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8
這是高中心理優質課一等獎教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習有方法
教學目的:訓練學生認識基本的學習方法,懂得學習方法的意義和作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結合學習內容和要求,發現影響自己學習的主要問題,不斷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你們的學習成績如何,在學習上講究方法嗎?下面老師給你們講個小故事。
(二)學文明理
1、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戈強的學習成績開始為什么總也上不去?后來為什么提高了?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請幾個人回答。小結 :看來只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行。
2、什么是學習方法?怎么樣才能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呢?
A、學習分五個環節,它們是:預習、聽課、作業、復習、考試。每個環節各有特點,各有不同的方法,只有掌握了各個環節的學習方法,靈活運用,才能提高學習成績。
B、下面咱們搞一個小測試,符合你的情況的畫勾:誰來說說你畫的情況?指名找幾個人說。誰還知道一些沒有正確學習方法的現象?計劃性訓練應加強監督和檢查。
C、小組討論:都可以用什么方法學習?如:計劃性訓練應加強監督和檢查。預習:教給學生預習步驟:讀、劃、批、寫、思、做。聽課要專心。復習要系統。做作業要仔細審題、認真解題、耐心檢查、及時改錯、提高創新。
(三)活動明理
1、下面咱們做一個小測試,請你根據自己的情況,實事求是做出選擇。小組討論并派代表發言。我們一起做個小游戲:小貓釣魚。
2、下面幾種情況,請你想一想議一議。請你讀讀下面幾句話,并把它記下來。
(四)總結全課
今天我們了解了幾種學習方法,希望大家能靈活運用,使自己在學習上取得更大進步。
設計思路:
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現代文明人 的一個重要標志。新《綱要》指出“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應該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高興和生氣是人的兩種情緒,高興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過度的生氣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這種消極情緒體驗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調節,會引起幼兒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種問題和疾病,老師應該注意幫助幼兒逐漸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應付那些與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有沖突的情景和場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開心、快樂。
本活動依據小班幼兒年齡特征:行為明顯受情緒支配,情緒仍然很不穩當,容易沖動,常會為一些小事大哭大鬧。依據幼兒的成長特點和本班幼兒的已有經驗來設計活動的,將心育目標與語言目標有機融合。游戲是幼兒的生命,活動始終以游戲貫穿始終。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戲中,發揮增效作用。活動還有機整合了各領域的教育內容來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并采用卡片聯想、生活經驗聯想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認識日常生活中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2、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3、體驗關愛、親情、共享的快樂。
重點與難點:
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紅星娃娃、高興和生氣的表情娃娃、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筆、記號筆、制作表情娃娃的紙
活動流程:
語言導入—>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做做高興與生氣的臉譜—>做做高興的游戲
(一)語言導入
1、以紅星娃娃發出作客的邀請導入。
2、幼兒手拉手一邊唱歌一邊去作客。
3、幼兒按老師說的門牌號找高興娃娃(123)和生氣娃娃(456)的家。
(二)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1、說說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表情。(臉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興和生氣的樣子,在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留個影。
(三)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
1、卡片聯想。
(1) 說說高興和生氣的事(幼兒找好朋友一起說)。
(2) 游戲:“點芝麻”教師或幼兒點,被點到的幼兒說說卡片上的高興和生氣的事(如果是你會怎么樣?)。
(3)把卡片送回家
(4)驗證卡片
2、生活經驗聯想,引導幼兒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及做法。
(1)你平時有什么高興的事?高興的時候你會怎么樣?
(2)生氣時可以做些什么?(介紹幾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
(1)可以獨自呆一會兒消消氣
(2)可以對別人說出生氣的原因
(3)為別人想一想
(4)或者輕輕的哭一哭、睡一覺、看看書、
聽聽音樂、做做游戲等等,這樣很快就沒事了。
教師小結:原來每個人都會有高興的時候、生氣的時候,當你高興的時候,應該讓大家分享。當你生氣的時候也不要發脾氣,大家都會來幫助你解決困難的。生氣并不是一件壞事情,如果生氣時傷害了自己,防礙了別人,就是件壞事情,如果經常生氣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四)做做高興生氣的臉譜
幼兒按意愿選擇材料制作臉譜。
(五)做做高興的游戲
1、幼兒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臉譜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師帶幼兒到操場上做高興的游戲。(老鷹抓小雞的游戲)
提問:如果你是小雞,你被老鷹抓到了你會不會生氣?
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會怎么做?
活動目的:
1、引導學生了解一些排解煩惱的方法,使學生知道應該笑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個快樂的人。
2、學會更好地調節自己,使自己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情緒。
活動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別人的快樂與煩惱,找到快樂的真諦。
活動難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尋找快樂的策略來更好地調整自己。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體驗煩惱:
1、揭題,播放音樂,教師激情導入:
人人都想和快樂在一起,天天快樂,時時快樂。但是,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總會遇上這樣那樣不順心的事。這不,昨天早上,老師騎著自行車來上班,突然,在拐彎口橫沖出來一輛摩托車,躲避不及,老師摔倒了,腿摔破了皮。誰知騎摩托車的人絲毫沒有歉意,連車都沒停,揚長而去。這使老師非常生氣,這人既不遵守交通規則,又缺乏應有的社會公德,太不應該了。老師扶起摔倒的自行車,揉著摔疼的腿,心里很不愉快。是啊,生活中,讓人生氣、讓人煩惱、讓人痛苦的事情太多了,同學們,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令你不快的事情嗎?
2、趁機引導,回憶煩惱:
誰都難免會遇到不愉快的事,請大家拿出小紙片,寫出最近遇到的令你煩惱的事。
二、學生互動,傾訴煩惱:
1、教師導語:生活中人人有煩惱,有了煩惱怎么辦?請大家來聽一個錄音故事:《國王長了一只兔耳朵》。
2、播放錄音故事。
3、教師引導,打開話題:有了煩惱,讓我們像故事中的理發師一樣來大聲地說出自己的煩惱!
4、我口說我心:引導學生訴說感到不愉快的事。
三、交流方法,心理疏導:
1、觀看心理小品,評析是非:
小品一:(內容概要:表弟在踢足球,不小心摔了一跤,丹丹正想去扶他,媽媽走了過來,說是丹丹把弟弟弄倒了,就批評丹丹沒照顧好弟弟。丹丹氣憤地跑進房間,大哭起來,媽媽來叫吃飯也不去吃。)
小品二:(內容概要:班級每個月要評比一次課代表。10月份,玲玲沒評上語文科代表,12月份評上了周記科代表。玲玲跟老師說她想做語文課代表,老師不肯。玲玲很生氣,在學校把氣壓在心里,放學了,在回家的路上,她邊走邊摘樹葉出氣。)
2、教師導語:我們看了同學生氣時的各種表現,請大家討論,他們這樣做對嗎?為什么?看我們能不能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教師導語:大家遇到的問題中,有許多煩惱其實是可以排解的,可以感受快樂的。
4、觀看多媒體動畫劇:《豬八戒新傳》。
思考:為什么同樣面對下崗,沙和尚滿臉笑容,而豬八戒卻悶悶不樂?
教師小結:不同的想法,對人的影響多大啊!
5、情境游戲:《猜一猜》
情節設計:丁丁上前,做悶悶不樂狀,委曲地自言自語:作文課,我認真地寫,滿懷信心地給老師看,老師說不行;而同桌這么死板的作文,老師卻說好多了。
教師引導(1):你能猜出此時丁丁在想些什么嗎?(老師處理事情不公正;同桌會拍馬屁;老師看不起我)
情節設計:老師又湊到丁丁的耳旁低語幾句,丁丁眉頭舒展開來。
教師引導(2):猜一猜老師剛才對丁丁說了什么?(請換一個角度想問題)
情節設計:丁丁跳著,笑著回到了座位上。
教師引導(3):請同學們猜一猜,丁丁為什么這么高興?她是怎么想的?(老師覺得我的作文水平比同桌高,應該寫得更好;老師對我嚴格是為我好。)
6、心理體驗,多媒體出示:小紅買了一件新衣服,自己挺滿意。可是,鄰居李芳說:“太難看了!”
小紅這樣想:她覺得特別傷心。
小紅這樣想:她覺得還可以。
小紅這樣想:她覺得很快樂了。
7、師小結:要知道,一個人遇到不順心或不公正的對待時,他并不是世界上最倒霉、最不幸的人,世界上很多事,取決于我們的想法,有時候換個角度想問題,能讓我們擺脫煩惱,增強自信,找到快樂。
四、分享經驗,體驗快樂:
1、過渡:我們知道,生活中有快樂就有煩惱,有幸福就會有痛苦,請你說說你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是怎么調整自己的心態的?
2、在小組交流會后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歡的事;聽聽音樂,唱唱歌;看看漫畫……
3、教師點撥:怎樣才能做一個快樂的人?大家的辦法真多!這些讓我們快樂的辦法就像是我們的心靈營養餐,讓我們擺脫煩惱,忘記不快,高興起來。現在,讓我們來準備一份“心理快餐”,把你尋找快樂的方法寫在或畫在卡片上,放在快餐盤里。“做”好的同學,請放在“自助餐桌”上。(配樂,學生制作心理快餐)
4、享用“心理快餐”:
教師導語:現在,大家行動起來,一起來享用美味的心理佳肴吧!
①看史努比動畫片段;
②播放節奏感很強的音樂,跟著音樂做運動;
③齊唱《幸福拍手歌》,邊唱邊拋開煩惱,跟著歌詞大意拍手、拍肩、跺腳
④看照片回憶快樂的往事;
5、介紹另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能創造快樂,發泄不良情緒的辦法:
教師過渡:這些能使自己經常開心的小竅門真好,生活中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辦法可多了!
多媒體動畫演示文稿:讀有趣的書;至少培養自己有一種興趣愛好;經常與家人、同學、朋友在一起,談心、玩耍;照鏡子,與鏡中的人說說話;到沒有人的地方大聲喊叫;在勞動創造中體會快樂……
6、教師贈言:面對復雜的生活,我們應該用積極的辦法去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永遠快樂。
教學目的:
幫助學生發現和認識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習慣,培養學生健康、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作風。
教學重點:
使學生發現和認識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習慣,培養和養成健康、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作風。
教學過程:
一、交待任務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生活習慣,有的是好習慣,有的是壞習慣。好的習慣應發揚,壞習慣就要改正。如果你有某些壞習慣,這節課我們就要幫助你改改你的壞習慣。
板書:改改你的壞習慣
二、新授部分
1.看課堂劇《小紅的三餐》:故事大意:小紅早晨起床,洗瀨完畢,媽媽把飯菜在餐廳擺好,叫小紅吃早飯,小紅說:“媽媽,我不餓,我不吃。”說完就上學去了。中午放學小紅一進家門就看見桌上放著她平時最愛吃的紅燒排骨,小紅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一直吃到不能再吃為止,下午上學的路上開始胃疼,晚上回家發現只有一個她最不愛吃的醬茄子,小紅只吃了兩口就不吃了。
師問:課堂劇中小紅有哪些壞習慣生答:板書:不吃早飯,暴飲暴食,挑食師問:這都是哪方面的壞習慣生答:師板書:不衛生
師問:誰能說說不衛生的習慣還有哪些生答:師板書:
師問:你有這方面的壞習慣嗎你準備怎樣改正
小結學法:(略)
2.觀看課堂劇《小明的100分》。
(大意:)老師說今天的數學卷子,我已初步看了一遍,現在發還給你們,我公布正確答案,要求同學們對照標準答案自行打分。小明左右一看沒有注意,忙把填空中的錯誤答案改正過來,打上100分。這節課結束時老師說:“同學們,老師是在做一個誠實測驗,如果你有不誠實的表現要改正。
看幻燈出示的問題,同桌討論后回答:
(1)小明這是一種什么壞習慣
(2)不誠實、欺騙老師這屬于哪種壞習慣
(3)還有哪些習慣是人際交往中的壞習慣
(4)如果你有這其中的壞習慣,你打算怎么辦
3.觀看課堂劇:《客人來了》故事大意:張叔拿來一盒禮品到小立家做客,爸爸接過禮品盒放在桌子上后跟張叔叔談話。小立打開禮品盒,發現里面有她愛吃的蛋糕,就吃了起來,一邊吃一邊嚷著叫爸爸陪她到公園玩兒。
看幻燈:出示題:
(1)故事中小立有哪些壞習慣
(2)這是哪方面的壞習慣
(3)還有哪些是家庭生活中的壞習慣
(4)如果你有打算怎么辦
用剛才學習前兩個內容的方法自學,小組討論,派一人回答
4.說說你或你發現別的同學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其它不良生活習慣,你的改正措施。
三、總結
1.問:通過這節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
2.師總結:
每個人都會不同程度地存在某種或某些不良習慣。只要大家從小勇于認識和承認自己的不良習慣,并下決心糾正,就能不斷進步,健康成長。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師講解,大家齊讀。
四、總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認識到拖拉作風的危害,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要明日復明日。
板書設計:不要明日復明日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