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0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語言一園青菜成了精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語言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閱讀圖書,初步學習童謠內容。
2.通過多過閱讀方式感受童謠的節奏性和趣味性。
3.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5.幼兒活動時遵守秩序的觀念。
活動準備:
1.圖書PPT、兒歌MP3
2.樂器
3.人手一張蔬菜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2,引起興趣。
1.教師:這是什么?有哪些菜?長得怎么樣?
教師:出了城門往正東,一園青菜綠蔥蔥。
(二)師生共同閱讀,幼兒初步感受。
1.集體閱讀3
(1)剛才很安靜的菜們現在呢?跳的跳、跑的跑、鬧的鬧,都離開了菜地。
(2)教師:猜猜發生什么事情了?這園青菜都怎么了?他們都變成精了!你知道這里的精是什么意思么?
(3)教師:怎么會變成精的呢?
(4)教師:原來,最近幾天沒人問,他們個個成了精。
2.自主閱讀:4-8
圖4
(1)教師:菜精們都排好了隊,好象在抬著綠頭蘿卜和紅頭蘿卜。他們在干什么呢?
(2)教師:原來他們在玩游戲呢:綠頭蘿卜稱大王,紅頭蘿卜當娘娘。
圖5
(1)教師:這是誰?她在干什么?
(2)教師:原來:歪嘴葫蘆放大炮,轟隆隆隆三聲響。
(3)教師:大炮放了幾聲?老師們也來學著放一放。
圖67
(1)教師:大炮打到誰了?打得他們怎么樣了?
(2)教師: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黃瓜上下青。
(3)教師:打得辣椒滿身紅, 打得茄子一身紫。
圖8
教師:游戲結束了,所有的菜精們又回到了菜園里。出了城門往正東,一園青菜綠蔥蔥。
(三)根據圖片回憶兒歌內容,學習兒歌。
(四)多種方式感受童謠的節奏感,體驗童謠的趣味性。
1.有節奏的閱讀(整體)
(1)跟著老師讀,節奏稍慢,邊看圖片邊閱讀。
(2)跟著節奏讀。
2.分隊閱讀:兩隊,最后一隊整體。
3.角色表演。
(1)集體表演
(2)集合樂器節奏表演。
(3) 小組表演。
教師:請一組小朋友到前面來為大家表演,誰有勇氣的?表演的是時候能加上自己的動作是最好的了。
活動延伸:
1.游戲表演:繼續將故事中的情景表演出來。
2.課堂教學:大班繪畫活動《一園青菜成了精》。
3.親子創編:《一池水禽成了精》《一園家禽成了精》等。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大班閱讀講述教案:貪吃的小貓》:大班語言活動貪吃的小貓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等內容,能仔細觀察畫面,大膽講述小貓貪吃的不同神情。了解常用量詞“根、包、瓶、塊”等的使用和搭配,豐富相應的詞匯量。?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閱讀講述貪吃的小貓教案吧。
《大班教案:《有趣的動物聲音》》:大班語言活動《有趣的動物聲音》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培養幼兒的傾聽力,學習動物的叫聲。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有趣的動物聲音》教案吧。
《大班語言優質課教案:三個和尚》:大班語言活動三個和尚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活動目標,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通過引導幼兒討論,確定《三個和尚》故事中的角色,幼兒嘗試扮演。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愛的角色表演,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語言優質課三個和尚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