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28
這是玲玲的畫優質課教案,是優秀的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2.自讀自悟,合作學習,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長,指名讀.
2.開火車朗讀課文。
二、自讀自語。
1.多媒體投影爸爸說的一句話:“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2.學生齊讀這句話。
3.師:聯系課文,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1)學生自由讀,小組內合作學習,交流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匯報交流。
(這兩句話的“糟”是指出現的情況讓人擔心、傷心。本課指把畫弄臟了。)
(“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
(壞事變成好事:指壞事轉化成了好事。)
(玲玲不小心把畫弄臟了,又來不及再畫一幅,這是一件壞事。在爸爸的啟發下,玲玲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拘,巧妙地掩蓋了弄臟的地方,使畫增添了家的溫馨,結果得了一等獎.變成了好事。)
(遇到事情辦得糟糕的時候,我們不能驚慌失措,要沉著冷靜,開動筋想一想彌補的辦法。)
4.師:同學們對課文掌握得很好,那么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出現玲玲這類的事情呢?把壞事變成好事,大家想想,說一說。
(1)學生在小組內相互討論、啟發。
(2)自由交流。
生甲:有一次,我不小心把褲子弄破了,回家怕媽媽打我。于是我用卡通人物粘貼在破洞上,沒想到回家媽媽還夸我。后來她把這一舉動設計在衣服上,在童裝上加了一些卡通人物,銷量很好。
生乙:我爸爸一不小心把落地扇中間的支柱弄斷了,不能再用,爸爸靈機一動,找到扁鐵、沖擊鉆、膨脹螺絲,把落地扇改成了客廳的壁扇,并粘上一些裝飾品,成為客廳的亮點。我和媽媽看后贊不絕口。
三、朗讀感悟。
1.讀了課文,你感悟到了什么?
(好事壞事是可以轉化的。)
(只要善于思考,壞事情也會變成好事情。)
(吧事情辦糟了,只要冷靜思考,會想出好辦法來彌補。)
2.小組分角色,按自己體會讀課文。
3.師指導朗讀、范讀。
(1)讀第1~3自然段,要讀出玲玲為自己的畫感到“滿意”的樣子。
(2)讀第4~6自然段,要表現出事情突發后玲玲緊張而著急的情形。
(3)朗讀第7自然段,讀出爸爸處事沉穩。
(4)朗讀第8自然段,要表達玲玲想出辦法把壞事變成好事后的“滿意”心情。
(5)第9自然段要讀出爸爸高興的語氣。
4.小組再分角色讀,師巡視發現讀得好的同學。
5.讀得好的同學,全班表演讀。
四、日積月累。
1.讀課文,勾畫出自己喜歡的新詞。
2.把自己喜歡的新詞抄寫在自己的“日積月累”本上。
3.把課后練習“讀讀抄抄”中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25 玲玲的畫
端詳 滿意
不小心 弄臟 只要肯動腦,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動腦筋 畫狗
活動目標:
1.根據樹葉原有的`形狀組合,拼貼圖案。
2.發展剪、貼、添畫的美工技能。
活動準備:
1.收集多種形狀顏色的樹葉,并進行壓制處理(葉子壓平整不要完全脫水)剪刀、膠水、雙面膠、畫紙。
2.粘貼畫范例。
3.《小樹葉》音樂、課件。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觀察樹葉。
1.引導師:"小朋友,秋天到了,秋風把樹葉吹進了我們的教室里,小朋友們撿起樹葉放在手上的手上。"(教師活動前邊說邊把樹葉撒到到教室的角落,聽《小樹葉》音樂)"請小朋友揀起來一片樹葉,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的葉子和小朋友的葉子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新穎的導入讓孩子們欣喜不已,氣氛變得輕松活躍)
2.觀察樹葉"誰能向大家介紹介紹你的樹葉是什么樣子的?(提示:形狀、顏色、和大?。┧袷裁??"(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二、出示范畫,請幼兒觀察,并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粘貼畫制作過程。
小樹葉真神奇,形狀不同,可以像那么多東西!看看我們把幾個樹葉拼擺在一起會變成什么?
1.出示范畫(金魚)這幅畫是用什么做成的?粘貼的是什么?是有哪幾種樹葉粘貼成的?
請幼兒仔細觀察并回答。
2.教師現場做粘貼畫一幅師:(拿銀杏樹葉)小朋友們看老師手里有一片什么葉子,它像什么?可以做什么?
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自由的說。(有小朋友說像孔雀,像花裙子,像扇子)"這么漂亮的樹葉,老師想用它做一幅畫,小朋友們幫老師一起做吧!"引導并示范孩子怎樣用剪刀、膠水、雙面膠等粘貼添畫。和孩子們一起做一幅秋天的圖畫。
(讓孩子觀察樹葉畫制作步驟,對過程有整體系統的印象)
三、制作粘貼畫
1.幼兒自由選擇樹葉,初步嘗試拼擺。
師:"小朋友,你最喜歡哪種樹葉,你想用樹葉粘貼什么呢?"請幼兒自由的選擇樹葉,構思自己的樹葉粘貼畫,在畫紙上拼擺,調整。
2.請幼兒跟同伴說說自己拼擺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相互啟發更好的創意。
3.讓幼兒粘貼,制作作品。
請幼兒適當調整或重新組合好的作品,粘貼,添畫,美化自己的作品。注意用剪刀要注意安全,膠水涂抹在葉子的反面,并涂抹均勻。樹葉要輕壓,防止碎裂。
教師對不同水平的幼兒分層指導。
四、欣賞作品。
將幼兒作品貼在主題墻上,讓幼兒之間互相評價欣賞粘貼畫作品,獲得美感與經驗。放音樂《小樹葉》舞動身體學習小樹葉舞動,離開教室。
活動延伸將幼兒的作品辦成"會變的樹葉"作品展,讓大家欣賞。
舞蹈:小樹葉老師和幼兒隨著音樂共同跳舞。
教學目標:
1.會認8 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自主識記,交流方法,游戲鞏固并正確讀寫生字。
2.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自讀自悟,合作學習,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會讀、寫生字,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多媒體課件(或教學掛圖)
教學課時: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會認8 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自主識記,交流方法,游戲鞏固并正確讀寫生字
一、投影畫面,揭示課題。
1.多媒體投影玲玲畫的畫。(板書課題:25 玲玲的畫)
2.生齊讀課題(認識“玲”字),觀察畫面:自己說說畫上的內容。
3.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寫了玲玲的畫的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一邊讀課文,一邊畫出生字新詞,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同桌交流記字方法、合作學習不懂的詞語。
3.匯報交流。
利用熟字加偏旁識記:王+令→玲 讠+羊→詳 口十八→叭 月+莊→臟
利用熟字換偏旁識記:嶺一山+王→玲 副一刂+巾→幅 數一文+木→樓
從“三好生”獎狀上識記:獎;從家里的樓梯識記:樓梯;從養了一只小狗識記:狗。
在讀課文時識記:糟、腦筋。
編口訣識記:止下月是“肯”,竹下有月力是“筋”。
4.交流不理解的同語。
端詳:認真仔細地看。
收拾:整理;整頓。
懶洋洋:指無精打采的樣子。
來不及:因為時間短促.無法顧及或趕上。
5.指導寫字。
(l)“玲”字右邊是“令”,不是“今”。
(2)“米”在“糟”中捺變成點,在“樓”字中“米”捺不變。
(3)“月”在“腦”字中瘦而長,在“筋”字中要寫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變成豎。
(4)指導筆順:糟:
“狗”指導反犬旁寫好:
6.師范讀、正音,生跟讀,并組詞。
7.游戲鞏固識字。
(1)“找朋友”。出示形旁和聲旁,學生根據形旁和聲旁組成生字。
(2)“我指你認”。一個學生指生字,一個學生在文中找含生字的詞或句子。
三、再讀課文,初知內容。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了解課義內容,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
2.自由讀文,小組交流。
3.匯報交流,師總結。
課文寫了玲玲準備參加評獎的畫不小心被弄臟,在爸爸的啟發下,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不僅巧妙地掩蓋了污漬,還給作品添了幾分家的溫馨。
四、作業。
聽寫生字、熟讀課文。
一、教學目標:
1、會認“玲、催”等8個生字,會寫“肯、樓、梯”等9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段。3、明白“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以練能為重點,憑借“例子”,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最大化地讓學生進行語言學習、運用和積累,并適當進行寫話訓練。
【教學難點】通過品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三、課前準備:課件、生字卡片、圖片
四、預習要求:
1、熟讀課文,自學課后的生字,思考課后問題。
2、讀課文過程中,批注自己的閱讀心得、困惑。
3、思考課前布置的問題。
五、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玲、催”等8個生字,會寫“肯、樓、梯”等9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段。
一、讀題導入
1、板書:玲玲學習生字“玲”,辨別相似的字“鈴”“齡”“零”“領”“嶺”。2、補充板書:的畫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設疑: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呢?帶著問題讀課文(聽課文錄音朗讀,老師帶讀,學生自讀。)
三、讀中識字1、出示詞語:端詳 評獎 腦筋樓梯 催眠 糟糕 弄臟 肯定懶洋洋 叭叭響 一幅畫指名讀,小老師帶讀,齊讀。指導書寫“糟糕”中的“米”字旁最后一筆要變成點;而“樓梯”中“樓”上面的“米”不用變。“肯定”中的“月”字豎撇變成了一豎,且這個“月”要寫得稍微寬一點;而“弄臟”中“臟”月字旁不用變。2、出示句子:(1)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bā)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2)小花狗懶洋洋地趴(pā)在樓梯上。辨析“叭”與“趴”的讀音、字形。學習生字“狗”,強調反犬旁的書寫“撇、彎鉤、撇”。3、積累詞語:仔細地看 懶洋洋地趴 滿意地笑
高興地說 滿意地端詳 (指名讀,齊讀。)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通過品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一、讀中悟理
1、依次出示圖畫,讓學生在文中找出相對應的語句。指導有感情
朗讀。
A、玲玲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
做動作幫助理解“端詳”(仔細地看、反復地看)。指導朗讀。
出喜愛、激動、興奮之情。
B、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哭了起來。
思考:不就是一幅畫嗎,弄臟了就弄臟了,有什么好哭的!什么
因讓玲玲哭得這么傷心?
讓學生自己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
●“玲玲,時間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我的畫臟了,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小結:玲玲畫這幅畫用了好長時間,已經很晚了,很遲了,很不容易,她畫得太認真了。指導朗讀。第一句話抓住“時間不早了”“又在催她了”讀出時間長;第二句話抓住“來不及了”讀出玲玲的著急和無奈。C、玲玲想了想,拿起筆,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玲玲滿意地笑了。指導朗讀。讀出喜悅、滿意之情。說說你認為哪一幅更好?(最后一幅比第一幅更生動了?。ㄔ谧x中梳理玲玲的情感變化,板書:滿意地端詳——哇地哭了起來——滿意地笑了。)在“哭了”和“笑了”之間畫上一個彎箭頭(或虛線)。(指著板書)同學們,從玲玲的“哭了”到“笑了”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出示句子:“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板書:壞事 好事)如果要在這個箭頭上寫四個字,你會寫哪四個字?(肯動腦筋)玲玲剛才動了腦筋嗎?從哪看出來的?(想了想)除了玲玲動了腦筋,還有誰也動了腦筋?從哪看出來的?(爸爸,仔細地看了看,爸爸在看的過程中動了腦筋。)指導讀。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往往”兩個字能去掉嗎?(不是所有的壞事都能變成好事的,但是我們要盡可能地把壞事變成好事。)
二、拓展延伸1、下面,老師要請同學們一起來動動腦筋,幫忙把壞事變成好事:a、手里的筆筒掉在了地上被摔了一條縫。(用彩色卡紙折幾朵漂亮的小花貼在有縫隙的地方)b、漂亮的裙子被勾出了一個洞。(在破洞地方繡上一朵花或小動物)2、出示“我要說”:在今后,如果我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我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