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7-1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科學起米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了解米的生產過程,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材料,采用不同方法起米。
2、增強幼兒參與探究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嚴謹的科學態度。
3、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知道一些收割程序和工具
2.物質準備: 谷子若干,幼兒前期準備工具若干,教師準備工具若干:如磨子,碾
子,剪刀,筷子,瓶子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米的種植、生產過程,引起幼兒興趣
師:還記得我們的米從稻子到米要經過哪些過程嗎?
幼兒邊講述,教師邊出示圖片
師:從稻子到白米有個很重要的過程就是把稻子的殼去掉,在圖片中我們看到現在
的人是直接把稻子放進機器出來就是白米了,可是以前的人沒有這么發達的機器又是怎
么把稻子的殼去掉的呢?
幼兒猜想應討論,師幼一起觀察PPT
師小結:在以前稻子變米的過程叫“起米”,人們都是用的很古老的工具,你們想不
想也來試著“起米”呢?
二、幼兒嘗試“起米”,探索最有效的“起米”方式
1、選擇工具,自由分組
拿相同工具的幼兒為一組
2、分工合作,進行“起米”
教師分派給每組同量的米,在規定時間內看哪組“起米”最多
3、紀錄各組“起米”情況,互換工具再次嘗試
工具起米的效果,幼兒檢驗工具,再次進行起米
三、各組展示成果
請各組幼兒代表講述自己的操作方法,并展示成果。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教育要貼近幼兒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怎樣拓展,提升幼兒經驗。于是,我鼓勵孩子們回家,和家長一起討論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材料,用什么材料起米,而且不會把米弄壞,這一活動孩子們馬上很感興趣,和家長討論后帶來了各種工具,有石頭,瓶子,錘子,等等。并把自己的猜想記錄了下來。同時嘗試用多種方法,多種材料“起米”(即剝開谷殼)。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合作記錄,操作。最后我們還通過網絡資料展示精米廠生產米的流程,進一步提升了幼兒的生活經驗。
八、主題活動總結
“生活對幼兒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對幼兒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也是重要的學習途徑。幼兒的一日生活、與幼兒有關的社會生活及幼兒的游戲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我們要善于從幼兒的生活出發,利用幼兒身邊的人和事,利用幼兒熟悉的環境,以適合幼兒的方式,組織我們的教育活動,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發展。我們的“米”主題就是一個生活的過程,我們和孩子一起收集米的種植生產過程資料、一起認識了各種各樣的米,孩子們在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的過程中學習了關于米的知識。孩子們在活動中積極主動的探索,在充足的想像空間和時間里孩子們自主的找朋友、合作,孩子在身臨其境中獲得知識發展了能力。同時在這個主題中的音樂活動里,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時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在探究性游戲中,幼兒與同伴的合作游戲,幼兒團隊精神得到了提升,我也在與孩子的互動中,受到了很多的啟發,真正的體現出了教學相長。在進一步認識米的過程中,我們也讓孩子萌發了尊重人們勞動成果思想,培養了孩子愛惜糧食的習慣。
在這個主題活動中,由于時間等方面的限制,我們雖然沒有能去農村走一走看一看,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達,我們利用網絡媒體來彌補了我們的缺憾。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使孩子在城市中也感受到鄉村的氣息。
《大班科學教案:動物的翅膀》:大班科學活動動物的翅膀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認識各種動物的翅膀,學習使用觀察記錄表。激發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動物的翅膀教案吧。
《大班科學教案:擺動的沙漏》:大班科學活動X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要求,活動準備,活動指導等內容,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用力大小、易拉罐運動速度及沙的軌跡三者之間的關系。發展幼兒的手部肌肉,增強幼兒手部力度的控制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科學擺動的沙漏教案吧。
《大班科學教案:放大鏡》:大班科學活動放大鏡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準備活動,活動內容,活動評價,擴展活動,注意事項,教師活動相關信息等內容,了解放大鏡的作用,知道放大鏡可以放大觀察物體。利用放大鏡來觀察物體,感受其中的變化。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科學放大鏡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