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3-3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數學公開課趣味拼搭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活動目標: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2、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思維靈活性。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顒臃治觯褐攸c:是感受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難點:幼兒在感受過程中關鍵點是對于不同圖形中共用邊的感知與理解。二、活動準備:火柴棒若干根、記號筆、紙。三、活動過程:(一)、變魔術,引出課題。1、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魔術,大家想不想學呀?2、出示兩個三角形,提問:它是由幾根火柴棒拼搭成的?3、教師變魔術:我要拿走一根火柴棒,還剩幾根?我用五根火柴棒也能搭兩個三角形,你們信嗎?4、誰看出了其中的秘密?為什么五根火柴棒也能搭出兩個三角形?(因為它們有一條公用邊,它叫“公用邊”)(二)、教師啟發幼兒用火柴棍拼搭圖形,感知圖形邊的共用特征。1.請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兩個三角形。(個別幼兒示范)2.請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個正方形和一個三角形。(個別幼兒示范)3.請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個別幼兒示范)三、幼兒操作活動,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思維靈活性。1.出示記錄表,提出拼搭的要求。(1)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個正方形。(2)將你搭出的圖形畫出來。(3)記錄你所用的火柴棒的數量。2. 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進行指導。3.活動評價。四、活動延伸:請小朋友回班級進入區域繼續利用我們的棒來繼續變魔術,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個三角形。
活動反思:
《有趣的拼搭》是一年級學生第一次上的數學的實踐活動課。這堂課學生學得很開心。在我的指導、組織下,學生們分組活動。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四種立體圖形的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讓學生在拼、搭的活動中加深對立體圖形特征的認識與理解。教材先安排學生用相同的立體圖形拼出各種各樣的組合圖形,再讓學生用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拼搭出又高又穩的組合圖形,其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學生在拼搭的活動中進一步認識立體圖形的特征;二是在“看誰搭得又高又穩”的活動中,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獲得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在這個環節里,我首先引導學生讀題和看圖意,并提出“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的問題,以培養學生認真讀題、審題和仔細觀察的學習習慣。接著,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你想怎樣搭呢?”讓學生先思考搭一搭的策略,再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搭的游戲。
在搭的過程中,發現有的小組難以把球放穩,于是問:“小朋友,你們在搭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當學生提出很難把球放穩時,我抓住時機,讓成功了的小組介紹經驗,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使其他學生在傾聽、交流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然后讓學生再次嘗試,以驗證方法。最后向學生提出:“有什么辦法能知道誰搭得高?”引導學生觀察教科書中兩種搭法的差異,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的能力。在“搭一搭”的環節中,由于之前我沒有向學生明確要求,且學生一看到了那些積木,就控制不住激動的心情,都爭著、搶著來玩,根本不受控制。在每一次操作活動前,要向學生明確每一個操作活動的要求,且在交代要求時,必須讓學生注意聆聽,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并想盡一切辦法調控好課堂紀律,以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神奇的三角形》:大班數學活動神奇的三角形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讓孩子們知道三角形的特征。提高孩子們的握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神奇的三角形教案吧。
《大班數學:水一樣多嗎》:大班數學活動水一樣多嗎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嘗試實驗,獲得有關容量守恒的經驗。樂意動手動腦探究水的變化,了解它的主要特性。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數學水一樣多嗎教案吧。
《大班數學教案:復習7的加減》:大班數學活動復習7的加減教案主要包含了課題生成:,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效果分析,專家點評,活動過程等內容,復習“7”的加減及組成,能夠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能夠通過實物列出加減算式,并能通過算式口編相關應用題,發展幼兒快速敏捷的反應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兒分組活動的常規。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數學復習7的加減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