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7-0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科學會飛的塑料袋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小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意圖:
科學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樣幼兒在以后的教育過程中才不至于因為自己的方法不當而走彎路,幼兒每天都離不開各式各樣的游戲,游戲伴隨著幼兒的成長。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們對塑料袋的大小、顏色、軟硬和聲音有進一步的認識。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塑料袋的材質和聲音,從中獲得豐富的經驗。讓幼兒在游戲中學到本領,收集經驗。激發幼兒對科學探究的欲望。
活動目標:
1.感知塑料袋大小、顏色、軟硬,及發出的聲音。
2.體會“玩中學”科學的樂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材料準備:
不同大小、不同顏色、軟硬的塑料袋等。
活動過程:
一、用各種感官感知塑料袋
1.直接引入塑料袋,吸引幼兒的興趣
2.運用看、聽、摸等感官,感知塑料袋的材質和聲音。
(1)摸一摸、看一看,講一講。
(2)互相摸一摸、看一看感受塑料袋的不同。
自己摸摸和看看言語介紹
比較大小
讓塑料袋發出聲音
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讓塑料袋發出聲音
借助音樂運用肢體語言表現已有經驗,體會游戲的樂趣。去戶外和塑料袋做游戲。
二、了解為什么塑料袋是不同的
塑料袋是干什么的,利用比賽的形式讓小朋友用塑料袋裝東西。在裝東西的時候,有的小朋友的塑料袋破了,從而引入探索為什么會破。
通過探索出的結果,引出下一個問題:為什么在同樣的力度下塑料袋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小朋友利用塑料袋不同的聲音給歌曲有節奏地伴奏跳舞。
活動反思:
活動中給了幼兒充足的時間來體驗,并有充分時間表達的機會,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游戲化的科學讓我感受到,不僅材料能給幼兒帶來快樂,而且情景和游戲也能給幼兒帶來快樂,讓幼兒在游戲和情景中開開心心地學到了本領。科學教育的玩中學就是指讓幼兒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現的過程——提出問題、猜想預測、動手操作、記錄信息、解釋討論、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發展幼兒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班科學教案:我有耳朵和鼻子》:小班科學活動我有耳朵和鼻子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初步知道耳朵和鼻子的用處,了解一些簡單的保護方法。能用耳朵聽辨不同聲音,學習用鼻子聞氣味的方法。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科學我有耳朵和鼻子教案吧。
《小班科學:顏色對對碰(第4版)》:小班科學活動顏色對對碰(第4版)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理論依據,實施策略,重難點分析,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生變化。積極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科學顏色對對碰(第4版)教案吧。
《小班科學教案:玩顏色》:小班科學活動玩顏色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通過玩一玩、想一想、說一說,初步了解顏色的簡單變化。激發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科學玩顏色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