名簡單歸納內容。
生:西門豹破除迷信,并大力興修水利使鄴地重又繁榮起來。
中心思想:本文通過寫兩千多年前,西門豹治鄴時,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的故事,刻劃了西門豹有勇有謀,敢作敢為,與民做主,為民除害的形象。
3.段落結構:全文共十四個自然段,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第1—9自然段)講西門豹向老大爺了解當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摸清了“河神娶媳婦”的底細。
第二層(10—15自然段)講西門豹怎樣破除迷信。
第三層(第16自然段)講西門豹發動群眾興修水利,莊稼獲得了好收成。
三層也可以這樣分:
第一層(1—8自然段)寫西門豹調查了解鄴這個地方的情況。
第二層(9自然段)寫西門豹決定對策。
第三層(10—16自然段)寫西門豹采取行動。這一層次再分兩個層次,先詳寫除“神”害,后略寫修水利,除旱災。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談話引入,可以讓學生與老師接拉近距離,同時,為學生營造出了一種濃郁的學習語文的氛圍,讓孩子們能夠感受到中華百家姓文化的熏陶。】
【設計意圖: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去開展教師指導,能及時發現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有重點地進行指導,能更有效地鞏固學生對字詞的掌握。】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給課文分段,并概括大意,可以使學生了解故事的大意,掌握課文的整體脈絡。同時,提供兩種分段方法,提倡了學生對課文的多元化理解。】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四、拓展說話練習
師:同學們都已經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門豹明白嗎?
造成鄴田地荒蕪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該怎么辦呢?
我們作一個假設,假如當初魏王派往鄴的不是西門豹,而是其他官員,該官員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會怎么說,怎么做?
(指名發表意見)
五、總結提升
西門豹他有沒有立刻把巫婆、官紳抓起來處死或者跟他們同流合污呢?他會怎么做呢?你覺得他的做法妙在哪里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六、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3.繼續搜集有關西門豹的資料。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