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18
這是田家四季歌板書,是優秀的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分析】
田家四季歌教學設計
與其說本課是一首描寫田家四季生活的歌謠,不如說是四幅季節圖。而圖畫又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表達形式,因而,本課教學設計以賞圖、看圖、說圖、畫圖為主體思路,引領學生在圖畫中識字,在圖畫中學詞,在圖畫中朗讀,在圖畫中了解文章內容。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準“季、蝴、蝶”等17個生字的字音。能夠通過不同形式的游戲,鞏固所學習的17個生字。
2.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這些生字,并為這些字組詞。
3.能夠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
4.能在田字格中描寫“季、辛、苦”3個生字。
【教學重點】
學習“季、蝴、蝶”等17個生字,并重點學習2個多音字“場、了”。并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教學難點】
在不同的情境中對17個生字進行教學,激發孩子識字的興趣
一、圖片導入
1.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優美的歌曲,才歌名。師揭示答案。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四季有關的課程,(板書課題《田家四季歌》)
指名讀、齊讀。
3)在這個題目中,要注意“季”的寫法(板書書寫“季”,并組詞,并嘗試說句子)
4)提問如何識記,出示季的字理來源。
二、自由讀文,出示學習要求
(一)春:講解“蝴蝶、麥苗、桑、肥”
1.文中的田家四季有哪幾個季節?(春、夏、秋、冬)
2.出示四季的圖片,并問學生美不美?(生回答,美)
3.春天也很美,有一些美麗的事物正在等著我們呢?
1)出示“蝴蝶、”圖片,問學生?生回答“蝴蝶”,并領讀兩遍,提問學生怎樣記住這兩個字,“蝴蝶”都是蟲字旁的字,并且都是左形右聲的字,嘗試用“蝴蝶”說句子。
2)拓展“蟲”字旁相關的字,讓學生大量去說。
3)出示“麥苗”圖片,請學生回答,領讀“麥苗”,并提問“麥苗”是什么,生回答,并小組討論怎樣記住這兩個字?并嘗試用這個詞語造句。
4.出示第一小節的內容學生集體來讀,(配樂優美的朗讀)
1)單獨出示“桑葉兒正肥”請一位學生來讀,并重點標紅“桑”“肥”,提問學生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兩個字。
2)用熟字相加的辦法或者組詞識記(桑葉、肥胖,<月是肉的意思,跟體型有關>),并讓學生嘗試用組詞說句子。
3)出示“桑”的字理
(二)夏
1.請學生讀“夏季里,農事忙,采了蠶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歸來戴月光”。
2.請學生看圖理解“早起勤耕作,歸來戴月光”,請學生質疑“戴月光”是什么意思?
3.聯系插圖想一想,指月光灑在了農民伯伯的身上,平時生活中還“戴”過什么東西?
4.辨析“戴”和“帶”
戴紅領巾、帶項鏈、戴圍巾、戴面具、戴手表
(戴在頭上、臉上、脖子上、都用這個)
5.練習:
①戴 ②帶
1)媽媽()上心愛的.珍珠項鏈,()著行李,去度假了。
2)農民伯伯()著草帽,揮著鋤頭,披星()月地在田間勞作。
(三)秋、冬
1.出示圖片,請學生觀察是哪個季節?
2.出示相關句子“秋季里,稻上場”標紅,借助插圖理解,區分三聲和二聲。解釋(三聲是表示“處所”,適應某種較大的地方,如操場、球場、廣場、菜場、農場)(二聲專指平坦的空地,多半用來脫粒、曬糧食)。
3.出示多音字并組詞(寶寶的名字都一樣,但是意思不一樣)。
4.出示板書,并讓學生嘗試組詞說句子。
5.出示圖片冬天(一年農事了,大家笑盈盈)。請學生來讀“了”這個字,糾正字音。
6.對比“采了蠶桑又插秧”,兩個讀音不相同。
7.寶寶的名字都一樣,可是讀音不一樣,我是,我是。
8.出示句子練習。
(四)出示實物(大米,一粒粒)
1.“谷”解釋谷和大米,幫助學生生活識字。
2.學會使用量詞,(一粒米)(一粒粒米)幫助識記“粒”。
3.出示“故鄉黃金粒粒香”出示相關圖片。
4.農民的感受是什么樣的?(身體雖辛苦,心里喜洋洋)
5.學習“辛苦”,并出示圖片,由此聯想到《憫農》。
(五)集中識字
1.“農、歸、雖、”識記。
2.可以組詞,加一加,換偏旁識記。
3.組詞說句子。
(六)檢測生字識記
卡片讀字,并且組詞,開火車去讀。
三、生字回文
1.配音樂讀課文。
2.唱課文。
四、再讀文
1.文中介紹了(田家)四季歌。
2.分別是那幾個季節?(春夏秋冬)
3.引申到課后題中的四季農事活動(播種、插秧、耕田、采桑、除草、割麥、打谷、積肥)。
五、書寫指導
1.出示“辛苦”。
2.指導書空。
3.生強調寫法。
4.師范寫。
六、作業設置
1.搜集有關農事的諺語。
2.和家人一起背誦節氣歌。
3.畫一幅四季圖。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本課1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了解農民在不同的季節里的農事活動,體會農民的辛苦和快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農民的辛苦,懂得辛勤勞動的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背誦課文。
2、了解農民在四個季節里的主要農事活動。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解題入境
1、讀課題,理解課題中詞語的意思。
2、你怎么記住“季”這個字?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的。
3、再讀題目,想一想題目告訴了我們什么。
二、初讀詩歌,學習17個會認字
1、聽教師范讀課文,聽準會認字的字音。
2、學生自讀詩歌,不認識的字要根據拼音把字音讀準。
3、自主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1)后鼻音的字:桑、農、場。其中“桑”讀sn,平舌音;“農”的聲母是“n”。
(2)多音字:“了”在文中讀“lio”,意思是完畢,結束。
4、讀本課的詞語卡片,積累詞語。
四季,蝴蝶,麥苗,肥胖,農事,蠶桑,歸來
谷粒,黃金,上場,雖然,辛苦,喜洋洋,農事了
三、學習詩歌,朗讀感悟
1、請四個學生再讀詩歌,大家邊聽邊畫出表示四個季節的.詞語。
2、每人選一個最喜歡的季節,把相關的詩歌小節讀給大家聽。
3、大家評議。
4、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全班一起討論。
5、找出描寫農民心情的詞語。
喜洋洋,笑盈盈
你能仿照這樣的形式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6、全班齊讀詩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田家四季歌》,現在我們來“唱一唱”,背一背。
2、背誦詩歌。
3、開火車讀生字。
二、精讀課文,感悟體驗
1、老師范讀詩歌。
2、學生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小節讀,想一想:你讀的這個季節有什么特點?你為什么喜歡它?
第一節:春季(春風、花、草、蝴蝶、麥苗兒、桑葉兒)
第二節:夏季(采蠶桑、插秧;早起耕作、戴月光)
第三節:秋季(稻谷粒粒香,心里喜洋洋)
第四節:冬季(棉衣暖又輕,大家笑盈盈)
3、怎樣讀才能讀出每個季節的特點?才能表達你的心情?
第一節可以讀出輕松、舒暢的感覺。
第二節可以讀出忙碌、踏實的感覺。
第三節可以讀出喜洋洋的感覺。
第四節可以讀出溫暖、幸福的感覺。
4、賽一賽。小組賽讀,要求讀出季節特點,讀出自己的情感。
5、找一找。
(1)你從哪兒看出農民勞動很辛苦?
(采了蠶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歸來戴月光。)
(2)找出寫農民心情的句子,反復讀讀,體會體會。
思考:他們這么辛苦,為什么還喜洋洋、笑盈盈?
三、學寫本課的生字
1、拼讀會寫字。
2、自主記字,交流方法。
3、指導書寫。
(1)季、吹、農:注意撇、捺的書寫,撇和捺要寫得舒展。
(2)忙:注意“豎心旁”的書寫,先寫兩點,再寫豎。
(3)辛:注意筆畫中的三橫,中間一橫最長。
4、練習書寫。教師巡視。
5、講評學生書寫。
四、拓展運用
1、讀一讀,記一記下列詞語。
播種,插秧,耕田,采桑,除草,割麥,打谷,積肥這些詞語都和農事有關。
2、練習用生字組詞造句。
3、用自己的話說說一年四季小朋友們都有什么活動。
4、自編《兒童四季歌》,培養學生創作的積極性。
例如:春季里,鳥兒催我上學早。夏季里,六一節里編舞蹈。
秋季里,同學們忙著掃落葉。冬季里,滑冰堆雪人真快樂。
[知識與技能]語文上冊《田家四季歌》教學設計
1、能借助拼音讀準“春、夏、秋、冬、”4個生字的字音。
2、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這些生字,并為這4個字組詞。
3、能夠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
4、能在田字格中描寫“春,秋,冬”。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不同形式的游戲,鞏固所學習的生字。
2、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兒歌的改編。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把兒歌讀正確、讀通順,背誦兒歌,積累語言。
2、借助圖文閱讀,豐富對四季的認識。
3、通過誦讀兒歌、改編兒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春、夏、秋、冬”4個生字,并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教學難點]
1、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兒歌的改編。
[教學過程]
一、 認讀字詞,初識四季。
1、 認識四季,認讀“季”字。
(1)、誰能說說一年有幾個季節?你最喜歡哪個?為什么?引出“四季”這個詞。
(2)、有圖片引入“季”的本義“幼禾,表示每個季節都有新的生命和希望。
2、自由朗讀,圈畫生字。
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讀兒歌,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 分類識字,集中認讀。
(1)、熟字鞏固:哪些生字在前面已學過,如果你熟悉就大聲和它打個招呼,給它找找朋友組組詞吧。
(2)、歸類識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苗、桑、肥、粒、忙、洋、谷、戴“這8個字?小組交流識字方法。可先自己借助拼音讀一讀,再組詞說一說,最后根據字形記一記。
(3)、偏旁巧記:回憶“蟲子旁”的意思,認讀“蝴、蝶”2字,并讓學生說說“蟲子旁”的字還認識哪些,提示學生明白形聲字的規律。
(4)、圖文識字:采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看一看農民伯伯勞動的場景圖,再結合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從而明白“辛苦”這個詞語的意思,再用這個詞語說說話。
4、積累詞語。
喜洋洋、笑盈盈
二、 朗讀兒歌、嚶嚶成韻。
1、 讀好“兒”的本音。
出示句子:“麥苗兒多嫩,桑葉兒正肥”。引導學生思考:這里的“兒”讀本音好還是兒化好?
教師領讀,學生跟讀,直至正確熟練。
2、出示句子:“采了蠶桑有插秧,歸來戴月光”和“一年農事了,大家笑盈盈”,讀一讀,想一想:兩個“了”分別該讀什么音?
3、范讀引領,注意朗讀節奏。
4、自由朗讀,感受語言魅力。
(1)、試讀:像老師一樣,自己大聲地自由地朗讀課文。
(2)、合作讀:請四位同學分小節讀。
(3)、展示讀:誰愿意將整首兒歌讀給大家聽?
(4)、拍手讀一邊拍手打節奏一邊讀兒歌。
三、多種方式,熟讀成誦。
1、誰能合上書,在老師的提示下接背下句?
2、按春夏秋冬的順序分節背誦。
3、自由背誦,連段成篇。
四、自由表達,積累語言。
1、想象補白。
觀察插圖,說一說:春季里,有哪些景物悄悄發生了變化?請你接著說一說:“春季里,——————”
2、創編兒歌。
用這樣的方法,自由地去換換文中你想換的地方,一首新兒歌就產生了,然后把你編的新兒歌讀給大家聽聽吧。
1、 咬文嚼字。
2、 “歸來戴月光”中“戴”字讓你想到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1)、你能換成別的字嗎?比如:“披”。
(2)、入境讀,想象畫面的美,體會農家勞作的艱辛和人與自然融合共生的快樂。
4、拓展積累。
讀讀課后詞語,熟悉四季農事。
(1)、借助拼音讀一讀,你了解這些農事活動嗎?
(2)根據經驗說一說,每種農事活動是在什么季節進行的,向同學們介紹介紹。
五、分類指導,學寫漢字。
1、觀察,將生字分分家。
會寫的10個字中,4個左右結構,3個上下結構,2個獨體字,1個半包圍結構。
2、范寫,注意關鍵筆畫。
可引導學生觀察后說說每組字的關鍵筆畫和書寫時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再有針對性的范寫。
3、練寫,及時講評輔導。
六、布置作業,課后延伸。
同學們,一首短短的時序歌不僅讓我們欣賞了田園風光美,還讓我們感受了農家樂事多。
在中國古代詩歌里,還有很多對田家農事的描寫,希望你們課后自己去讀讀,相信你們能認識更多的字,感受更多的快樂。
語文上冊《田家四季歌》教學設計2
[知識與技能]
1、能借助拼音讀準“春、夏、秋、冬、”4個生字的字音。
2、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這些生字,并為這4個字組詞。
3、能夠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
4、能在田字格中描寫“春,秋,冬”。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不同形式的游戲,鞏固所學習的生字。
2、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兒歌的改編。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誦讀兒歌、改編兒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學習“春、夏、秋、冬”
4個生字,并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教學難點:
1、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兒歌的改編。
教學過程:欣賞音樂,激發情感
1、播放歌曲《四季歌》。激發情感:小朋友,剛才的那首歌好聽嗎?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稱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們今天要學的這首兒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誰來拼一拼課題?指名讀、齊讀。
一、學習字詞,誦讀兒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個季節,你知道是哪四個季節嗎?
出示:“春、夏、秋、冬”四個生字師:在這四個字中,你已經認識了哪個字?能告訴我們你是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它的嗎?學生交流自學的生字。
(春:日子底;夏:從上到下寫;夏天給你的.感覺是什么?秋:拼一拼,記字形:禾加火;
冬:下面兩點要上下對齊。)
2、叫號游戲。(鞏固四個生字
師:現在我們來做個叫號游戲,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認識它們了,來,請出小老師!
師: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個季節是春天,春天過去了,什么來到了?(夏天)夏天過去了,什么來到了?(秋天)秋天過去了,什么來到了?(冬天)冬天過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來到了。就這樣,四季在輪回。
3、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1)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現在我們該把“春夏秋冬”這四個字寶寶送回到課文里,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想:兒歌里講了四季中的哪幾樣景物?你能不能邊聽邊把它們圈出來?
生聽課文錄音。
師:兒歌里每個季節都提到了一樣景物,你聽到的是什么呢?根據生答板書:花兒、蟬兒、楓葉、雪花三、朗讀兒歌,理解內容:
(一)讀準字音
1.跟錄音讀課文。師:小朋友真聰明一下子就把這些景物都找出來了。
下面讓我們跟著錄音讀讀課文吧。小朋友讀得輕些,注意聽清楚錄音里的字音和停頓。
2.指名讀。師:讀得真不錯。
3.比賽讀。(2小組)
(二)理解兒歌:
1、師:小朋友,你們看,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景色。你最喜歡哪個,選你喜歡的讀給大家聽。
2、春天花兒笑。(板書:笑)師:笑的反義詞是什么?“花兒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動,把花兒當人來寫,在“笑”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溫暖。)
3、夏天蟬兒叫。(板書:叫)師:蟬兒的叫聲是怎樣的呢?我們來聽一聽。蟬兒還有一個名字叫“知了”。聽著蟬兒的叫聲,我們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熱。
4、秋天楓葉紅。(板書:紅)師:紅是一種顏色,紅色彩明麗,代表著秋天的豐收。
5、冬天雪花飄。(板書:飄)師:“飄”字寫出了雪花的輕盈。冬天下雪了,我們可以干什么?
6.師生合作讀。師: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師情不自禁地想來讀讀課文了,你們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嗎?(師生配樂讀兒歌)這樣,你們還能和老師合作嗎?
四、鞏固拓展,看圖編兒歌:
1、師:小朋友學得真好。下面老師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歡什么季節?為什么?可以用兒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組織句子回答。
(2)讀一讀,想一想,什么季節開什么花?
(3)想想下列詞語描寫的是哪個季節?
2、師:小朋友真棒!老師獎勵大家一首兒歌。這是老師學著課文的樣,編的一首秋季歌。你們能不能學著老師的樣,編一首冬季歌啊?
3、師:一年四季的景物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來看看圖,說說還有什么景物,好嗎?可以說圖上的,也可以說圖上沒有的。但是要求學著課文的樣子說,你行嗎?(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4、請你讀一讀:
5、游戲:拍手歌
五、總結:
師: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優美,每個季節又有著特殊的景物。我們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們小朋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善于觀察,能發現周圍的美。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課文的作者一樣,寫出大家喜歡的兒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媽媽一起編一首屬于你自己的季節歌或者四季歌。
教學目標
1、在語境中正確認讀“春、夏、秋、葉、冬、雪”6個生字,描摹“冬、葉”。
2、初步認識、讀準復韻母“ie、üe、er”、整體認讀音節“ye、yue”,練習拼讀音節“nüe、lüe、jue、que、xue”和帶調音節“xuě、xià、jiào、piāo”。
3、朗讀兒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熟讀成誦;通過閱讀初步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
重點和難點
1、讀準翹舌音“春”,按正確的筆順描寫“冬”。
2、區別并讀準復韻母“ie”和“üe”,正確拼讀音節“nüe”,認識整體認讀音節“ye、yue”。
教學準備
生字、拼音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問:小朋友,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幾個季節?
2、出示生字:春、夏、秋、冬
3、學習生字:
(1)師示范讀生字,學生跟讀。
(2)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記憶字形:例,春,兒歌記憶法(三人日上走,一同去春游);夏、秋,結構記憶法;冬,筆順記憶法。
4、師:剛才我們認識了“春、夏、秋、冬”四個生字,有一個小朋友為這四個季節編了一首兒歌,題目就叫《四季歌》。
二、學習兒歌
1、聽課文錄音,邊聽邊努力記住:兒歌里說春天怎么樣?夏天怎么樣?秋天怎么樣?冬天怎么樣?
2、學生交流聽到記住的兒歌內容。
3、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句子。
春天花兒笑,
夏天蟬兒叫,
秋天楓葉紅,
冬天雪花飄。
4、朗讀兒歌:領讀、引讀、齊讀、個別讀
5、學習生字:葉、雪
(1)學生帶讀生字,讀準字音。
(2)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記憶字形:例,葉、結構記憶、兒歌記憶法(左口右十,葉葉葉)雪,形聲字記憶法、結構記憶法。
(3)觀察圖片,認識“楓葉”,知道楓葉紅是秋天的特征。
(4)擴詞:雪(雪花、下雪、雪地、雪景、瑞雪、大雪紛飛)
6、朗讀兒歌,熟讀成誦。
三、學習拼音
1、學習復韻母“ie”。
(1)出示椰樹圖,問:這是什么樹?
(2)出示“ie”,領讀、跟讀,練習讀四聲,復習標調規則。
(3)出示“ye”,領讀、跟讀,練習讀四聲,區別“ie”和整體人讀音節“ye”。
(4)找到兒歌中“ye”音節的'生字,讀一讀。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üe、er”和“yue”。
3、練習拼讀音節:n——üe——nüe
l——üe——lüe
j——üe——jue
q——üe——que
x——ue——xue
4、練習拼讀音節:xuě、xià、jiào、piāo,找到兒歌中相應的生字,讀一讀。
四、鞏固練習
(1)抽讀生字、詞語、拼音卡片。
(2)做鞏固生字、拼音的游戲。
(3)讀句子:冬天,雪花從天空中飄落下來。
五、描摹生字:冬、葉
(1)教師范寫:要求學生一看筆畫,二看筆順,三看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描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