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突發事件處理PPT課件這個PPT共21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突發事件處理,兒童發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幼兒園午休意外事故的預防及處理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突發事件處理
在幼兒園日常教育活動中,不可預料的隨機性的事件是老師無法掌控的,幼兒作為因身心尚未成熟而需要特殊保護和照料的群體來說,他們在幼兒園的安全和健康是需要教師和幼兒園負責的。
現探討幼兒園和老師在幼兒發生突發事件和午休時對幼兒安全的認識以及處理對策,需要從哪些方面進一步完善和改進。
幼兒突發事件處理
流鼻血:
在學齡前的幼兒中鼻子出血是常見現象,外力的撞擊鼻子,吸入干燥的空氣使鼻腔粘膜干裂,或劇烈運動時血壓升高,都易使小血管破裂、血小板過低、白血病等疾病(屬惡性出血),也可能造成流鼻血。其實大部分(90%以上)鼻出血是良性的,且幾乎都發生在鼻前部較多,小孩更是。
應急措施:
1、讓孩子的頭部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傾的姿勢,記住,小孩鼻出血時,千萬不要躺平或頭全部后仰,因這樣無法評估出血的嚴重,而且因血液會經鼻咽至口咽再吞入骨中,反而會利激胃粘膜造成不適或嘔吐,不但增加病人不適,有時還會以好是胃出血,出血量大時,還容易吸嗆入氣管及肺內,堵住呼吸道造成危險。
2、手壓住流血側鼻翼,直接壓迫約五至十分鐘。
3、也可用棉花沾濕,輕塞入流血側,以手指加壓于鼻翼。大部分患兒都可用此種方法簡單止血。如果壓迫超過了10分鐘仍未止血,建議立即去醫院。如果反復出血或出血量較大時,應去醫院請醫生診治。因為有些病兒鼻出血往往慢全身疾病的一種癥狀,如發熱急性傳染病、風濕熱,血液病以及某些維生素缺乏都可能出現流鼻血。若流血頻率較高,可用些無刺激性軟膏或凡士林抹于鼻孔四周保養,并盡量叫病兒不要掏挖鼻扎,并將小孩指甲修剪,如此可減少出血機會及程度。
意外損傷:
跌倒、跌落(摔倒頭時):小孩的腦袋又大又沉。因此,摔倒時經常會摔到頭。即使摔倒時后出出很大聲音,只要立刻不哭了,而且食欲以及玩耍的樣子沒什么異常就基本不必擔心,極為偶然的情況,會導致腦損傷,摔得很嚴重時,要注意觀察述后的情況。
首先應做的事:
1、檢查是否有意識障礙;
2、檢查有無出血傷口或血腫;
3、當手腳不能動,一碰就疼得哭出來時,檢查是否骨折或脫臼。
必須立即送醫院的狀況:
1、無意識引起驚劂(抽風)、持續嘔吐、傷口破裂、大量出血、手腳麻痹(失去知覺)。
緊急救護:1、當出現無意識,連續嘔吐、產生驚劂(抽風)時,不要動病孩到救護車來為止讓嬰兒保持平躺不動。2、嘔吐時,讓孩子臉朝側面躺,避免嘔吐物堵塞氣管。傷口較大時需用干凈毛巾按住傷口。
需要觀察的狀況:
1、大聲器,但會立刻停止,情緒無異常。
2、磕出包或青一塊紫一塊,但臉色還不錯,情緒也很好。
注意觀察過后情況:
1、當時沒什么,但過后常常發呆,臉色漸漸不好,全身無力,還經常嘔吐,出現上述癥狀時請馬上送醫院(腦外科)。
2、摔得很厲害的話,當天不要洗澡,也避免外出及戶外玩耍,睡下后,還要時常查看臉色等精神善如何?
緊急救護:
1、有傷或出血時,檢查是否磕出腫包。
2、出腫包時,傷后24小時內可用濕毛巾冷敷。碰到身體時:身上稍微青一點,摔完后立即又開始說話,就不需要太擔心。
但是,如果從高處落下,或是被秋千、球棒等重擊時,有可能引發骨折造成內臟損傷。必須立刻送醫院的狀況:1、全身摔得很嚴重、渾身無力,意識喪失;2、猛烈撞擊胸、腹部,臉色不好、嘔吐;3、摔倒后,尿血;4、摔傷的地方不能動,一碰就哭;5、摔傷的地方腫得很嚴重;6、有大的傷口,大量出血。
緊急救護:1、摔倒后,全身無力時,不要動孩子。2、嘔吐、尿血時,不要再喂食物和飲料,要馬上送醫院。手腳懷疑有骨折、脫臼時,綁上繃帶固定,不要動彈。3、傷口裂開很大,大量出血時,用干凈的毛巾蓋在傷口上,壓住,送往醫院。需要觀察的狀況:雖然出現腫包或青一塊紫一塊,但立刻又玩上了,而且情緒沒有異常,就不用擔心。護理方法:1、如果病兒可以接受的話,用濕毛巾冷敷。2、擦傷或小傷口用流動水沖干凈,出血停止后用清毒藥消毒。
注意觀察過后情況:1、摔得很嚴重時,即使當時沒有感覺,但很可能已經傷到了內臟,當日不能洗澡和外出,注意觀察是否有嘔吐和尿血的情況。2、即使撞的腫包和青斑不很明顯,但一碰手腳就痛,痛得睡不著覺時,也請前往醫院就診。應準備齊全的急救用品:清毒水(碘酒、酒精)、眼藥水、繃帶,含消炎成分的軟膏(紅霉素軟膏等),棉棒、體溫表、創可貼、脫脂棉(剪成3cm左右大小),紗布、醫用膠布、剪刀、蚊蟲叮咬,冰、水袋(冰袋)大、小鑷子:退燒藥(APC撲熱泰諾,普他寧栓等)。
誤飲、誤食:
一、誤吞固體異物如果誤食小玩具等圓滑固體異物,基本都會從糞便中排出來。但是,如果是圖釘、別針之類的尖東西進入食道,可能卡住食道,因此需要格外仔細觀察糞便,必要時去就診檢查。另外,也有一吃下去就堵住氣管,出現呼吸困難的例子,要注意防止異物吸入。
首先應做的事:
1、檢查到底吃了什么,吃了多少。
2、觀察病兒情況。
3、窒息的話,幫病兒吐出異物(用棉簽或手指刺激咽喉部)。
4、可以吐得出來的話,讓病兒吐出來。
必須立刻送醫院的狀況:
1、吃下去的東西堵住氣管、窒息時,劇烈地咳嗽。
2、吃下去尖的大頭針或別針時。
緊急救護:
1、卡住喉嚨不得呼吸時,要立刻把孩子倒著拎起來,猛拍背部,讓其時出來,或者雙手從后摟住孩子,用力壓上腹部。
2、不斷地咳嗽時,即使能免強呼吸也要盡快上醫院。要吐但卻反而卡在氣管上的話,會導致呼吸更困難。
3、如果吞食了尖的東西,要取的話在胃里時比較好,所以別讓病孩吐,立刻送醫院,吐的話可能反而會卡住食道的。
4、如果誤食鈕扣電池的話,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需要觀察的狀況:
1、誤食小玩具之類的(不是尖東西)。
2、一旦落到胃里,孩子顯出沒什么事的樣子的話,就不必擔心,也不必非讓吐出來不可。
3、注意觀察過后情況,注意2-3天大便情況,檢查是否排出異物。
4、即使沒隨同大便一起排出,如果情緒和食欲漸漸恢復的話,也不必擔心(或是混在大便中沒看到,或是錯認為誤食了),必要時咨詢醫生。
5、誤食后,吃東西越來越不好,情緒也不好,常哭,也可能是被卡在哪的緣故,需去醫院就診。
燙傷:
首先應做的事:
1、用流動的涼水局速降溫;
2、檢查燙傷的范圍和程度。必須立刻送醫院的狀況:超過小兒自己手掌面積以上的燙傷,起很大的水皰;雖然很小,但到皮都脫落的嚴重程度;外陰部、臉、眼睛、鼻子、嘴部的燙傷;摸電器造成的燙傷;被酸、鹼溶液燙傷需要觀察的狀況:輕度燙傷,冷敷一下只會留下一點紅印。
緊急救護:
1、總之,用水冷敷,或者開著水龍頭持續地沖,約5-10分鐘或更長時間,以小孩停止大哭為準。
2、隔著衣服燙傷時,隔著衣服冷敷,讓別人幫忙,邊冷敷邊用剪刀衣服。
3、燙傷的是臉或額頭等不能用涼水沖的地方,要多準備幾條毛巾,輪流用水濕后敷在傷處。
4、冷敷后只貿下一點紅印時,用潔凈的紗布包好即可,涂藥反而容易弄臟傷口,不涂藥為好。
5、若起水泡,則需涂上藥膏,以防患部潮濕,引起細菌感染。如水泡已破,或水泡面積過大,冷敷后必須立即送醫院。
6、燙傷面積過大時,不能用涼水沖洗,可在患處敷上冷毛巾。此外,不要涂任何藥物,只需保持患部清潔,以免送醫院后為清洗藥物而耽誤時間。
兒童發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一:
教師擅離崗位,玩忽職守,沒有盡到作為一個幼兒園教師應該有的責任;
二:
在傷害發生后,教師對幼兒的傷后處理方式太隨意,不具備基本的保育、保健知識;
三:
幼兒園本身的規章制度沒有很好地束縛教師的行為。
分析:
發生意外的事件無論是對于幼兒還是對于教師來說,都是意外中的意外,但是教師就應該具備處理意外的能力,教師是不可以掉以輕心的,午休室內至少應該留有一個教師照看。在意外發生以后,教師對幼兒受傷這件事情不夠重視,處理地太過隨意,這是大部分教師的弊病,覺得只是撞了一下,揉一揉就沒事了,雖然大部分幼兒受傷后確實都只是皮外傷,但是也有個別幼兒會傷及內部,這是教師應該重視的,幼兒受傷其實是在所難免的,這一點大部分家長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由于教師的疏忽而導致自己的孩子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家長是會很嚴肅對待的;所以對于每一個受傷的幼兒都應該提起足夠的重視,仔細的檢查。
以上是通過對幼兒日常易發生突發事件的處理和分析;現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幼兒在午休時容易發生的一些突發狀況和處理的方法。
睡眠可以使神經系統、感覺器官和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促進大腦發育,體格生長,因此,每個幼兒園都為幼兒安排了2-3個小時的午休時間,確保幼兒在這一段時間內的健康安全,是我們每一個保教人員不可忽視的問題。常常會從報刊雜志上聽說某某幼兒園某個幼兒在午休中突然猝死,讓人心驚膽顫。而隨著幼兒園的發展,孩子越來越多,孩子們各式各樣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午休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哪些疾病,碰上時如何處理呢?
幼兒園午休意外事故的預防及處理
(二)外耳道異物
有時孩子還會把這些物品放入耳朵里,如果是衛生紙、棉花之類,可以用鑷子輕輕撥發;如果是豆類,可以讓孩子把身體彎向有異物的一側,然后單腳跳躍,異物可被排出;如果是昆蟲入耳,可用燈光對著外耳道口,誘昆蟲爬出。切記不能用尖銳的物品向深處搗挖異物,以免捅破鼓膜。
(三)喉、氣管異物
如果孩子睡覺時把小豆豆或者玻璃球、鈕扣等含在嘴里,不小心會落入喉部、氣管引發危險。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午休時加強檢查,加強巡視,不能掉以輕心 。
判斷呼吸道異物有以下幾個特征 :
1、嗆咳,臉色發紫。
2、不能說話。
3、不能呼吸。
4、雙眼流淚。
處理方法:
速將幼兒抱起,頭低腳高,拍背,有時可使夾在喉部的異物咳出。
另一個方法是:迅速從后方摟住幼兒的腰部,用大拇指的背部頂住幼兒的上腹部,間斷地向上、向后,沖擊性的推壓,促使橫膈肌壓迫肺,產生氣流,將氣管里的異物沖出,無效時必須速送醫院急救 。
二、高熱驚厥
高熱驚厥好發生在6個月到3歲嬰幼兒之間,多發生在呼吸道感染時。高熱驚厥的發作主要是因為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加之感染發熱而造成。
高熱驚厥的特點:
1、幼兒在體溫達到38.5度以上,特別是39度以上時突然出現抽風現象,這就是發生了高熱驚厥,驚厥多為全身性,突然發作,意識喪失,雙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視,頭后仰,四肢抽動或呈強直狀,口角或和面肌也可抽動。面色青紫或蒼白。持續時間短,一般少于10分鐘。
2、驚厥均發生在高熱開始24小時,特別是12小時內,體溫驟升時。
3、驚厥后意識恢復快。
4、既往有高熱驚厥史或家族中有高熱驚厥史,驚厥多僅發生1次,熱退后不再發作。
在幼兒園午休時發生此狀況,教師不必驚慌,緊急采用以下方式處理:
(1)針刺或拇指按壓:人中、百會、合谷。
(2)積極降溫,松解衣被,用毛巾沾冷水擦浴(頸側、腋窩、大腿根部)。
(3)解開衣領,保持呼吸道通暢。讓幼兒保持側臥體位,以防嘔吐物及分泌物吸入導致窒息,這是幼兒發生驚厥時最需要注意的。
(4)患兒尚未牙關緊閉時,用手帕、布墊折成條或裹勺柄置于上下牙之間,以防咬傷舌頭。
(5)經過簡單緊急處理后,立即送往醫院診治。
高熱驚厥常能自動緩解,最需要的是老師及時的護理,防止因嘔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其次不能使勁拽幼兒發生痙攣的肢體,以防發生骨折。加強晨檢,及時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午休時加強巡視,注意患上感孩子的精神狀態,及時發現幼兒的發熱跡象是避免此病的關鍵。
三、小兒癲癇
癲癇是由多種病因所引起的大腦功能障礙綜合征。是大腦皮層或皮層下細胞群的超同步異常放電而引起的突發性、一過性腦功能紊亂。由于異常放電的部位及類型不同,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最常見的癥狀是驚厥和意識障礙。患病的幼兒會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發過即蘇,醒后一如常人。突發突止及反復發作是本病的共同特征 。
發作急救:
(1)不能強行制止患兒的發作或按壓患兒的四肢,以免引起骨折。
(2)患兒發作的時候,要有專人守護,應立即用一雙筷子纏上布塞入上下牙之間,以防止咬舌致傷;解開上衣,將頭部轉向一側,以防止嘔吐物或分泌物吸入氣管引起窒息。
(3)大多數患兒可在短時間內完全清醒,如抽搐不斷,或15分鐘后仍未清醒,呼吸困難或身體受傷,則要撥打120急救電話尋求醫生的幫助。
(4)如果班級中有這樣的孩子,平時要留心觀察,摸索規律,注意避免促成患兒發作的原因,如過度疲勞、情緒激動、進食過量、高聲、強光、感冒等。午休時更要加強巡視,注意觀察,有許多癲癇疾病常在睡眠中突然發作。
對于幼兒園的規章制度,其目的并不是要懲罰或者獎勵教師,而是要讓每一位教師都樹立在幼兒園以幼兒為中心的思想,而不是出了事故后的補救或者推卸責任,建立健全良好的規章制度,一方面可以使幼兒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也是讓幼兒園得到保障。雖然幼兒園中的安全事故的發生具有偶然性,但是,只要我們每一個教師上崗是人在心在,以幼兒為中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必然能將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的。
午休當中,孩子進入了甜甜的夢鄉,做為教師的我們就是孩子們生命的守護神,每一次到位的檢查,巡視,細心的觀察,(幫孩子蓋蓋踢掉的被子,糾正一下睡眠姿勢,摸一摸患病孩子的小臉。)都是在維護孩子的健康安全,為孩子構建一道安全的“防火墻“
午休的要求
1、幼兒睡前老師應該進行午檢,仔細檢查幼兒是否帶有小棒、玻璃、扣子、硬幣以及有尖角和刀刃的東西,以免刺傷幼兒或塞入鼻內、耳朵,吞入氣管或肺內。并讓幼兒有秩序地入廁,避免幼兒之間打鬧、推搡,發生意外。對午睡期間入廁幼兒,生活老師要及時協助幼兒上下樓梯,不得讓幼兒自己下樓梯,以免摔傷。
2、午睡時,老師應幫助幼兒脫掉外衣、外褲,鞋襪整理好后放在固定的地方,并且不要用外衣、外褲作枕頭。要密切注意幼兒上、下樓梯的安全。
3、生活老師在幼兒午休時不得離崗、睡覺、聊天、干私事、長時間接電話、發短信等。
4、幼兒睡眠時生活老師應經常巡視幼兒,觀察幼兒的精神狀態及睡眠情況,及時幫助幼兒蓋好被子,以免著涼。生活老師要及時發現并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睡眠姿勢,切忌讓幼兒蒙頭睡覺,以免發生危險。發現幼兒有異常情況,如發熱、劇烈咳嗽、流鼻血、腹瀉、嘔吐等要立即采取措施;嚴重者與家長及園長、保健醫生聯系。
5、巡視間隔的時間,生活老師站和坐的位置要能看到全體幼兒的入睡情況。要能保證在第一時間,以最快速度到達發生意外的幼兒處,保證無論哪位幼兒發生突發情況都能及時發現。建議生活老師可以坐在睡室的樓梯口旁邊;防止幼兒睡覺時滾下以及私自下樓。
6、要經常檢查幼兒小床是否牢固、安全。電器等設施設備是否安全,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維修或更換,對寢室內幼兒能觸摸到的插座或燈具要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7、午睡起床后,老師要再一次清點人數,讓組織學生有次序的上廁所,防止發生意外,然后生活老師按要求整理好被褥,保證寢室衛生,通風。
8、要清晰各班午睡管理中的特殊幼兒和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如感冒咳嗽比較厲害的幼兒安排睡在一樓,以免睡室空氣不流通而感染其他的幼兒。
9、生活老師應做到“兩摸四巡“。
什么是“兩摸四巡“?
兩摸:
為確保幼兒午休的安全,午休階段;生活老師應該每隔一小時或一個午休至少兩次以上撫摸幼兒的額頭。觀察幼兒有無發熱或出汗,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幼兒體質的需要實施個性的蓋被量。
四巡:
撫摸后的間隔時間;生活老師應該每隔半小時或一個午休最少四次以上的巡視。巡視中注意觀察幼兒的精神狀態及睡眠情況,及時幫助幼兒蓋好被子,以免著涼,及時發現;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睡姿。特別是冬季室內的保暖,午休值班者要輕楚本班易蹬被的幼兒,及時幫他們蓋被。對于易蒙頭大睡和趴著睡的幼兒,要注意及時將他們的被頭掀開,把身體翻正,以免發生窒息等安全事故。
謝 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