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1
這是二年級語文上冊園地二,是優秀的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沒有積累,談不上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當然也學不好語文。我們在教學《語文園地日積月累》時會把它上成純粹的復習課。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我們教師首先要明確,日積月累教學不是單純的舊知識堆積回顧,而是一種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幫助學生積累經驗、方法的教學。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歡快的情景,開放的問題
首先,低年級的學生的有意注意力不強,為了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創設歡樂的教學的景、組織有趣的活動這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在積累的過程中不單是數量的積累,還要有質量的提升。所以善于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對質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如在本次教學中,老師提問“你們還知道有哪些()的()”小組討論然后班內小組競賽匯報。這樣開放性問題猶如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學生思維的千尺巨浪。學生因為要取勝,所以合作、所以積極思考。于是他們把課內、課外的積累都用上,令你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二、以讀代講
通過多種讀法,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體現語文學科以讀代講的特點。讓學生體會兒歌的節拍,積累語感。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方式進行朗讀,體現了教學的民主,使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權。
三、注意點撥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圍著學生轉,發揮助手的作用,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如:在學生本節課以自己的方式朗讀兒歌后,教師適當給予點撥讓學生小結積累出讀兒歌的方式。之后你會發現學生會把這些方法運用到朗讀《識字七》、《紅領巾真好》中去。
四、擴展活動
日積月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功在平日。不是一節課可以達到目的的,因此教師要給予指導,或提供必要的材料。
教學目標
1、自己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能發現細心、長期觀察的樂趣所在。
3、能背誦“日積月累”部分。
教學重難點
自己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教學媒體準備使用
準備“爬山虎”圖片,提前布置學生觀察感興趣的事物。
教學過程
一、讀讀寫寫
1、檢查讀音,交流識記方法:
⑴自由讀記,標出本組所學生字。
⑵小組讀認,讀中正音。
⑶全班交流讀,交流難記字形識記方法。
2、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再次識記。
3、聽寫詞語,注意書寫正確規范。(自我表現)
4、選擇兩個詞語造句。(小組交流)
二、讀讀記記
1、讀中正音:
⑴指名讀詞,隨時正音。
⑵齊讀。
⑶同桌互讀,一人隨意快速地指點,另一人讀。
2、解疑說話:
⑴提出不懂的詞語,共同交流解題。
⑵自由選擇一組詞,說一段話。
三、我的發現
1、出示“爬山虎”的圖片,自主觀察,交流發現。
2、出示文中語句,讀通、讀懂,發現作者細膩之處。
3、作者為何能把爬山虎的腳寫得這么細致、具體?
4、分角*讀“小林”“小東”的話。
5、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課后從其他閱讀材料中摘錄類似的語句,積累在摘抄本上。
四、成語故事
1、認識事物需要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長期的觀察,其他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
2、學生通讀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3、故事中的哪些語言給你特別深刻的印象?
4、文與可的筆下為什么能出現一竿竿生動傳神的竹子?(明白“觀察”與成績的必然聯系。)
5、交流成語含義。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明“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日積月累
1、有人對每月具有代表*的花也作了細致的觀察,編了一首歌。先聽老師唱唱。
2、學生小組內讀讀,解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老師巡回傾聽,給予幫助。
3、抽讀正音。
4、細讀,你發現這段話有哪些特*?哪些詞句用得特別精妙。
5、熟讀成誦,吟唱成誦。
6、拓展:課后有興趣的話,用一種花名,依照短文的句式說兩句話。
教學目標
能夠通過觀察,發現本組“我的發現”了的字都是由兩個以上的相同部件組成,并運用這個特點幫助記字。
能通過本組“日積月累”的學習,認識9個生字,記住6個詞語,背誦4條諺語。
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聽懂別人講的內容,有表達的自信心,能積極參與討論交流,有幫助別人的愛心。
能通過“故事會”和“查字典擂臺”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
我的發現
1、出示“多——呂——昌——炎”等三組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這些字在構字上有什么特點?(第一組是上下結構的字;第二組是左右結構的字;第三組是品字結構的字。)
2、讓學生說說如何利用這種構字特點記憶生字。(兩又成雙,雙木成林……)
3、引導學生歸納自己的發現,如果還有其他發現教師要給予肯定。
4、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字?
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1)、借助拼音自讀生字,說說你有什么發現?(九個漢字,都是用“減一減”的辦法,在已經學過的形聲字的基礎上去掉形旁后產生的新字,讀音與原形聲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但字義不同。)
(2)、記憶生字:你還有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嗎?
(3)、組內互查讀音;給生字組詞;
2、讀讀記記
(1)、自由讀詞,說說這六個四字成語的出處。
(2)、做連線練習。
雷聲燦爛隨風撲鼻
傾盆大作芬芳相間
陽光大雨黑白舞動
(3)、填空,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寫一句話。
泉水()琴聲()枝葉()空氣()鮮花()紅旗()
3、讀讀背背
(1)、自由讀,邊讀邊想:幫助別人有什么好處?
(2)、背誦諺語:個人背、組內背、競賽背(教師只略述某個句子的大意,然后看誰能最先背出相關的諺語。)
(3)、課外查找這樣的句子,抄寫在積累本上。
口語交際
交際準備:
1、課前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調查周圍是否有需要幫助的人。
2、劃分交際小組,布置教室。
組織過程:
1、播放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2、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尋找話題:你周圍有需要幫助的人嗎?
提示:可從家人、同伴、鄰居、福利院的孤兒、貧困地區的兒童等方面去想。
3、個人說說自己幫助他人的原因和打算,然后在小組內和學習伙伴說說,互相評議。
4、在組內開展獻愛心活動,大家群策群力發表意見,互相取長補短。然后根據商量的方案,試著表演一下幫助的過程。
5、組內展示表演,評出“最佳創意獎”“最佳表演獎”。
展示臺
這部分包括“故事會”和“查字典擂臺”兩項活動。重在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FFKJ.Net]認真聽取別人發言,大膽表述見解,積極參與討論的能力。“故事會”是對本組“奉獻與關愛”專題的拓展和延伸。教學時可結合《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課的實踐活動進行,也可以在活動前讓學生繼續查閱關于記述雷鋒故事的書刊,或請爸爸媽媽講述一些雷鋒的故事;同時還要留心身邊的同伴、家長、鄰居和其他人樂于助人的事,做好活動的準備。“查字典擂臺”是復習鞏固“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練習。
1、故事會
課前準備:
(1)、在黑板上要寫上會標。
(2)、查閱有關雷鋒的書刊、文字和圖片資料。
(3)、把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
組織過程:
(1)、播放歌曲《愛的奉獻》,創設情境。
(2)、把自己找到的有關雷鋒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3)、學生講一講自己身邊的雷鋒故事。
(4)、師生共同評議。
2、 查字典擂臺
(1)、復習“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步驟。
(2)、教師發給學生生字卡,選出又快又準的小組為優勝組。題卡設計如下:
要查的字讀音部首在字典正文哪一頁
(3)、交流經驗,共同評議,頒發獎品。
學習目標: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
1、學習發現漢字的結構特點,進一步感悟漢字的形體結構美。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自主識字,提高識字的興趣。
2、積累詞語,能正確流利地背誦諺語。
3、通過和同學交流幫助別人的好人好事,講講雷鋒的故事等活動,學會認真聽取別人發言,大膽表述見解,并真誠地關心、幫助別人。
4、通過“查字典擂臺”,復習鞏固“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預設:
一、我的發現
(課件出示)多呂昌炎
雙朋羽林
品晶眾森
1、學生自讀、指名讀(相機正音)
2、引導學生觀察發現:讀了這些字,你有沒有發現在構字上什么特點?(都是由二個或三個相同的部件組成的合體字。第一組是上下結構的字;第二組是左右結構的字;第三組是品字結構的字。)
3、 讓學生說說如何利用這種構字特點記憶生字。(兩又成雙,雙木成林……)
4、 拓展:你還知道哪些像這樣結構的字?
二、日積月累
讀讀認認
1、按照“泡泡”里的提示方法查“標”和“觸”兩個字,看誰又快又準。(隨機復習“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步驟。)
(1) 每組發一張題卡,統一時間做。
(部首查字法)
要查的字
部首
在字典正文哪一頁
唐
荒
庫
付
糧
(音序查字法)
要查的字
音序
在字典正文哪一頁
義yì
占zhàn
勾ɡōu
爪zhuǎ
(2)集體交流,評出“小擂主”
2、(課件出示)“讀讀認認”的內容
(1)借助拼音自讀生字,再指名讀,開火車讀。
(2)說說你又有什么發現?(九個漢字,都是用“減一減”的辦法,在已經學過的`形聲字的基礎上去掉形旁后產生的新字,讀音與原形聲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但字義不同。)
(3)記憶生字:你還有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嗎?
(4)給生字組詞加深理解。
讀讀記記
1、 自由讀詞,說說這六個四字成語的出處。
2、填空,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寫一句話。
泉水() 琴聲() 枝葉()
空氣() 鮮花() 紅旗()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