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主題環創的構建與實施PPT課件這個PPT共66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教師的宏觀布局與幼兒的實際操作,設計與選擇主題內容,挖掘與預設主題有關的生成主題環創板塊,讓主題內容與區域游戲內容緊密結合,結合各種節日進行班級環創的,提倡家園合作,讓家長明白老師的教育意圖,創造性的進行主題環創設置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園主題環創的構建與實施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創設,并有效地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的發展。”在《新綱要》的指導思想下,幼兒教師對班級環創的設計理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轉變,從環境創設的單一性到多元整合性,從單純裝飾性到裝飾與教育的有機結合性,從固定到活動,從教師全盤設計到幼兒主動參與,現代幼兒園主題環創真正體現著教育的系統性與創造性,詮釋著教師主導作用與幼兒主體地位的有機結合,更能有效的利用教育資源,全面促進幼兒的發展。如何根據班級實際情況構建適合本班級的主題環創,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師的宏觀布局與幼兒的實際操作。
(一)教師應具備基本的美學基礎。
1.不同色彩的含義
紅色:代表熱情、奔放、喜悅、慶典。
黑色:代表嚴肅、夜晚、穩重。
黃色:代表高貴、富有。
白色:代表純潔、簡單。
藍色:代表智慧、天空、清爽。
綠色:代表生命、生機。
灰色:代表深沉、陰暗、消極。
紫色:代表神秘、浪漫、愛情。
棕色:代表土地。
紅色 -- 活力、健康、熱情、希望
黃色 -- 溫和、光明、快樂
白色 -- 純潔、神圣、清爽
藍色 -- 秀麗、清新、寧靜
黑色 -- 神秘、靜寂
綠色 -- 青春、和平、莊重
2.不同色彩的含義。
2.色彩的搭配(配色設計):
有十種基本的配色設計,分別叫做:無色設計.類比設計.沖突設計.互補設計.單色設計.中性設計.分裂補色設計.原色設計.二次色設計.三次色三色設計
無色設計
類比設計
沖突設計
互補設計
單色設計
中性設計
分裂補色設計
原色設計
二次色設計
三次色三色設計
3.教師的文字呈現能力。
不論是主題環創,家園園地還是各種活動區都離不開文字與圖片的呈現,特別是與家長溝通和交流的家園園地和主題標題,都有文字呈現于家長或幼兒,我們需要吸引家長和小朋友觀看的興趣,字跡清楚,顏色醒目。文字的設計適宜,適合班級的主題文化背景。在文字書寫方面,可以分為手繪與電腦制作、通常,幼兒園會大量用到手繪的方法,這需要老師掌握一定的POP文字技巧。
pop字體最常用的是pop活體字(活字),其次是正體字(正字),再其次是軟體字、胖胖字、空心字等字體。首先要多看,看好的文字作品,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只有眼高才能手高,當然你得勤練。如果你不練習的話,那就會變成“你的心指揮不了腦,你的腦指揮不了手,你的手指揮不了手中的筆”。所以,必要的練習,是使“心、腦、手、筆”合一。任何一種技能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斷學習實踐,以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幼兒園文字風格的確定,應根據幼兒園及班級風格確定,總體應以可愛活潑,輕松靈動為主。
(二).教師應具備的整體設計能力。
注重整體環創的協調性與美觀性的結合,合理利用顏色搭配,宏觀的設計整個班級的色調,不使用太過雜亂的背景顏色,以活潑明了,簡單輕快為主。并根據教室的實際情況,利用簾子,箱子,積木,屏風等材料進行恰當巧妙的隔斷布局,更有效的分化空間地盤,提高空間利用率,增加各環創版塊的吸引力。班級大背景是設計可分為情景故事背景和抽象板塊背景,教師在設定班級風格時可以年齡班特點,空間特點以及自身特長出發,在吸取他人經驗的基礎上有自己的創意,創設豐富有序的環境,避免雜亂空洞,這樣的環創才會各具特色。切實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的原則,做到師幼互動,共建班級環創。
二、設計與選擇主題內容。
教師應根據班級環創主題,設計與選擇更能表現主題并能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系統目標版塊,讓幼兒能通過環創直觀全面的了解主題,讓活動生成環境,環境支撐主題。教師應具備篩選和權衡的能力,選擇切合主題思想的子主題,讓孩子們通過制作,粘貼,繪畫等手段,全面自主的進行環創主題的豐富。
三、挖掘與預設主題有關的生成主題環創板塊。
在教師的預設課程中,往往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生成許多幼兒感興趣的有意思的新主題,
四、讓主題內容與區域游戲內容緊密結合。
在主題環創活動中,教師應根據主題內容,自然的與區域游戲相結合,如在音樂活動區,我們可以根據主題的不同,進行“春天的歌聲”“新年歌會”等不同的區域活動主題,以此達到和整個班級主題環創的協調統一。
五、結合各種節日進行班級環創的布局。
節日與我們息息相關,在不同的節日里我們讓孩子體驗著不同的氣氛與情緒,教師預先要有總體節日環創規劃,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讓孩子親自動手,讓孩子們更深刻的體會到節日的歡樂與參與的樂趣。
六、提倡家園合作,讓家長明白老師的教育意圖。
我們需要和家長進行長期有效的溝通,讓家長了解老師每一個主題設計的真正目的,引領家長由被動參與到主動合作。充分利用家長與社區的資源,讓環創設計與真實的生活相結合,能讓孩子在環境的感染下,豐富更多更全的社會認知經驗。
七、創造性的進行主題環創設置。
環創的創新能力體現在布局,材料,空間利用,板塊選擇等方面,從單一的平面布置到立體環創的嘗試,如不再僅僅是張貼平面的幼兒作品。而可以卷成圓筒做成掛飾,如把平面的汽車跑道改成了立體的。能做到環境的教育性、美觀性與幼兒參與性的完美結合是我們環創的真正目的。這需要教師的不斷實踐與積累,以使自己提高班級主題環創的設計能力。
在具體的主題環創實施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環創主題的選擇:
在幼兒完全參與的主題板塊中,教師應選擇與幼兒年齡相符且易于表現的內容,不能讓孩子無從下筆,導致畫面單調而沒有說服力。
二、運用多種手段讓孩子參與環創設置中。
幼兒可運用繪畫,粘貼,手工制作,廢物改造,實物收集等各種方式參與到班級環創的創設中,讓不同能力的孩子都能在周圍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作品,以提高他們對環境的關注程度,增強自信心。
三.、環境背景與單調作品的裝飾,裝裱: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往往會遇到一些困惑,如幼兒的作品太過單一單調,直接上墻會影響整體效果,其實教師只需要利用水粉,即時貼等完善簡單背景,在背景的色彩布局上把握協調簡單的原則,或把孩子的作品用掛歷紙,用廢舊畫報進行裝飾或裝裱,這樣經過簡單修飾的作品會更有利于增強環境的美觀性。
四、空間的利用與創造性的使用環創材料。
我們應充分利用教室空間環境,從地面到墻面,從天花板到空中,處處都是主題環創的地方,但在布局時應注意協調統一,我們需要的是豐富而不是雜亂。在使用懸掛物時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在張貼幼兒作品時可改變傳統的張貼方式,如把畫紙卷起來懸掛,把畫夾在簾子上,或粘貼于盒子,竹網上。這樣的造型可以讓原本單調的幼兒作品變得生動有趣,并增添一定的藝術感。此外,膠卷筒,麻繩,樹皮。衛生紙筒等生活中易于尋找的干凈環保的東西都可以作為我們環創的材料。
五、一物多用與環創加減法。
在環創過程中,我們需要根據主題變換相應的環創內容,大面積的更換會浪費更多的資源,也增加教師的負擔,我們在設計大環境時,可多考慮使用可反復使用的材料,各種不同材料制作的背景裝飾需要堅固耐用,如經常使用的大樹,我們只需要根據季節更加樹枝上的樹葉,果實。而用繩子,木板,蛋糕盒等做成的多功能裝飾背景,我們只需要更換粘貼在他們上面的幼兒作品。局部的更換會大大降低教師的工作量,也能讓整個環創內容與主題緊密相連。環境創設中我們還可運用加減法來切合主題,如在同一個幼兒自主創設的環創板塊中,孩子們貼上了各自繪畫的娃娃,教師可根據主題的需要,引導孩子們讓自己的娃娃春天放風箏,夏天打雨傘,冬天堆雪人,根據不同的主題需要,我們只用變換很少一部分畫面便能變換不同的主題內容。有需要長期使用的部分,教師需要用透明膠方便,快捷的對孩子作品進行塑封,以提高美觀性與使用期限。
六、如何設計可操作性的班級環創。
環創的布置一般都是平面不可動的,如何才能讓環境具有可操作性,我們需要改變慣有的思維模式,如在“交通工具”主題中,我們可以使用紙板,靠墻做一個立體的車道,讓孩子們的小車子能在車道上自由的開動。如在“可愛的動物”主題中,我們可以用用鐵皮墊在小動物的嘴巴下,讓孩子在活動磁鐵上粘上自己制作的食物,喂在小動物嘴巴里,在“我要上小學了”主題里,教師可在墻上制作一本空白大書,小朋友有畢業感悟都可以畫(寫)在上面。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可供孩子操作的環創一定要堅固,不宜損壞。
七、班級家園園地與班牌設計。
家園園地的位置應選擇在方便家長閱讀觀看的地方,以溫馨細致為特點,內容豐富,涉及范圍廣泛,如教學內容,各月目標,溫馨提示,科學育兒,請您配合,班級新聞,節日問候及各種感謝篇,經驗篇,交流篇等,家園園地的名字可取為:家園之橋,留心花園,馨香一筑,心靈之窗,愛心陽光,互動平臺等,各種內容可用文字與圖片(照片)結合呈現,標題醒目,字跡清晰,布局合理,讓家長有觀看的興趣,達到提高和促進家園互動的目的,班牌的設計應獨特醒目,別具一格,具有班級文化特色。
總之,班級環境不是擺設,它是班級教育主題的體現,是對教育的一種促進,如何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孩子真正參與到班級環創中來,更讓這樣的參與和教師的教育主導意識有機結合,讓環境說話,讓環境同時彰顯教育性與美觀性,這是每一個幼兒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實踐與探索總結的環創最終目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