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認識電池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實驗、談話讓幼兒了解有關電池的一些小知識,認識電池的特征、正負極及作用,了解正確使用電池、檢驗電池的方法。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電動玩具若干,創設情境"電池專賣柜"。 2、實驗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電池一節(新、舊),燈珠一個,電線一根。 3、電池模型圖,說明圖(安裝圖)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討論認識電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兒,并且撥動開關,提出問題:玩具為什么不動? 2、證實幼兒的猜測,引出活動的主題--電池。 3、幼兒觀察電池。 4、結合圖片鞏固幼兒的發現,小結電池的基本特征,并認識正負極。
二、掌握電池的使用方法 1、裝入電池,玩具不動,找原因。(幼兒討論后回答) 2、羅列幼兒的三種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驗證。 ① 電池裝反了。措施:結合說明圖,讓幼兒學習正確的安裝方法,鞏固正、負極知識,并請幼兒試裝。 ② 玩具壞了。措施:用快用完的舊電池證明。 ③ 電池沒電了。措施:用新電池。
三、通過實驗,檢驗電池 1、提出問題:怎樣才能知道電池里有沒有電? 2、幼兒探索性實驗,教師指導。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利用小電珠發光來檢驗電池有沒有電。4、幼兒驗證實驗。 5、小結。
四、了解電池的作用和種類 1、利用電池專賣柜介紹普通的電池和幾種特別的電池。 2、了解作用,讓幼兒談談何處也要用電池,用到什么樣的電池,并且從專賣店中找出它。
五、游戲:配電池 通過認識電池我給孩子講述電池原理和作用及危害:電池都有正負極,有包包的一頭為正極,有窩窩的一頭為負極;我們安裝電池時,一定要看好所用的遙控器或手電筒等上面的“+”、“—”極標志,把包包這邊順著“+”安,這樣就不會錯了,如果發現無法使用,一,可能是安裝錯誤;二,可能是電池的電用完了;三,檢查燈泡是否壞了。 電池是利用化學能、內能、光能、原子能等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它對于我們人類起到了很廣泛的作用,比如家里的各種遙控器、照相機、攝象機、手電筒、電話、手機等等,都要用到電池,因為它攜帶起來非常方便,而且價格便宜,所以我們都經常使用它。 活動反思: 通過認識電池,幼兒對電池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它為我們人類做了很多事情,還了解了電池有不同的形狀,有圓有方,有粗有細,有大有小。與此同時,幼兒初步認識到廢舊電池給人們帶來的危害也非常大( 通過 老師的介紹,孩子們都吃驚地瞪大了眼睛,這是他們沒想到的),表示今后電池用完后,不會再到處亂丟了,一定要把它們放到專門的回收點去,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健康,就不會生病了,我們的環境也會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