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01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數學活動學習等分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學習將不同形狀的物等分的方法,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萌發對等分的興趣。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 彩帶一條,剪刀,提供每個幼兒不同形狀(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紙。
2、作業紙,卡:二等分、四等分
活動過程:
一、學習將物體二等分,初步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1,出示禮物袋:喜羊羊送來的禮物,接電話。
2,教師先從禮物袋里出示--彩帶,提問:把這根彩帶送給我們班最乖的兩個乖孩子,那怎樣分才能使兩個乖孩子拿到的彩帶一樣長呢?
A、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
B、教師是否講彩帶兩頭對折,剪成一樣長短的兩根彩帶,幼兒初步感知二等分的含義,得出結論:二等分
二、幼兒探索將不同形狀的圖形進行二等分,進一步感知而等分的含義。
1、逐一出示不同形狀的物體,在黑板上展示,發放每人不同形狀的物體,幼兒操作探索。
小結:將正方形、長方形的紙對折,就可以折出兩個相同的長方形。
幼兒繼續探索還有什么方法。
小結:還可以角對角對折,就可以折出兩個相同大小的三角形。
2、每人一把剪刀,將物體二等分剪開,比較和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三、在二等分的基礎上,探索四等分的方法;
1、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德經驗分享、交流。
2、比較四等分后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么不一樣?
四、作業紙:練習。隨音樂出活動室。
課后反思:
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的價值趨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展區發展。大班的孩子喜歡探索,喜歡嘗試,對于動動,做做,非常感興趣,于是我根據幼兒興趣、需要以及年齡特點擬定了我本次活動目標。整個活動我沒有任何灌輸形式的教法,而是采取鼓勵幼兒主動積極探索、同伴間互相學習的方法達成教學目標。雖然整堂課的時間顯得稍微長了一些,但小朋友們始終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引導他們發現等分多種的方法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小朋友操作的材料比較多,上課的時間也顯得比較長了。如果讓孩子分組操作那孩子的合作能力也可能會在其中表現出來。
1、在活動第一環節的操作后可以不用在再次去強調多種等分的操作方法,然而顯得有的重復。
2、由于在平時也沒多時間給孩子去操作紙工,所以在操作中顯得有點不聽指揮就一味的操作中練習,動手能力有點差。在以后教學中,孩子的動手方面能力也不可疏忽。
所以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還有很多的地方要去琢磨和發現。要想成為一個全方面合格的老師還要不停的去學習,不停的去鍛煉。
《設計門牌號碼》:大班數學活動設計門牌號碼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延伸,活動過程等內容,感受門牌號碼與樓層、房間位置之間的對應關系,學習用數字表示。運用生活中的序數經驗,為動物樓房設計門牌號碼。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設計門牌號碼教案吧。
《科學運沙》:大班數學活動科學運沙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掌握運沙的科學方法。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現:用大小不同的工具來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少,小工具運的次數多。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科學運沙教案吧。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臺歷》:大班數學活動認識臺歷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初步認識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順序,一星期有7天,一個月有30、31天。通過探索活動,了解一年有12個月,會看月歷,能夠正確說出月歷上的日期和星期。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數學認識臺歷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