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11-0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教育隨筆:充分利用突發資源
孩子放學離園已接近尾聲,我抓緊準備主持學習的提綱——備會。一年輕教師急匆匆地、滿臉愁容地走進園長室:“園長,哇……”還沒說出話,就大聲哭泣,我看著站在旁邊兩眼也是直愣愣的配班老師,預感到事情不妙,便放下手中的筆,輕輕地拍了拍小姑娘的肩膀說:“不要著急,什么事說出來,一起想辦法。”“我們班一個孩子沒有了,哇……”哭得更響,已泣不成聲。我的頭雖然也是“嗡嗡”響,本能地起立,迅速地說:“不能哭!把事情說具體。”
從斷斷續續的敘述中了解到事情的經過:放學時,一幼兒的父母來接他,沒有找到,開始以為是平時接的外婆接走了,沒想到不到一分鐘,外婆又來接孩子,并且堅決地表示不會有其他人來接。
我冷靜下來,先通知門衛,更加嚴密注視;
再安排人員分頭到教室、操場“搜查”;
還請兩位老師冷靜下來,認真回憶“最后看到那孩子的時間”;
另外請保育員電話聯系家中每個可能來園接的人,并要求每組及時通報情況。
時間雖然過得很慢,可十分鐘后,還是傳來了“被奶奶接回”的消息。我的眉頭終于舒展,兩位老師也破泣為笑,開會的時間被耽誤,內容被打亂,計劃被推翻。
我突然意識到,對管理而言,在規章制度之外,身邊發生的問題更具生命力,更值得去關注。我何不請當事的老師“現身說法”?
于是,我設計了簡單的導語,提供了一個平臺,“安全第一”就從大家最熟悉的放學情境中開始了。有描述性敘述,有“找不到”后的著急,有“找到了”的安心,還有問題出在哪里的分析,最后是“我要從每個環節上注意安全”的感悟,配班老師還補充了“平時要加強安全教育”的教訓。老師們聽得認真,從瞪著眼聆聽,到會意的微笑,最后贊同地點頭。有的談經驗,有的說教訓,都是工作中的“事實”;有的觸目驚心,有的有驚無險,都是老師們的親身經歷。在興致勃勃的自主參與中,熱情高漲,在互動中凸顯“加強安全”這一主題,在潛移默化的體驗中獲得經驗,繼而自覺地落實行動。
事實證明,這種“節外生枝”的資源,替代并超過了“安全非常重要,一定要認真對待”的說教。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