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0
這是《牛頓第三定律》教案,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本節教材分析】
人教版 必修Ⅰ 第四章 第五節 《牛頓第三定律》
從課程整體而言,牛頓運動定律是動力學的基礎。牛頓三大定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牛頓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對單個物體而言的,牛頓第三定律作為其中的一個獨立定律,總結物體間的力特征,應用極其廣泛。要分析清楚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全面認識物體間的運動規律,必須研究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即進行“牛頓第三定律”的學習。
【學生學習現狀分析】
學生在初中已有“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的知識,學生在學習本節課前已經學習了牛頓第一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對力和運動的關系有了一定的初步認識。但是學生對研究對象仍然常常分辨不清,經?;煜矬w系間的內力和外力。故他們對定律的認識既熟悉而又較片面,這就迫切需要深入理解規律來彌補已有知識在處理相關問題時的缺陷。
高中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辯別能力,對常見的一些物理現象,物理知識如果只是簡單重復,則學生對此不太關注、不感興趣。作為高中學生,他們的好奇心強,積極性、主動性較強,有參與意識。因此,在教學中要以各種方式激發其注意力,設置“物理問題情景”,引發學生“思維沖突”,設法采用各種實驗,讓學生認識到“牛頓第三定律”得來的不易,培養總結物理規律的方法。
【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掌握牛頓第三定律,并能用它解釋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3、理解“一對平衡力”和“一對作用力、反作用力”的不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實驗能力。
2、通過用牛頓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現象,可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鼓勵學生動手、大膽質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學生自信心并養成科學思維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結合有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實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實事求是、勇于創新的科學態度。
2、利用交流討論和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科學精神,感受物理學科研究的方法和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疑點】
重點:牛頓第三定律的內容及確切含義。
難點:作用力、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別。
疑點: 1、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它們能平衡嗎?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既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在拔河比賽中為何還有勝負之分?
【教學方法】
實驗法(教師演示實驗,師生互動實驗,),討論法,類比法,練習等。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彈簧秤(2個/組),滑輪車。
【程序設計】
逆向質疑,誘發探索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實驗探索,尋找規律
分析歸納,總結規律
鞏固反饋,知識遷移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1)請兩位同學(一男一女)進行拔河比賽。
(2)讓男同學站在滑輪車上,再次和女同學對拉。(女同學勝利)
(3)請同學們談談看法。
學生演示拔河比賽。
同學們積極思考,并說出自己對比賽輸贏的看法。
通過同學們的看法,引出矛盾,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間的大小提出疑問,引入課題。
新課教學
(一)通過具體實例,感知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 磁鐵間有引力或斥力
2、 書放在桌面上,桌面和書都有形變
3、 相互用力拍手手都會有疼痛感覺
感知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相互的,有施力物體必有受力物體,一個力應與兩個物體相聯系。
通過具體實例,找出感知。
新課教學
(二)實驗探索,尋找規律。分析歸納,總結規律。
(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系,并總結規律。)
(1)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猜想有關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關系。
(2)引導學生根據猜想結果分組設計實驗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關系。
(3)教師加以適時引導。
(4)給學生提供有關器材。
(5)為困難學生提供適當幫助。
(1)學生分組討論應從哪些方面研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系。
(2)學生探究:兩個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性質等方面去探究。
(3)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活動。
(4)交流、總結探究結果:得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系。
(5)得出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1)通過對問題的猜想,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2)通過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團結協助精神。
(3)設計實驗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內在的學習興趣。
(4)通過交流、總結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新課教學
(三)實例總結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特征
區分一對平衡力和一對作用力、反作用力。
結合學生的討論,得出一對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之間的異同點。
設計問題:燈泡為什么能靜止在空中?啟發學生進行受力分析,提醒學生注意哪些是平衡力?哪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們有哪些異同?
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從中領悟“一對平衡力”與“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異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盡管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性質一定相同,而平衡力性質不一定相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而平衡力中一個力消失不一定影響另一個力。
1、讓學生全面的了解二者的區別。
2、培養學生會用學過的規律解釋物理現象的能力。
鞏固反饋,知識遷移。
1、既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那么為什么在拔河比賽中最終又總能分出勝負?
2、為什么火箭能升空?
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討論,嘗試解決實際問題。
將學生引向更深入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突破點。培養學生的求實精神和分析問題的科學方法。
小結
教師加以引導。
學生共同總結。
培養學生的全面概括能力。
布置作業:
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各種途徑查閱有關資料,為參加拔河比賽的人們提一些能幫助他們贏得比賽的建議。
【課后反思】
牛頓第三定律內容從表面看比較簡單,如果老師將其作為一個結論告訴同學們,一句話就能將定律表達完整。但同學們只記住了結論,而無法體會結論獲得的過程,從而無法深刻理解定律。所以我考慮用演示實驗結合學生親自體驗創設情景,激起學生的疑問,然后引導學生自主設計探究實驗,總結歸納出牛頓第三定律。
整堂課總體感覺進行的還是挺順暢的,演示試驗應該能達到了預設效果,學生自主實驗效果應該稍差一點。本次課的牛頓第三定律的探究活動較多,在學生對牛頓第三定律的應用熟練程度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所以下次上課必須解決好這一矛盾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