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學前兒童健康教育PPT課件這個PPT共41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概述,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目標和內容,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設計與實施,學前兒童身體保健教育,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學前兒童體育,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評價,當代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理論簡介等,歡迎點擊下載。學前兒童健康教育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
第一章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概述
第二章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目標和內容
第三章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設計與實施
第四章 學前兒童身體保健教育
第五章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第六章 學前兒童體育
第七章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評價
第八章 當代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理論簡介
第一章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概述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是根據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提高學前兒童健康認識,改善學前兒童健康態度,培養學前兒童健康行為,保持和促進學前兒童健康的系統的教育活動。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思想的發展
胎教思想——從經驗到科學
保健思想——從關注身體到身心并重
課程設置——從單一的內容、形式到系統的組織、策略
師資培養——從“兒童看護者”到“學前兒童教育者”
我國學前兒童健康問題的現狀
肥胖問題
肥胖癥和心血管疾病越來越嚴重。
意外傷害頻繁發生
意外窒息、溺水、車禍、中毒等。
虐待和忽視
家庭和幼兒園都有虐童現象。
第二章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
目標和內容
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總目標
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總目標的價值取向
身與心和諧發展
保護與鍛煉并重
健康行為的形成與健康態度的轉變并重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目標體系
總目標
年齡階段目標
具體活動目標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內容
陳鶴琴提出的“五指活動”中“兒童健康”的內容包括:
飲食 睡眠 早操 游戲
戶外活動 散步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內容
日常健康行為
飲食營養
身體生長
安全生活
心理健康
體育鍛煉
第三章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
設計與實施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的特點
注重情感教育和養成教育(培養健康情感,重視行為習慣養成)
重視環境的教育作用(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
采取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集體、小組、個別)
專門的健康教育活動與隨機教育相結合(課堂教育和隨機、及時教育)
鼓勵學前兒童積極參與(教師和學前兒童是主體)
健康教育效果評價具有自身特點(過程和結果)
健康教育活動的設計
活動名稱(簡單易懂、富有童趣)
活動目標(清晰準確、可操作性強)
活動準備(物質條件和環境創設、知識經驗和心理準備)
活動過程(活動導入、引導幼兒參與思考、引導幼兒總結)(開始、進行、結束)
活動延伸(可以是家園共育、領域滲透、環境創設、區角活動)
開展活動時應注意的問題
教師組織的所有活動應盡量有幼兒的動手參與
幼兒參與時可能不如成人做得好,應給予理解
老師的提問起著十分關鍵的導向作用
避免使用成人化語言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的途徑
結合日常生活活動
專門的健康教育活動
結合其他領域的教育活動
爭取家庭的配合和社會的支持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
健康教育活動
體育活動
戶外體育區域活動
遠足活動及短途旅游
運動會
健康談話
第四章 學前兒童身體保健教育
學前兒童身體生長教育的內容
身體認識與保護(五官保健)
疾病防治與治療(佝僂病、肥胖病、近視、弱視)
早期性教育(樹立正確的觀念、進行正確的性生理知識教育、正確對待學前兒童的性游戲、幼兒園要與家庭有效銜接和密切配合)
學前兒童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內容
進餐
飲水
睡眠
如廁
盥洗
學前兒童飲食與營養教育的內容
知道營養素和人體健康的關系
認識食物的名稱、形狀、色彩和特點
建立良好的飲食行為習慣
掌握飲食的方法和技能
養成健康文明的飲食禮儀
了解民間飲食文化及風俗習慣
知道簡單的處理和烹調食物的方法
學前兒童安全教育的內容
交通安全教育
消防安全教育
食品衛生安全教育
防觸電、防溺水教育
幼兒園玩具安全教育
幼兒生活安全教育
第五章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案例
掛在懸崖上的人
心理健康案例
該事例給我們什么啟示?
上述的心理健康事例是要告訴我們一個簡單道理,那就是當我們在無法避免苦難和死亡時不如放下心來,坦然面對,也許就能會有意外的收獲。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
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能夠了解并接受自己
能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系
善于調節和控制情緒
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
先天因素
(1)遺傳
(2)先天素質(胎兒期受影響)
后天因素
(1)家庭(家庭結構、居住條件、家庭氛圍、家長的文化和心理素質、夫妻關系)
(2)幼兒園
(3)社會環境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幫助學前兒童調整自己的情緒
(1)轉移注意力
(2)合理宣泄情緒
(3)保持良好心態
幫助學前兒童學習社會交往技能
(1)學會移情
(2)學會分享與合作
(3)學會尊重與互助
(4)恰當的自我評價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幫助學前兒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建立科學的日常生活習慣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培養廣泛的興趣
對學前兒童進行初步的性教育
(1)讓兒童正常進入性角色
(2)消除兒童對性的神秘感
學前兒童常見的心理疾病
(1)吮吸手指(2)咬指甲(3)屏氣發作(4)口吃(5)言語發育延遲(6)選擇性緘默癥(7)抽動癥(8)入睡困難(9)夜驚(10)多動癥(11)夢靨(12)偏食(13)攻擊行為(14)退縮行為(15)依賴性為(16)分離性焦慮(17)性識別障礙(18)自閉癥(19)撒謊(20)夢游癥
第六章 學前兒童體育
學前兒童體育的任務
鍛煉學前兒童身體,促進其正常發育,提高學前兒童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其體質。
發展學前兒童的基本動作,使他們動作靈敏、協調、姿勢正確。
培養學前兒童機智、勇敢、遵守紀律等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學前兒童體育活動的基本內容
基本動作:走、跑、跳、投擲、平衡、鉆、爬、攀登
基本體操:徒手操和輕器械操,排隊和變換隊形
體育游戲:以發展各種基本動作為主要內容,并有一定的角色、情節和規則。
學前兒童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
早操活動
戶外體育活動
其他形式的體育活動(三浴(日光浴、空氣浴、水浴)鍛煉,遠足活動,幼兒園運動會)
幼兒園體育課的結構
課的準備部分:以30分鐘為例,約6分鐘。熱身活動。
課的基本部分:大班20分鐘左右,中班17分鐘左右。完成該課的教學內容。
課的結束部分:2——3分鐘。放松活動。
如何上好體育課
課前準備
(1)寫教案
依據幼兒以前學過的內容、掌握程度、目前身體狀況。
(2)物質準備
場地、器具、數量和人數相符、牢固、易拿易放、檢查服裝等。
如何上好體育課
上課的要點
(1)方法選擇
(2)控制運動量
(3)重視動作
(4)紀律要求
(5)個別指導與照顧
如何上好體育課
幼兒運動量的調整方法
(1)改變內容,增減強度
(2)改變練習的重復次數
(3)改變練習順序、合理休息
(4)改變練習條件、范圍大小、障礙物的多少
(5)改變練習密度、教學方法
(6)學習與休息的合理交替
(7)改進教學方法
第七章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評價
第八章 當代學前兒童健康
教育理論簡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