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7
這是二年級買文具教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知識與技能: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回憶和鞏固含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2、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懂得引入中括號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過程與方法:
能熟練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重點難點
1、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 熟練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方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 練習法
學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具與學具
多媒體課件 練習本 練習冊
教學過程
一、 引導談話,導入新課
師:我們學習了有關乘法的計算、神奇的計算工具和一些有趣的算式,發現數學世界真是奇妙無比。其實在數學計算中,還有許多運算規律,你們想去研究、學習嗎?師引入新課: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就來探索和學習一些有關數學計算的規律。(板書課題:買文具)
二、 互動新授,探索新知
1、創設情境,交流算法。
(1)課件出示教材第47頁情境圖。
讓學生仔細觀察情境圖,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從圖中獲取的數學信息。指名匯報,師根據生答進行梳理(課件呈現):
從圖中可以知道計算器、鉛筆盒、圓珠筆、足球的單價。
從圖中還可以知道每盒鋼筆的價錢和每副羽毛球拍的價格。
(2)課件出示問題:買3個計算器和一支鋼筆要多少元?
讓學生獨立嘗試解答,教師巡視檢查。
教師根據巡視,有選擇地選取用分步方法和綜合方法計算的兩名學生進行匯報,師根據生答進行板書。
分步算式: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綜合算式:
22×3+24÷4
=66+24÷4
=66+6
=72(元)
(3)質疑:這個綜合算式既含有乘法,也含有加法和除法,這位同學算得正確嗎?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計算順序。
指名匯報交流結果,師根據生答進行點撥(板書):在既有加減又有乘除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
(4)剛才這位同學的計算正確嗎?還可以怎樣計算?
指名匯報,師根據生答進行小結:
剛才這位同學的計算是正確的,但他把乘和除這樣的同級運算分成了二步進行,在書寫上比較繁瑣,我們也可以同時進行計算,使過程更為簡練。(師板書算式):
22×3+24÷4
=66+6
=72(元)
(5)即時練習:完成教材第48頁“練一練”第2題。
全班齊練,兩名學生板演。
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6)課件出示教材第47頁下面計算式題:
35+65×40÷5
12×(153-83)÷8
(96-6)×(15+9)
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這樣的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說一說每一個算式的運算順序。
師根據生答,概括小結(課件出示):
在加減乘除混合計算的式題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在只有乘除或只有加減時,
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在有小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2、嘗試探索,領會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第48頁“試一試”:你能添上括號使9÷3×5-2=1成立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方法,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匯報自己的解決辦法。
師根據生答質疑:剛才同學們提出要在算式中加上中括號,這是一個新的符號。有了小括號,為什么還要在算式里添上中括號呢?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符號嗎?
師根據生答小結(課件呈現):中括號是一種改變運算順序的符號,也叫方括號,用“【】”來表示。因為題中已經有了小括號,如果需要再改變運算順序,為了和已經使用了的小括號區別開來,就要用中括號。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含有中括號的算式,在計算時應該按什么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3)指名匯報,師生共同小結(板書):在含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計算中括號里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三、 鞏固練習
完成練一練第四題
四、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能總結一下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嗎?(師根據生答,課件呈現)
1、只有加減運算或者只有乘除運算時,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2、既有加減又有乘除運算時,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
3、如果有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計算中括號里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五、布置作業
完成練一練的1至3題。
板書設計:
買文具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22×3+24÷4
=66+24÷4
=66+6
=72(元)
22×3+24÷4
=66+6
=72(元)
教學目標
1、結合“買文具”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小數的含義,體會小數的特征。
2、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教學重點
簡單小數的讀、寫。
教學難點
1、小數意義的理解。
2、小數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教師宣布本節課教學內容: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新的知識—元、角、分與小數。
板書:元、角、分與小數。
元、角、分的知識大家都知道了,小數是什么呢?我們還不認識,這節課我們就借助元、角、分來認識小數,和小數交朋友,大家想不想交一個新的好朋友呀?
二、講授新課
1、認知小數。
(1)出示課本插圖。
(2)引導學生觀察“書櫥”里陳列的文具。讓同桌互相說一說每一種文具的單價是幾元幾角幾分。(同桌交流,請個別學生匯報)
(3)動筆填寫各種文具的價格。(課本2頁,同桌互相核對,教師同意結果)
(4)認識這些小數。
在學生都理解了標價牌上小數的意義后,教師可以直接告訴學生,像標價牌上用來表示文具單價的數叫做小數。
像3.50,1.06,16.85,0.50,8.00……這樣的數,叫做小數。(小數有無數個)
觀察小數,發現有什么特點?(不難發現小數都有一個點)
這個“.”是小數點。這個點很重要,舉例說明:售貨員阿姨粗心地把筆記本標價牌上的小數點位置寫錯了,把3.50元寫成了0.35元,會造成什么結果?寫成35.0元呢?
2、小數的讀法。
(1)學生自己先試試讀讀。
(2)教師范讀。
板書:16.85 讀作:十六點八五。
(3)學生自己讀。
(4)說明小數讀法的要求。
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點左邊的數按整數來讀,小數點右邊的數按數字順序一個數字一個數字來讀。
(5)讀一讀。
0.02 0.31 0.50 2.4 10.33 8.05 20.00 4.135
(注意:強調小數點右邊的數的讀法)
3、小數的寫法。
(1)如何用小數來表示物品的價格呢?
(2)嘗試練習:3元5角= 元 2元5角5分= 元 15元6角= 元 8角= 元 5分= 元 3元5角= 元。
完成后組織討論,教師巡視,并幫助個別學生。最后提問學生同意結果。結束后請學生讀一讀。
三、課堂活動
1、課本第2頁的“試一試”。
2、課本第3頁的“練一練”的第3題。
四、鞏固練習
1、課內作業。(課本第3頁的“練一練”的第1、2題。)
2、小黑板作業。
五、作業設計
1、找小數。
2 3.2 0.02 1.00 50 5.0 18.01 0.7 1.11
2、填空。
2元1角= 元 7元5角2分= 元 50元5角= 元 2元5角1分= 元 51元2分= 元 1角5分= 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3、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在簡單的付錢,算錢,找錢的過程中感知人民幣的幣值和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培養學生實際生活中的購物能力,提高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通過認一認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玩具熊等、筆、橡皮、尺、練習本等若干。每人一個錢袋(內裝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內容:
一、欣賞世界各國的錢幣
今天,老師先請小朋友來欣賞世界各國的錢幣。
(光盤:世界各國的錢幣)
剛才同學們欣賞了許多國家的錢幣,那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又叫什么?(人民幣)
人民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看光盤)
二、新授:
(一)認識人民幣。
1、出示所有面值的人民幣圖。(光盤)
師:你們認識這些人民幣嗎?
請小朋友結合每組中自己帶的人民幣,互相介紹自己認識的人民幣,并說說你是怎樣認識他們的,有什么特征?
(學生分組討論。)
2、為了讓我們更清楚的認識每一張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我們將這些人民幣分分類,再請同學上來介紹給全班小朋友來認識。
(學生在小組中利用實物分類)
3、指名學生上來按自己分類的方法介紹自己認識的人民幣。
(學生大致有兩種分法:A:分成硬幣和紙幣兩類;B:按元、角、分分類。)
在學生介紹的過程中,教師揭示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4、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些?以“角”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些?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呢?(看光盤)
5、看看屏幕上展示的人民幣,按每種面值一張來計算,這些人民幣共有幾元幾角幾分?(讓學生算一算)
6、觀察硬幣的另一面,你看到了什么圖案?(國徽)
我們要象熱愛自己的祖國一樣愛護人民幣,不要隨意損壞它。
三、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也要用帶來的錢來買東西,(課件出示買文具主題圖)
這些文具是同學們學習時的好幫手,我們要愛護它們。誰能給大家介紹它們的價錢是多少?在下面的活動中,同學們就可以買到自己喜歡的文具。
揭示課題:買文具(板書)
(一)、友情提示(課件出示)
1、每個小組推薦1名成員當售貨員,其余成員當顧客;
2、每個顧客用帶來的錢買文具,每人只買1件;
3、當顧客的同學要先思考打算買什么東西?注意看清所要買的東西的價錢?再思考怎樣付錢;
4、當售貨員的同學要注意各種東西的價錢?要注意收顧客多少錢,思考怎樣找錢;
5、購物時要文明購物,做個遵守秩序的顧客。
師:我們要文明購物,應該怎么做?(排好隊)
師再強調要求,活動時顧客要與售貨員對話交流。
(二)、活動開始
(三)、反饋、探究新知
師:同學們的收獲真不小,老師想知道你們“買了什么東西,這東西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
師:請我們的顧客來說一說“買了什么東西,這東西多少錢?是怎樣付錢的?”
學生匯報
(1)、探索1角=10分
生1:我買一塊橡皮擦1角,付了1張1角。
師:有誰跟他買的一樣嗎?但付錢方法不一樣的嗎?
生2:我付了一張5角的,找回4角。
生3:我付了一張1元的,找回9角。
師:剛才同學們說得真好,如果老師想用1分、2分、5分的硬幣來付錢,可以怎樣付錢呢?
生1:2個5分。
生2:10個1分。
生3:5個2分。
生4:1個5分和5個1分。
生5:1個5分、1個2分和3個1分。
(師給合板書加法算式)
5分+5分
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
2分+2分+2分+2分+2分
5分+1分+1分+1分+1分+1分
5分+2分+1分+1分+1分
……
師:觀察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都是10分,也就是1角。
師:1角=10分(板書)(課件演示)
師:這就是元、角、分的關系。
(2)、探索1元=10角
生1:我買了一枝鋼筆1元,付了1張1元。
師:還有沒有同學也是買鋼筆的,但付錢方法不一樣的嗎?
生2:我付了1張2元,找回1元。
生3:我付了1張5元,找回4元。
生4:10張1角。
生5:5張2角。
生6:1張5角、2張2角和1張1角。
生7:2張5角。
(師給合學生回答板書加法算式)
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
2角+2角+2角+2角+2角
5角+2角+2角+1角
5角+5角
……
師:觀察這些式子,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都是10角,也就是1元。
師:1元=10角(板書)(課件演示)
(3)、找零錢
師:有沒有人買尺子?一把尺子多少錢?(8角)你是怎樣付錢的?
生1:1張5角3張1角。
師:還有同學也是買尺子的?還有不同的付錢方法嗎?
生2:給售貨員1元,應找回2角。
師:為什么呢?
生2:因為1元=10角,一把尺子8角,10角—8角=2角。
生3:我付了一張2元的,找回1元2角。
師:請小組售貨員說說是怎樣找錢的?
生4:因為2元=20角,一把尺子8角,20角—8角=12角,12角就是1元2角。
師:同學們都學得很好。
(4)、補差價
師:有沒有人用1元買1個削鉛筆刀。(1元2角)
生:沒有,因為錢不夠,還差2角。
師:那應該怎么辦呢?
生:再拿2角,湊成1元2角就夠了。
(5)1元錢還可以買什么文具?
師:老師也想參加你們的活動,我想用1元錢給我的孩子買“1塊橡皮、2支鉛筆和1本練習本”大家說可以嗎?(課件出示)
生:不可以,錢不夠。
師:為什么?
生:買2支鉛筆就要1元錢。
師:那老師就買點別的東西,大家幫老師想想辦法,用1元錢我能買哪些學習用品?
學生小組討論。(學生匯報)
生1:我買了10個橡皮擦,剛好1元。
生2:我買了2本練習本,1個橡皮擦,1枝鉛筆。
師:你是怎樣算的?
生2:我是這樣算的:2角+2角+1角+5角=10角,也就是1元。
生3:我買一把尺子和一本練習本剛好1元。
師:你是怎樣算的?
生3:我是這樣算的:8角+2角=10角,10角=1元。
……
四、總結
師:同學們真棒,不但會購買小件物品,我們還要愛護人民幣,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希望你們以后都能成為理財小能手。(對學生品德教育)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認識常用的面額較小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關系,學會兌換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功用。
3、培養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及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4、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不亂花零用錢的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常用的面額較小的人民幣
教學難點
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
教學準備
1、剪下附頁二中的人民幣小樣;
2、搜集并整理有關人民幣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我們的好朋友機靈狗嗎?好久沒見它,原來,它開了一個文具店,今天開業,它邀請我們全班去參觀文具店,你們想去嗎?一起看去看看。(課件出示文具店)
二、探究新知,發現問題
1、參觀文具店
師:機靈狗的文具店有哪些文具?多少錢呢?
師:你喜歡哪樣文具?想擁有它嗎?怎么辦呢?
生:我們可以用人民幣來買。
2、認識人民幣
(1) 小組內交流自己對人民幣的認識。
(2) 組長整理同學們介紹的內容,進行匯報。
[課前學生已經通過各種途徑搜集并整理了有關人民幣的資料,所以在這里,我讓孩子自己進行交流,再由組長整理進行匯報。]
(3) 剛才我們介紹的都是紙幣,生活中還有一種錢幣是金屬的,叫硬幣。
(4) 共同辨認硬幣。觀察相同點和不同點。
[國徽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而且是中國制造的,所以在此,向學生進行教育,我們要愛護人民幣,不能在上面亂寫亂畫]
3、鞏固新知
游戲:我問你答
(1) 教師說面值,學生舉起相應的人民幣學具。
(2) 教師說特征,學生拿出人民幣。
4、探究元、角、分的關系
師:機靈狗想讓我們陪它一起去銀行換一些錢,讓我們跟它一起到銀行去,看看在那里我們能學到什么。
(課件演示機靈狗用一元錢換十個一角錢;用一角錢換了十個一分錢)
(1)課件中止,學生匯報:在銀行知道了什么。
(2)繼續看課件,機靈狗提問:“小朋友們,五元能換多少張一元?兩角能換多少張一角?五角能換多少張兩角和多少張一角?”(錢由圖來表示)
三、鞏固練習
(1)師:小朋友們,機靈狗的文具店來顧客了,快看看,她想買什么?
“我只帶了一元錢,可以買哪些學習用品?”(出示各種文具及價格)
師:小朋友們,她帶了一元錢,能買什么呢?
同桌在一起討論,再集體說。
(2)忙碌的一天結束了,一起看看機靈狗今天的收入是多少?
出示各種面值的'錢,學生計算。
[在具體的情境中鞏固新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體會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問題。]
四、學生互評、自評。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需要在哪方面努力?你的同桌呢?
[生動有趣的情境創設,不但提高了學生參與的興趣,而且在參與的過程中運用知識,鞏固了本課所學,同時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回歸生活,服務于生活。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合作精神。]
買衣服
教學目標:1、認識各種大面積人民幣及其換算關系。
2、進一步體會人民幣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 說一說
說一說目的是在模擬購物活動中,進一步認識大面額的人民幣,體會購物有不同的付款方式。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說一說書上提出的三個問題。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討論,“如果購買單件物品,可以怎么付款”購買兩個物品,如何付款等問題。學生付款的方法可能不一樣,他們在交流中將體會購物有不同的付款方法。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大面額的人民幣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進一步體會人民幣的作用及幣值。
二、 練一練。
第一題:
使學生掌握較大面額人民幣間的互換。
第二題:
使學生正確清點幣值
第三題
此題有多種答案。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利用附錄中的紙幣說一說,擺一擺,看能想出幾種不同的擺法,學生想出一種方法就符合要求。
三、 數學故事
通過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儲蓄的常識,使學生感受到儲蓄的功能,培養他們勤勞節約的好習慣。
去商店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會用復名數表示商品的價格。
2、借助操作,能表示多個商品的總價。
教學過程
二、觀察主題圖
1、看清主題圖的含義,解決提出的問題。
2、也可以設計模擬購物,在活動中計算多件物品的錢。
3、也可發在活動中提出其他的問題。
二、填寫一填。
目地是熟悉計算方法。
教師要讓學生根據主題圖選取有用的信息,
并進行正確的計算。
學生只要能夠根據實際操作計算出購買多件物品的錢就可以了,不需列式。
應找回多少錢
教學目標
在實際購物活動中,能正確計算應付款和找回的錢。
教學過程
一、觀察主題圖
1、讓學生看清圖意。
2、根據統計表的要求填一填,教師也可以借助模擬活動進行操作,使學生在活動中解決問題。
一、 說一說
教學時,要注重學生的實際。
學生只要能夠根據實際操作計算出應付的錢和應回的錢就可以了。
不需要列式。
二、 數學游戲
1、解釋游戲的規則,組織學生做也準備工作。
2、在小組活動時,教師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各級地參與。
3、顧客和貨員可以交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