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的實施要點PPT課件這個PPT共86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的特點,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的類型,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的實施要點等,歡迎點擊下載。一、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的特點
(一)什么是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
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是教師根據科學教育的目標,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擇教學內容,提供相應的材料,面向全體幼兒開展的科學探索活動。
(二)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的特點
1.內容來源于生活,符合幼兒興趣與需要
幼兒科學教學內容一般是教師根據幼兒科學教育的總目標和教育活動內容,結合本地、本園的具體情況,同時也充分考慮本班幼兒的興趣特點而選擇和確定的。
(1)科學教學活動內容選擇的依據
① 依據《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主要精神
② 符合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目標
目標是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而內容是目標的細化、具體化,是實現目標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徑。否則會偏離科學教育目標,也會偏離幼兒教育總目標。
★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目標選擇內容,并要我們把一項目標一個內容地進行一一對應,這是比較困難的,也是比較狹隘的。在實踐中,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每一個目標都是通過多種內容、多種形式來實現的。
【比如】“能表現出主動關心、愛護周圍環境的情感和行為”這一目標,就需要多項活動長期培養,才能達到這一目標。
同樣,一種內容也可以把目標整合起來(即同時貫徹多項目標的要求)。
③ 依據幼兒認知發展的特點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內容的選擇必須依據幼兒身體和心理發展的特點。不同發展階段的幼兒,他們認知發展的特點是不同的。
下面,我們以“神奇的雨”為例,分階段通過目標來透視內容的年齡階段區別
在小班,幼兒思維處于直覺性向具體性、形象性過渡,那么設立的目標可以是:
1.喜歡觀察下雨的情景,體驗聽雨、看雨、玩雨的樂趣。
2.初步感知雨的形成,知道春天會下雨。
3.能夠運用語言表達交流自己的感受。
這個年齡階段,活動內容多數集中在兒童的觀察、感受、討論當中。
到了中班,幼兒思維特點是具體性、形象性為主,具有了分辨事物的能力,那么設立的目標可以是:
1.樂于發現,感受雨的形成與變化的巧妙。
2.區分小雨、大雨、雷雨,并比較它們的異同點。
3.能夠說出下雨前后的景象區別。
這個年齡階段,活動內容開始偏向鍛煉幼兒的比較、復述、記憶能力。
大班時,兒童的思維開始有抽象性思維的萌芽,初步具有了概括事物的能力,目標可以設置為:
1.積極參與討論,樂于運用多種形式表達“水蒸氣蒸發”的現象。
2.初步感知水的三態,觀察 “水蒸氣蒸發”以及“水凝結并落下”的過程。
3.能運用語言、繪畫等形式描述自己的發現。
這個年齡階段的內容偏向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和動手能力較強的實驗和帶有抽象思維的理解。
④ 遵循科學自身的規律和特點
強調方法的科學性,尊重事實,反對迷信,反對主觀臆斷,這是科學本身所具有的特點。
(2)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內容選擇的范圍:
① 最基本的科學經驗
② 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
③ 適合開展教學活動的內容
包括有:
A. 科學情感與態度
對身邊現代生活中科學技術的印象
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
對身邊的科學現象的關心,觀察和積累
對周圍生活中的自然現象的觀察
被身邊的科學現象所吸引,愿意對一些科學現象進行嘗試
B. 科學知識
人體、動植物、生態與環境、自然科學現象、生活中的科學技術
C. 科學方法、能力方面
觀察的方法和能力、比較的方法和能力、
嘗試探索的方法和能力、信息收集的方法和能力
2.幼兒科學學習以材料為媒介,在探究中學習
準備學習材料應注意以下方面:
(1)材料的選擇要因地制宜,數量充足
選擇他們常見的材料,就地取材,多利用自然物和廢舊物,使兒童體會到科學就在身邊。而要材料充足,保障每個兒童的操作欲望得到滿足。
(2)材料要根據教育目標選擇
符合幼兒的發展水平,才能引起他們的探究興趣和探索的熱情。過于簡單,幼兒容易失去操作興趣,過難,幼兒會不知所措,難以下手操作。
不要提供容易分散幼兒注意力的材料(塑料小魚、能發出聲音的小鴨子等)
(3)材料的種類要豐富
盡可能為幼兒提供多種可以產生相同或者相似現象的材料,并創造條件讓不明顯的關系明顯化。
如在“沉浮實驗”中,玻璃球和玻璃瓶子都是玻璃制品,也都會在一定條件下沉入水底。但是下沉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如果把玻璃瓶子蓋上蓋子,就不會下沉;裝了半瓶水的瓶子也許會漂浮;整瓶水就會下沉……
如摩擦力實驗中,如果水平方向不同材質的地面小車前進速度不明顯,就提供斜面,造成明顯的實驗現象。
(4)材料使用的安全性
避免鋒利、尖銳、易碎、高溫、有毒和超過人體安全電壓的電源等
在提供如小豆子之類的材料時,注意不要讓幼兒放入鼻孔或者而耳朵里。
3.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是幼兒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過程
強調讓幼兒通過與物質材料的相互作用即操作學習,幼兒是在“做科學”而不是“聽科學”,是以自己操作材料的主動活動。
4.教師的直接指導與間接指導相結合
(1)平行式指導
是指教師在幼兒旁邊,和幼兒玩相同的材料或進行相同的活動,給幼兒提供榜樣,起示范作用,從而達到指導的目的。
(2)交叉式指導
是指教師主動參與或接受幼兒邀請參與活動,通過與幼兒的互動,來達到指導的目的。
(3)垂直式指導
是指幼兒活動出現嚴重違反規則或攻擊性的危險行為時,教師直接介入活動,對幼兒的行為進行直接干預。
★ 在教師直接指導和間接指導下的學習,是一種高效率的學習方式。幼兒既經歷了探索學習的過程,又獲得了成功的學習結果,既能在操作的過程中得到滿足,又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不失為一種“兩全其美”的策略。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