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7-1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小班數學《給鞋子寶寶找朋友》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設計背景,活動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學習按物體的特征進行配對,提高并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辨別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給鞋子寶寶找朋友》教案吧。
活動設計背景
因為孩子們年齡還小,每天午睡起床后總找不到自己的鞋子 或者穿錯鞋子,所以我設計了本節活動《給鞋子寶寶找朋友》,其希望通過這節活動讓幼兒更快地提高自理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特征進行配對。
2、提高并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辨別能力。
3、在游戲活動中體驗到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在游戲中學會按物體特征配對,其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活動準備
圖片(明明家的鞋柜和莉莉家的鞋柜)、在教室一角制作一個鞋柜、自制鞋子卡片(與班級人數相同)、活動之前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鞋子。
活動過程
1、 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電話響,老師接電話
“莉莉打電話來,讓小朋友看看他的家。”
2、 引導幼兒進一步觀察鞋子特征。
——出示圖片(莉莉家的鞋柜),讓幼兒觀察圖片 ,并說出鞋子的特征。
3、 學習兒歌《鞋寶寶》。
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
穿對了,高興頭碰頭。
穿錯了,生氣背對背。
4、 引發幼兒產生去幫助鞋子找朋友的愿望。
——出示圖片(明明家的鞋柜),再次讓幼兒觀察圖片并比較圖片,“明明家的鞋柜和莉莉家的鞋柜有什么不同?”激發幼兒幫助明明家的鞋子找到好朋友(給鞋子配對)。
5、 通過做游戲,反復操作,幫鞋子找朋友,進行配對。
A、 游戲:找朋友
B、 游戲:糾錯
C、 游戲:送鞋子寶寶回家
6、結束游戲,找朋友。
教學反思
本活動能緊緊抓住幼兒愛玩的心理,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通過多種游戲讓幼兒感到學習的樂趣。
本活動最成功的是動用了幼兒的多種感官,各感官間的協調性也增強?;顒又杏變翰粌H用耳聽、用眼看、用嘴講,還要用手來操作,充分開發了幼兒的智力,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幼兒始終處于一種輕松和諧的氣氛中自覺、自愿地學習。
本活動的不足之處:1、活動之前讓家長教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鞋子,但提問時幼兒還是回答不出來。2、教師在準備圖片時不夠大。3、幼兒在學習兒歌時興趣不是太高。4、游戲有些亂。
雖然本活動有很多不足,但我希望在以后的活動中能改掉這些不足,爭取更大更多的進步!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