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課件在走廊和樓梯上PPT課件教案這個PPT共28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教案。PPT的教學目標知道在走廊、樓梯上戲鬧的危險性,能正確地上下樓梯,不在走廊內大聲喧嘩,打鬧。
活動目標:
1、知道在走廊、樓梯上戲鬧的危險性。
2、能正確地上下樓梯,不在走廊內大聲喧嘩,打鬧。
3、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4、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活動準備:
1、幼兒在走廊、樓梯嬉鬧的圖片一幅。
2、幼兒各種不良行為、良好行為的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經驗講述--知道在走廊和樓梯上戲鬧的危險性。
1、誰在走廊或樓梯上摔到過?
2、為什么會摔到?
3、結合圖片讓幼兒講述:圖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發生什么情況?
4、小結:走廊和樓梯都是公共場所,又比較狹窄,來往的人特別多,如果在這些場所打鬧、跑跳,會發生許多危險,或者和別人撞在一起,或者撞倒、摔傷,嚴重的還需要住院。
二、組織幼兒討論--在走廊和樓梯上應該怎樣做。
1、討論:在走廊和樓梯上應該怎樣做?
2、小結:在走廊上不能大聲喧嘩,打鬧、你追我趕,上下樓梯要靠右邊走,眼睛看著臺階,不在樓梯上跑跳,不滑欄桿。
三、游戲"走迷宮"--強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出示畫有許多幼兒不同行為的迷宮圖片,引導幼兒分辨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
活動目標:
1.愿意跟著老師一起進行10以內的唱數活動。
2.能按正確的順序唱數1-10。
3.能合著身體動作有節拍地唱數。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學具:小矮人指偶,卡紙制作的10步階梯。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小矮人上樓梯
1.老師操作紙偶講故事:
小矮人很想爬到高高的樓梯上去玩玩,看看上面有什么。小矮人一邊爬樓梯一邊有節奏地唱數:12345,678910。小矮人爬到了10步高的樓梯上,他高興得跳呀跳,向小朋友們揮揮手。
2.請幼兒用手點桌子或身體某部位,老師操縱小紙偶,師生一起有節奏地學小矮人唱數,反復唱數幾遍。
3.幼兒操縱小指偶玩上樓梯唱數游戲。教師觀察幼兒唱數的情況,能否按正確的順序唱數,是否有節奏,手口能否配合一致等。對不能正確唱數的幼兒老師可操作教具同小朋友一塊玩游戲,帶領幼兒唱數。
二、音樂游戲:《十個小矮人》
1.請十個小朋友當小矮人。老師一邊唱一邊輕輕摸小朋友的頭。邊唱歌曲《十個小矮人》。
2.十個手指頭當做十個小矮人,一邊唱一邊伸出手指頭。
三、戶外游戲:小朋友上樓梯。
帶小朋友到教室外樓梯處,邊上樓梯邊唱數。
活動反思:
這是一個數前教育活動,目的在于讓幼兒熟悉10以內各數詞的順序。在幼兒學習點數之前,首先要學會按照順序念數詞,為幼兒正式學習數數打下基礎,這種唱數活動常常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比如:一邊走路、或者上樓梯,一邊和孩子念數詞;通過兒歌進行唱數練習,如《上山打老虎》等。當然,也可以組織一些典型的游戲活動,有目的地對幼兒進行強化訓練。上面這個教學活動就是一個典型的唱數練習活動。在組織這個活動是要注意三點:
(1)趣味性。整個活動以游戲的口吻貫穿,使活動充滿趣味,這樣才能激發兩歲多到三歲左右的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以動作伴唱數。在唱數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幼兒做各種不同的動作伴隨口頭唱數,這樣有利于幼兒從口頭數數逐步發展到按物點數。
(3)注意練習的密度。老師要少講,幼兒要多練,變換不同的形式,不斷地練習。
設計意圖:
幼兒園《綱要》指出,要用幼兒喜歡的方式表現音樂活動,同時在音樂活動中較給幼兒一定的音樂技能和技巧。幼兒經常對老師彈奏的鋼琴曲很感興趣,他們喜歡跟著老師模仿哼唱樂曲的旋律。有時,他們隨意哼唱,并不能準確唱出音符。此活動可以讓幼兒更好地感知音階的音高,感知音階的強弱快慢,體驗不同時值音符的魅力。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感受音階上行與下行,感受音階的強弱快慢。(重點)
2、嘗試表現不同時值的音階,特別是帶附點節奏的音階。(難點)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音階游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感受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2、物質準備:小鼓、樓梯、小老鼠、小熊、大象圖片各一,音符圖片,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身勢節奏:
1、師:今天天氣很好,你們的心情好嗎?怎么樣用你的身勢動作表現你的心情?
2、幼兒在老師小鼓的節奏下用身勢動作表現節奏,有節奏和強弱變化的多種聲勢。
二、引起興趣,進入活動:
1、師:一只老鼠到森林里玩,看到一幢房子。小老鼠輕輕的推開門,看到房子中間有著很漂亮的樓梯。走一格樓梯,樓梯就會發出聲音do、 re、 mi ……
2、師提問:這是個會唱歌的樓梯,上樓梯的時候他是怎么唱的?那下樓梯的時候又是怎么唱的?
3、你們想不想走走會發出聲音的樓梯?(上行音階、下行音階四分音符時值),幼兒走音階樓梯,要求幼兒一個音走一層樓梯。
三、聽聽做做,想想玩玩:
1、師模仿:喵,貓來了。
2、師:小朋友想想發生什么事情了?怎么走樓梯呢?(八分音符時值)
3、幼兒快速走樓梯。
4、聽一聽,貓走遠了,我們輕輕走樓梯。(弱)
5、師刮奏音階,請幼兒想想小老鼠發生什么事情了?(摔跤)
6、師:是呀,小老鼠上樓梯不小心摔跤了。我們小朋友走路、上下樓梯和要注意安全。
7、師提問:一條腿跛了怎么走路,怎么上樓梯呢?(幼兒討論)
8、幼兒練習走后十六附點節奏音階。
四、聽聽音樂,猜猜動物:
1、師:小動物也來了,小老鼠家里來客人了,看看是誰。
2、教師模仿走二分音符和全音符時值,請幼兒想想誰來了?
3、請幼兒分別學小熊和大象,學走二分音符的時值和全音符時值音階上樓梯。
4、師:小老鼠家里小動物要開聯歡會了,聽聽他們要表演的音樂。想想老鼠、小熊、大象在什么時候音樂時候出場。
5、讓我們和小動物們一起跳起來吧!
五、延伸活動:音階樓梯真好玩,你想讓我們幼兒園的樓梯也能唱歌嗎,請你走樓梯的時候唱起歌來,讓我們的生活都充滿音樂。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活動名稱:小矮人上樓梯
活動目標:
◇ 愿意跟著老師一起進行10以內的唱數活動。
◇ 能按正確的順序唱數1-10。
◇ 能合著身體動作有節拍地唱數。
◇ 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 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 學具:小矮人指偶,卡紙制作的10步階梯。
活動過程:
◇ 游戲:小矮人上樓梯
1.老師操作紙偶講故事:
小矮人很想爬到高高的樓梯上去玩玩,看看上面有什么。小矮人一邊爬樓梯一邊有節奏地唱數:1 2 3 4 5, 6 7 8 9 10。小矮人爬到了10步高的樓梯上,他高興得跳呀跳,向小朋友們揮揮手。
2.請幼兒用手點桌子或身體某部位,老師操縱小紙偶,師生一起有節奏地學小矮人唱數,反復唱數幾遍。
3.幼兒操縱小指偶玩上樓梯唱數游戲。教師觀察幼兒唱數的情況,能否按正確的順序唱數,是否有節奏,手口能否配合一致等。對不能正確唱數的幼兒老師可操作教具同小朋友一塊玩游戲,帶領幼兒唱數。
◇ 音樂游戲:《十個小矮人》
1.請十個小朋友當小矮人。老師一邊唱一邊輕輕摸小朋友的頭。邊唱歌曲《十個小矮人》。
2.十個手指頭當做十個小矮人,一邊唱一邊伸出手指頭。
◇ 戶外游戲:小朋友上樓梯。
帶小朋友到教室外樓梯處,邊上樓梯邊唱數。
分析:
這是一個數前教育活動,目的在于讓幼兒熟悉10以內各數詞的順序。在幼兒學習點數之前,首先要學會按照順序念數詞,為幼兒正式學習數數打下基礎,這種唱數活動常常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比如:一邊走路、或者上樓梯,一邊和孩子念數詞;通過兒歌進行唱數練習,如《上山打老虎》等。當然,也可以組織一些典型的游戲活動,有目的地對幼兒進行強化訓練。上面這個教學活動就是一個典型的唱數練習活動。在組織這個活動是要注意三點:
(1)趣味性。整個活動以游戲的口吻貫穿,使活動充滿趣味,這樣才能激發兩歲多到三歲左右的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以動作伴唱數。在唱數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幼兒做各種不同的動作伴隨口頭唱數,這樣有利于幼兒從口頭數數逐步發展到按物點數。
(3)注意練習的密度。老師要少講,幼兒要多練,變換不同的形式,不斷地練習。
教學反思
幼兒能接受,幼兒興趣較大,能被幼兒理解,學會了繞口令
教學目標:
1.在游戲中,初步感受音階不同節奏的上行與下行,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2.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教學準備:
小老鼠、小熊、大象玩具或圖片各一
教學過程:
一、引起興趣
1.故事引出:一只老鼠到森林里玩,看到一幢房子。小老鼠輕輕的推開門,看到房子中間有著很漂亮的樓梯。走一格樓梯,樓梯就會發出聲音do、 re、 mi ……
二、想想玩玩
1.幼兒扮老鼠走走會發出聲音的樓梯(上行音階、下行音階),要求幼兒一個音走一層樓梯。
2.小老鼠很高興,又要走樓梯了
(1)請幼兒討論小老鼠很高興時是怎么走樓梯的?
(2)老師彈奏,請幼兒聽聽是怎么走的?(速度快慢變化)
三、刮奏
1.請幼兒想想小老鼠發生什么事情了?(摔跤)
2.摔跤了怎么上樓梯呢?(幼兒討論)
3.老師彈奏二種方法:前十六附點節奏和后十六附點節奏
(集體走這兩種方法)
四、小動物也來了:小老鼠走樓梯發出的聲音,引來了小熊和大象。
1.教師彈奏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節奏,請幼兒想想誰先來?誰后來?為什么?
2.請幼兒學小熊,學走二分音符的節奏上樓梯
3.請幼兒學大象,走全音符節奏。
教學反思:
通過小朋友之間分角色互相游戲,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參與游戲的熱情,整個活動中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參與,并能體驗到自己創編的成功感與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在走廊、樓梯上戲鬧的危險性。
2.能正確地上下樓梯,不在走廊內大聲喧嘩,打鬧。
3.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在走廊、樓梯嬉鬧的圖片一幅。
2.幼兒各種不良行為、良好行為的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經驗講述--知道在走廊和樓梯上戲鬧的危險性。
1.誰在走廊或樓梯上摔到過?
2.為什么會摔到?
3.結合圖片讓幼兒講述:這幾個小朋友在干什么?會發生什么情況?
4.小結:走廊和樓梯都是公共場所,又比較狹窄,來往的人特別多,如果在這些場所打鬧、跑跳,會發生許多危險,或者和別人撞在一起,或者撞倒、摔傷,嚴重的還需要住院。
二、組織幼兒討論--在走廊和樓梯上應該怎樣做。
1.討論:在走廊和樓梯上應該怎樣做?
2.小結:在走廊上不能大聲喧嘩,打鬧、你追我趕,上下樓梯要靠右邊走,眼睛看著臺階,不在樓梯上跑跳,不滑欄桿。
三、游戲"走迷宮"--強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1.出示畫有許多幼兒不同行為的迷宮圖片,引導幼兒分辨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
活動背景:
教室外的走廊里,燕子筑了兩個巢,一大一小,甚是有趣。步入春天,燕子不時飛進飛出。孩子們時常仰著頭,好奇地看著它們,拍著小手快樂地喊著:“小燕子、小燕子……”孩子們的愛心感染了我。由此,生成了此項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人與動物應和睦相處,有保護小動物的意識。
2、了解燕子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3、感知燕子遷徙與季節的關系。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小燕子》歌曲磁帶;
2、有關人們愛護動物的圖片、燕子標本和燕巢;
3、秋天的圖片(有燕子南飛的形象)
活動過程:
一、播放歌曲《小燕子》,營造愉快的氣氛。
1、欣賞音樂,感受樂曲的美,隨樂曲跟唱、律動。(優美、熟悉的樂曲,頓時便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談話:歌曲唱的是什么動物?小燕子為什么要南飛?燕子住在什么地方?燕子長得什么樣子?教師適時出示燕子標本和燕巢,結合幼兒平時的觀察,討論燕子的生活習性,出示小燕南飛的形象。
師小結:燕子媽媽和小燕子住在屋檐下,燕子媽媽會生蛋,然后孵出小燕子。它們銜來樹枝、泥和草在屋檐下筑窩。燕子媽媽每天捉害蟲喂自己的寶寶。秋天,天氣漸漸轉涼,燕子飛向溫暖的南方過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再飛回來。
3、討論:燕子為什么要南飛呢?(由于孩子們平時已經積累了一些知識,談話的氣氛很熱烈,充分調動了幼兒大腦的興奮性。)
二、講故事《燕子和老爺爺》,知道人與動物要和睦相處。
1、講述故事《燕子和老爺爺》。“有一只小燕子在搬家、安家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事……”
2、幫助幼兒理解人和小動物和睦相處才快樂。
(1)“你喜歡故事里的老爺爺嗎?為什么?”
(2)“你喜歡故事里的小燕子嗎?為什么?”
(3)“為什么每年小燕子都要到老爺爺家住下?”
(4)“小燕子每年到我們的屋檐下筑巢你歡迎嗎?你會和它成為好朋友嗎?”(通過講述故事,幼兒感受到人與動物和睦相處的美妙樂趣,有效地激發了幼兒對小動物的保護意識,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同情心。)
三、啟發幼兒要和小動物和睦相處。
1、我們該為走廊里的小燕子做些什么呢?
2、讓幼兒欣賞有關保護動物的圖片,說說怎樣保護動物。"屈;老師.教,案網出處"
3、談話:“我和我的小動物”,讓幼兒講述與自家小動物友好相處的故事,共同體驗其中的樂趣。(貼近幼兒的生活,培養幼兒的社會性,將教育的因素滲透在幼兒的生活中,幼兒很樂意參與。)
四、活動延伸:將小燕子頭飾投放到表演區,讓幼兒隨音樂表演。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前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停留在表面,對小燕子不能進行深入的探索。在觀察到這一現象后,教師運用引導的方法幫助幼兒巧妙生成了一個主題。把幼兒的興趣點轉移到人與動物和睦相處上來,從而把幼兒的探索興趣引向深入,有效地發展了幼兒的同情心和合作精神。
故事:燕子和老爺爺
在很遠很遠的北方,有一個小山村,村子里住著一位老爺爺。老爺爺沒兒子也沒有女兒,一個人很孤單。有年春天,老爺爺家來了一位客人。它披著黑色的外衣,白白的肚皮,尾巴就像一把張開的剪刀,它飛得又高又輕,原來是一只燕子。它圍著老爺爺的小屋飛了好幾圈,看到老爺爺笑哈哈的,很溫和,就決定把家安在這里。燕子銜來了麥桿和草莖,又和上泥土在老爺爺家的屋檐下筑成了一個燕窩,從此住了下來。老爺爺呢,天天將院子打掃得干干凈凈,不讓老貓和大黑狗亂叫,還在院子里放了一個干凈的盤子,每天給燕子添水、加食。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燕子和老爺爺就像一家人一樣親,老爺爺再也不孤單了。
秋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燕子要把家搬到南方去子。燕子舍不得老爺爺,老爺爺更舍不得燕子,燕子圍著老爺爺的屋子飛了一圈又一圈,好像在說:“老爺爺,別難過,明年春天我一定回來。”燕子飛走了,老爺爺天天盼著春天早點來到。 第二年春天,燕子果然回來了,還帶來了幾個同伴。老爺爺的院子里更熱鬧了,老爺爺真高興啊,每天都很快樂。沒多久,燕子孵出了小寶寶。鄰居家的大人、小孩知道了,都來看小燕子,小燕子“唧唧,唧唧”地唱著歌。老爺爺的小院子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教學目標:
1、在游戲中,初步感受音階不同節奏的上行與下行,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重點)
2、鞏固小老鼠、小雄、大象的步法。
3、復習音階的唱法。
4、借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并記憶歌詞。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準備活動:
小老鼠、小雄、大象布偶
活動過程:
一、進場活動:《小老鼠和小花貓》
二、引起興趣1、故事引出:一只老鼠到森林里玩,看到一幢房子。小老鼠輕輕的推開門,看到房子中間有著很漂亮的樓梯。走一格樓梯,樓梯就會發出好聽的聲音do、 re、 mi ……
三、想想玩玩
1、小老鼠可真調皮在樓梯上上上下下,一會快一會慢你們聽:
1-2-3-4-5-6-7 7-6-5-4-3-2-1 1o2o3o4o5o6o7o 7o6o5o4o3o2o1o
1234567 7654321
2、 小老鼠先是一層一層的慢慢上,慢慢下。想一想這時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小心翼翼)應該怎么走?1-2-3-4-5-6-7 7-6-5-4-3-2-1-
3、小老鼠一層一層跳上去這時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開始覺得好玩了)應該怎么走?1o2o3o4o5o6o7o 7o6o5o4o3o2o1o
4、 鼠不停的竄上竄下這時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越玩越高興)應該怎么走?1234567 7654321
5、 老師彈奏幼兒跟琴聲走(注意速度快慢的變化)
1-2-3-4-5-6-7 7-6-5-4-3-2-1 1o2o3o4o5o6o7o 7o6o5o4o3o2o1o
1234567
四、刮奏
1、 請幼兒想想小老鼠發生什么事情了?(摔跤)
2、 摔跤了怎么上樓梯呢?(幼兒討論)
3、 教師彈奏跨八度音
4、 集體學走
五、小動物也來了:小老鼠走樓梯發出的聲音,引來了小熊和大象。
13 24 35 46 57 …… 135 246 357……
5、 請幼兒想想誰先來?誰后來?為什么?
6、 請幼兒學小熊,學走二分音符的節奏上樓梯
7、 請幼兒學大象,學走全音符的節奏上樓梯
六、請小朋友們說說小老鼠、小雄、大象走路的聲音有什么不同?(音的長短、輕重)
七、教師小結。
我們學走其他小動物也去那所有會發出聲音的樓梯的房子里去玩一玩好不好?用《小動物走路》出場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