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0-31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排序(數學)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并發現遞增遞減排序規律,會接著往下排。
2.用自己的的方式大膽表達操作的結果。
3.感受規則排序在生活中的運用及其產生的美感。
活動準備:
課件、幼兒操作材料等。
活動過程:
1.情景引入,尋找排列規律。
師:小朋友,我是中都中心幼兒園的老師,我的幼兒園可漂亮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但看完后老師要請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1)出示課件1,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排列裝飾。
師:小朋友,剛才你們都看了我的幼兒園,怎么樣,好看嗎?現在我想問問你看到了什么?(幼兒回答)它好看在哪?是怎么設計的?
(2)出示門、圍墻圖片,觀察比較發現等差關系,引發幼兒思考如何排列。
師:這是新幼兒的圍墻、(大門),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它們的設計的,你發現了什么秘密?我們想一想該如何來設計?
(3)小結。剛才小朋友都看了我幼兒園的大門是兩種顏色,左扇門是一種顏色的數量不變,另一種顏色的數量越來越多;而右扇門是一種顏色的數量不變,另一種顏色的數量越來越少。還有圍墻也和右扇門一樣,一種顏色的數量不變,另一種顏色的數量越來越少。小朋友真棒,發現了新的排列規律。
2.幼兒操作,學習遞增遞減的規律排序規律。
(1)引導幼兒觀察操作卡上設計材料,找出規律,并繼續進行排列。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設計材料,我幼兒園的設計師因有事沒設計完,現在我請小朋友幫忙把這些沒有設計院完的接著往下設計。但小朋友先看看設計師是按什么規律設計的,然后我們一起來接著往下設計。
(2)幼兒分組操作,并將操作卡分成兩類(遞增和遞減),展示在展板上。
(3)觀察評價,總結規律。
①師幼共同觀察評價大家設計的排列正誤。
②教師小結規律: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設計得很美!比如(門簾等)是按照一種顏色的數量固定不變,另一種顏色后面一次的數量比前面一次的數量增加1,這種設計的排序規律,我們叫它遞增規律。還有(汽球等)是按照一種顏色的數量固定不變,另一種顏色后面一次的數量比前面一次的數量減少1,這種設計的排序規律,我們叫它遞減規律。
3.幼兒分組操作"裝扮幼兒園",鞏固知識。
師:我剛才看到你們幼兒園也新建一座新樓房,可是我發現新樓房四周還空蕩蕩的,沒有種樹、沒有圍墻等等,要不我們也一起來裝扮它。
(1)介紹各組材料。
※設計圍墻:用兩種形狀的圖形,按照不同規律在操作卡上"掛設計圍墻"。
※掛彩旗:用兩種顏色的圖形,按照不同規律在操作卡上"掛彩旗"。
※種樹:用兩種不同的種類,按照不同規律在操作卡上"種花圃"。
※鋪地磚:用兩種顏色的卡紙,按照不同規律在操作卡上"鋪地磚"。
※設計大門:用兩種顏色的汽球,按照不同規律在操作卡上"設計大門"。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重點觀察幼兒是否按照遞增遞減的規律來排列。
(3)幼兒分享交流:你做了什么,是按照哪種規律進行排列的?
4.知識拓展:感受規律排序在生活中的作用。
師播放生活中一些常見按一定規律排序的東西,讓幼兒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規律排序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大班科學教案:什么東西不見了》:大班科學活動什么東西不見了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重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發展幼兒的觀察、記錄能力,體驗探索的樂趣。引導幼兒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動下探索操作、初步理解物體的溶化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什么東西不見了教案吧。
《大班科學活動:好玩的繩》:大班科學活動好玩的繩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延伸,活動反思,活動過程等內容,通過一系列有關繩子的游戲,激發幼兒對玩繩的興趣,讓幼兒體會到玩繩的快樂;通過玩繩,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好玩的繩教案吧。
《大班科學教案:海陸空大集合》:大班科學活動海陸空大集合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知道交通工具的不同類型及其功能。通過比較、討論及分類活動,找出它們的異同點,并初步認識相應的漢字“水中、地面、天空”。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海陸空大集合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