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班吃火鍋區域活動教案30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第1篇、小班主題吃火鍋教案反思
活動意圖: 冬天來了,幼兒會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氣候的變冷,發現人們的生活起居、穿著打扮有了變化,結合冬天這一季節特征,根據幼兒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開展了此次活動《吃火鍋》。讓幼兒有直觀形象的感知,能自然而然地了解活動內容。從而了解數學激起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體驗吃火鍋的歡樂。
2、積累目測一部分接著往下數的經驗。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模擬火鍋一個,幼兒自制各種火鍋食品,分類放在盤子內。
2、每人一只盛放生菜的小籃和一只空碗。
活動過程: 一、進入情境
1、幼兒模擬圍坐火鍋邊。
2、規則
(1)取放每一品種的數量可由游戲者事先確定。
(2)鍋里同類品種不能超過10個。
(3)籃里的菜必須投放到鍋里表示燙熟后才能夾出放進碗里。
(4)必須從自己籃子里取菜投入鍋里,但夾菜時可選鍋里的任何品種,不必區別是誰投放的食物。
二、加菜
1、識別各種火鍋菜肴,按自己的喜好往小籃里放三至四種菜。
2、輪流往火鍋里加菜,品種和數量都可由幼兒自定,邊加菜邊接著某數往下數,每種菜的數量最多到10。
三、開火
鍋里的菜較滿后,蓋上鍋蓋,共同念一首兒歌模擬開火,兒歌念完,表示鍋里的水燒開了。
四、吃菜
1、輪流用手做筷子夾菜,放進自己的碗里,數一數各品種的菜吃了多少。
2、反復夾菜,接著某數往下數,每種菜的數量最多到10。
五、關火
1、蓋上鍋蓋,每人數一數今天我吃了哪些食品,各有多少。
2、與同伴比一比,找出每一種菜吃得最多的朋友。
幼兒在此基礎上結合日常生活中跟家人吃火鍋的經驗,可生成多種玩法:
玩法一:葷素搭配。幼兒先在鍋里投放葷菜(每種菜的數量為10),然后開火、吃菜,用筷子將鍋里的菜夾進自己的碗里,等葷菜都“吃”完后,再將素菜放入鍋內,繼續品嘗素菜。
玩法二:每日菜譜。幼兒按照各自的需要和喜好,每天選擇不同的菜肴進行“吃火鍋”的游戲。
活動反思: 本活動很適宜在冬天里開展,能體驗吃火鍋給人們暖和的感覺,特別能體現熱熱鬧鬧的情感。活動中,孩子們親自操作讓他們能認識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蔬菜,并在游玩中樂意說一說數一數,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能力,在與同伴一起游戲中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第2篇、小班主題活動吃火鍋教案反思
設計思路: 隨著季節的變化,我班的主題活動《不怕冷》展開了,在活動開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于在冬季里的一些保暖的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在平時的活動中,他們在火鍋店里也會開開心心地吃著火鍋,可他們還沒意識到其實吃火鍋也是保暖的好辦法,可以讓全身都暖和起來。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希望通過吃火鍋的游戲讓幼兒體會冬天吃火鍋的快樂,并學會與好朋友一起分享好吃的東西。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較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并樂意大膽地進行交流。
2、通過吃火鍋的情景活動,體驗集體游戲中分享的快樂。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創設吃火鍋的場景、菜單、小動物貼紙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 今天我請來了一個新朋友,小猴子。
2、 小猴子說:“冬天了,天氣好冷呀!”寶寶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幫小猴子暖和起來?
3、 小猴子聽了這么多的好辦法,他決定和他的好朋友們一起去吃火鍋。你們猜猜我都有哪些好朋友呀?(請幼兒模仿小動物的樣子)
4、 出示小動物吃火鍋的場景
哎呀,看看誰來吃火鍋啦?(2只小貓、1只小狗和1只小兔)
原來小猴子和這些好朋友一起吃火鍋。
5、 看看,桌子上、鍋子里有東西嗎?什么都沒有,你們平時怎么吃火鍋呀?(放些什么呀?)
6、 桌子上放著一樣東西,是什么呀?原來是菜單,我們可以用它來點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7、 我們來給他們點菜好嗎?你看到了些什么菜?
二、小動物吃火鍋
1、先給誰點菜?
2、菜點好了,有這么多菜要拿,我們請餐車幫幫忙。請幼兒選,選好放在餐車里,老師拿著菜單在旁邊提示幼兒。菜選好了,我們來檢查一下。
3、菜都選好了我們給小動物送過去。
菜選好了,誰會說句好聽的話給小動物聽?
4、蘿卜給小兔吃。數一數。蘿卜有幾只,2只蘿卜一樣嗎?一只大蘿卜和一只小蘿卜。小兔,請你吃一只大蘿卜和一只小蘿卜。蘑菇?幾棵青菜?(小兔,請你吃1只蘑菇和許多棵青菜)
5、小猴吃香蕉,有幾只香蕉?2只。小猴,請你吃2只香蕉。
6、小狗吃肉骨頭,有幾根肉骨頭啊?(4根肉骨頭)小狗,請你吃4根肉骨頭一個人吃4根肉骨頭真開心。
7、看看有幾只小貓?有幾條魚?
8、兩只小貓只有一條魚,怎么辦?誰有好辦法幫幫他們?
我們一起來告訴他們一個好辦法,小貓,你們可以兩個人一起分著吃魚。現在小花貓很高興,兩只小花貓一起分魚吃,他們都吃到魚了,他們做了好朋友。
三、分享游戲
1、小動物們真開心,菜都選好了,要開始吃火鍋了。
2、你們想不想吃火鍋,先想好你喜歡吃的東西。在幼兒選時老師問幼兒你喜歡吃什么?
3、選好了就坐下來了。把火鍋鍋子開好,快點哦寶寶們,我選好了,已經開始燒水了。當心燙,水還沒燒開呢。讓幼兒把菜放在桌子上。誰來說說你選了些什么?
原來我們的寶寶樣樣東西都愛吃,是個不挑食的好寶寶
總結:冬天里和好朋友一起吃火鍋又暖和又開心,我們回家也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分享好吃的火鍋吧。
活動反思: 本次展示活動,首先我在準備教具方面做的很充分,也考慮到些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盡量滿足每位幼兒的需要,如準備好充足的用具及座位,以方便幼兒吃火鍋時游戲的正常進行。還有在對一些細節方面也做好了處理的準備,如在用小車選菜時暗示幼兒慢慢推小心把菜打翻等,進行一次活動前我會想的更多更細了,盡量考慮到幼兒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好預防工作,才不會在活動中手足無措。
當然,作為新教師,還是有些不足之處的,還需要一定的努力。我的語言還不夠精練,提問有時會有些羅嗦,不太能時刻圍繞著目標進行,對幼兒的答案不能很恰當的回應,將他引入主題。自己在語態方面還需要加強,讓自己的語言有快有慢,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第3篇、小班主題活動教案:吃火鍋真暖和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冬季吃火鍋是人們保暖的方法之一。
2、在“吃火鍋”游戲中,知道按某數接著往下數的知識。
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準備: 自制一只大鍋子(里、外兩層,里層可轉動),一只火爐(可調節火的大小)。
師生收集的各種火鍋食品圖片若干。
幼兒每人一份菜,一只空碗。
活動過程: 一、導入交流“火鍋真暖和”
1、 談論現在是什么季節、有什么好辦法在冬天吃飯時能一直吃著熱菜。
2、 交流各自吃火鍋的經驗:你吃過的火鍋是什么樣的?
3、 利用自己收集的火鍋食品的圖片,相互介紹菜名。
二、玩玩“吃火鍋”游戲
1、 仔細觀察自己菜盤里有些什么菜。
2、 輪流往鍋里加菜——
——游戲規則:每種菜數量最多加到10。
——老師先加入菜,幼兒說出菜名及數量。
——個別幼兒輪流接著加菜,邊加菜邊接著某數往下數,一直加到10。
——齊誦冬天好聽的兒歌,兒歌念完,火鍋燒開了。
3、 輪流從鍋里夾菜:用小手做筷子夾菜、吃菜,交流自己都吃了些什么菜。
4、 繼續玩游戲。
第2次開始重新往鍋里加菜準備吃火鍋時,個別幼兒先加一些菜,再由其他幼兒輪流接著往鍋里加菜,邊加菜邊接著某數往下數。
活動延伸: 在角色游戲中繼續玩“火鍋”游戲。
第4篇、小班主題活動教案:吃火鍋教案
活動目標: 1。能說出自己喜歡的食物,知道冬天吃火鍋可以暖和身體。
2。體驗大家一起“吃火鍋”的快樂。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墻面和語言角張貼“火鍋”的圖片;幼兒回家品嘗“火鍋”;
2。故事錄音;
3。操作材料(玩具鍋子、爐子、餐具、玩具菜等)
活動過程: 一.語言導入:
1。冬天真冷啊,你們感到身體哪里冷啊?
2。小動物們也感覺很冷,你們快幫他們想想,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身體暖和起來?
二.吃火鍋
1。聽故事“吃火鍋”。
2。故事后提問:
(1)現在你知道小動物們是怎么讓身體暖和起來的?(吃火鍋)
(2)火鍋里都放了些什么呀?為什么?(重點:各動物喜歡的食物對應起來)
(3)你們有誰家里也吃過火鍋?你喜歡吃的是什么呢?大家一起吃火鍋,感覺怎樣?
小結:冬天吃火鍋,大家圍一桌,又暖和,又開心。
3。操作體驗:
(1)我們也來“吃火鍋”。(重點演示用具、“涮”菜的過程)
(2)請你選一樣自己最喜歡吃的菜,和你的朋友坐到桌子邊一起吃火鍋。
(3)指導:a幼兒互相講講說說自己喜歡的菜名稱,交換;
b引導體驗吃火鍋圍坐在一起開心又暖和的感覺。
第5篇、小班主題活動吃火鍋嘍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寒冷的冬天來到了,很多小朋友都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去吃了火鍋,日常活動中也常常能聽到他們相關的談論,成為了孩子們的一個興趣點。如果以“吃火鍋”的形式只是來做游戲、談話,那么在認知和能力方面就沒有提升的空間,于是,我以“吃火鍋”為切入點,設計了小班綜合活動,將撕紙活動、辨識形狀融進情境游戲中,使幼兒在快樂的氛圍中得到相應的發展。
活動目標: ⒈樂意參加集體活動,在“吃火鍋”的情境中感受活動的愉悅。
⒉初步辨識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會沿針孔撕出圓形、長方形、正方形。
⒊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⒋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⒌探索與實驗,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⒈自制“火鍋”6個、用彩紙自制的一些“火鍋配料”(青菜、蘑菇、蝦、粉條等)分別裝在6個小籃中,廢紙盒每組一個。
⒉人手一份操作材料:上面用縫紉機鉆出圓形、長方形、正方形(連續的小孔)的彩紙各一張,小碗一個。
⒊幼兒有吃火鍋的經驗。
活動過程: ㈠回憶吃火鍋時的情景:
師:“你吃過火鍋嗎?好吃嗎?”
(幼:吃過,好吃!)
師:“你吃到了什么?是什么樣子的?”
(幼A:我吃到了青菜,綠綠的。)
(幼B:我吃到了蝦,彎彎的,很鮮。)
(幼C:我吃到的是貢丸,圓圓的。)
師:“吃了火鍋身上感覺怎么樣?”
(幼:很暖和。)
[評析:創設寬松、愉悅的談話氛圍,利用幼兒比較熟悉的生活經驗進行初步的交流,通過簡單的互動,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并為后面環節的開展奠定基礎。]
㈡學習制作火鍋配料的方法:(初步認識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學習撕的方法)
師:“今天呀,我們豆豆班的小朋友也要來吃火鍋啦!”“不過,想吃火鍋可要請你先來做一做哦!”
⒈出示鉆有“○”的彩紙,師:“看,紙上有什么?”
(幼:有很多小洞洞。)
師:“這些小洞洞連在一起變成了什么形狀呀?”
(幼:圓形。)
師:“圓形象我們在火鍋里吃到的什么東西?”
(幼:貢丸、魚丸)
師:“那我們就先來做個貢丸吧!”“怎么樣把這個貢丸拿下來呢?”
教師示范:“先要把它撕開,撕到有小洞洞的地方停下來,再沿著小洞洞的方向慢慢地將圓形撕下!一只貢丸就做好了!”
“貢丸味道怎么樣?好吃嗎?”
展示撕下的圓形,師:“看,貢丸是什么形狀的呀?”
(幼:“圓形”)
行為習慣教育:“這些用剩的材料放在哪兒呢?”(廢紙盒內)
⒉出示鉆有“ ” 的彩紙,師:“還有蟹肉棒呢!誰來做一做呢?”
請兩名幼兒來嘗試撕一撕,師:“想一想,先做什么,才能把蟹肉棒那下來?”邊與下面的幼兒互動:“蟹肉棒好吃嗎?有什么味道在里面?”
(幼:有螃蟹的鮮味。)
展示兩名幼兒撕下的長方形:“看,蟹肉棒是什么形狀的?”
(部分幼兒:長方形)
(部分幼兒:長長的)
教師總結:哦,原來蟹肉棒是長方形的。
師:“那么,哪根蟹肉棒做得好一些呢?為什么?”
(幼:佳佳做得好,因為沒有撕壞,天天做得不好,因為撕壞了!)
“怎么撕才不會撕壞?”
(幼:慢慢撕。)
教師強調:要沿著邊慢慢地撕下來。
⒊出示鉆有“□”的彩紙,師:“凍豆腐也是小朋友們都喜歡吃的,誰來做一下?”
另請一幼兒來撕一撕,邊互動:“凍豆腐好吃嗎?咬上去是什么感覺?”
展示撕下的正方形:“看,凍豆腐是什么形狀的?”
⒋提出要求:
每個小朋友都要自己動手來做一做哦!
看誰做得認真,作品光滑、完整!
等我們全部做完后再一起來吃火鍋吧!
[評析:根據三種不同的形狀,選擇了三樣幼兒熟悉的比較有代表性的火鍋配料,以此來激發幼兒的操作熱情。在引導幼兒學習制作方法的時候,沒有刻意地提出“撕”和辨認形狀的要求,而是通過“制作火鍋配料”的簡單的情境,讓幼兒在看一看、做一做、比一比、說一說的過程中主動地習得。同時,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引導得比較細致,娓娓道來,逐步深入,使幼兒更專注地投入到活動中。]
㈢幼兒嘗試制作火鍋配料:(練習沿針孔撕圓形、長方形、正方形)
幼兒動手開始撕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教師隨機指導:“你在做什么?是什么形狀的?”
[由于前面共同總結出了撕紙的方法,大部分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使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㈣“吃火鍋”:(辨識圓形、長方形、正方形):
(請保育員將“火鍋”放到桌上,將廢紙盒拿走。)
⒈引導幼兒按形狀分別放入火鍋配料(用食指和中指當做筷子),幫助幼兒正確辨認圓形、長方形、正方形:
師:“吃火鍋可不能著急,要等湯燒開,再把好吃的東西一樣一樣放進去!”“先來放個貢丸吧!想一想是什么形狀的?”
(幼:圓形)
幼兒夾起圓形放入“鍋”內
“再放凍豆腐!凍豆腐是什么形狀的呢?”
“最后放蟹肉棒!蟹肉棒是什么形狀的呀?”
⒉引導幼兒按形狀將放入“火鍋”內的東西夾起來,再次感知形狀:
師:“哎呀,凍豆腐這么快就好了,快撈起來吃吧!好吃嗎!”“是什么形狀的,可別撈錯了!”
“蟹肉棒也好啦!”“貢丸終于煮熟啦!”
(幼兒都夾到嘴邊“吧咋吧咋”地做好吃狀。)
教師邊引導上述情境時邊檢查幼兒的操作情況。
⒊“火鍋好吃嗎?”“在寒冷的冬天一起吃火鍋感覺怎么樣?”
(幼A:真溫暖呀!)
(幼B:好開心呀!呵呵呵!)
“剛才我們只吃了三樣東西,吃飽了嗎?”“還想吃嗎?”
出示另外的一些火鍋配料:青菜、蘑菇、蝦等。
“來,再選一些自己喜歡的!”
“冬天吃火鍋真溫暖呀!”
整個活動在情境游戲中快樂地結束。
[評析““吃火鍋”的情境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幼兒表現得比較興奮,不過還是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一步步地完成。該環節不但使幼兒充分體驗到了游戲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更讓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鞏固了對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㈤延伸:
角投放:
⒈火鍋食品加工廠(練習繼續撕紙——增加三角形、半圓形等)
⒉娃娃家:吃火鍋(將本次活動的作品塑封后使用)
活動反思: ⒈走近幼兒,尋找契機
該老師能夠細心地觀察生活,及時發現幼兒的興趣點,并抓住可利用的話題——吃火鍋,有目的地與主題教學活動有機聯系,非常富有創意地把一次比較枯燥的撕紙活動變成了一次生動的“吃火鍋”的游戲,并整合了對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辨識,使幼兒都能主動投入、大膽嘗試、快樂學習。
⒉寓教于樂,層次清晰
從回憶吃火鍋的情景,到學做“火鍋配料”,再到一起“吃火鍋”,脈絡清晰,環環相扣,幼兒在形象、愉悅的游戲氛圍中,不知不覺就主動地認識了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并習得了撕紙的技能。
⒊理念先進,機制靈活
在觀摩該教學活動時,找不到一絲“教”的成份,只有形象化的引導和游戲化的語言,教師完全把自己也融入到了活動情境中,在與幼兒“玩” 的過程中走近幼兒、引導幼兒、理解幼兒,使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第6篇、小班語言吃火鍋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顏色大膽想象不同的食物。
2、感受做火鍋的快樂。
3、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請家長前期帶孩子去吃火鍋,有吃火鍋的前期經驗。
物質準備:“火鍋鍋子”一個、“小鍋子”若干 、各色彩色紙(白色、紅色、綠色等)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火鍋
1、出示圖片:看看我帶來了什么?
2、關鍵提問:你吃過火鍋么?火鍋里有些什么好吃的?
小結:原來火鍋里可以放好多好吃的,有......
二、猜一猜火鍋
1、出示“火鍋鍋子”和“食物”
過渡語:今天我們也來吃火鍋吧!瞧!我帶來些什么呀!(出示3個盤子)
關鍵提問:
(1)綠綠的菜有哪些啊?
(2)紅紅的菜有哪些啊?
(3)白白的菜有哪些啊?
(引導幼兒發散思維,將不同的顏色和食物聯系起來)
2、示范操作
過渡語:這么多好吃的東西,我要放進火鍋啦!
教師示范:
吃火鍋,吃火鍋,綠綠的青菜放進去!
吃火鍋,吃火鍋,紅紅的辣椒放進去!
吃火鍋,吃火鍋,白白的蘿卜放進去!
小結:哇!我們放了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食物,滿滿一鍋真好吃。
三、 做一做火鍋
1、 提示:我們也去吃火鍋吧,我給你們提供了很多材料,一邊放一邊說說放的是什么哦!
2、幼兒操作
教師關注:幼兒撕紙的情況
教師關注幼兒將食物和顏色對應的經驗
3、分享:說說你做的火鍋里有些什么啊?
4、小結:我們小朋友做的火鍋真豐富,有葷的有素的,五顏六色的真好吃。
進步之處:
1、符合季節特點和生活經驗的積累。
2、環節設計有趣、富有游戲性。
不足之處:
1、示范時需要強調兒歌。
2、小結要及時。
回應的語言還需要多樣化。
活動反思:
值得肯定之處:情境性、季節性強,根據幼兒冬天的生活經驗開展的學習活動,能吸引到幼兒的注意力。環節的游戲性、趣味性使得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融入兒歌,更符合小班幼兒思維。
需要改進之處:兒歌的部分需要更多的強調和細化,要關注到幼兒對于兒歌的跟念,更突出情境性、趣味性。另外,有一處小結有遺忘,備課的時候應更加注意教案的熟悉度。語言要多樣性,對于幼兒的回應能力也有待提高。
第7篇、小班美術好吃的火鍋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較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并樂意大膽地進行交流。
2、通過吃火鍋的情景活動,體驗集體游戲中分享的快樂。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創設吃火鍋的場景、菜單、小動物貼紙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今天我請來了一個新朋友,小猴子。
2、小猴子說:“冬天了,天氣好冷呀!”寶寶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幫小猴子暖和起來?
3、小猴子聽了這么多的好辦法,他決定和他的好朋友們一起去吃火鍋。你們猜猜我都有哪些好朋友呀?(請幼兒模仿小動物的樣子)
4、出示小動物吃火鍋的場景
哎呀,看看誰來吃火鍋啦?(2只小貓、1只小狗和1只小兔)
原來小猴子和這些好朋友一起吃火鍋。
5、看看,桌子上、鍋子里有東西嗎?什么都沒有,你們平時怎么吃火鍋呀?(放些什么呀?)
6、桌子上放著一樣東西,是什么呀?(.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原來是菜單,我們可以用它來點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7、我們來給他們點菜好嗎?你看到了些什么菜?
二、小動物吃火鍋
1、先給誰點菜?
2、菜點好了,有這么多菜要拿,我們請餐車幫幫忙。請幼兒選,選好放在餐車里,老師拿著菜單在旁邊提示幼兒。菜選好了,我們來檢查一下。
3、菜都選好了我們給小動物送過去。
菜選好了,誰會說句好聽的話給小動物聽?
4、蘿卜給小兔吃。數一數。蘿卜有幾只,2只蘿卜一樣嗎?(.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一只大蘿卜和一只小蘿卜。小兔,請你吃一只大蘿卜和一只小蘿卜。蘑菇?幾棵青菜?(小兔,請你吃1只蘑菇和許多棵青菜)
5、小猴吃香蕉,有幾只香蕉?2只。小猴,請你吃2只香蕉。
6、小狗吃肉骨頭,有幾根肉骨頭啊?(4根肉骨頭)小狗,請你吃4根肉骨頭一個人吃4根肉骨頭真開心。
7、看看有幾只小貓?有幾條魚?
8、兩只小貓只有一條魚,怎么辦?誰有好辦法幫幫他們?
我們一起來告訴他們一個好辦法,小貓,你們可以兩個人一起分著吃魚。現在小花貓很高興,兩只小花貓一起分魚吃,他們都吃到魚了,他們做了好朋友。
三、分享游戲
1、小動物們真開心,菜都選好了,要開始吃火鍋了。
2、你們想不想吃火鍋,先想好你喜歡吃的東西。在幼兒選時老師問幼兒你喜歡吃什么?
3、選好了就坐下來了。把火鍋鍋子開好,快點哦寶寶們,我選好了,已經開始燒水了。當心燙,水還沒燒開呢。讓幼兒把菜放在桌子上。誰來說說你選了些什么?
原來我們的寶寶樣樣東西都愛吃,是個不挑食的好寶寶。
總結:冬天里和好朋友一起吃火鍋又暖和又開心,我們回家也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分享好吃的火鍋吧。
活動反思:
本次展示活動,首先我在準備教具方面做的很充分,也考慮到些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盡量滿足每位幼兒的需要,如準備好充足的用具及座位,以方便幼兒吃火鍋時游戲的正常進行。還有在對一些細節方面也做好了處理的準備,如在用小車選菜時暗示幼兒慢慢推小心把菜打翻等,進行一次活動前我會想的更多更細了,盡量考慮到幼兒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好預防工作,才不會在活動中手足無措。
當然,作為新教師,還是有些不足之處的,還需要一定的努力。我的語言還不夠精練,提問有時會有些羅嗦,不太能時刻圍繞著目標進行,對幼兒的答案不能很恰當的回應,將他引入主題。自己在語態方面還需要加強,讓自己的語言有快有慢,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第8篇、小班社會火鍋聚會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2、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要求:
1、 了解火鍋的由來。
2、 知道冬季人們的飲食習慣,感受吃火鍋的樂趣。
3、 能和同伴分享自己帶來的食物。
活動準備:
1、 事先請家長幫助幼兒準備吃火鍋的有關食品帶到幼兒園來。
2、 火鍋、爐子各4個、碗、湯勺人手一副
活動指導:
1、 師介紹火鍋的由來、種類等等,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 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食物。
3、 討論:(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回憶自己吃火鍋的經驗,談談吃火鍋要注意什么?
4、 分組活動:幼兒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組合,共同分享吃火鍋的樂趣。
總結分享:請幼兒說說吃火鍋的感受。
活動反思:
本活動很適宜在冬天里開展,能體驗吃火鍋給人們暖和的感覺,特別能體現熱熱鬧鬧的情感。活動中,孩子們親自操作讓他們能認識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蔬菜,并在游玩中樂意說一說數一數,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能力,在與同伴一起游戲中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第9篇、小班社會教案:吃火鍋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吃火鍋
活動目標:
1、再現日常生活情景,體驗全家人圍坐在鍋邊吃火鍋的歡樂。
2、不斷積累目測一部分接著往下數的經驗。
活動準備:
1、模擬火鍋一個,幼兒自制各種火鍋食品,分類放在盤子內。
2、每人一只盛放生菜的小籃和一只空碗。
活動過程:
一、進入情境
1、幼兒模擬圍坐火鍋邊(人數不限,可隨游戲逐步增加)。
2、了解規則:
(1)取放每一品種的數量可由游戲者事先確定。
(2)加菜時鍋里同類品種不能超過10個。
(3)籃里的菜必須投放到鍋里表示燙熟后才能夾出放進碗里。
(4)必須從自己的籃子里取菜投入鍋里,但夾菜時可選鍋里的任何品種,不必區別是誰投放的食物。
二、加菜
1、識別各種火鍋菜肴,按自己的喜好往小籃里放三至四種菜。
2、輪流往火鍋里加菜,品種和數量都可由幼兒自定,邊加菜邊接著某數往下數,每種菜的數量最多到10。
三、開火
鍋里的菜較滿后,蓋上鍋蓋,共同念一首兒歌模擬開火,兒歌念完,表示鍋里的水燒開了。
四、吃菜
1、輪流用手做筷子夾菜,放進自己的碗里,數一數各品種的菜吃了多少。
2、反復夾菜,接著某數往下數,每種菜的數量最多到10。
五、關火
1、蓋上鍋蓋,每人數一數今天我吃了哪些食品,各有多少。
2、與同伴比一比,找出每一種菜吃得最多的朋友。
幼兒在此基礎上結合日常生活中跟家人吃火鍋的經驗,可生成多種玩法:
玩法一:葷素搭配。幼兒先在鍋里投放葷菜(每種菜的數量為10),然后開火、吃菜,用筷子將鍋里的菜夾進自己的碗里,等葷菜都“吃”完后,再將素菜放入鍋內,繼續品嘗素菜。
玩法二:每日菜譜。幼兒按照各自的需要和喜好,每天選擇不同的菜肴進行“吃火鍋”的游戲。
第10篇、小班音樂燙火鍋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體驗燙火鍋歌曲的有趣、說白處的詼諧,感受與伙伴間逗樂的樂趣。
2、嘗試用表情、肢體語言表現吃火鍋游戲中吃火鍋的豪爽模樣,“菜”被吃的夸張表情。在勃引導下能夠通過集體反思評價活動唱清、唱準容易混淆的曲調和歌詞。、
3、能接受旁邊的伙伴成為合作者。游戲中能夠享受相互逗樂的愉快感覺。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nyw好老師TV網1、音樂、火鍋圖、菜品圖、辣椒、花椒變少PPT2、有玩石頭剪刀布地游戲經驗【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2、練聲(高音到低音)(1)“辣”練聲(有嘶~哈~,好辣喲!)師:咦,這么點了!聽!【找D調音準】準備開始!【幼D調練聲】
(2)“麻”練聲(有嘶~哈~.好麻喲!)3、逐步在游戲中學唱歌(1)“逗”吃游戲介紹(2)商定輸贏規則{辣乎辣乎笑呵呵喲!一—石頭、剪刀、布!嘶~哈~(3)玩燙火鍋游戲(另一師配合)乎辣乎笑呵呵~喲!”(劃定誰吃誰)“嘶~哈~”
(4)加速一倍游戲每人燙兩次就交換。
(5)再加速一倍游戲每人燙一次就交換(6)師引歌詞混淆處(7)變化手上菜形狀游戲,并加最后獨白“XX好了”
4、移動方位燙火鍋
活動反思:
本活動很適宜在冬天里開展,能體驗吃火鍋給人們暖和的感覺,特別能體現熱熱鬧鬧的情感。活動中,孩子們親自操作讓他們能認識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蔬菜,并在游玩中樂意說一說數一數,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能力,在與同伴一起游戲中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第11篇、小班歌唱活動燙火鍋教案
玩法建議:兩人結伴游戲,-人雙手掌心向上向前伸出,代表"鍋",_人伸出雙手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狀,代表"筷子"。"筷子"在"鍋"中上F點著燙菜,每個樂句都點四下,每個樂句結束時交換角色,一段唱到"笑呵呵喲"的"喲"的時候,就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來決定誰是菜(用手做)誰是嘴巴?確定后,兩人像被辣到了-一樣,發出"嘶~(慢吸氣)哈~(爽快地吐氣)"的聲音,"嘶~"時兩人手上的角色,"哈~"就"嘴巴"吃"菜","菜"躲避。之后以除以2的方式,不斷加快速度。
【活動準備】
1、音樂、火鍋圖、菜品圖、辣椒、花椒變少PPT2、有玩石頭剪刀布地游戲經驗
【活動目標】
1、體驗燙火鍋歌曲的有趣、說白處的詼諧,感受與伙伴間逗樂的樂趣。
2、嘗試用表情、肢體語言表現吃火鍋游戲中吃火鍋的豪爽模樣,"菜"被吃的夸張表情。在勃引導下能夠通過集體反思評價活動唱清、唱準容易混淆的曲調和歌詞。
3、能接受旁邊的伙伴成為合作者。游戲中能夠享受相互逗樂的愉快感覺。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
2、練聲(高音到低音)
(1)"辣"練聲(有嘶~哈~,好辣喲!)師:咦,這么點了!聽!【找D調音準】準備開始!【幼D調練聲】
(2)"麻"練聲(有嘶~哈~.好麻喲!)
3、逐步在游戲中學唱歌
(1)"逗"吃游戲介紹
(2)商定輸贏規則{辣乎辣乎笑呵呵喲!一-石頭、剪刀、布!嘶~哈~
(3)玩燙火鍋游戲(另一師配合)乎辣乎笑呵呵~喲!"(劃定誰吃誰)"嘶~哈~"
(4)加速一倍游戲每人燙兩次就交換。
(5)再加速一倍游戲每人燙一次就交換
(6)師引歌詞混淆處
(7)變化手上菜形狀游戲,并加最后獨白"XX好了"
4、移動方位燙火鍋
第12篇、小班歌唱教案:燙火鍋
幼兒園小班歌唱教案:燙火鍋
一、作品
◆玩法建議
兩人結伴游戲,—人雙手掌心向上向前伸出,代表“鍋”,一人伸出雙手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狀,代表“筷子”。“筷子”在“鍋”中上點著燙菜,每個樂句都點四下,每個樂句結束時交換角色,一段唱到“笑呵呵喲”的“喲”的時候,就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來決定誰是菜(用手做)誰是嘴巴?確定后,兩人像被辣到了-一樣,發出“嘶~(慢吸氣)哈~(爽快地吐氣)”的聲音,“嘶~”時兩人手上的角色,“哈~”就“嘴巴”吃“菜”,“菜”躲避。之后以除以2的方式,不斷加快速度。
【活動準備】
1、音樂、火鍋圖、菜品圖、辣椒、花椒變少PPT
2、有玩石頭剪刀布地游戲經驗
【活動目標】
1、體驗燙火鍋歌曲的有趣、說白處的詼諧,感受與伙伴間逗樂的樂趣。
2、嘗試用表情、肢體語言表現吃火鍋游戲中吃火鍋的豪爽模樣,“菜”被吃的夸張表情。在勃引導下能夠通過集體反思評價活動唱清、唱準容易混淆的曲調和歌詞。
3、能接受旁邊的伙伴成為合作者。游戲中能夠享受相互逗樂的愉快感覺。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
2、練聲(高音到低音)
(1)“辣”練聲(有嘶~哈~,好辣喲!)
師:咦,這么點了!聽!【找D調音準】準備開始!【幼D調練聲】
(2)“麻”練聲(有嘶~哈~.好麻喲!)
3、逐步在游戲中學唱歌
(1)“逗”吃游戲介紹
(2)商定輸贏規則
{辣乎辣乎笑呵呵喲!一—石頭、剪刀、布!嘶~哈~
(3)玩燙火鍋游戲(另一師配合)
乎辣乎笑呵呵~喲!”(劃定誰吃誰)“嘶~哈~”
(4)加速一倍游戲
每人燙兩次就交換。
(5)再加速一倍游戲
每人燙一次就交換
(6)師引歌詞混淆處
(7)變化手上菜形狀游戲,并加最后獨白“XX好了”
4、移動方位燙火鍋
第13篇、小班主題吃火鍋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顏色大膽想象不同的食物。
2、感受做火鍋的快樂。
3、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請家長前期帶孩子去吃火鍋,有吃火鍋的前期經驗。
物質準備:“火鍋鍋子”一個、“小鍋子”若干 、各色彩色紙(白色、紅色、綠色等)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火鍋
1、出示圖片:看看我帶來了什么?
2、關鍵提問:你吃過火鍋么?火鍋里有些什么好吃的?
小結:原來火鍋里可以放好多好吃的,有......
二、猜一猜火鍋
1、出示“火鍋鍋子”和“食物”
過渡語:今天我們也來吃火鍋吧!瞧!我帶來些什么呀!(出示3個盤子)
關鍵提問:
(1)綠綠的菜有哪些啊?
(2)紅紅的菜有哪些啊?
(3)白白的菜有哪些啊?
(引導幼兒發散思維,將不同的顏色和食物聯系起來)
2、示范操作
過渡語:這么多好吃的東西,我要放進火鍋啦!
教師示范:
吃火鍋,吃火鍋,綠綠的青菜放進去!
吃火鍋,吃火鍋,紅紅的辣椒放進去!
吃火鍋,吃火鍋,白白的蘿卜放進去!
小結:哇!我們放了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食物,滿滿一鍋真好吃。
三、 做一做火鍋
1、 提示:我們也去吃火鍋吧,我給你們提供了很多材料,一邊放一邊說說放的是什么哦!
2、幼兒操作
教師關注:幼兒撕紙的情況
教師關注幼兒將食物和顏色對應的經驗
3、分享:說說你做的火鍋里有些什么啊?
4、小結:我們小朋友做的火鍋真豐富,有葷的有素的,五顏六色的真好吃。
進步之處:
1、符合季節特點和生活經驗的積累。
2、環節設計有趣、富有游戲性。
不足之處:
1、示范時需要強調兒歌。
2、小結要及時。
回應的語言還需要多樣化。
活動反思:
值得肯定之處:情境性、季節性強,根據幼兒冬天的生活經驗開展的學習活動,能吸引到幼兒的注意力。環節的游戲性、趣味性使得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融入兒歌,更符合小班幼兒思維。
需要改進之處:兒歌的部分需要更多的強調和細化,要關注到幼兒對于兒歌的跟念,更突出情境性、趣味性。另外,有一處小結有遺忘,備課的時候應更加注意教案的熟悉度。語言要多樣性,對于幼兒的回應能力也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