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8
這是書湖陰先生壁其一公開課教案,是優秀的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簡析】
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通過對湖陰先生庭院內外的幾處景物的描寫,巧妙地為我們勾畫了一個清靜脫俗,樸實勤勞的湖陰先生的形象,細膩而隱諱地表達了詩人退隱閑居的恬淡心境和從田園山水、從與平民交往中所領略到的無窮樂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古詩,并能背誦古詩。
2、 能借助注釋及相關資料,理解詩句所描繪的情境,感悟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學習擬人與描寫巧妙結合的表達方法,體會詩人退居田園后愉悅、輕松的心境。
過程與方法: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感情讀;悟詩情,感情背。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借景所傳達的情感;感悟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學習擬人與描寫巧妙結合的表達方法。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釋題導入。
1、 今天,我們學習古詩《書湖陰先生壁》,讀題。
2、 說說你對詩題的理解。
3、 師小結并介紹作詩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閑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園,常跟附近居民來往,相處得很友好,湖陰先生楊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這一年夏初時節,詩人又到湖陰先生家做客,對這里的環境景色十分欣賞,隨口吟成這首絕句,應主人請求題寫在當院墻壁上。
二、誦讀,明詩意。
1、 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再讀,借助注釋及相關資料,說說你讀懂了什么?(了解全詩大意、初步掌握古詩的感情基調)
3、 師述古詩大意,學生閉眼冥想畫面:幾間簡樸的茅舍由于經常打掃,檐潔壁凈,沒有苔蘚生長的余地;成壟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裝點得井井有條,這些全出自主人的親手栽培。一條快活的溪水,環繞著大片碧綠的禾苗,儼然是稻田的守護者;兩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請就推門而入,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簾。
4、 說說你聽后的感受,再帶著初步體會到的情感朗讀全詩。
三、精讀,悟詩情。
1. 默讀,抓詞感悟,說說你新的體會。(側重于人物形象與情感的體會與感悟)
2. 匯報交流:
(1)湖陰先生人品高潔、富于生活情趣;清靜脫俗,樸實勤勞。
(2)湖陰先生的生活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3. 帶著新的體會感情朗讀。
4. 描寫景物,贊美主人品格,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抒發詩人自己的思想情操。你感受到了嗎?說說吧?。ū磉_了詩人退隱閑居的恬淡心境和從田園山水、從與平民交往中所領略到的無窮樂趣。)
5. 詩人是運用了怎樣的表達方法生動地傳遞出他的思想情感的呢?(感悟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學習擬人與描寫巧妙結合的表達方法)
6. 再次,感情朗讀。
7. 嘗試背誦。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古詩,并能背誦古詩。
2、了解詩歌大意,理解詩句所描繪的情境。
3、學會擬人手法,體會借景抒情。
4、體會詩人贊揚湖陰先生勤勞、愛潔凈、愛花木和熱愛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
高尚情趣。
教學重點:1、了解詩歌大意,理解詩句所描繪的情境。
2、體會詩人贊揚湖陰先生勤勞、愛潔凈、愛花木和熱愛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贊揚湖陰先生勤勞、愛潔凈、熱愛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悟詩情。
一、舊知識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之前學過王安石的哪些詩嗎?(《梅花》、《元日》)請同學們一起讀讀這兩首詩。有誰能來說說這兩首分別描寫了什么?(《梅花》描寫冬日里,梅花獨自綻放,表現出了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元日》描寫了熱鬧、歡樂和春節萬象更新的景象。)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王安石的另一首詩。
二、解詩題
齊讀詩題《書湖陰先生壁》,誰來試試給這個題目劃分一下節奏呢?讀了這個詩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呢?(書、壁是什么意思?誰是湖陰先生),哪位小老師可以來解答一下,所以整個詩題的意思是?(書寫在湖陰先生家墻壁上的詩。)是誰寫在湖陰先生墻壁上的呢?(王安石)王安石與湖陰先生是什么關系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作者——王安石)
三、知詩人(請同學起來念)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世稱臨川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北宋詩人王安石,與湖陰先生楊德逢是好友,常常到湖陰先生家做客。這一年夏初時節,王安石又到湖陰先生家做客,認為湖陰先生家的景色十分美麗,隨口吟成這首絕句,應湖陰先生請求題寫在庭院墻壁上。
四、明詩意,悟詩情 王安石究竟在湖陰先生家的墻壁上寫了一首什么樣的詩呢?讓我們跟著作者的腳步一同走進詩中。
1、朗讀古詩,指名讀(正音),全班讀。
2、同桌互讀,劃分節奏(古人念詩啊,都是有節奏的念詩。那我們來看看這首詩應該怎么讀呢)出示詩歌節奏圖
3、全班按照節奏讀。
?。ü旁娢覀儾粌H要會讀,還要知道它講什么,表達什么情感?,F在讓我們一起來品味這首古詩。)
茅檐長掃凈無苔
1.解釋字詞(詢問學生)茅檐:茅屋檐下,這里指庭院,苔:苔蘚。苔蘚在潮濕的環境下生長速度非??臁#ê幭壬敃r住在江寧,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南京。南京屬于南方。而我們南方的天氣怎么樣???潮濕。所以,這就非常適合苔蘚的生長。)
2.說大意(生說大意,出示解釋。庭院因經常打掃,所以潔凈得沒有一絲青苔。) 湖陰先生
經常打掃庭院,才使得庭院干凈,沒有苔蘚。
?。粗蓛舻耐ピ海闹苁且黄倩ㄊ㈤_的景象。此時,你會聯想到詩中的哪句話?) 花木成畦手自栽
1.解釋單字:成畦:成壟成行。(出示成畦圖片,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畦:經過修整的一塊塊整齊的田地。 2.生說大意,出示大意。(花草樹木成壟成行,都是主人親手栽種。)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1、說一整句的含義。
2、讀語氣。看著這干凈的庭院,四處是整整齊齊的花木。應該用什么語氣來朗讀?(舒緩)你能試著用這樣的語氣讀一讀嗎?還有誰想試試,這么寧靜優美的環境,老師想女生來讀讀。
3、悟詩情。庭院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干凈整齊)從這兩句詩中哪個字可以看出來?(凈)表現了主人什么樣的良好品質?(板書:勤勞,愛干凈)
看完了干凈、整潔的庭院,我們再把眼睛看向庭院外,眺望遠方,說說你看到了庭院外的哪些景物?王安石時如何形容這些美景的呢?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1、解釋詞
護田:這里指護衛、環繞著園田。
綠:這里指綠色的田地。
排闥(tà):推門闖入。闥:門,小門。
送青來:送來翠綠的山色。
2.生說大意,出示大意。(庭院外一條小溪保護著農田,把綠色的田地環繞。兩座青山推開了門,送來一片翠綠。)
3.擬人的修辭手法。在這兩句詩中用了什么手法呢?從哪里看出來的?
?。〝M人,從護和送看出來的,“就好比是母親張開雙手保護著小孩,寫出了溪水的溫柔,而“送青來”青山竟將自己的翠色送到了湖陰先生的家門口來,將山寫活了,表現出山的翠色欲滴的特點。這兩句被詩人賦予了人的感情。將山水擬人化了。)
4水是那么可愛,保護著農田,山也是那么翠色欲滴,.這句詩歌表達了詩人對山水的什么之情?(喜愛)
5.讀這兩句的語氣應該如何呢?(喜愛、高昂)一起讀這兩句,女生讀、男生讀,一起再讀。
五、總結
1.庭院內花草樹木干凈整潔,庭院外山水生動活潑 ,王安石將大自然的景色描寫得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體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帶著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全班一起讀。
板書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庭內 : 勤勞,愛干凈
庭外 : 熱愛大自然
篇三:北宋之王安石《元日》、《泊船瓜洲》、《書湖陰先生壁》、《梅花》
北宋之王安石《元日》、《泊船瓜洲》、《書湖陰先生壁》、《梅花》
循序而漸進,厚積而薄發
1
小翰林便簽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循序而漸進,厚積而薄發
2
元日: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
爆竹:古人燒竹子時發出的爆裂聲。用來驅鬼避邪,后來演變成放鞭炮。 一歲除:一年已盡。除:去。
屠蘇:藥酒名。古代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
長壽。
曈曈:日出時光亮而又溫暖的樣子。 桃符: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
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 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家家戶戶都被太陽的光輝普照著, 每年春節都取下了舊春聯換上新春聯。
此詩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
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義,它是以除舊迎新來比喻和歌頌新法的勝利推行。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律。
循序而漸進,厚積而薄發
3
小翰林便簽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泊船:停船。泊,停泊。
瓜洲: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面。(立足點)京口:在今江蘇省鎮江市,長江的南岸。 一水:這里的“一水”指長江。 鐘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隔:間隔。 數重:幾層。 綠:吹綠了。 何時:什么時候。 還(huán):回到
循序而漸進,厚積而薄發
4
從京口到瓜洲只隔一江,
從京口到鐘山也只隔幾座山而已。 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
明月何時才能照我回到家鄉?。?/p>
循序而漸進,厚積而薄發
5
古詩三首《書湖陰先生壁》同步習題
一、基礎知識
1.根據拼音寫漢字.
花木成qí( )手自栽
兩山排tà( )送青來
2.比一比,組詞語。
眷( ) 襖( ) 巒( )
卷( ) 沃( ) 戀( )
燥( ) 佛( ) 撕( )
澡( ) 沸( ) 斯( )
3. 詞語搭配練習。
(1)“嚴”字組詞來搭配。
(
)的要求
(
)的考驗
(
)的態度 (
)的紀律
(2)“保”字組詞來搭配。
(
)財產 (
)祖國
(
)性命 (
)秘密
4.選擇關聯詞填空。
如果……也…… 因為……所以……
既……也…… 不但……而且……
(1)( )她那雙大眼睛充滿了渴望,充滿了憂郁,( )引起了我的注意。
(2)( )他們女兒的心靈,( )能像溫迪一樣,那該多好呀!
(3)她( )酷愛音樂,( )關心盲人,品質高尚。
(4)眼睛( )能看見光明,( )能傳情達意。
二、閱讀《書湖陰先生壁》
書湖陰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長掃靜無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
1.下面對詩歌內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A.詩歌前兩句寫庭前優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陰先生居住環境干凈、香雅、清幽的特點,側面烘托了主人湖陰先生的高潔形象。
B.詩歌后兩句用“護田”和“排闥”兩詞,表達了對湖陰先生的熱愛和贊美之情,還體現了詩人在退居時期仍有對高潔清雅品格的喜愛和向往之心。
C.詩歌贊美了庭院的清幽,表達了對湖陰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詩人對這種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無奈和苦痛。
D.詩歌景物描寫極具層次,從院內寫到了院外,多角度觀察,由遠及近,既是對主人的贊嘆,又寫出了山水的情態。
E.詩中雖然沒有正面寫人,但寫山水就是寫人,景與人處處照應,句句關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經錘煉又無斧鑿之痕,韻味深長。
2.詩的后兩句采用了哪些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
3.下面對詩歌《書湖陰先生壁》內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A.詩歌前兩句寫庭前優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陰先生居住環境干凈、香雅、清幽的特點,側面烘托了主人湖陰先生的高潔形象。
B.詩歌后兩句用“護田”和“排闥”兩詞,表達了對湖陰先生的熱愛和贊美之情,還體現了詩人在退居時期仍有對高潔清雅品格的喜愛和向往之心。
C.詩歌贊美了庭院的清幽,表達了對湖陰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詩人對這種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無奈和苦痛。
D.詩歌景物描寫極具層次,從院內寫到了院外,多角度觀察,由遠及近,既是對主人的贊嘆,又寫出了山水的情態。
E.詩中雖然沒有正面寫人,但寫山水就是寫人,景與人處處照應,句句關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經錘煉又無斧鑿之痕,韻味深長。
4.請你結合詩歌1、2兩句說說湖陰先生是個什么樣的人。
5.請你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詩歌的3、4兩句。
6.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一、1 .畦 闥
2. 眷(眷戀) 襖(棉襖) 巒(山巒)
卷(試卷) 沃(肥沃) 戀(戀人)
燥(干燥) 佛(佛門) 撕(撕毀)
澡(洗澡) 沸(沸騰) 斯(如斯)
3.(1)(嚴格)的要求 (嚴峻)的考驗 (嚴肅)的態度 (嚴明)的紀律
(2)(保護)財產 (保衛)祖國 (保全)性命 (保守)秘密
4.(1)( 因為 )她那雙大眼睛充滿了渴望,充滿了憂郁,( 所以 )引起了我的注意。(解析:句話是因果關系的句子,一個分句提出原因,一個分句說明結果。因此用“因為……所以……”)
(2)( 如果 )他們女兒的心靈,(也)能像溫迪一樣,那該多好呀?。ń馕觯哼@是一個假設句子,一般由兩個有假設關系的分句組成,前一個分句假設存在或出現了某種情況,后一個分句說明由這種假設的情況產生的結果。故選擇如果… 也…)
(3)她( 不但 )酷愛音樂,( 而且 )關心盲人,品質高尚。(解析:后一個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個分句更進一層 ,所以用不但……而且……、)
(4)眼睛(既 )能看見光明,( 也 )能傳情達意。(解析:幾個分句分別敘述或描寫幾件事情、幾種情況,或者同一事物的幾個方面,這種關系的復句叫并列復句。所以用既……也……)
二、1.CD
解析:C“生活的無奈與苦痛”情感理解錯誤,D由遠及近錯誤。
2.詩人運用了對偶、擬人、借代的修辭手法,把山水寫得有情有趣。
解析:“一水”對“二山”,整齊美觀,音律和諧。山水本是無情之物,運用擬人,詩人說水“護田”,山“送青”,水對田有一種護惜之情,山對人有一種友愛之情,化無情為有情,將山水賦予人的情思,構思極其巧妙,令人叫絕。水環繞綠色農作物,用色彩綠色代替植物,突出了植物的翠綠,與景致的優美。
3. D
4.前兩句寫他家的環境潔凈清幽,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勤勞、好靜、愛美,生活情趣高雅的人。
5.詩人運用擬人(對偶)的手法賦予山水以人的情感,化靜為動,說水對田有一種護惜之意,山對人有一種友愛之情,這就使沒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顯得柔婉可愛,生動活潑。
6.表現了詩人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復習卡
一、聽兩遍朗讀錄音,完成下列練習。
1.__________將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舉辦過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城市。
2.北京冬奧會會徽名為“__________”,冬殘奧會會徽名為“__________”。
3.北京冬奧會會徽以漢字“_______”為靈感來源,會徽圖形上半部分展現____________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現_____________的英姿,中間舞動的線條代表舉辦地起伏的_______、___________、冰雪滑道和節日飄舞的絲帶。
二、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單薄 薄餅 厚此薄彼 B.倒影 倒立 東倒西歪
C.運載 記載 載歌載舞 D.勁旅 勁敵 疾風勁草
三、拼寫樂園。
1.根據語境和拼音寫詞語。
(1)地球,這位hé’ǎi( )可親的母親,為人類kānɡ kǎi( ) 地ɡònɡ xiàn( )出了自己的一切。
(2)原始森林是人類祖先的yáo lán( ),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zī yuán( )。
(3)我們終于來到了海南的旅游勝地——tiān yá hǎi jiǎo( )。
2.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晶瑩 緲小 亂砍濫伐 B.目睹 基礎 三番五次
C.環繞 茅檐 穿流不息 D.璀燦 包裹 子子孫孫
3.寫同音字。
[chè] 清( ) ( )退 [yáo]( )遠 ( )頭晃腦
[xié] 威( ) ( )助 [jié]枯( ) 斬釘( )鐵
四、給加點的字詞選擇正確的解釋。(填序號)
1.南朝四百八十寺 ( )
A.實指,指具體的數目。 B.虛指,形容寺院很多。
2.水村山郭酒旗風( )
A.山城,山村。 B.山上姓郭的人。
3.書湖陰先生壁( )
A.讀書。 B.題寫。
五、讀下面一段話,這段話的中心句是第( )句。
①為了生活環境更舒適,人們在城市里種植了大量的花草樹木。②這些樹木花草是城市的“綠色衛士”,守護著城市的環境。③人們把它們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確切的。④因為這些“綠色衛士”,不僅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調節城市空氣,而且能降低灰塵污染——葉子表面的絨毛和黏液能吸附飄塵,阻止灰塵微粒蔓延。
A.① B.② C.④ D.③
六、下列關聯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即使這些設想能實現,也是遙遠的事情。
B.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就別無去處。
C.莊稼之所以長得好,是因為他把地澆得肥肥的。
D.因為他唯一的女兒三番五次地從城里回來,要接他去享清福,所以他不走。
七、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他們在天際遨游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晶瑩的一個球體。
B.目前,“智慧武漢”城市免費WiFi的熱點數已超過9000個左右。
C.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是因為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
D.在科技大講堂的活動現場,充滿了孩子們求知與探索的熱情。
86路
常家嶺→光明巷
常家嶺
商品城
四通橋
小李村
和平路
宋家洼
光明巷
發車時間:06:00—21:00 票價二元
八、仔細觀察下面兩幅公交線路圖,小芳同學家住在溫泉鎮,她現在想乘車去宋家洼,請問她乘車需要多少錢?( )
65路
溫泉鎮→文化路
溫泉鎮
汽配城
四通橋
怡 園
青龍灣
文化路
發車時間:06:00—21:00 票價一元
A.1元 B.2元 C.3元 D.4元
九、按要求完成句子。
1.再說,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改為陳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些設想能實現。這些設想是遙遠的事情。(用關聯詞合并成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耙得又平又順溜,看起來好像婦女們剛梳的頭。(仿寫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起來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現在我們可以沿著黃河直上銀河去,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根據意思寫出相關的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根據課文內容,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浪淘沙》(其一)中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贊美了黃河的雄偉氣勢。( )
2.“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寫出了江南水鄉春天的美麗景象。( )
3.地球上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
4.“五彩”指的是“赤、黃、綠、藍、紫”。( )
5.“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運用了對偶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
十一、課文內容回顧。
1.《浪淘沙》(其一)描繪了_______的雄偉氣勢,抒發了詩人豪邁的氣概和奮發向上的精神,表達了詩人對_________的向往。
2.《江南春》通過描寫_________的秀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___________之情。
3.《書湖陰先生壁》主要描寫了主人家庭院的清幽、潔凈,抒發了詩人對__________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4.《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科學小品文,闡述了____________的事實,呼吁人類應該_______________。
5.《三黑和土地》這首詩主要展現了農民三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農村最常見的勞動生活場景,表達了農民對土地的________________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_____________。
6.《青山不老》通過描述一位山野老農_______________的事情,贊揚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7.“_______”指的是“宮、商、角、徵、羽”,“_________”指的是“金、木、水、火、土”,“__________”指的是“稻、麥、黍、菽、稷”。
參考答案
一、聽力材料:
北京冬季奧運會將在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和河北省張家口市聯合舉行。
北京將承辦所有冰上項目,張家口和延慶將承辦所有的雪上項目。北京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舉辦過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城市,也是繼1952年挪威的奧斯陸之后時隔整整70年后第二個舉辦冬奧會的首都城市。
2017年12月15日20時22分,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冬夢”和冬殘奧會會徽“飛躍”,正式亮相。
北京冬奧會會徽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將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融為一體,呈現出新時代的中國新形象、新夢想,傳遞出新時代中國為辦好北京冬奧會,圓冬奧之夢,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圓體育強國之夢,推動世界冰雪運動發展,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做出新貢獻。
會徽圖形上半部分展現滑冰運動員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現滑雪運動員的英姿。中間舞動的線條流暢且充滿韻律,代表舉辦地起伏的山巒、賽場、冰雪滑道和節日飄舞的絲帶,為會徽增添了節日喜慶的視覺感受,也象征著北京冬奧會將在中國春節期間舉行。
會徽以藍色為主色調,寓意夢想與未來,以及冰雪的明亮純潔。紅黃兩色源自中國國旗,代表運動的激情、青春與活力。
“BEiJiNG 2022”字體的形態汲取了中國書法與剪紙的特點,增強了字體的文化內涵和表現力,也體現了與會徽圖形的整體感和統一性。
1.北京 2.冬夢 飛躍
3.冬 滑冰運動員 滑雪運動員 山巒 賽場
二、D 三、2.B 四、1.B 2.A 3.B
五、B 六、D 七、C 八、C
九、1.再說,又沒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
2.即使這些設想能實現,也是遙遠的事情。
4.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
十、1.√ 2.√ 3.× 4.× 5.√
十一、1.黃河 美好生活
2.江南春天 熱愛與贊美
3.山水田園
4.只有一個地球 保護地球
5.翻地 耙地 累了歇息 熱愛 憧憬
6.植樹造林、綠化荒山綠化家園 造福后代
7.五音 五行 五谷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