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8
這是讓生活更美好教學反思,是優秀的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習作指導
1.選材要以自己熟悉的為主。
這個題目,從家庭考慮,可選擇親情、母愛、溫馨等,從學校考慮,可選擇朋友、師愛等;從社會考慮,可選擇愛心、寬容等;從自身考慮,可選擇思考、信心、忍耐等。如“愛”、“閱讀”、“擁有快樂”。
同時可選擇自己的材料來寫, 比如你占有豐富的有關珍惜時間方面的材料,就可以寫“珍惜擁有的,讓生活更美好”;可選自己感悟最深的寫,比如你平時對親情就有一定的感受和思考,就可以寫“親情,讓生活更美好”,就更能讓人耳目一新了。
2.寫作視角要注意與眾不同。
當你拿筆構思時,不假思索馬上就想到的內容,最好先不下筆寫,因為別人也可能一下子就想到了。正確的做法是:花上3 至5 分鐘,靜下心來,自我掂量、估測一下,自己要寫的題材別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屬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體驗,自己的發現,自己的感受。
3.切入點要小。
作文時切入點越小越好,這樣能小中見大,深處開掘。
比如“_____讓生活更美好”這個題,如果我們選“愛好,讓生活更美好”“自然,讓生活更美好”等,這樣的題目很大,就很容易寫得空泛、籠統,不能寫出真情實感。如果我們注意從小處落筆,寫“養貓,讓生活更美好”,“走進青山綠水,讓生活更美好”等,這樣從自我生活實際來擬題,就具體得多,就能通過自我的生活細節來寫活愛好、自然等對自己的深刻影響,而且可以采用多種表達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現自己的體驗與感悟。
4.如何融情于事、抒發真情?
(1)努力放大細節。
要想讓讀者對作文中敘述的事情留下深刻印象,就必須努力用“放大鏡”放大細節,選取鮮活、典型、感人的細節去表現文章的中心。
(2)巧用修辭手法。
寫作中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會使文章顯得匠心獨運。
(3)發掘點睛之筆。
文章有一個好的哲理性結尾,不僅會讓人回味無窮,而且還可以讓文章表達的情感達到更高境界。
范文評語
范文一:誠信,讓生活更美好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語有云:“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些話語時時刻刻都在提醒我們做人要講誠信。
有一次,我和妹妹去超市購物,那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們的心情也很舒暢。到了超市,我和妹妹沒花多長時間就選好了要買的東西。到了結賬的時候,雖然前面排著一條結賬長龍,但收銀員結算的速度很快,沒過多久就輪到我們了,收銀員阿姨對我說:“小朋友,你花費了10 元,支付了20 元,找你10 元,要收好哦!”收銀員阿姨一邊說一邊把錢遞給我。我從收銀員阿姨手中接過錢,隱約感覺這張10 元紙幣有點薄。由于后面等待結賬的人有些多,我就和妹妹拿著東西匆匆離開了。
妹妹和我說想吃糖葫蘆,我就帶妹妹去買,付錢的時候,老板對我說:“小朋友,你這錢是假的。”我當時心里一驚,拿著錢拉著妹妹去了超市收銀臺。路上我的心里直打鼓,擔心收銀員阿姨會不承認。到了超市收銀臺,結賬的人不是太多了,我等結賬的人走完了,鼓足勇氣悄悄對收銀員說:“阿姨,這張錢,是您剛剛找給我的,這是一張……假幣。”我支支吾吾地說著,看著收銀員阿姨的臉,生怕她會不認賬,生怕她會趕我走,欺負我是小孩。
收銀員阿姨聽了我的話,心平氣和地說:“是嗎?小朋友,你把這錢給阿姨看一下。”阿姨看完說:“這張錢確實是假幣,我記得你剛剛來買過東西。”我說:“阿姨,我出門的時候就帶了20 塊錢,這錢真的是您找給我的。”阿姨沒有生氣,沒有狡辯,笑笑說:“有可能是人太多,阿姨疏忽了,對不起啊,小朋友,這張錢阿姨用自己的錢換給你。”
我愣住了,沒有發生想象中的事,阿姨的真誠和誠實,使我的心里覺得既踏實又溫暖。
走出商場,我覺得陽光更加燦爛了,風兒更加柔軟了,我由衷地感受到: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如果人人都講誠信,那我們的社會會更加安定,我們生活會越來越美好!
總評:這篇文章開篇點題,然后選取自己親身經歷的事進行敘述,用自己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誠信,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表述清晰,記敘詳細,融情于事,具有感染力。
范文二:誠信讓生活更美好
星期天,我吃完早飯便站在陽臺上看風景。外面陽光明媚,天空湛藍,樹上的鳥兒不時地唱著清脆婉轉的歌兒。
突然,樓下傳來一陣倒車的“嘀嘀”聲,我伸長脖子向下張望,原來是鄰居張阿姨正要開車出去。她才拿駕照沒多久,開車技術不熟練,轉彎時車尾不小心撞到了我家車的車頭。張阿姨仿佛沒有察覺,徑直向小區外開去。我有些生氣地想:小區這個地方沒裝監控器,她一定是想裝沒發現,避免賠償。可沒想到,她把車剛開出去不遠突然又停了下來。只見張阿姨從車里下來,手里還拿著一張黃色便利貼,貼在我家車上后,才又開車走了。
我很好奇,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便利貼上寫了些什么。于是我連忙穿好鞋沖下了樓,來到我家車旁。我看見便利貼上寫著這樣一行字:“您好,我是您的鄰居,剛才不小心撞到了您的車,實在抱歉,可我現在有急事外出,請等我晚上回來后再來解決這件事情,好嗎?”下面還細心地備注了她的姓名和電話。
看著這張便利貼,我慚愧萬分。張阿姨在沒有監控的情況下還自覺留下紙條,實在讓人敬佩。晚上,媽媽找了張阿姨,非常順利地解決了這件事。
一張便利貼體現了一種擔當,更體現了一個人的誠信。誠信讓我們更好地去解決問題,讓人與人之間坦誠相待,也讓人們之間的關系更融洽。誠信是一種可貴的品質,它能讓生活更美好。
名師點評:小作者通過生活中一件具體的事來體現了誠信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小見大,體現了誠信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其中對人物的動作、心理描寫比較真實,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也寫得比較清晰。
范文三:“多哥”讓生活更美好
兩年前,爸爸帶回來一只可愛的小哈巴狗,我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作“多哥”。
多哥的到來,給我們家增添了不少樂趣。它跟我們很親昵,每次我放學回家,或爸爸媽媽下班回家,它就趕緊跑到門邊用濕漉漉的鼻子蹭蹭我們的褲腿,還圍著我們邊跑,邊“汪汪”地叫著,好像在說:“歡迎你們回家!”它還喜歡嘴里銜著東西到處跑。有一次,爸爸要出門,到處找他的一只鞋子,找來找去,發現多哥正銜著他的鞋子到處跑呢。不過,多哥感覺爸爸快要生氣了,連忙銜著鞋子跑到爸爸腳邊,放下鞋子,乖巧地趴著。爸爸只好摸摸它的頭說道:“你真是個小淘氣啊!”
多哥有時候很乖巧,會默默地陪伴著我。爸爸媽媽經常加班到很晚,我一個人在家會害怕,多哥就會陪著我寫作業,陪我玩耍。有時候,爸爸媽媽回來太晚,我只能自己先睡覺,但是我的膽子很小,不敢一個人睡。此時多哥就會靜靜地趴在我的床邊看著我睡覺,還會“哼哼”幾聲,好像在說“我在呢,別怕”。有了多哥,我才能安心入睡。
多哥還是個“小警察”。一天下午,我們一家帶著多哥去公園散步。爸爸把手機隨手放在褲兜里,露出了一角。當爸爸與一個陌生人擦肩而過時,多哥突然大叫起來。只聽“啪”的一聲,爸爸的手機掉在了地上,那個人也落荒而逃。我們這才恍然大悟,那人是小偷,被多哥的叫聲嚇到了。哈哈,我們家的多哥真厲害!
多哥在我家的這段日子里,給我們一家人帶來了無數的快樂,還陪我度過了很多個獨自在家的夜晚。它可愛,它忠誠,它聰明警覺,它成了我的好朋友。因為有多哥的陪伴,我的生活充滿了更多的精彩和美好。
名師點評:小作者構思比較新穎,從一只狗的陪伴來體現了生活變得更美好。習作結構層次清晰,內容具體,從多哥與家人的親昵、給“我”的陪伴,以及多哥是“小警察”三個方面,結合具體事例,來體現了多哥讓生活更美好。
范文四: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一千年前,人們過著簡單、艱辛的生活。那時候。人們并不知道什么是精神的世界,只求平平安安、吃飽喝足,維持正常的生活,為此人們燒香拜佛,祈禱平安。馬車應該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了,但是價格昂貴,老百姓只得選擇徒步。從上海到北京需跋山涉水,若是患上肺炎,便是無藥可醫,因此人們的壽命很短。
如今,有人發明了手機,緩解了身處異地的人們的相思愁緒;有人發明了飛機,舍去了在外奔波的人們的漫漫路途;有人發明了麻醉劑,避免了被病魔折磨著的人們又一層的痛苦。正是科技使我們的這個地球變小,變小。現在的我們已經不再滿足于物質的享受,更多的則是精神上的安逸。燒香拜佛依舊存在,不存在的是人們愚笨的觀念罷了。
發展至今的醫療技術,幾乎可以將生活中所有常見的疾病通通治愈,被延長了壽命的人們,擁有更多的時間去拓展生命、享受生命。生物、化學等自然學科技術發展的突飛猛進,給原本好奇心強烈的人們帶去了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人類在探索與發明的同時給自我價值以肯定,人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福祉的同時也收獲了快樂。
曾經,人們驚異于漫天的星斗;如今,我們已經能夠將衛星送到太空。
曾經,人們思索著如何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中立足;如今,我們思索著如何在這明爭暗斗的世界里生存。
…………
科技改造者這個社會,我們需正視科技的力量,從而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總評:本文小作者,構思大膽新穎、有獨創性,特別是詞語用得好,層層深入,有節奏感,采用了順敘,突出了中心思想,表達了感情,引起了讀者的思考和閱讀的興趣。
范文五:書,讓生活更美好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風輕吹,那淡紫色的琉璃風鈴發出清亮的樂聲,猶如少女的歌喉,雖說不上精巧,卻如出水芙蓉一般不加修飾,顯得格外純凈。我獨愛這份純凈,清新、自然、淡泊、空靈。我一揚手,取過一把古琴,靜靜奏起。
絲絲琴音,總能勾起人的回憶。時光遷移,可我依然如舊,總愛在靜謐中坐下,輕輕翻看喜愛的書籍。每當有些疲倦時,弾上一曲,纖細的手指似輕舞的蝴蝶,又似快樂的精靈穿梭于琴弦。但不多久,又不自覺的停下只因我被那墨香所吸引。對于我來說,那墨香并不是甜如水果的香氣,也不是那沁如鮮花的芳香,而是一種沒有什么特別,但卻能讓人煩躁的心逐漸平靜下來的感覺。緩緩走向書籍,那熟悉的感覺讓人舍不得離開,或許只有愛書之人才會有這份感觸吧。可真正的愛書之人又有多少呢?有多少人擁有滿屋子的書,卻不懂得去賞析它。書籍買來了,屋子里到處都堆滿了,蠹蟲絲跡,時常覆蓋書籍,那又有什么意義呢?有時我會可憐那些書籍,在那些人家里只不過是件擺設,就算存放他們的書柜在豪華,再精美又如何,亦是空悲切一場罷了。它們的存在只是為了滿足主人的虛榮心,可它們作為書籍卻無法盡到應有的義務,若它有思想,從“心底深處”,它必然是不甘的吧。我卻常常與書相伴渡過每一天。與其說是琴聲陪伴墨香,不如說是墨香引領著琴聲……
時光就如兒時手中的氣球,一不留神,就飛上蒼穹。如今的我,常會為了一些俗塵之事所困擾,有時甚至焦頭爛額。但是當我打開書的那一刻,心情總會愉快起來。我逐漸明白了,書籍給我的不僅是快樂,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
輕輕地,我墜入了書香中,無法自拔。我的心變得潔凈。遨游著,在那書海之中。我總是不由自主的微笑,只因有書——這一人生摯友。
如今的每一天,我都以樂觀面對,是書讓我活得更精彩,更美好,書帶給我的一切讓我無法忘懷……
書籍,一位跨越了歷史,跨越了地域的良師益友,那份靜謐,無人能比,那份美好,無人能與。
總評:這是一篇完整而又精彩的寫景抒情散文,文章開篇點題自然引出下文,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語言優美綺麗雋永,描述了書給我的一切,先后有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范文六:愛讓生活更美好
隨著秒針一圈圈的轉動,窗外的幾戶人家也漸漸把燈熄滅。臺燈下,我的筆不停地揮動著,睡意一陣陣襲來,堆在桌上的一沓 卷子,愈發使我煩躁,而耳邊傳來 的一聲接著一聲的鼾聲,使我愈發 不耐煩。
我瞟了一眼身后正在酣睡的爸爸, 心里充滿了煩躁。 于是不由分說,我搖 醒爸爸,沖著睡眼惺忪、還不知道什么情況的他大聲吼道: “你說陪著我學習,你自己卻睡著了! 看我作業多故意氣我是不是? ” 爸爸聽后先是一愣,然后嘆了一 口氣走出了我的房間,又輕輕地 關上了門。
從那以后,我就再沒有聽到爸爸的鼾聲,心里雖然奇怪但也沒去深究。
有一天,我和朋友一起玩到天快黑了才回家,還沒進家門就聽到了那久違的呼嚕聲。 推開門,一眼就看到爸爸倚在沙發 上睡著了,桌子上擺著幾碟簡單的 炒菜,一看就是爸爸的手藝,而他 身上搭著的一層薄薄的毛毯隨著呼 嚕聲有節奏地起伏著。 不難想象,爸 爸在忙碌了一天回家后,還不忘給我做晚餐,做完一切后,他疲憊地倚在沙發上睡著了……看著這一幕,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
小時的我,在爸爸的鼾聲中入 睡,而那鼾聲也總會在我調皮的壞 笑中停止,隨之而來的就是爸爸慈 愛地捏著我的鼻子捉弄我。 時間慢 慢流逝,我已經長大,現在的我也 已不是那個聽話的乖乖女,回家以后與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我一次次的任性和犟嘴。 然而爸爸對我的愛始終沒變,人人都說“父 愛如山,為我撐起一片快樂的天空”,而我卻說“父愛如海,寬 容地包容我的一次次過錯,默默 地給我他最深沉的愛”。
父親的愛,讓我品嘗到了生活 的美好。
總評:本文的精妙在于文筆細膩,情感真摯。考生避開了寫母親、寫關愛的題材,巧妙地選取了爸爸的“鼾聲”,并且以“我”對爸爸鼾聲態度的轉變為切入點而獲得新的立意。本文有豐富的動作、神態、心理描寫,形象地傳遞出小作者真摯的情感。
1、選材要以自己熟悉的為主。
我們在構思時一定要把自己最擅長的方面表現出來。一般來講,我們可以按照“家庭、學校、社會、自然和自身”這個思維體系去拓展思維,從而選擇自己熟悉的素材。
2、寫作視角要盡量與眾不同。
當你拿筆構思時,馬上就想到的內容,盡量不要寫。“_______讓生活更美好”這個題目,它的落腳點顯然在“更”字上。
3、寫作素材切入點要小。
從自我生活實際來擬題,從自我興趣愛好來擬題,這就具體得多,就能通過自我的生活細節來寫活名著、科學、自然等對自己的深刻影響,而且可以采用多種表達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現自己的體驗與感悟。
4、關注寫法。
(1)把事情寫完整。把事情發生的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
(2)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
①事情的經過要分步驟寫仔細,每件事都是由幾個小步驟、小環節構成的,要分步寫細致。
②事是由人做的,要寫好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
③寫好事情的起伏要有一波三折的情節。
④記敘的條理要清楚。
⑤要寫出事情的深意和新意。
《____讓生活更美好》參考范文
【閱讀讓生活更美好】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對于我來說,自然是閱讀讓生活更美好。
我在家里,一向是個書蟲,常常是“蛀書”的速度比買書的速度更快。
一次,我看了金庸寫的《射雕英雄傳》,因此迷上了武俠小說。家里為數不多的八本,都被我在假期里看完了。在一個晴光萬里或陰雨綿綿的日子里,早上寫完作業,然后拿起一本小說,或坐或臥,看個一天,何等愜意!連續幾天,八本就都看完了。但我仍不過癮,一刷,二刷,連看了五六遍。
后來,我媽見我如此愛看,并沒像之前那么無所事事,就買了全套,這可好比老鼠掉進米缸里,如何不歡喜?就這樣,直到假期結束,我都沒有停過。開學了,我每天都快速地完成作業,只為多出時間來看小說。看了書,我就不覺得時間被浪費了。天天廢寢忘食,只為多讀一會兒。讀了書,我就覺得生活更加充實,與父母交流可聊的話題更多了,也在書中找到了學習的榜樣。在平時的作文寫作中,我也有時會用上看過的書里面的詞語,它們讓我的作文內容更加豐富。
讀書時,多大的太陽天我也感覺不到熱,連讓我煩的陰雨天也不煩了,反而多了一份詩情畫意。
閱讀可以豐富生活,所以我覺得,閱讀讓生活更美好。
習作:《____讓生活更美好》課前小研究
上課班級:肇慶高新區實驗小學六(3)班
1.回憶課文《竹節人》,作者是如何寫竹節人讓他生活變得更美好的。
先寫
接著寫
2. 想想什么事讓你的生活變得更美好?給你生活帶來什么好處?
3.請簡述一件什么事讓你感受到“ 讓生活更美好”。
4.怎樣寫一件事,要如何表達?
------------------------------------------------------------
習作:《____讓生活更美好》教案
曾萬婷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審題,選擇適當的材料進行寫作。
2.能夠通過觀察和體驗生活,發現生活中對個人成長有意義的因素。
3.能夠將一件事情寫具體生動,運用恰當的表達方式寫出對事情的獨特感受。
教學重點:語句通順,能夠圍繞中心將事情敘述完整。
教學難點:
1.運用動作、神態、語言等細節描寫使敘述更加生動具體。
2.能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情感真摯。
教學策略:
1.激發寫作熱情
讓學生展開交流討論:微笑、誠信、夢想、創意、運動、集郵、旅行、種花……是什么讓你的生活更美好?這些你喜歡的事物帶你給什么感受?對你有什么幫助?在此基礎上切入寫作,引導學生饒有興趣地迸發學習激情。
2.以課文為例,指導寫法。
以《竹節人》為例,帶領學生品味經典,學習本文作者的寫作手法,在此基礎上學以致用,幫助學生搜索生活素材,激發情感,動筆寫真事、訴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美食、旅行、夢想、創意……是它們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絢麗多姿,是它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你有什么美好的回憶嗎?你有什么令你感到快樂的愛好嗎?是什么讓你的生活更美好呢?
2.四人小組互相說一說自己生活中美好的事情。比一比,誰的生活最美好。讓我們開始今天的習作吧!
課件出示:
____讓生活更美好
微笑 誠信 夢想 創意
運動 集郵 旅行 種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展開自己美好的回憶,對本次習作充滿寫作熱情,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板書:讓生活更美好)
二、小組交流
1.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美好的畫面,思考:
課件出示:
1.是什么讓你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2.它是怎樣影響你的生活的?可以通過寫哪些事來體現這樣的影響?
2.小組交流。
引導學生說出恰當可行的具體內容,如:美食、旅行、走親訪友、閱讀、寵物……并說出美好的事物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什么。
三、審題指導
文章,其實就是把我們對生活的感悟、思考、情感,用準確精練、生動優美的語言,新穎活潑的形式表達出來,不斷提升我們對生活的認識,了解生活的內涵,把握生命的本質,是對生活的一種發展,一種享受。
“____讓生活更美好”是一個半命題作文。
課件出示:
1.選材要以自己熟悉的為主。 2.寫作視角要盡量與眾不同。
3.寫作素材切入點要小。 4.關注寫法。
在寫作之前,我們需要明確一下思路:
1.選材要以自己熟悉的為主。
我們在構思時一定要把自己最擅長的方面表現出來。一般來講,我們可以按照“家庭、學校、社會、自然和自身”這個思維體系去拓展思維,從而選擇自己熟悉的素材。
2.寫作視角要盡量與眾不同。
當你拿筆構思時,馬上就想到的內容,盡量不要寫。“________讓生活更美好”這個題目,它的落腳點顯然在“更”字上。
3.寫作素材切入點要小。
從自我生活實際來擬題,從自我興趣愛好來擬題,這就具體得多,就能通過自我的生活細節來寫活名著、科學、自然等對自己的深刻影響,而且可以采用多種表達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現自己的體驗與感悟。
4.關注寫法。
嘗試圍繞中心將事情有序地寫出來,我們可以關注以下幾個要點:
(1)把事情寫完整。把事情發生的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
(2)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
①事情的經過要分步驟寫仔細,每件事都是由幾個小步驟、小環節構成的,要分步寫細致。
②事是由人做的,要寫好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
③寫好事情的起伏要有一波三折的情節。
④記敘的條理要清楚。
⑤要寫出事情的深意和新意。
5.例文簡析——以《竹節人》為例。
(1)文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我們”當時全迷上了竹節人,點明了讓生活變得美好的具體事物。
(2)接著描述“我們”制作竹節人的過程(第2.3.4自然段),表現人物對游戲的喜愛之情。
(3)再接下來,文章描寫了斗竹節人的樂趣(第5-19自然段),體現了“我們”對此的深深著迷。文章這個部分層次清晰地刻畫了樂趣的具體表現,由淺至深,次序分明。(找學生簡述課文內容,教師點撥。)
6.學生自擬提綱,并完成作文。
【設計意圖】寫好作文,審題是第一要素。其次,要選取適當的素材,然后通過教師的指導,明確自己的行文思路,這其實就是訓練學生擬提綱、梳理文章層次脈絡。
四、范文帶路
愛讓生活更美好
一陣陣的鼾聲奏成愛的旋律,因為有愛,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題記
隨著秒針一圈圈的轉動,窗外的幾戶人家也漸漸把燈熄滅。臺燈下,我的筆不停地揮動著,睡意一陣陣襲來,堆在桌上的一沓卷子,愈發使我煩躁,而耳邊傳來的一聲接著一聲的鼾聲,使我愈發不耐煩。
我瞟了一眼身后正在酣睡的爸爸,心里充滿了煩躁。于是不由分說,我搖醒爸爸,沖著睡眼惺忪、還不知道什么情況的他大聲吼道:“你說陪著我學習,你自己卻睡著了!看我作業多故意氣我是不是?”爸爸聽后先是一愣,然后嘆了一口氣走出了我的房間,又輕輕地關上了門。
從那以后,我就再沒有聽到爸爸的鼾聲,心里雖然奇怪但也沒去深究。
有一天,我和朋友一起玩到天快黑了才回家,還沒進家門就聽到了那久違的呼嚕聲。推開門,一眼就看到爸爸倚在沙發上睡著了,桌子上擺著幾碟簡單的炒菜,一看就是爸爸的手藝,而他身上搭著的一層薄薄的毛毯隨著呼嚕聲有節奏地起伏著。不難想象,爸爸在忙碌了一天回家后,還不忘給我做晚餐,做完一切后,他疲憊地倚在沙發上睡著了……看著這一幕,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
小時的我,在爸爸的鼾聲中入睡,而那鼾聲也總會在我調皮的壞笑中停止,隨之而來的就是爸爸慈愛地捏著我的鼻子捉弄我。時間慢慢流逝,我已經長大,現在的我也已不是那個聽話的乖乖女,回家以后與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我一次次的任性和犟嘴。然而爸爸對我的愛始終沒變,人人都說“父愛如山,為我撐起一片快樂的天空”,而我卻說“父愛如海,寬容地包容我的一次次過錯,默默地給我他最深沉的愛”。
父親的愛,讓我品嘗到了生活的美好。
五、老師點評
本文的精妙在于文筆細膩,情感真摯。考生避開了寫母親、寫關愛的題材,巧妙地選取了爸爸的“鼾聲”,并且以“我”對爸爸鼾聲態度的轉變為切入點而獲得新的立意。本文有豐富的動作、神態、心理描寫,形象地傳遞出小作者真摯的情感。
【設計意圖】范文引路符合小學教育直觀性原則,給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中架起了一座引橋,能有效地激發寫作興趣,讓學生更容易體會到寫作成功的樂趣,是小學作文教學的一種有效形式。
六、學生交換欣賞習作——自主修改習作——全班展示優秀習作
-------------------------------------------
【教學反思】
這次習作,目的是讓學生學會選材,即根據自己確定的題目選擇合適的材料。屬于半命題作文,在學生選擇題目時,我一再強調學生要選自己真正喜歡的,自己有深刻體會的事來寫。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會有話可說,做到暢所欲言。
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順利地按照要求把作文寫好,我做了多方面的鋪墊:學生談論自己的生活,交流自己的體會,先說后寫,范文引路,溫馨提示。這樣,學生動起筆來就容易多了。
讓學生結合本次寫作的要求掌握的寫作方法,并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點評,讓學生明晰一篇好的文章要從內容、選材、寫作方法幾方面來完成,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寫法,在寫作過程中運用寫作方法,使學生每次習作都有收獲。
學生寫得成功之處表現在:寫一件完整的事,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都能交代清楚;寫事要通過寫人來表達,寫人能抓住人物的語言、心理等來展示。婷子老師平時講授的各種寫法孩子們都能巧妙地運用好。
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是多方鋪墊,學生寫起來得心應手。不足之處是對學生把事情寫具體,讓文章詳略得當方面指導太少。
這次作文我是當堂完成的,一節課寫草稿,一節課修改抄正交來,孩子們精神集中,寫出的作文比如何一次都要好。這次做法提醒了我:作文留著回家寫,孩子一拖再拖,不到最后一刻不去動筆,等到最后一刻也只是應付著寫來,好文章幾乎為零。看來,以后的作文都在課室里完成好了!
2019.10.29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