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5
這是初中群文閱讀一等獎的教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
1.指導閱讀:誠信故事《宋濂的故事》
2.選擇閱讀:四個小故事: 《誠信合作》、《賣火柴的小男孩兒》、《立木為信與烽火戲諸侯》、《失信喪生》
3、推薦閱讀:《誠信的故事》、《一分鐘中國經典誠信故事》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什么是誠信,懂得誠信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2.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初步學會速讀,幫助學生提高閱讀速度,使其盡快適應中年級的語文閱讀學習。
【教學準備】 1.誠信閱讀材料。 2.閱讀自讀提示 【教學步驟】
一、導入談話:
誠實守信,是我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之風質樸醇厚,歷史越悠久,誠信之氣越光大華夏,充盈中華。她早已融入我們民族文化的血液,成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二、引領閱讀
(一)讓我們一同走進故事,感受古人的誠信——《宋濂的故事》。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故事,思考大屏幕上的問題(出示閱讀提示)——你喜歡主人公嗎?他是誰?為什么喜歡?從哪些地方看出來?誠信是什么?
2.生匯報,師適時引導。
(1)我認為誠信就是說話做事守信用,我是從這兒看出的:“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學生暢所欲言,說說自己的理解。
(2)我認為誠信就是不失約,重承諾。我是從“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看出的。
三、自由閱讀
(一)從剛才的故事,我們知道了誠信即守承諾、講信用。誠信還是什么?讓我們走進故事,繼續感受誠信。
1、請同學們瀏覽一遍故事題目,這兒有四個故事,你想讀哪一個?
那就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用你喜歡的方式朗讀,完成閱讀要求。
2、在四人小組里交流。
3、生匯報自由閱讀結果。
(1)《賣火柴的小男孩兒》
最讓我感動的是“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小男孩兒很貧窮,而且受了重傷仍不忘讓弟弟把零錢給紳士送去。
師點撥:小男孩兒的誠信感動了紳士,因此得到紳士的幫助。
(2)《誠信合作》
這個故事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地方是:“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的嚷道:“誰都會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 師點撥:在賬單上多寫點零件,店主可以多賺錢,他卻嚴辭拒絕了,為什么?店主憑什么獲得運輸公司的合作機會?(誠信)
(3)《立木為信與烽火戲諸侯》
讀了這個故事,我的收獲是:
師引導:商鞅誠信的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而周幽王失信被逼自刎,成為亡國奴。
(二)小結: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守諾、踐約、無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與他人和社會發生的關系。處理這種關系必須遵從一定的規則,有章必循,有諾必踐;否則,個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會就失去運行之規。
四、閱讀拓展
1、古今中外,誠信的人有很多很多。
2.我們認識了這么多誠信的人,老師不禁想問:你是個誠信的孩子嗎?你是怎么做的?
3、誠信詩歌配樂朗誦。
4.總結:誠實守信,重在實踐,貴在積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去小惡而從善,積小善成大德。希望孩子們以誠信為本,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
展示課型:
群文閱讀課 單元主題:父母的愛 議題:如何通過生活瑣事的對比寫法突出母愛。
一、導入:(2分鐘)
同學們,關于母愛是個永恒的話題,她是一首永遠唱不完的歌,是一部永遠拍不完的電影,她值得我們用一輩子去欣賞、去品味、去敬仰。今天“群文閱讀課”我們要欣賞三篇文章。第一是梁曉聲的《慈母情深》,第二是林夕的《母親的存折》,第三是畢淑敏的《孩子,媽媽為什么打你》。看這三篇文章怎樣表現母愛的。
二、讀文(18分鐘)
(一)讀《慈母情深》 1.簡介梁曉聲。
2.自主默讀文本,用雙色筆標注。你讀出一個()的母親。
(1)通過哪些事例表現母愛的?
(2)表現母愛的關鍵句子,簡單批注。
(3)解讀我被母愛感動的關鍵詞(鼻子一酸)
3.閱讀展示
(1)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2)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4.遷移訓練
……我的母親。……我的母親。……我的母親。 ……立刻又……,……立刻又……,……立刻又……。
(二)讀《母親的存折》《孩子,媽媽為什么打你》
讀懂母愛的又何止梁曉聲一人,用同樣的方法再讀林夕的《母親的存折》和
畢淑敏的《孩子,媽媽為什么打你》,你又讀出一個()的母親。 (1)通過哪些事例表現母愛的? (2)表現母愛的關鍵句子,簡單批注。 (3)解讀我被母愛感動的關鍵詞
(三)列表格,梳理三篇文章異同。
1、相同點:幾篇文章都通過生活中的平凡事例表達母愛。 2、三篇文章不同之處
三篇文章不同之處
三、總結(0.5分鐘)
山,沒有母親的愛高;海,沒有母親的愛深;天,沒有母親的愛廣闊;地,沒有母親的愛包容;太陽,沒有母親的愛溫暖;云朵,沒有母親的愛潔白;花朵,沒有母親的愛燦爛。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懂得母愛的人吧! 四、推薦閱讀:(0.5分鐘)
1、散文:《尋夢》、《兒時的事》——季羨林 2、詩集:《繁星》、《春水》 ——冰心 3、散文:《完美的晴天》 ——學生習作 板書設計:
群文閱讀:平凡、偉大的母愛
《慈母情深》 《母親的存折》 《孩子,媽媽為什么打你》
鼻子一酸 存折存“情” “打”是愛
篇目:
《金色的腳印》
《天鵝的故事》
《科霍河畔的奇遇》
《藏羚羊跪拜》
《蜥蜴的故事 》
《羚羊的故事》
《瞎眼狐清窩》
一、研讀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傾聽別人意見的習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文中動物的做法,感受到動物之間的親情,進而感受父母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激發學生回報父母的情感。
2、透過文中人物的善良,從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了解故事的內容及意義。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通過這個故事認識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知道人應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二、研讀準備
教師:教學PPT文本
學生:文具盒水彩筆
三、研讀活動
(一)歌曲導入(獨唱《一個真實的故事》,教師由歌曲過度到教學中。)
(二)學習《金色的腳印》
1、我會想我會讀
PPT出示“思考問題”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瀏覽課文,想想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邊讀邊勾畫出讓你感動的語句,同時批注自己的閱讀感受。課文哪些語句能體現出他們之間的愛?
2、交流分享
(1)抽生回答兩個問題。(板書)
(2)你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愛的?(抽生回答,PPT出示精彩語段,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3、小結:(凸顯主題“愛,讓靈性綻放”)
(三)學習選文
1、我會讀(PPT出示“閱讀要求”)【范學一篇選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瀏覽課文,想想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邊讀邊勾畫出讓你感動的語句,同時批注自己的閱讀感受。課文哪些語句能體現出他們之間的愛?
2、小組選學選文,學后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收獲。
3、我會做做一份“讀書卡” 或者“閱讀海報”。
4、回報展示選學成果。
5、在展示中,小組成員補充閱讀中的勾畫的能體現“愛”的.語段。(全班視情況朗讀)
6、交換自己感興趣的文章。待定)
四、課堂小結
1、背景音樂情感升華。
2、PPT推薦課外閱讀篇目。
2、課結束分享對聯。
教學目標:
1.學習三篇課文,通過多種閱讀,感受三篇文章表達的意象。
2.品讀重點段落,體會作者通過這幾種自然景物展示的不同情意。
3.對比朗讀三篇課文,發現他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4.通過比、對、讀、議,用結構化的方式統整三篇課文,提升學生學習課文的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比、對、讀、議,用結構化的方式統整三篇課文。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鋪墊議題:
1.同學們,古典詩詞像春花,古典詩詞像秋月,我們一起齊誦古詩。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奇峰一見驚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這些古詩的相同點是?對,大自然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江涌溪鳴,蟬蟲凄切。它們奏響了我們第一單元的主題,那就是什么?(觸摸自然)板書:觸摸自然。同學們,今天,我們將繼續走進大自然,繼續美的旅程。
2.這次我們學習三篇課文。齊讀課題兩遍。這三篇課文描寫的自然景物是:板書:柳樹、百合、石頭。你覺得它們美嗎?(生活中到處可見,覺得很平凡;百合還有美麗的身姿和誘人的香味,但是也沒有什么特殊的美。)
3.你們認為的美,大多是從外表來評價的。今天早讀,大家預習了這三篇文章后,這些自然景物給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又是什么呢?
4.自然界中,柳樹隨處可見,為什么說它神奇?百合只是一朵花,為什么說它頑強?石頭呢?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柔弱普通的它們究竟有種怎樣的美讓我們有如此的感受呢?我們就去三篇文章中尋找答案吧。
二、抓住重點,引出議題
1.三篇文章,你最喜歡哪一篇呢,小組確定展示課文。
2.默讀課文,根據提示自學:
神奇的柳樹、執著的百合、作用很大的石頭,作者是如何通過語言文字,也就是通過哪些方面給我們展示的?提示:我們這次的展示不抓詞句品析,只從整體框架上去解讀三篇文章。
3.自主合作,進行展示。
《青海高原一株柳》點撥:環境惡劣:生存環境惡劣、自然氣候惡劣,但是它生命力頑強,有毅力,有韌勁。
“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為主線貫穿全文:在青海高原荒蕪與蒼涼的環境中,這株柳是多么的獨特!(讀)它的高大粗壯讓人震撼,它的挺拔屹立讓人敬畏(讀);在高原嚴寒和雷轟電擊的惡劣天氣的情境中,柳樹的堅貞力量和不屈的生命力光彩就是一種美(讀);灞河柳風姿萬種,但是高原柳的不抱怨、不畏怯遠勝這種美無數倍。(讀)。課文環環相扣,把高原柳的神奇美凸顯與放大。
高原柳的美在于,高原柳的美在于(多個學生說)
小結并板書:頑強有毅力
《野百合也有春天》點撥:自身的生存環境惡劣,他人的譏笑嘲諷精神打擊
懸崖再高,也抑制不了我的理想,野百合是這樣想的(讀),又是這樣做的(讀)譏笑嘲諷再猛烈,我自執著堅守,野百合是這樣說的(讀)。百合的美僅僅是它的身姿和清香嗎?那是什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