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6
這是高三一等獎教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2、進行合作交流實踐,嘗試大膽表達;
3、小組評比、推優,激勵全體。
教學重點:
1、原文中修改;
2、交流評比。
課前準備:
1、熟習修改符號的意思;
2、課前5分鐘。
教學設計:
一、本周話題演講
科代表安排三名學生上臺演講。
二、導入
同學們,抗日名將吉鴻昌曾說:“路是走出來的,歷史是寫出來的。”作文呢?一說起作文來,大家就有一點點頭痛,是不是呀?不要著急,把文章寫好,并不是一件難事。那么,作文是怎樣出來的呢?(學生吵吵。)作文是改出來的。今天,我們就來上一節作文修改課。
三、同桌互批、評分
按符號要求,在原文上進行認真修改,并根據評語打分。教師讓5分以上的學生舉手。
四、小組討論、評比
四人一組,對本組每篇作文討論、評比。要求各抒己見,熱烈討論,評出小組本次優秀文章。
五、小組間交流、評比
交換優秀文章,每三組評出一篇最佳文章。
六、宣讀最佳文章
七、教師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對本學期第二次作文《我》做了修改評比。在這一過程中,大家對作文修改做了體驗,了解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這里,我還要問大家:“作文是怎么出來的呢?”(作文是改出來的。)我非常相信,未來,不,不遠的未來,你們中會有幾個小作家出來。
八、作業
構思寫關于國慶的文章,向我們《xx報》國慶專刊投稿。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寫作過程是一個修改完善的過程,一個思維認識過程。
2、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習慣和能力。
3、通過例文分析討論,使學生從結構、語言等方面進行作文修改;通過練習,使學生懂得并掌握提升作文等次的一些方法。
二、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例文分析討論及練習,使學生懂得并掌握提升作文等次的一些方法。
?。?)教學難點:同(1)。
三、教學方法:主要運用:介紹講解法、分析討論法、質疑法、點撥法、練習法等方法,側重運用分析討論法和練習法。
四、課堂準備:實物投影器
五、教學內容、過程以及時間安排:(總時間45分鐘)
1、出示學生作文《點滴的感動》(原文),學生靜讀3分鐘,進行簡單的評注,讀后點評,歸納出文章優點和其有價值修改的地方。(時間10分鐘)
2、六人學習小組進行合作探究,提煉出具體的修改意見,用規范的修改符號改正,教師巡回指導。(時間10分鐘)
3、全班交流修改稿,小組代表展示修改稿并點評。(時間20分鐘)
(注意:(1)要點撥學生恰當運用“朗讀法”、“互批法”等手法,達到提升作文等次的目的;(2)要點撥學生恰當運用排比、比喻、對比、比擬等修辭手法、細節描寫的方法提升語言表達效果,達到提升作文等次的目的。)
4、小結,布置作業:要求學生運用大家討論的修改方案,課后修改自己的習作,達到熟練掌握提升作文等次的方法之目的。
第4篇議論文修改作文教學設計一等獎
一、引言
圣人曰:“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面臨新課改的大潮,必須真正理解課程改革,真正了解學生,做一名課程資源的發現者和開發者。只有具有一雙慧眼,合理開發和利用有效的課程資源,才能滿足新課程標準下的教育教學需要。
大家在日常教學中,常常發現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往往會覺得素材匱乏,顯得捉襟見肘。如果教師能指導學生深入挖掘學生現有的寫作資源,那么,我們就可能為學生提供一條開掘寫作素材的有效途徑。
二、教學設計說明
教材是學生們最熟悉的,卻又是最易遭忽視甚至是冷遇的書。
為了讓學生們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我在課前準備了一些高考優秀作文的片斷,讓學生們知道我們手中的課文是可以用作素材寫進作文的。讓學生回憶學過的課文,并說說其中印象深刻的作家、作品或文學人物。教學活動——學生挑戰老師:學生給老師出若干話題,老師以一則選自課文的素材(如莫伯桑的《項鏈》)構思學生的話題。教師出一個話題——“空間”,讓學生選用已學的課文素材構思作文,然后說說其構思。教師出15個左右的話題,讓學生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話題,運用課本素材,快速構思,寫一個片斷。
三、教學過程
1、先問同學們一個問題:“你們怕寫作嗎?”……教師:構思平淡、語言貧乏、素材平凡……如同學們所說的,確實有很多的因素,造成了我們在寫作時文思枯竭,言語乏味。因此,常聽到有同學感嘆“作文難,難于上青天” 。問題有很多,今天我們來解決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就是“素材的挖掘、運用(板書)”。
為了證明我并非言過其實,我們先來讀一個高考滿分作文片段(幻燈片):
唯有風,可以穿越荊棘。狄金森把人生描繪成籬笆墻的內外,我們一層又一層地爬過,事實上,這層層籬笆綴滿荊棘,我們通過時,往往遍體鱗傷,身心俱毀。這時,你看到,風在墻外千縈百折,不屈地呼嘯而過,空氣中凝結下壯觀的痕跡。
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回避。烈日暴雨來過,飛沙走石來過,我們布滿傷痕,還要面對一片片荊棘的叢林。――《風,可以穿越荊棘》(配輕音樂,請一個朗讀較好的同學朗讀)。
2、素材很多,如溺水三千,我們只取一瓢飲之,取的是人人熟悉卻熟視無睹的高中語文課本這一個素材庫。大家一起來說說高中學過的課文中,哪些作家、作品令你印象特別深刻?
……
(生答,教師隨聲附和,點頭表示贊許或贊同)
聽同學們說起課本內容,都是如數家珍啊。原來課文素材,就是我們唾手可得的一瓢清泉。為了讓大家對材料有一個直觀而系統的印象,我歸納了一些典型材料,現在發放給大家,作個參考。
(發放材料之后,進行解說)
我把課文素材分為三個方面的內容:文學形象、名人名家、經典作品。這樣做的目的是為同學們建立自己的素材庫提供一個范例。如果平時同學們能有意識地把材料分門別類,對材料進行多角度的開發和思考,寫作的時候就可以信手拈來。
3、挑戰擂主
課本,就是被我們踩在腳下的一座金礦。那么它的含金量究竟如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挑戰擂主”的游戲。在這個游戲中我是“擂主”,你們是挑戰者。怎么挑戰呢?很簡單,我選用一則材料(如:莫伯桑的《項鏈》),大家給我出作文題目,看看我能否限度地將材料運用到話題中去。
生a: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
生b:忘與不忘
…….
4、牛刀小試
這是話題作文“空間”:空間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由長度、寬度、高度表現出來。“空間”在現實生活中適用范圍很廣。有相對形象的空間,如宇宙空間、生存空間、自然空間、地域空間、住房空間等;也有相對抽象的空間,如發展空間、學習空間、自由空間、思考空間、想象空間、心靈空間、感情空間等。
面對這個話題,你能聯想到哪些課文材料?接下來給大家兩分鐘時間思考一下(可以相互討論)。兩分鐘之后我請同學們發言,請積極開動腦筋,這是你表現智慧的時機。
5、實戰演練
看來,我們的課本,確實是一座寶藏,是一座含金量很高的金礦。而話題則如滿天的繁星,僅同學們平時寫過的作文話題,就相當多。還記得你們寫過哪些話題嗎?(生答,教師注意挑選幻燈片上沒有的話題板書。)我也替大家挑選了一些話題(打出幻燈片,念作文題目)。話題可謂琳瑯滿目,變幻無窮,接下來我們就利用課文素材,以不變應萬變,將有限化無限。
幻燈片(陽光遠方閱讀人文素養與發展(浙)方向岸邊一枝,一葉,一世界(浙05)網細節之美短暫與永恒成功與誘惑)
和黑板上(色彩自我認識與他人期望山的沉穩水的靈動尋找)
話題眾多,請同學們任選一個話題,運用課文素材,寫一個片段。時間為十五分鐘。
(作品投影展示。師評、生評結合,一材多用方法舉隅。)
同學們的發言都很精彩,由此看來,我們的課本,不僅是一瓢清泉,一座金山,更是一把利刃,是倚天劍屠龍刀,握著它,就增添了無窮威力。在武藝高強的人手里,更是可以沖開話題作文的團團迷霧,種.種束縛,游刃有余。我希望大家都能成為一個寫作高手。我們的口號是——大家一起來——“把有限的素材運用到無限的話題中去!”
四、教后反思
作文教學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而學生又感覺到寫作文的困難比較多。寫作文時,無話可說,無材可用,這是學生在寫作文時遇到的一個顯著問題。教師該如何面對這種情況呢?學生們需要一眼“清泉”,那么,教師就必須帶領學生去挖掘“源頭活水”,教學生限度的去開發和利用已學的知識。作文的素材是無比豐富的,也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大到地球、宇宙的運動變化,小到一花一木,甚至一只蟲子、一粒塵土,都可以寫入作文。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樣的,我們的學生不是缺少作文素材,而是缺少發現作文素材的眼睛。實際上,除了課本的素材之外,還有影視、文學作品,親身經歷,所見所聞,歷史名人等,教師可以有系統的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寫作文時不再陷入“巧婦難于無米之炊”的困境。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對自己所做作業的責任心。
2、懂得四種基本的修改符號和修改方法,初步學會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作文中的病句。
二、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請學生將課外收集中外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向大家匯報,提高學生對修改文章重要性的認識,激發學生修改文章的興趣。
二、指導點撥
1、指導學生學習短文,先讓學生自學,再說說自己學懂了什么,歸納:
※修改文章的作用:修改文章是提高寫作能力、寫出好文章的.重要方法;修改文章能培養自己的責任心。
※文章修改的內容:錯別字,不恰當的詞,用錯的標點和不通順的句子。
※文章修改的方法:刪、補、調、換。
2、課后練習第一題
※學生看看使用了哪些修改符號
※說說為什么要這樣修改。
※讓學生把原句和修改過的句子對比起來讀一讀,說說修改后的好處。
3、用修改符號修改課后第二題
※學生自己讀題,明確題目要求
※動手修改,用上剛學的符號
※匯報,說說你改了幾個地方,分別該怎樣進行修改
※師生評議,說說他們改得對不對。
第一段話共有七處明顯錯誤。第二段話共有五處明顯錯誤。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共學了四種修改符號,一起回憶
第二課時
一、復習
回憶上節課學了哪幾種修改符號,各該怎樣用
二、修改自己的文章
上節課我們修改了書上的幾段話,現在我們也學王安石、魯迅他們,一起來改改自己的作文。
拿出自己最近寫的作文,自己修改
同桌相互交換,修改同桌的作文。
同桌兩人一起討論,你覺得怎樣改更好。
三、小結
說說通過這次修改,你有什么體會。
一、文題展示
水,滋潤萬物,是生命之源;暴雨傾盆,江河泛濫,也會帶來災難。水,看似柔弱,卻能把堅石滴穿;匯成洪流,更可穿峽破谷,一往無前。水,演繹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流淌著古往今來多少悲歡。
請以“水的聯想”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文題自擬,不少于800字。
作文要求:1.讓你的文題富有個性;2.讓你的文章至少有一處閃光點。
二、自主命題
“水染霜林醉”“我是水珠我流動”“喝下這杯忘情水”“追憶似水年華”“在海邊靜靜地等你”“誰能拯救你”“女兒身,本是水”“男人是水做的”“最后一滴眼淚”……
●教師評價:這些題目,有的富有詩情畫意,有的意味深長,有的幽默風趣,有的嚴肅沉重,無論哪一種類型,都給讀者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所以說,好的文題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
三、合作鑒賞
1.投影學生作文中出現的與水有關的詩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教師評價:看來功夫不負有心人,你們每天早讀課的辛苦沒有白費,我終于看到了這些文字的`珠璣閃爍在你們的作文中。引用這些詩句,讓你們的文章更富有了詩情畫意,也更充滿了古典文化的底蘊。
2.投影精彩片段讓學生賞析。
A.早晨,她不能向玫瑰色的朝陽微笑;夜晚,她不能和月兒談心,她明澈晶瑩的眼波漸漸變成憂郁的深藍色,時時凄咽著憂傷的心曲。
●學生點評:寫一灣被囚禁在深林中的溪水,寫得十分富有靈性,又有一種憂傷的詩意美。
B.當盤古倒下的時候,他軀體中的最后一滴血液沸騰了,在那荒涼的大地上,生命的搖籃出現了,它親吻著大地的每一寸肌膚,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它便是水,縱貫幾十億年的歷史,是生命舞臺的幕后導演。
●學生點評:以神話故事開頭,賦予水以浪漫神奇的色彩。
四、探究立意
請同學們自述作文立意的情況。
生1:水是生命之源,因而要感謝水,珍惜水。
生2:水給人們帶來災難,但在災難面前更能體現出人間真情,如《驚濤駭浪》一文告訴我們:洪水無情人有情。
生3:滴水穿石精神再解。
生4:由水的比喻而產生的聯想,如女兒是水做的骨肉、女人是禍水等。
生5:有關水的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如屈原、項羽、大禹等。
生6:與水有關的回憶,如《愛她就要愛水》。
生7:水的特性,利用生物、物理、化學知識對水進行描繪和闡釋。
生8:人類對水資源的破壞而造成的后果。
生9:由對水的辯證看法推及對事物的認知,如《水火能相容》。
生10:水的精靈和化身,如美人魚的傳說。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