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3-0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大班主題活動美術教育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思路,核心目標,活動準備,案例設計等內容,欣賞、了解故事的內容、情節,熟悉角色的特點與主要對話。繼續學習運用繪畫、剪貼等方法制作道具和簡單場景,并會進行布置。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主題式美術教育教案吧。
幼兒園大班主題式美術教育教案
一、設計思路
《葫蘆兄弟》是幼兒特別喜歡的童話故事,本主題以此為切入點,以童話劇的欣賞和表演為線索,讓幼兒在欣賞、制作、競選、表演、服務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參與童話劇表演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友好合作、友好競爭的樂趣;享受自己制作演出道具、自己化妝的樂趣;同時在活動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同伴的交往能力、審美表現和創造的能力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本主題在實施過程中應關注幼兒的發展以及心理反應,不要過分關注演出的結果。
二、核心目標
1.欣賞、了解故事的內容、情節,熟悉角色的特點與主要對話。
2.繼續學習運用繪畫、剪貼等方法制作道具和簡單場景,并會進行布置。
3.知道制作請柬、門票的方法,嘗試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裝飾。
4.樂意在觀眾面前大膽地、有表情地表演童話劇,體驗表演的樂趣。
5.知道怎樣進行角色競爭,能正確對待反面角色和競爭的結果。
三、案例設計
活動一 《小熊拔牙》(童話劇欣賞)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討論,進一步了解童話劇的基本藝術特征,感受它的藝術美。
2.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和認識,嘗試模仿劇中人物的表情和動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欣賞過童話劇,對童話劇的表演特點(背景、道具、服裝、對話等)有初步的了解。
物質準備:教師準備童話劇《小熊拔牙》的VCD(還可以換成其他簡單的童話劇碟片)。
活動過程:
1.和幼兒共同欣賞童話劇的VCD,初步了解童話劇是由人表演的——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 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是誰表演的?你怎么知道的? 這樣由人來表演童話故事我們叫它什么?(童話劇)
2.請幼兒再次欣賞童話劇,引導幼兒觀察童話劇的服裝和道具。
(1)表演童話劇的演員穿著什么樣的衣服?還戴了什么?
日常活動:在下午活動或餐前等時間,教師與幼兒一起欣賞動畫片《葫蘆兄 弟》的VCD,幫助幼兒簡單地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對話、情節等。
家園共育:請父母與幼兒一起觀看童話劇表演或收集一些童話劇的CVD,幫助幼兒了解童話劇表演的特點。
活動二 《葫蘆兄弟》(動畫片欣賞)
活動目標:
1.通過對動畫片回憶、欣賞、討論,進一步熟悉劇情,了解不同角色的性格特點。
2.在觀察、講述中進一步關注道具和場景的變化,感受其造型和色彩的美。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教師已經與幼兒一起完整地欣賞過《葫蘆兄弟》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主要角色、主要情節等。
物質準備:教師準備《葫蘆兄弟》的VCD。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葫蘆兄弟》的主要人物及其特點,豐富幼兒對故事角色的認識。
(1)你們看過動畫片《葫蘆兄弟》嗎?
(2)這個動畫片里有哪些人?
(3)他們有些什么本領?
(4)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動作、表情、做的事情)
2.請幼兒欣賞動畫片《葫蘆兄弟》開始的“葫蘆娃出世”片段,了解故事中角色的服飾和故事發生的背景。
(1)故事里說了哪七個兄弟?
(2)他們有什么不同?(服飾、本領)
(3)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4)從什么地方表現出來的?
(5)故事里還有誰?他們又是什么樣的?(外形、服飾)
(6)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7)動畫片里除了葫蘆山還有哪些場景?
3.與幼兒欣賞動畫片《葫蘆兄弟》中“智斗妖精”的片段,引導幼兒嘗試用自己的動作和語言進行簡單地表演。
(1)在這個動畫片里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2)他是什么樣的?他說了什么?做了哪動作?
(3)你能表演給大家看嗎?
(4)這段內容發生在哪里?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4.引導幼兒欣賞《葫蘆兄弟》動畫片的主題歌,自由表演自己喜歡的角色,表達自己對角色的喜愛之情。
(1)跟著音樂表演你喜歡的角色,做做他做的動作。
活動建議:
區域活動:在美工角為幼兒提供皺紋紙、卡紙、膠帶、剪刀等材料,請幼兒嘗試制作表演《葫蘆兄弟》的簡單背景,如:葫蘆藤、草地、葫蘆山等。
游戲活動:教師將葫蘆兄弟中的角色編人“猜猜我是誰”的游戲中,豐富幼兒對角色特征的認識。例如:他是個大力士,在葫蘆兄弟中排行老大,他喜歡穿紅色的衣服等。
日常活動:在餐后和下午活動中,鼓勵幼兒模仿劇中角色的對話、表情和動作,進一步熟悉《葫蘆兄弟》的故事情節。
家園共育: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欣賞《葫蘆兄弟》的動畫片,并嘗試和幼兒分配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NextPage]
活動三 我們的新劇本(制作)
活動目標:
1.在回憶和討論中,確定所要表演的劇情,并采用圖加文的形式集體編寫所要表演的新劇本。
2.積極參與班級劇本的編寫,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比較熟悉動畫片《葫蘆兄弟》的劇情,完整欣賞過兩次以上。
物質準備:教師準備編寫劇本的大紙,彩色筆等。
活動過程:
1.與幼兒共同回憶《葫蘆兄弟》中自己喜歡的片段,交流自己對故事的不同感受。
(1)《葫蘆兄弟》這個動畫片中,你最喜歡看哪一段?為什么?
(2)這一段故事里有誰?發生了什么事?結果怎樣?
(3)這個故事發生在哪里?從什么地方表現出來的?
2.和幼兒一起欣賞他們都比較感興趣的故事片段,豐富幼兒對主要情節的表演經驗。(可以舉手表決選擇一個片段)
(1)這一段故事里都有誰?他們說了什么?
(2)做了哪些動作?你能學一學嗎?
(3)如果只表演這一段,你覺得怎么樣?故事完整嗎?
(4)加上什么就更加完整了?(片頭和片尾)
3.請幼兒運用繪湎的方法,與同伴一起制作適合班級表演的童話劇的劇本,加深幼兒對故事主要情節的理解。
(1)故事是怎樣開始的?在什么地方?有誰?他們說了什么?
(2)我們可以用什么樣的圖或文字來表示?
(3)后來到了哪里?出現了誰?又發生了什么事?
(4)他們說了什么?做了哪些動作?結果怎么樣?
(5)可以用哪些圖或文字來表示?
4.和幼兒共同根據情節把文字和圖片依次貼在一張大紙上形成新劇本,并一起“讀一讀”我們的劇本,修改并再次了解所要表演的主要情節。
(1)與同伴一起看著劇本“讀”。
(2)大家一起邊“讀”邊用簡單的動作進行初步地表演。
活動建議:
區域活動:在美術區,教師提供各種材料,如剪刀、顏料、彩色筆、彩色紙等,讓幼兒大膽運用繪畫、剪貼、版畫等多種形式表現集體討論后的班級劇本。或者對形成的劇本提出修改意見。
游戲活動:教師與幼兒一起看著劇本,創編動作,為后面的童話劇表演做準備。
家園共育:請家長與幼兒一起看幼兒創編的《葫蘆兄弟》劇本,一方面了解班級即將舉行的活動內容,一方面幫助幼兒進行修改。
活動四 我喜歡的角色(討論)
活動目標:
1.通過角色報名、進一步熟悉各個角色的特點,能用不同的語氣、動作、表情來表現角色的性格特征。
2.在討論中明確反面角色在表演中的重要性,能正確對待反面角色和演反面角色的演員。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讓幼兒多欣賞一些童話劇,初步了解反面角色的特點。
物質準備:教師準備《葫蘆兄弟》的VCD,報名表。
為幼兒準備寫有自己名字的紙條,反面貼上雙面膠。
活動過程:
1.和幼兒討論動畫角色,讓幼兒初步選擇飾演角色。
(1)我們的劇本里有哪幾個角色?
(2)你最喜歡誰?想演哪個角色?為什么?
(3)他和別的角色有什么不同?在劇本里他說了哪些話?是怎么說的?你會表演嗎?
(4)用怎樣的語氣說更像?
(5)他做了哪些動作?是怎么做的?學一學。
(6)大家看他表演得像不像?怎樣做更精彩?
2.與幼兒一起看碟片,引導幼兒學一學各個角色的表情、動作和語言。
(1)仔細看他們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學一學,看誰學得最像?
3.出示報名表,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并在報名表上進行報名。
(1)這是什么?(報名表)上面有什么?(角色的圖標和文字)
(2)你們認識這些圖標和文字嗎?我們一起來認一認。
(3)你想演什么角色就把自己的名字貼在圖標后面的空格里。
4.與幼兒一起交流報名的結果,討論反面角色的重要意義。
(1)看看報名表,哪一欄的報名人數最多?
(2)為什么你們喜歡演葫蘆娃呢?
(3)為什么不喜歡演妖精?是演妖精的演員不好嗎?
(4)如果把這個角色去掉,可以嗎?為什么不能去掉?
(5)看來這個角色很重要,沒有她(他)演出就不精彩了。
(6)有小朋友想改變主意嗎?你想演這個重要的角色嗎?(可以重新調整)
活動建議:
區域活動:在美術區,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游戲程序表,幼兒嘗試用數字和圖畫的形式來填寫,繼續理解表格在活動中的作用。
游戲活動:在創造性游戲中設置“每日游戲一覽表”,繼續幫助幼兒認識理解表格,發現表格是一種很好的記錄事情的方式。
日常活動:引導幼兒討論在其他時間我們還做過什么事,可以用什么樣的表格記錄。
家園共育: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各種形式、內容的記錄表,引導幼兒理解記錄表在生活中、工作中的運用。并請家長與幼兒一起制定假期的活動計劃,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表現。
[NextPage]
活動五 怎么做評委(討論)
活動目標:
1.在交流調查表的過程中了解評委的工作內容,學習用填表格的方法記錄自己評選的結果。
2.知道公平、公正是評委的主要職責,學習公正地評價自己的同伴。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與家長一起填寫“評委是干什么的?”調查表,初步了解評委的工作內容和特點。
物質準備:教師準備大的評分表。幼兒填寫好“評委是干什么的?”的調查表。
活動過程:
1.與同伴一起交流自己的調查表,分享不同的生活經驗。
(1)你在哪里見過評委?評委是干什么的?
(2)評委工作時要做哪些事?
(3)評委怎樣給參賽的選手打分?
(4)他會根據哪些方面來為選手打分?(表情、動作、服飾等)
(5)他會對選手說什么?
2.請幼兒為角色的競選活動設計一個評分表,明確競選的要求和規則。
(1)誰能競選到“葫蘆兄弟”表演的角色呢?
(2)我們來設計一個角色競選的評分表,應該包括哪些評選內容呢?(表情、動作、語言、服飾)
(3)這些內容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大家一看就會明白?
(4)演員表現得好和不好用什么表示?(星星,最好五顆星,依次減少)
(5)這些星星畫在哪里?(姓名后面對應的空格中)
3.請幼兒嘗試給教師或小朋友的表演打分,繼續明確演員在表演時要注意的內容。
4.與幼兒討論,怎樣當一個合格的評委,了解評委的職責。
(1)你們對評委剛才的表現滿意嗎?
(2)應該怎樣當評委?(公平、公正)
(3)選手應該怎樣對待評委的評價?(正確對待)
活動建議:
區域活動:教師與幼兒一起收集綜藝活動的圖片或碟片,在科學區讓幼兒自由欣賞并討論,繼續理解評委工作的主要作用和表現形式。
游戲活動:在一些創造性游戲中,例如:表演游戲、建筑游戲、美工游戲等,增加“小評委”角色,并引導幼兒討論這些“小評委”在這些游戲中的不同作用和不同游戲內容。
日常活動:鼓勵幼兒在日常活動中對一些正確或錯誤的行為及現象發表自己的觀點,例如,怎樣看待輕聲地與他人交談、飛快地奔跑如廁等,培養他們的評價能力。
家園共育:請家長與幼兒一起欣賞與“評委”有關的電視節目,一起聊聊評委的工作職責,繼續幫助幼兒豐富關于“競賽”和“評委”的生活經驗。
活動六 激烈的角色競選(評選)
活動目標:
1.能在集體面前大方地表演,通過語言、動作表現自己的角色特點。
2.繼續學習用填表格的方法記錄自己評選的結果,認真、公平地作出自己的評價。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熟悉自己要競選角色的主要特點;熟悉評委的職責,會填寫評分表。
物質準備:教師準備角色競選評分表。幼兒準備好自己競選的演員服裝和相關道具以及編號。
活動過程:
1.競選活動前的準備。
(1)引導幼兒進一步熟悉評分表的填寫方法。
---這些圖代表什么意思?
---若5號選手表演完了,怎樣記?記在評分表的什么地方?
(2)引導幼兒討論競選活動的規則。
---選手在表演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大方、聲音響亮、表情等)
---選手在表演時評委應該干什么?(注意觀察)
---怎樣才能做個大家滿意的評委?(公平、公正)
(3)共同檢查服裝和道具。
2.開始競選。
---選手們請注意,你們都是最棒的,面對評委和觀眾大膽表演。(選手依次上臺表演,相同角色可以幾個人同時表演,教師要多關注膽小的幼兒,及時鼓勵他們)
3.幼兒交流評選結果。
---對于××角色,評委們認為誰表現得最好?你們給他打了幾顆星?
---他好在哪里?哪些方面表現得比較好?
---誰的進步最大?表現在什么地方?
---你們認為哪些小朋友可以當選?
---落選的小朋友,你們有什么想法?
---落選了也沒關系,可以繼續競選其他角色。
活動建議:
區域活動:引導幼兒在美工區制作代表自己角色特征的道具與號牌。讓幼兒在科學區繼續熟悉記錄表的使用。
游戲活動:教師組織幼兒進行競選活動前的排練。
日常活動:讓幼兒繼續熟悉“評選記錄表”的使用方法,了解評委的工作和職責。
家園共育:和父母一起商量如何為自己競選的角色化妝和表演,并嘗試和他們一起表演。
[NextPage]
活動七 宣傳小海報(制作)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交流,了解海報的藝術特點,嘗試為童話劇《葫蘆兄弟》制作海報。
2.能與同伴協商,分工合作完成制作任務,享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在外出秋游或進行社會活動的時候,帶領幼兒欣賞和介紹海報,對海報的內容和特點有初步的了解。
物質準備:教師收集各種海報的宣傳畫。為幼兒準備制作海報的紙張、筆、顏料、數字印章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海報,感受海報豐富的表現形式。
(1)看了這張畫,你有什么感覺?
(2)這張畫想告訴我們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3)這張畫中哪些部分最突出?用了怎樣的顏色?
(4)為什么要這樣畫呢?這樣的畫叫什么?
2.與幼兒一起討論關于我們的童話劇《葫蘆兄弟》海報的制作方法。
(1)我們的童話劇就要演出了,怎么告訴別班的小朋友和老師呢?
(2)海報上應該畫些什么?畫在什么地方?
(3)需要畫大一點嗎?用什么顏色會更醒目?
(4)除了告訴大家演出的內容,還要告訴大家什么?(時間、地點)
(5)這些內容放在什么位置比較合適?用什么方法做比較好?(寫、印、剪貼)
(6)如果每個小組制作一張海報,怎么合作?
(7)小組成員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3.請幼兒分小組制作童話劇《葫蘆兄弟》的海報。
(1)制作前先和小朋友商量,怎么做?每個人完成什么任務?
4.與同伴一起欣賞各組設計的海報,交流各自的設計意圖。
(1)說說你們是怎么制作海報的?海報上都有哪些內容?制作時遇到了什么困難?你們是怎么解決的?
(2)你喜歡哪張海報?為什么?對它你還有什么修改意見嗎?
活動建議:
區域活動:與幼兒一起收集不同內容和形式的海報展示在美術區,引導幼兒欣賞和交流海報的主要表現形式和表現內容的關系,并提供繪畫和剪貼材料讓幼兒嘗試制作海報。
游戲活動:請幼兒向其他班的小朋友宣傳自己設計的海報,并嘗試根據自己設計的劇本,戴上頭飾進行表演游戲。
日常活動:與幼兒一起運用剪刀、膠布、彩色紙、大紙箱、顏料、畫筆等工具材料制作演出用的道具,如:山、樹、葫蘆藤等。
家園共育:請家長幫助幼兒豐富關于角色的表演經驗,幫助幼兒把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得更好。
活動八:精彩的演出開始啦(表演)
活動目標:
1、繼續學習用眼神、動作暗示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演出任務,體驗成功的快樂。
2、樂意做一些配角和服務工作,體驗為他人服務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曾多次在班級進行表演活動,比較熟悉班級的童話劇劇情。
物質準備:教師布置好場地(背景的布置),張貼海報,贈發請柬和門票,邀請家長參加。
幼兒參與布置場地;穿戴好服裝、道具,化妝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在演出的前一天做好宣傳和準備工作。
(1)幼兒向其他班級幼兒、教師、家長等贈送請柬和門票。
(2)幼兒共同協商人員的分工,明確自己的服務項目。
(3)教師與幼兒共同協商場地布置。
2.演出開始前,與幼兒討論表演的要求。
(1)表演的時候臉要面對著誰?
(2)說話的聲音要怎么樣?
(3)臉上的表情要怎樣?
(4)做動作時要注意什么?
3.幼兒演出童話劇《葫蘆兄弟》。
4.請家長與幼兒面對面交流觀看演出后的感受,為幼兒的表演喝彩,并提出建議。
活動建議:
區域活動:在美術區收集各種各樣的請柬和門票,布置“請柬和門票展”,請幼兒欣賞和交流,了解請柬和門票的作用以及主要表現形式,并設計關于我們童話劇《葫蘆兄弟》的請柬和門票。
游戲活動.:請幼兒把自己設計的請柬和門票送給想送的人,并進行簡單介紹。同時在表演游戲時,嘗試合作表演完整的童話劇《葫蘆兄弟》,并進行不斷地調整。
家園共育:請家長幫助幼兒一起準備演出時需要的頭飾、道具等,并指導幼兒進行演出前的排練。
主題反思與體會
本主題活動涉及到語言、藝術、社會、科學等多方面的教育內容,通過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操作材料之問的互動式學習,滿足了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我們感觸最深的有三個方面:
第一,幼兒與幼兒之間合作意識的增強和合作能力的發展。
第二,幼兒情感的發展。一種是自信心的增強,能大膽地在集體中表現自己,不少平
時比較膽小的幼兒都敢于承擔角色并投入地表演;另一種是正義感的萌發,目前最基本的是知道了什么是對的好的行為,什么是錯的不好的行為,培養了終身受益的品質。
第三,同伴間競爭意識的滲透。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社會,從小就培養他們積極的“競爭”意識,樹立良好的心態,符合了發展的可持續性原則。
本主題活動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參與。從開始的自己選擇角色、自己制作標記到自己當評委選演員、自己制作舞臺場景,到最后的表演,都是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過程。
我們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在幼兒的已有經驗基礎上設計方案,是本主題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比如,我班所要表演的故事劇本就是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的,這樣既在我班幼兒的水平基礎上對原來的故事進行了修改,又能讓幼兒加深印象;而且要根據幼兒的需要及時生成有價值的活動。比如“評委是干什么的?”討論活動的生成,是因為在前一次的競選活動中發生了“評委”不稱職的問題,所以我們反思了教師的策略和手段的使用,又在下一次的競選活動中驗證了我們的反思,這樣的反思教學活動不僅使幼兒獲益。更使教師的專業素質得到提高。
本主題活動還注意整合了家長和周圍社區的資源。家長與幼兒共同制作的頭飾、面具非常精美;共同填寫的調查表也很全面、仔細,同時家長還幫助幼兒進行競選前的排練,培養選手的競爭力。在參與上述一些活動時,家長也獲得一個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