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7
這是風箏講解,是優秀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寫的方法,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教學重點
1、“村”、“喪”的字形,“磨”、“坊”的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教學難點
1、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2、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第二課時
一、導入喚起情感
喚起情感:童年的生活是快樂的我們可以在田野自由自在的'放風箏。你能介紹你是怎么放的嗎?風箏飛得高嗎?玩的開心嗎?
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十課《風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邊讀邊想課文圍繞風箏講了什么事,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板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
三、讀中感悟
1.默讀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組交流:將自己認為最有趣的內容介紹給大家,并說出自己認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最有趣),讓學生暢談自己的個性化理解,引導學生認識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學生認為“找”也很有趣,應予以特別肯定和鼓勵。
(一)感悟做風箏的樂趣。
1.指名讀課文第二段,根據朗讀情況,相機指導正確、流利地朗讀。
2.師生合作解決下列問題:
(1)“憧憬”的意思。幾個小伙伴精心地做著風箏,風箏做好以后該是什么樣的情景呢?誰能想象一下?(這就是“憧憬”)想一想:我們會憧憬什么?(憧憬快樂,憧憬幸福,憧憬未來……)
(2)為什么做好的風箏什么都不像,我們卻依然快樂?交流自己的看法
3.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1)激趣:課文當中的幾個小伙伴做風箏時很快樂,誰能把他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呢?
(2)練習朗讀。
(二)感悟放風箏的樂趣
1.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兩個詞語描寫了風箏剛剛起飛和已經飛到空中時的優美樣子。找到后把這兩個詞語多讀幾遍。課文中描寫放風箏快樂的句子特別好聽,找一找讀一讀
2.指讀課文,指導學生讀出快樂的心情。
3、以讀代講學習第1自然段,請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聽、評。教師注意指導“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
(三) 體會找風箏的心情
1、讀一讀:用心讀讀第4自然段,能發現“我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2、小組交流討論后說一說:說說你讀后的發現。
3、試一試:能不能用讀表現出不同的心情來?(可采用多次讀的方式進行)
重點讀好這個句子: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師:假如你高高飛著的風箏斷了,飛了,你會怎樣呢!
請讀讀5、6、7、8自然段。
體驗: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難過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們向那房子跑去,繼續尋找我們的“幸福鳥”……為主要體會句。)
4、展開想象:他們在水磨坊找到幸福鳥了嗎? 讓學生大膽想象,能說多少說多少
(四)以讀代講朗讀全文。
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這節課我能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二、本節課存在的不足。
1.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有的學生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小組學習時交流的時間空間都太少,那些不善表達的學生發言太少。
3.指導朗讀少。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演中悟。
2、設計多種活動,給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
3、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激揚美性服務。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引發學生興趣
1、出示圖畫: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師一手拿折好的紙船,一手拿著風箏。)學生回答:紙船、風箏。
2、師出示課題并板書,20.紙船和風箏
3、指導讀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其直觀地感受到學習的強烈欲望。并想快速進入情境。】
二、復習檢測
1、讀詞卡
2、找朋友游戲--連字成詞【在游戲中鞏固生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三、提出問題、合作解疑
1、讀課題、質疑、梳理問題。
2、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3、指名讀1~6自然段,思考提出的問題。
4、4人小組討論交流讀懂的問題。【把閱讀和質疑問題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讀中學會問,在疑中加強讀,使其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初步交流閱讀中發現的問題。】
四、讀中感悟。祝你快樂,祝你幸福。
1、指讀1~6自然段,思考:板鼠和小熊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
2、朗讀指導,著重指導樂壞了、祝你快樂、也樂壞了、祝你幸福讀出松鼠和小熊高興的語氣。
3、學生自我評價朗讀。【以讀為主,通過范讀、引讀、自由讀、指名讀的朗讀方式,指導學生在讀中熟悉課文,理解課文,使學生在多讀中悟得讀的方法,在多讀中悟情、悟理。】五、合作探究學習第7~9自然段。
1、學習過渡語: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
2、學生自讀這一部分
3、四人小組合作研究:他們倆吵了一架之后,心情怎樣?
4、指導朗讀: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速度放慢,讀出松鼠和小熊的傷心感、孤獨感。
5、學生交流合作成果。【根據學生喜新求變,活潑好動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維為主的特征,把思考的主動性還給學生,激發興趣,調動思維,讓其在生動活潑的形式中讀出、悟出松鼠和小熊成為好朋友的高興心情。及吵架后的傷感,深悟友誼的純真、可貴。】
6、學生自我評價
六、放手讓學生自學、發揮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
1、自由讀10、11、自然段 2、小組合作交流、字詞并重點理解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風箏吧!。讀后你有什么感受? 3、指導朗讀松鼠再也受不了啦。音調稍高些,速度稍快些。
【表現出松鼠和小熊對和好的渴望和再次和好后的興奮心情。】
【以讀為主,在讀中學、讀中悟,學生通過不同的理解和角色體驗,去體會成為好朋友的高興、吵架后的傷感、孤獨,再次和好后的興奮心情。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進一步理解課文。】
七、鞏固生字
1、指導學生把詞卡貼在黑板的大樹上,摘下來領讀、齊讀。 2、開火車讀。 3、指名讀。
【在讀中加深對詞句的理解,體會詞語的含義】八、指導書寫生字
1、小組合作,互相評價。在生字中找你認為寫得好的字,沖它笑一笑,或再高興地讀一遍。
【語文教學要有人文性。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培養學生,認真寫字的習慣。】
九、擴展活動
把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好朋友聽,并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你的心意。
十、每篇積累
讓學生從本課中找到喜歡的詞句,并記住它。【語文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每一課都讓學生去發現好詞、好句,并記住,既可以在日積月累中學到豐富的語文知識,又能讓學生養成時時積累、事事積累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欣賞的基礎上,嘗試自己設計風箏的圖案。
2、引導幼兒通過繪畫、黏貼的方法制作風箏。
活動準備:
1、各種風箏的圖片。
2、幼兒人手一份材料:剪好的三角形彩紙、皺紋紙、線、蠟筆、膠水。
活動過程:
一、觀察欣賞風箏。
1、出示圖片: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種好玩的玩具,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
2、幼兒講述圖片上的實物。
3、師:有什么樣的風箏?
4、引導幼兒說說各種不同風箏的外形。
5、師:風箏上面還有漂亮的圖案呢,有些什么圖案呢?
6、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二、介紹材料,討論制作。
1、師:我們小朋友也來制作一個漂亮的風箏吧。
2、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材料,分別制作風箏的什么?
3、請幼兒講一講。
4、師:你想在風箏上面設計什么圖案呢?
5、引導幼兒交流。
三、幼兒制作。
1、要求:先在三角形的紙上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裝上飄帶,最后裝上線。
2、鼓勵幼兒耐心制作。
3、幼兒玩一玩自己制作的風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