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6
這是五上植樹問題優質課一等獎教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
2、學習課文。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課件)——圖片(植樹造林)。
2、說說這是什么時候的景色,人們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說)。
3、出示課題,板書。你看了這個課題有什么問題嗎?
二、學習課文。
?。ㄒ唬┯^察圖畫: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意。
(二)初步感知課文。
1、 自由試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檢查反饋:
(1) 抽讀生字:潤 仿 佛 扛等(指名讀,集體正音,開火車讀、齊讀。)
?。?) 指名讀課文。指名幾人讀,師帶讀、小老師范讀。
?。?) 全班齊讀全文。
?。ㄈ├斫庹n文:
1、 課文一共有幾段?
2、 每一段主要講什么?
3、 學習第二段。
?。?) 指名讀這一段。
(2) 說說植物生長需要哪些條件?你是從哪得知的?
(3) 找找課文中具體寫的哪些條件適應樹木的生長。
4、 學習第三段。
?。?) 課件出示:風吹著我們的紅領巾,像小小的樹開放了一朵朵紅花。
?。?) 反復讀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
5、 學習第四段。
自由讀這一段,用自己的話說說為什么要植樹?
6、在植樹的季節,你想對小樹說什么?分組討論,再請代表總結發言。
三、指導朗讀
1、出示課文插圖,音樂導入情境。你能把這首詩很美地讀出來嗎?
2、課件出示課文,指名幾人讀,集體評議、比賽讀,配樂讀。
四、課外作業:
收集植樹方面的圖片、文章,出一期板報。
教學目標
1、認字15個,寫字6個。
2、能用喜歡的方法去識字,并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體會植樹的意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體會植樹的意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到哪個季節最適合植樹嗎?(生:春天)導出課題,(春天是)植樹的季節。
二、 新課教學
?。ㄒ唬W習第二段,指導朗讀
1、自讀課文,找出課文哪一段寫春天適合植樹的原因,并匯報;
2、理解“一場一場”,“濕漉漉”
3、“暖暖”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憋氣小游戲,把握“呼吸”的感覺,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或齊讀第二段
?。ǘ┝私庵矘涞倪^程
1、范讀課文第三段。多么美好的季節?。∥液蜕傧汝爢T們一起到郊外植樹。
2、想和老師一起植樹嗎?拿出鉛筆,自讀該段,一邊讀,一邊勾畫表示植樹動作的詞
3、匯報,了解植樹的過程
4、理解比喻句“風吹著我們的紅領巾,像小小的樹開放了一朵朵紅花。”
5、結合圖,把握植樹的心情,有感情地齊讀第三段
6、看課件:做填空題
?。ㄈ┓治觥⒗斫庵矘涞脑?/p>
1、少先隊員們為什么那么喜歡植樹,課文那些段落告訴我們原因(生:找到4、5自然段)
2、指名朗讀第4 自然段,一邊聽一邊思考,為什么“我們”喜歡植樹
3、理解“再過十年、二十年,小樹就能撐起高大的傘”,引讀該段第二句
4、感受生活的美好,凸顯父輩種樹,后人受益的道理,激起孩子的感激之情
5、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
6、小組合作學習
假如爺爺、爸爸沒有種樹,或者從現在起我們就不植樹了,會發生什么事情呢?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分四人小組討論
交流匯報討論結果,充分體會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7、怎樣才能避免這些災難呢?你有哪些好辦法?(生匯報交流)
8、小結:看來,孩子們都深知樹是人類不可缺少的朋友,而我們現在植樹,不僅是“為了現在,也是為了將來”
9、引讀第5自然段。“所以,一定到春雨的聲音……春天總是我們植樹的季節。”
?。ㄋ模└星樯A,培養植樹造林的意識
1、孩子們,明年春天,明年植樹節,你們想干什么?
2、你想對自己親手種好的小樹說什么?
?。ㄎ澹┛凑n件動手制作護樹牌或做張宣傳畫
三、總結
樹是我們的朋友。因為有了它,我們才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因為有了它,我們才能擁有美好的生存環境。讓我們動起手來,去關愛每一棵成長的樹木,趁著春天大好的時光,去親手種下一棵樹,用心的讓它長成蒼天大樹。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使他們發現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系;
2、通過小組的合作、交流,在理解間隔數與棵數之間規律的基礎上解決簡單的植樹問題。
過程目標:
1、使學生經歷感知、理解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現規律,并應用規律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2、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借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養成一個良好的交流習慣。
情感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來激發熱愛數學的情感;
2、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理解“植樹問題(兩端要種)”的特征,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間距數+1=棵數,棵數-1=間距數”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原型
1、教學“間隔”的含義
師:每位同學都有一雙靈巧的手,他不但會寫字、畫畫、干活,在他里面還藏著有趣的數學知識,你想了解他嗎?請舉起你的右手。(五指伸直、并攏、張開)
師:張開的五指中有幾個空隙?(4個)數學中我們把這個“空隙”叫“間隔”。(板書)我們發現5根手指中有4個間隔,那么4根手指呢?3根呢?
2、舉例生活中的“間隔”
師:生活中的“間隔”到處可見,你能舉幾個例子嗎?(兩棵樹之間、兩個同學之間、鐘聲…)
3、根據生活實景信息回答問題。
?。?)公園的一側一些樹,數了數有6個間隔,一共栽了幾棵樹呢?(7棵)
(2)莊老師家在6樓,從1樓到6樓要爬幾層樓?(5層)
?。?)河邊的護欄有5根鐵鏈,需要幾根柱子?(6根)
4、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了解的5根手指間有幾個間隔;爬樓梯要幾層。鐵鏈需要幾根柱子等,數學中統稱為植樹問題。(板書)
二、構建模型
1、用圖象語言描述“植樹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
師:(右手)我把5根手指看作5棵樹,他有4個間隔。那么,6棵樹、7棵樹之間有幾個間隔呢?你能用一個圖來展示說明嗎?(生作圖,展示)
2、構建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
(1)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幾位同學畫的圖,你能說說你是怎么畫的嗎?
(2)比較一下這幾種作圖方法,你覺得哪種方法簡便,看起來清楚?(是啊,用線段圖的方法最簡便,因此它也是我們最常用的。)
(3)通過畫圖,我們發現這條路的兩端都栽了樹,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植樹問題的一種類型。(板書:兩端都栽)
(4)在線段圖上,我們用點表示栽的樹,幾個點就是幾棵樹,通過畫圖,我們知道6棵樹之間有5個間隔,7棵樹之間有6個間隔,那么你能想象一下10棵樹之間、50棵樹之間、100棵樹之間有幾個間隔嗎?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植樹棵數 間隔數
6 7
(板書:棵數-1=間隔數 間隔數+1=棵數)
師:今天表現真不錯,一下子就能找到這其中的規律,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
三、利用模型解決問題
1、教學例1
師: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了,誰敢接受檢查?既然大家都想來,那么我們一起來。
課件出示:同學們要在全長5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1)誰能大聲清楚朗讀這個題目?
?。?)從中你了解了哪些數學信息?(小路長50米,兩端都要栽、每隔5米。)
?。?)兩端都要栽是什么意思?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哪兩棵樹之間相隔5米?
(3)這題也可以用畫線段圖的方法來解答,你能試著畫線段圖嗎?
(4)展示學生線段圖,你能說說你是怎么畫的嗎?
?。?)為了看起來更清楚,老師把這張圖移到了電腦上,你能猜猜許老師畫圖的意思嗎?從這張圖上你可以了解些什么信息?誰也知道了也想來說給大家聽一聽的?
?。?)線段圖里其實就反映著題目的意思,你能看著線段圖用算式來解答嗎?學生獨立列算式。
?。?)匯報:說說你的想法。
?、?出示學生各種答案,板書在黑板上。
?、?對于這幾種方法,你們有什么看法嗎?(生:我認為……)
③ 擦去錯誤答案,剩下正確答案:100÷5=10(個) 10+1=11(棵)
?、軒熥穯枺捍蠹叶颊J為這種方法是正確的,那么誰能告訴我算式中的“50”表示什么嗎?“5”表示什么?“100÷5=10(個)”又表示什么?(板書:間隔)為什么“+1”?(兩端要栽,它比間隔多1)“10+1=11(棵)”表示什么?(植樹棵樹)這其實就是運用了“間隔數+1=棵數”這個規律。
?、菡l能夠完整地說一說這個算式的意思?有誰聽明白了,也想來說一說的?既然大家都想來說,那么我們就同桌互相說一說。
2、試一試
師:如果老師把題目改一改,看看誰還會?
課件出示:“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學校決定在全長120米的求索大道一邊插上彩旗,每隔8米插一面旗(兩端都插),一共需要準備多少面彩旗?
(1) 生輕輕讀題,說說從這個題目中你了解了些什么信息?
(2) 和剛才這題比較,你想說什么?
(3) 學生獨立列式并匯報。
3、鞏固新知
師:恭喜大家,順利通過檢查!你們還想接受新一輪的挑戰嗎?
課件出示:園林工人沿公路一側植樹,每隔6米種一棵,一共種了36棵,從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離有多遠?
?。?)生獨立閱題,說說這個題目中又有哪些數學信息呢?
?。?)這個題目和前面做的兩題有什么不同呢?
?、偾懊婺穷}告訴路的長度,而這題求路的長度。
?、谇懊婺穷}求植樹棵樹,而這題已經告訴了植樹棵樹。
?。?)在做前面那題時,我們是先求什么的?(間隔數)那在這個題目中,我們應該先算什么?
?。?)學生獨立解答并匯報:
(5)板書學生的各種答案,你有什么看法?說說理由。生列式:36-1=35(個) 35×6=210(米)
?。?) 擦去錯誤答案,師追問:“36”表示什么意思?再“-1”表示什么?(板書:間隔數)這其實就是運用了“棵數-1=間隔數”這個規律。再“×6”又是什么意思?(板書:總距離)
教學目標:
1、 認字17個,會寫字9個。
2、 讀通、讀順、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 能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樹木的熱愛之情。
教學建議:
1、可以讓學生從了解樹木對人類的好處入手,從調查校園綠化環境做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愛綠、護綠的觀念,激發愛護環境的情感,讓學生學習觀察身邊的環境。
2、將“讀”的訓練貫穿教學全過程,在尊重學生感悟個性的基礎上進行品讀、賞讀。
3、借助課件,激發想象,體會文章意境。
4、本文與聽鄧爺爺植樹的故事,“語文天地”中照樣子寫一寫的內容整合;開展諸如植樹、爭做綠色小衛士、或搜集資料辦展報等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環保狀況),生觀看后,師:要想減少水土流失、沙漠變成綠洲、空氣更加清新,怎么辦?(植樹)板書課題植樹的季節。齊讀課題。
2、質疑:讀了課題想知道什么?
例如:植樹的季節為什么是春天,或什么時候是植樹的季節?
人們怎樣植樹?
……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努力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用“——”標出詞語,并讀給同桌聽聽。
3、小組合作,愉快識字。
4、 教師檢查生字、詞語認讀情況。
5、 說說通過讀課文,你明白了什么?
三、精讀課文,重點感悟。
1、自讀自悟
師: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在小組內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一段,讀明白了什么?
2、小組匯報,交流所得。
小組1:我喜歡第三自然段,“我們栽下小樹苗,澆水培土,讓他們整齊地排著隊,歡迎春天”我明白了小樹與我一樣也喜歡春天。我們的紅領巾像小樹開的一朵朵小紅花,太美了。
師適時引導點播,引導學生用“像”說句話。然后感情朗讀本小節。
小組2:我們喜歡第二節,我讀明白了春天來了,天氣暖了,大地也會呼吸。
我還明白了,下雨過后,泥土濕漉漉的是種樹的好時候。
小組4:我喜歡第四自然段,我明白了小樹再過十年、二十年就會長大。
師引導點撥學生明白:小樹長大后就能為我們做貢獻了,現在為我們做貢獻的樹木都是我們的前輩種下的。這就是“前人載樹,后人乘涼。”然后引導學生感情朗讀,讀出小樹長大的喜悅,與我們乘涼的“幸福”。
小組3:我們喜歡第五自然段,我明白了樹對我們真的很重要,所以我們要植樹,要愛護小樹。然后指導朗讀。
四、課堂練習:
一)比一比,再組詞。
植( ) 場( ) 栽( ) 扛( )
值( ) 楊( ) 裁( ) 杠( )
二)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量詞。
一( )春雨 一( )樹苗 一( )紅花
一( )季節 一( )土地 一( )果子
三)照樣子,寫詞語。
綠油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整整齊齊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四)觀察一棵樹,把它的樣子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1、在植樹的季節里,你打算怎樣做?
2、你會對小樹說些什么?假如你是小樹,你會對人類說些什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