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05
這是被壓扁的沙子教案板書,是優秀的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整體感知
1、概括本文內容:
通過對“被壓扁的沙子”的反思,證明外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
2、本文對于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提出了哪兩種科學假說?
“撞擊說” “火山說”
3、文章怎樣引出“撞擊說”的?找出有關表現這一內容的文字:
“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現了稀有金屬銥”。這可能是由于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這也許是導致所有包括恐龍在內的許多生物滅絕的原因。”
4、文章怎樣引出“火山說”的?找出表現這一內容的文字:
“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么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滅絕的巨大災難。”
二、具體分析課文
1、分析課文的2—5節:
①金屬銥的發現說明了什么?
說明了地球可能遭到小行星或彗星的撞擊。
②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的撞擊,引起火山噴發,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使許多塵埃進入平流層,導致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而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③毫無疑問,6500萬年前地球曾有過一次“大滅絕”,發生過一次“大劫難”。這句話中的“大滅絕”“大劫難”分別指什么?
大滅絕:是指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的滅絕。
大劫難:指由于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的撞擊,而引起火山噴發、大火、潮汐大浪等一系列災難。
④作者認為研究“撞擊說”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原話回答)
因為我們將來也許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大災難。我們需要盡可能多地了解這種事件所產生的影響,因為將來面臨這種事件時,我們可以采取某種應急措施。
2、文中所說的“普通沙子”和“斯石英”都是由二氧化硅構成的。
3、“斯石英”和“金剛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都是由于在超高壓的狀態下,原子相距很近而變得極為致密。
4、“斯石英”變為“普通沙子”的速度可以加快,但必須把溫度升得足夠高,其原因是什么?
因為增溫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們之間能夠相互分離,返回原始狀態。
5、科學家怎樣證明“撞擊說”的?
(1)舉斯石英和金剛石的例子
推斷: 普通的沙子在超高溫的狀態下會成為致密的“斯石英”
“斯石英”在自然狀態下經歷數萬年的反彈,又會變成沙子
結論: 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生過巨大的撞擊,形成過高壓,而且肯定沒有
發生過火山活動。
(2)舉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石例子
在新墨西哥州拉頓一些地方發現了斯石英,而且有證據顯示這些地區曾經受到巨大隕石的撞擊。撞擊所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了“斯石英”。
教學目標
1、把握說明的內容,理清說明思路。
2、對比閱讀,比較分析每篇各自的說明對象和說明角度,培養學生善于多角度、多側面看問題的科學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1、把握說明的內容,理請說明思路。
2、對比閱讀,比較分析每篇各自的說明對象和說明角度。
教學難點
對比閱讀,比較分析每篇各自的說明對象和說明方法等,培養學生善于多角度、多側面看問題的科學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圖片,恐龍原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曾“統治”地球達一億七千萬年之久,但我們知道現在這種生物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滅絕的?可謂是眾說紛紜,至今仍然是科學的一個謎。今天我們來學習《被壓扁的沙子》,本文是破解此謎的一個觀點,看看能否讓人信服。
(一)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1.對于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科學界存在著哪兩種對立的說法?各自的依據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說明恐龍是怎樣滅絕的?
討論明確:
1.科學界對于恐龍在6500萬年遭遇滅頂之災,存在著的兩種對立的理論是:“撞擊說”和“火山說”。
“撞擊說”的依據:在一個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現了稀有金屬銥,它的含量異常豐富。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由于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內部,引起火山噴發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火山說”的依據: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么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2.作者意在說明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二)探究學習
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1.在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中,作者為什么肯定“撞擊說”而否定“火山說”?
討論明確:
在作者看來,有論據驗證的理論才能成立。
作者對前蘇聯科學家的實驗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
①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這種被壓扁的沙子因此被稱為斯石英。
②斯石英的原子之間結合的極為致密,在通常條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數百萬年。
③在一些地方已經發現了斯石英,而且有證據顯示這些地區曾經受到過巨大隕石的撞擊。
④在進行過原子彈爆炸實驗的場地也發現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脹火球的巨大壓力形成的。
由以上兩例,作者認為斯石英也應該出現在壓力極高的地殼深處。
⑤火山活動地區至今沒有發現過斯石英。作者認為,地殼深處的斯石英可以通過火山噴發被攜帶到地表。然而,噴發溫度極高,巖石會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攜帶而來的斯石英都被轉化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斷定: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過撞擊。
⑥加上科學家又有新的發現:在巖層年齡為6500萬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層中,檢驗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種原子排列。
就這樣,作者最后確認,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2.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嗎?
討論明確:
作者以科學發現和科學實驗的成果為依據,層次清楚地說明了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
行文思路:先提出問題,然后作出假設,經過推理論證之后,作出結論。第二篇短文是提出兩個假設,通過論證否定了其中的一個。而前篇短文由一個問題提出另一個問題。
3.《恐龍無處不有》和《被壓扁的沙子》比較閱讀。
本文與前一篇文章有什么異同之處?(從說明內容、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語言進行比較)
a.說明內容:《恐龍無處不在》是從恐龍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撞擊。
b.說明順序:兩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邏輯順序,重在說明事理,科學發現→觀點產生→科學研究→印證觀點。這是一種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邏輯說明順序。
c.說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種說明方法。
首先都采用了舉例子:《恐龍無處不在》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說明“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舉“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說明南極不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被壓扁的沙子》中舉“斯石英與金剛石”,“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石”證明斯石英是由撞擊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的,從而得出“恐龍的滅絕是撞擊造成的”。
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較:《恐龍無處不在》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而《被壓扁的沙子》則是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來說明斯石英與普通沙子區別。
除此以外,還有“打比方”“列數字”“作詮釋”等說明方法的運用。
d.說明語言:準確簡練,淺顯易懂,幽默風趣。
(三)布置作業
1、課后練習三:提示這兩篇課文涉及到了哪些科學領域?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搜集有關恐龍的資料,豐富知識。
板書設計:恐龍滅絕
撞擊說
沙子〈——————〉斯石英
火山說
附圖片:本來想就用壓縮文件上傳
6、被壓扁的沙子
教學目標:
1、把握本文有關恐龍滅絕的觀點,本文說明其觀點的行文順序及語言特點。
2、善于運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3、科學需要合乎邏輯的分析、探索,廣泛閱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文章所說明的事理,領會文章的說明順序
2、品味本文語言嚴密準確的特點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共同探討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說家、被公認為當今美國科幻小說家的泰斗的阿西莫夫所撰寫的一篇說明性文章《被壓扁的沙子》
文章的題目通常對文章有一定的概括或提示作用,看到本文的題目《被壓扁的沙子》,你猜想本文會寫些什么呢?大概會介紹類似沙子為什么被壓扁,或者被壓扁的沙子是什么樣的之類的問題吧
本文到底介紹什么科學知識,我們肯定能在文章里找到答案就請大家和我一起進入阿西莫夫書寫的科學世界吧!
(二)據言知意你從文中知道了什么?
請同學們瀏覽文章,了解本文究竟揭示了什么科學奧秘,借此了解本文的主要內容
在品析之前解決字詞知識
1、文章是介紹沙子的知識嗎?(有關恐龍滅絕的原因,原來本文的主角不是沙子,而是恐龍)
2、題目是《被壓扁的沙子》,內容卻恐龍滅絕的原因,題目《被壓扁的沙子》是否偏離主題了?我們換成《恐龍是怎樣滅絕的》會不會更好?
本文題目不但沒有離題,還能提示讀者,恐龍滅絕的“撞擊說”所以產生,與被壓扁的沙子的科學發現和科學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題形象性強,容易激起好奇心,引起人們的閱讀興趣
3、恐龍滅絕的原因一直是學術界有爭議的問題,因而產生兩種學說“撞擊說”“火山說”在探究恐龍滅絕的原因時,作者的觀點是什么?他的觀點以什么為依據,又是怎樣推論出來的?
請仔細閱讀,圈點勾畫找出文中關鍵語句,思考作者得出結論的過程
提示:一般文章每個段落中都有概括性、提示性的文字或語句,在閱讀中畫出這樣的內容可以幫助你提煉文章主要信息,快速準確的掌握文章主要內容所以說,圈點勾畫是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之一
☆小組討論,與周圍同學分享你的閱讀信息,并交流觀點,讓同學明白得出結論的原因及過程[請幾名同學展示]
作者運用嚴謹的思維方法,層層剖析了恐龍滅絕的原因(邊總結邊板書):
作者以科學發現和科學實驗的成果為依據,層次清楚地說明了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
說明順序:科學發現→觀點產生→科研成果→印證觀點這是一種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邏輯說明順序
☆邏輯順序:指按照人們思維發展的順序,進行合理的推論而得出科學結論的思維過程,寫作有關科學知識的文章是通常會采用這種符合思維順序的方法作為行文思路,這就使邏輯順序與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共同成為說明文的三大說明順序
(三)順意品言
同學們對邏輯順序有了基本認識,可是將深奧的事理由淺入深地展現在人們面前,一方面需要縝密的思維過程,另一方面還要借助語言這個有效的交流工具準確嚴密是說明文語言的基本要求品味文章語言特點也是我們閱讀文章的一項基本能力
1、請看大屏幕上的這兩句話:
(1)這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2)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兩句話有什么不同?有“也許”跟沒有“也許”,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點撥:“這”指什么?“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使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是導致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是客觀事實,還是根據現象推出的結論?是科學家根據科學現象進行科學推測得出結論如果去掉“也許”,句子意思就成了一個科學的判斷,與客觀事實不符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去掉“也許”,句意過于絕對化,與客觀事實不符)
雖然只是一個詞的應用,卻足以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和嚴密的特點了
2、請看這兩句話:
(1)如果在8500C的溫度下把斯石英加熱30分鐘,它將變為普通沙子
(2)如果在大約10000C把斯石英加熱30分鐘左右,它將變為普通沙子
像(2)一樣,把表示溫度和時間的詞換成不確定的大約數字,行不行?
(不行因為斯石英變為普通沙子的溫度和時間是推測出來的,還是經過科學驗證的客觀事實?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使用數字必須采用經過科學驗證后確定的數字,數字的運用同樣可以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密)
3、(學以致用)你在文中還能找出與前兩個事例相似、能夠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的句子嗎?嘗試分析這些句子
4、小結:通過《被壓扁的沙子》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親密接觸了阿西莫夫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他用縝密的邏輯順序、準確嚴密的語言,使我們明白了恐龍滅絕的原因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再次遇到類似文章時,能夠學以致用
(四)悟意會言能力嘗試
阿西莫夫除了這篇文章提到恐龍滅絕的問題,他的另一篇文章《恐龍無處不在》也與恐龍滅絕有關,《恐龍無處不在》跟《被壓扁的沙子》有什么異同點?
請大家閱讀《恐龍無處不在》,就兩文異同點互相交流(若時間充足,請大家齊讀《恐龍無處不在》的第一句話,提示他們:生活中一些貌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中存在著內在聯系,只要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你肯定會有獨到的發現)
(五)布置作業:
尋找《恐龍無處不在》與《被壓扁的沙子》有什么不同,結合課文做具體分析(可以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角度、說明語言、科學結論等多角度進行分析)
本篇課文涉及到較多的地理知識,為更好地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思路,有必要向學生介紹一些相關的地理知識,既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學科之間相互滲透。
但這些知識的介紹不能變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要避免把語文課上成地理課或有關介紹恐龍知識的生物課,所以與課文相關的課外知識可以以預習的形式布置給學生在課前完成。
本文的教學還是應該突出說明文的特點。 對于八年級學生來說,說明文是相當枯燥的,何況本文是純粹的科普文章,因此我在教授本文時力求形式新穎活潑,過程環環相扣,讓更多學生參與其中,盡可能實現教學目標。而從過程來看差強人意。
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將本文內容和電視科普片聯姻的構想是授課前晚忽然想到,時間倉促,某些環節雕琢不夠仔細,閱讀時間太短,應加強對課文的朗讀,重點句段的錘煉不夠。
二是作為教師的我臨場調動學生學習情緒上能力有所欠缺,課堂上反映出來的是學生參與面不夠廣,發言不夠踴躍,還應充分調動絕大多數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三是教者高估學生能力,忘記了學生整體素質教較差這一事實,導致實際課堂上的場面與我的構想出入較大。當然從課后反饋的'信息看,教學目標基本實現,而且相當多的學生喜歡這一種教學形式。一成不變導致學生思想的懶惰,求變求新定會有更多的驚喜收獲。我想這樣的”探索”越多,”發現”也就會越多。
教師深入鉆研教材,對課文內容把握好,課堂設計新穎,將科普文章講的通俗易懂,易于學生接受。教學思路清晰,過程流暢自然,長文短教,重點突出,且點撥到位。以央視欄目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也為下文學生歸納寫作內容、說明順序作了很好的引導。能聯系生活,適當開發資源,課堂容量大。教師的專業功底扎實全面,語言簡潔到位,并不乏妙語,有自己比較鮮明的教學風格。學生分組學習,合作探究,效率高,效果較好。若能有一定的影像、圖片資料作輔助,學生的興趣會更高,理解更清楚。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