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認識>和<PPT課件這個PPT共10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教案。PPT的教學目標通過看看、說說,認識“>”和“<”,初步理解不等式含義,在游戲中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大班數學活動:認識>和<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認識“>”和“<”,初步理解不等式含義。
2、在游戲中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
2、數學操作卡、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認識“>”和“<”
①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水果成熟了,你們看,這棵樹上有幾只蘋果,這棵樹上有幾只鴨梨?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②好多種子也成熟了,看,盆里是什么?有幾顆?還有一盆是什么?有幾只?用數字幾來表示?
③8只蘋果和4只鴨梨、5顆花生和6只番薯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小呢?
我們能不能在兩個數中間放上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明白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
④出示PPT“>”和“<”。
提問:它們像什么?你覺得它們長的一樣嗎?
⑤出示PPT,“8” >“4”,“5” <“6”
a、你們看,符號寶寶的大嘴朝著哪個數字,為什么?
b、符號寶寶長得一樣,但是它們的名字不一樣,告知名字。想
一想,為什么它叫大于號,它叫小于號?
教師小結:在兩個數字中間放上一個大于號或小于號后就叫不等式,讀起來的時候應該從左到右的順序讀。
c、教師示范讀“8大于4”,幼兒跟讀,下面這個不等式該怎么讀呢?(先讓幼兒讀一讀)。
二、游戲“數字娃娃比大小”
1、出示數字,讓幼兒用手勢來比劃,并認讀。
2、教師用左右手指出數,幼兒用手勢比劃,并認讀,提高游戲的趣味性。
3、請家長出數,讓孩子比劃,提醒應從左到右讀。也可孩子出數,家長比劃。
教師小結:數字娃娃說小朋友真能干,能在兩個不一樣的數字中間放上大于號和小于號,組成一個不等式,讓大家一看就知道誰大誰小。
三、幼兒操作鞏固,記錄。
公園里的小動物在吵個不停呢,它們都說自己多,誰也不讓誰,讓我們小朋友來幫個忙,看看究竟是誰多誰多誰少?請你們數一數,然后用“>”“<”表示出來,它們就知道啦!
四、活動評價。
請個別孩子上前講解作業過程,集體驗證,表揚作業整潔的孩子,鼓勵其余孩子向其學習。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