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6-0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大班主題活動《相親相愛》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教學意圖,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在已學會舞蹈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用樂器為《相親相愛》伴奏,討論A段配器,并探索B段的演奏方式,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相親相愛》教案吧。
教學意圖:
有這樣一句話:“藝術來源于生活”,因此這次音樂活動設計是以幼兒的實際生活為前提,在歌唱活動中,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為此開展了此次活動《相親相愛》。目的是為幼兒創造學性學習,提供更多的時間、空間。充分挖掘幼兒的潛能,力求讓幼兒在自己的探索中學習歌曲,在教師的指導下提高,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幼兒在主動作用于外部世界的過程中和諧發展。
教學目標:
1.在已學會舞蹈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用樂器為《相親相愛》伴奏。
2.討論A段配器,并探索B段的演奏方式。
3.和同伴一起演奏,感受集體演奏樂器的樂趣。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準備:
1.學會舞蹈《相親相愛》
2.打擊樂器:鈴鼓、響鈴、沙球。
教學過程:
一、以舞蹈《相親相愛》導入活動。
1.用《相親相親》舞蹈表示對客人老師的歡迎。
二、打擊樂《相親相愛》
1.熟悉節奏型
(1)播放音樂請幼兒跟著教師一起探索并拍出A段相應的節奏型。
(2)集體拍A段節奏型1-2遍,并討論配器方案。
2.探索B段演奏方式
(1)與幼兒討論如何用樂器沙球進行表演。
(2)看指揮進行演奏B段音樂。
3.樂器演奏
(1)完整隨音樂進行演奏,要求幼兒眼睛看指揮。
(2)交換樂器進行演奏。
三、邀請客人老師一起表演
分享愉悅的情緒和集體奏樂的樂趣。
教學反思:
從活動效果來說,在活動中孩子們情緒高漲、興猶未盡,觀察、記憶、表達、合作、創新等多種能力得到了鍛煉與培養,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借助音樂這一個載體,促進幼兒的認知,情感,能力,個性等方面的發展,而且音樂應該是幼兒表現自我,表現思想情感的一種活動形式,在幼兒的眼中到處都有音樂,音樂活動也是他們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特別是根據音樂的即興創編表演也是他們展示自我的一個部分,更能表現出他們積極向上的思想和對外部世界的一種認識,我們應重視孩子們在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過程中所體現到快樂,而不能注重他們到底跳的是什么,一節音樂課他們學到了什么,滿足他們學習的需要,讓幼兒自由自主的去創造,對培養孩子們健康的個性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不足之處;
評價語言缺乏激勵性,評價語言單調、過于重復,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提升自己。
活動應該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游刃有余地進行,這就需要教師有更高的教學水平,靈活多變的機智。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繼續努力,不斷探索,不斷反思,讓自己在課改的征途中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