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5
這是請你幫個忙教學目標,是優秀的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口語交際:請你幫個忙
授課日期:
課型:課文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在需要別人幫忙的時候怎樣使用禮貌用語。
過程與方法:會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找別人幫忙時,一定要懂禮貌,講文明。
教學重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難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法:示范,引導,啟發,創設情景
學法:練習,朗讀,書寫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一、復習舊課,引入新知
1.出示26個字母大小寫卡片,讓學生齊讀并背誦。
2.在自己的字母卡片里,迅速找到以下字母。卡片:A G J N R U T
3.看誰能迅速查到下面的字,并組詞。“請”“幫”“忙”
4.全班交流,并互相評價。
二、口語交際內容:請你幫個忙
1.課件出示句子:“有時候我們需要別人的幫助。”
2.指名讀句子,師述:剛才××在讀這個句子時,“×”字讀得不準確,誰來幫幫他?
3.及時表揚幫助的人,引入交際主題:有時候我們需要別人的幫助。
三、課件出示P38三幅圖,逐圖看圖說話
1.插圖(1):圖上畫了誰和誰?
2.指名看圖說話,其他同學幫忙,老師適時指正。
3.教師提問:你覺得這位叔叔告訴小男孩去書店的路線了嗎?為什么?
4.學生觀察:從叔叔微笑的表情,小男孩詢問叔叔時使用的禮貌用語“您好、請問”可見小男孩知道了去書店的路線。
5.師總結:有時候我們需要別人的幫助,所以,找別人幫忙時,一定要懂禮貌,講文明。
四、課件出示禮貌用語
1.生活中常見的禮貌用語除了“您好!”“請問”外,還有哪些呢?
2.指名說,課件展示。
3.指名讀,“小老師”帶讀,全班齊讀。
五、同法學習第(2)、(3)幅插圖,看看這兩個孩子使用了哪些禮貌用語
六、拓展這節課同學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七、師總結: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忙,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很文明,都很禮貌
教學目標(闡明課標依據)
1、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禮貌用語。
2、愿意學習并使用禮貌用語。
3、以正確使用禮貌用語為榮。
4、正確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禮貌用語:"請"、"你好"、"謝謝"(別客氣)、"對不起"(沒關系)、"再見"等。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愿意學習并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做到言行一致。
教法與學法:整體感知法
教具與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二、知情明理。
1、(出示圖片)
師:同學們觀察圖片,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說了些什么?
大家演一演吧!
2、(出示圖片)
師: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說了些什么?再跟同學一起表演一下吧!
3、(出示第三幅圖片)
師:仔細觀察圖片,再相互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4、小結:通過觀察三幅圖片,你知道了什么?相互交流。
("請、你好、謝謝、對不起、再見"這些都是禮貌用語。禮貌用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三、寓教于樂。
師:同學們,下面呀老師要檢驗一下你們會不會使用禮貌用語,看誰能戴上老師的禮貌花。(佩戴禮貌花時,學生說謝謝。)
(多媒體:學生根據情景進行表演。)
情景A:同學見面說"你好"、分別時說"再見"。
情景B:歸還東西時說"謝謝"。
情景C:打擾別人時說"對不起"。
師:同學們,從剛才的表現中,老師看出來,我們的同學都很有禮貌,都會使用禮貌用語,老師真為你們高興。
四、總結。
生活與課堂
――口語交際<請你幫個忙>課后反思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和工具性很強的學科,口語交際課更體現了要把生活融入課堂。在本周二上午舉行的校級優質課比賽中,我講授的是小學二年級下冊的口語交際<請你幫個忙>。設計時我尤其注意怎樣在課堂上創設生活情景,但在授課中,還是沒有很好地將生活融入課堂。課后,我進行了深入地反思,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生活中學生會的不必多講
比如在第二個環節,我通過課本上一幅麗麗向李山請求幫忙的情景圖,啟發學生在請求幫忙時經常能用到哪些句式。學生感到很懵,不明白句式是什么。在我的再三引導下,個別學生才明白句式是什么意思,但還是仍然說不出常用句式。無奈下我出示*,看學生反應,似乎意義不大。因為學生對諸如[請問 可以嗎?"這樣的句式很熟悉。經過課后反思,我明白了是我忽視了學生的生活經歷。在生活中,這樣的句式學生經常用到,他們會說。但如果非要一板一眼的把怎么說固定下來形成文字搬上課堂,就顯得多此一舉了。另外,在課堂上我發現孩子們都會用禮貌用語向別人尋求幫助時,卻還要求他們說出句式,這顯然是我的課堂機智還不夠高。
二、生活中的復雜情況盡量融入課堂
這堂課中,學生在體驗課本上請求幫忙的情境圖時,全部尋求幫忙成功。但在現實中卻不一定是這樣的。課前我預設到這一點,特意設計了一個環節,要求他們在書店找不到書時尋求幫助未果。但怎么設置[未果"呢?我交代被尋求的角*不能答應幫忙,但孩子們似乎不會拒絕,即使我要求他們說自己也不知道書在哪。無奈下我要求他們向我幫忙,我提供不了幫助,看學生的反應。大部分學生傻了眼,不說謝謝,也不知道怎么辦了。而這一點,正是課堂需要教給孩子們怎么做的。只可惜,前面耽誤的時間過長,到解決關鍵問題時時間不夠了。課后評課時,當提到這一點,劉校長一語點醒夢中人。她說為何要交代學生不能提供幫助呢,你向學生請求幫忙,而請求的內容是學生不會的,學生自然會拒絕,你的表現就能給孩子們一個示范。是啊,課堂是要多給學生表現的機會,但并不是所有的機會都要給學生。當學生有困惑時,教師適當的介入與示范,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三、課堂上盡量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
本節課,學生交際設定好的生活情境時,無論我怎樣他們鼓勵要放開,不要害怕,但幾乎還是扭扭捏捏,很不自然。在評課時,有的老師建議我以后在課堂上多設置這樣的表演環節,有的老師建議我自己也要入情入境才能帶動孩子,還有的老師建議我可以通過ppt設置背景和音樂,再加上道具--總之,這些建議讓我很受啟發。
通過此次公開課和課后評課與自我反思,我對怎樣將生活與課堂有效融合增進了認識。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積極實踐,爭取讓學生真正從語文課堂中感受到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