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0-1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中班科學活動水不見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通過感知、猜想、實驗、記錄等活動,發現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容易吸水的,嘗試用獲得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水不見了教案吧。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對水本身感興趣,但他們的興趣只是停留在玩水上,科學活動《水不見了》的主要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實驗、操作自己探索“水不見了”的原因。養成對周圍事物現象的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次活動要求幼兒了解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容易吸水的,有些東西不容易吸水。一般來說,孩子對理論知識較難明白,但如果經過自己動手操作得出的結論往往比老師的講述要深刻得多。
活動目標:
1.通過感知、猜想、實驗、記錄等活動,發現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容易吸水的。
2.嘗試用獲得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對活動產生探究興趣并樂于在活動中動手操作。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課前玩過針筒。
2.教具:二個八寶粥瓶子,大記錄表一張。
3.學具:八寶粥瓶子人手一個(里面裝有餐巾紙,蓋子上開一個小口)。
每桌一盆水、毛巾、積木、海棉、石頭、塑料袋、泡沫等。
4.座位:圓弧形。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孩子們,你們看過魔術嗎? 今天符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一個魔術,魔術的名字叫《水不見了》。
1、出示材料:二個八寶粥瓶子(一個空的和一個裝有餐巾紙)和二個針筒。
你們看!這些是什么東西?請你看看這兩個瓶子一樣嗎?(是一樣的)
我現在要把水注入這二個瓶子,我要讓這個瓶子里的水流出來,而這個瓶子里的水變不見了。
你們可要看仔細哦!現在我要來變魔術咯。
二、科學發現,找出水不見了的原因。
(一)教師實驗,幼兒找出水不見的原因所在。
1、提問:奇怪,這個瓶子里的水為什么會不見呢?
2、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把這個瓶子的蓋子打開,你們發現了什么?
3、用筷子夾取瓶內餐巾紙,水到哪去了呀?
4、用手擰,有滴水現象。
5、小結:原來當我們把水注入空的瓶子里,空瓶子里的水會流動,最后通過洞口流出來;當我們把水注入放有餐巾紙的瓶子里,餐巾紙有吸水的本領,會把瓶子里面的水全部吸走,所以瓶子里的水不見了。
三、猜想、根據提供的材料,再次進行實驗,驗證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并記錄下來。
(一)幼兒猜想: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
1、幼兒猜想,個別講述,教師記錄。
符老師還準備了一些材料,請你們看一看。
2、介紹材料。
3、你們覺得這些東西容易吸水嗎?為什么?
(二)幼兒再次操作、記錄操作結果并驗證。
1、到底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呢,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2、交代要求:6個小朋友一組。
每個小朋友選擇一種材料放進八寶粥瓶子里變魔術,變魔術之前先要把蓋子打開,把材料放進去,然后把蓋子蓋好。記住:注水時要請針筒幫忙,千萬不能讓小水滴跑到桌子上哦。
5、小組嘗試,教師巡回指導。
4、交流討論:你是用什么材料變的魔術,它容易吸水嗎?
5、小結:原來符老師給你們準備的材料里只有海綿跟毛巾可以吸水。
四、經驗遷移:請幼兒說說這些容易吸水物品有什么作用。
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紙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毛巾吸水可以洗臉等等。
五、結束。
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吸水,回家以后請小朋友一起去找一找。
活動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以變魔術的形式導入活動,這樣不僅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而且也吸引了聽課老師的興趣。明明看到一針桶水射進八寶粥的瓶子里,在想把水倒出來時,水卻倒不回來了,水到哪里去了呢?帶著這樣的疑問再請孩子打開瓶蓋找出瓶子里藏著的秘密,原來瓶子里藏的是餐巾紙,水就是被餐巾紙吸掉的。發現原因后,我趁熱打鐵,引導幼兒將剛剛獲得的經驗擴散到生活中,為幼兒提供了生活中常見的、豐富的可操作性材料,讓幼兒繼續在變魔術的情景中去探索、發現。當然活動中還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如:導入部分需不需要進行二次實驗進行對比;另外操作的材料是不是需要更改;最后就是是否需要結合生活中吸水的東西展開講述。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