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5
這是光的反射公開課一等獎教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光的反射》是物理教材光學部分的重點內容之一,光的反射定律也是繼光的直線傳播規律之后的又一重要光學規律,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應用,因此,如何上好這節課,這節課能達到什么效果對后續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物理教學用書》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對本節課的教學提出了詳細要求。這些要求看似簡單但要想真正完成并不容易。我平時上課自認為教材很熟,備課時常常走馬觀花,粗枝大葉。
由于涉及到角度問題,想到在盒子的背面貼上自畫的量角器,并且自制量角器的位置也反復斟酌改動多次。
這節課的效果非常好,學生在輕松中學到了知識。我在感動的同時也對自己做了一下反思。
一、探究實驗中探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關系時沒有設計相應的表格,只是讓學生大體對比了一下,甚至有的學生只做了一次實驗就輕易地得出了結論。
二、反饋練習少且針對性不強,這點在學生的課后作業中很容易就看出來了。
三、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下,沒有畫出詳細的光路圖來解釋。沒能讓學生頭腦中建立起一個清晰的概念。
四、課堂的各個環節不連貫,備課不精益求精,只是浮在表面上。
五、沒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層面和接受能力,對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考慮不周全。
六、沒有板書設計,在授課時很容易造成板書凌亂,沒有條理。
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充分在準備,備課: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充分考慮到課堂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好應變。
二、心中有教案,但不以教案為中心教學,以課堂上生成的東西為主,提高自己的課堂應對能力,努力使課堂教學成為術。
以前上《光的反射》時,現在白紙上畫上“法線”,然后通過教師演示入射光線射向平面鏡,平面鏡將入射光線反射出去,學生很容易得出光反射所遵循的規律,可節省出大量的時間進行強化訓練,單從掌握知識角度來說效果可能要好,但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學生只有被動地接受學習,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不活躍。
采用“探究式”教學后,通過給學生創設光發生反射的問題情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從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都由學生完成,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漲,并且通過對光的反射規律的探究,學會了一種研究問題的思維程序,以后遇到問題就知道該怎樣去探究了。
下面我把這節學生探究環節中出現的新穎的探究方法介紹一下。
我任教的三個班的物理課,做這節課,實驗時,學生大都是自己準備器材,然后按照書上的探究步驟逐步完成實驗。只有二年五班的王帥同學探究實驗,做的非常新穎。本節書中光的反射實驗是這樣做的:把平面鏡平放在桌上,將兩塊紙板連接起來,垂直放在平面鏡上,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角度射到平面鏡上,經平面鏡的反射,沿另一方向射出,在紙板上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
取下紙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但在描光線的徑跡時,因為紙豎直放置,沒有依靠,畫的線的歪斜,影響到角度的測量,誤差會大一些,而二年五班的王帥同學做此實驗時,想出了一個新穎的做法:把白紙平放在桌面上,平面鏡垂直豎放在白紙上,平面鏡較堅硬,比較好控制,然后用激光筆貼著白紙射出一束光線,射向平面鏡,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光線沿著紙面射出,用刻度尺、筆畫出光線徑跡。光線筆直,不歪斜,再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誤差大大減少。看到這位同學的新穎的做法后,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同時對這種做法給予了肯定節實驗完成的很好
這位同學的成績屬中等水平,經過這次的經歷,他對物理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后每次做實驗時,都是最先完成,結論的得出也較準確,物理學科的成績提高的也很快,他學習的自信心也大增。
完成這次探究活動,我深刻體會到;教學的真正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知識的探究去獲得研究思維的方法,然后通過方法的獲得以及運用方法探索創造的過程,使學生產生熱愛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具有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原理的科學精神。
活動目標
1、認知:初步了解平面鏡的成像原理——光的反射;了解鏡子與我們的生活的關系;
2、技能:能熟練進行鏡子的游戲,按照要求將鏡子擺放成不同的角度;
3、情感:保護孩子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重難點
能熟練進行鏡子的游戲,按照要求將鏡子擺放成不同的角度;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亞克力鏡片兩塊
2、知識儲備:
光的反射:光在傳播時由一種物質碰到另一種物質時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的物質中,這叫光的反射。光能穿過玻璃,但碰到玻璃后面的水銀后就會發生反射,原來的光線又會“彈”回來,這樣人自己的光就進入了人自己的眼睛里,所以人就看到了自己。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喜羊羊和美羊羊旅行來到了糊涂王國。這個糊涂國王不僅特別糊涂而且長得也十分丑陋,但他卻自認為很帥。有一天,一個工匠想討好國王,造了一面鏡子送給他。不料國王看到鏡子中的自己那么丑,認為是工匠捉弄他,故意造了一面把他照得很丑的鏡子,于是生氣地摔碎了鏡子,還命令工匠們必須造出一面能把他照得很帥的鏡子,否則就要懲罰所有的工匠。工匠們十分委屈。
教師引導:鏡子中的那個人是糊涂國王自己嗎? 是鏡子里成像是虛像,所以摸不到,鏡子里的像與實物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傳統鏡子背后有一層含有水銀的混合物,所以照射到我們身上又被我們反射到鏡子里的光穿過玻璃后會被水銀混合物擋住,就像乒乓球彈到墻上會反彈一樣,反射回來,進入我們的眼睛里。這樣我們就從鏡子里看到了我們自己。這就是光的反射。小朋友們照過鏡子嗎?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
二、實驗操作
實驗一:光的反射—— 一面鏡子玩游戲
安全提示:傳統的鏡子掉到地上會摔碎,這個鏡片是安全鏡片,摔不碎也不劃手,但還是不要把鏡面弄花,弄花就看不清楚了。
操作材料:亞克力鏡片一塊
操作方法:
1、看看鏡子能照出自己嗎?(能照到自己)
2、把鏡子放到左前方,能不能看到后面的小朋友呢?(能看到)
3、鏡子里的那個人能用手摸得到嗎?(摸不到)
4、用鏡子照一照漢字。(字左右反過來了)
5、用手指頭去對一對鏡子中的手指頭。(大小一樣)
原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人們能從鏡子中看到自己,是因為:光的反射(請幼兒大聲清楚的說出這四個字);
教師引導:一面鏡子反射光,兩面鏡子就能互相反射,我們來試一試吧。
實驗二:兩面鏡子玩游戲
安全提示:提醒幼兒不要把鏡面弄花。
操作材料:亞克力鏡片兩塊
操作方法:
1、試著將兩面鏡子一前一后放置,看看能看到后腦勺嗎?(能看到)
2、將兩面鏡子垂直放置,能看到幾面鏡子(四面鏡子);在鏡子中間放一個東西試試。(能看到四個)
3、減小鏡子間的夾角,觀察鏡子數目的變化。(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夾角越小,鏡子數目越多)
4、試著將兩面鏡子豎直平行放置,從一面鏡子背后往另一面鏡子里看去。(能看到無數面鏡子)
三、實驗原理總結:當兩面鏡子一前一后放置時,后腦勺的光被后面的鏡子反射到前面的鏡子中,再反射到我們的眼睛中,我們就看到了自己后面的情況,光發生了兩次反射。而當鏡子夾角越來越小時,光在兩面鏡子間則來回不停反射,發生了多次反射。兩面鏡子的夾角越小,鏡中的像越多。
活動延伸
探索游戲:
1、照鏡子——和同伴玩照鏡子游戲,根據同伴的動作做出相反的鏡面動作,感受相互模仿的樂趣。
2、傳遞光線——幾個小朋友一起,每個人拿一面鏡子,面對面站在3米以外的地方。一個人利用太陽光反射光線,另一個人對準他的反射光線,仔細調整位置。你會看到光會再次反射,光被傳遞出了。多幾面鏡子,光同樣還是會反射,會傳遞到很遠。
教師小結:
人們能從鏡子中看到自己,是因為: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原理。(請小朋友大聲清楚的說出這四個字。)請小朋友回家找一找還有什么東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看誰找的最多。
《光的反射》是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的內容。《光的反射》這節課是上一節課的延續,同樣是研究光的傳播,所不同的是這節課是研究光在傳播途中碰到障礙物會怎么樣。
從照亮目標的三個活動→認識光的反射原理→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應用(汽車后視鏡、額鏡)→光的反射在教室中的運用→光的反射在科學上的應用、軍事上的應用(潛望鏡)→認識簡易潛望鏡→光的反射不利的一面→人眼對光線的調節這一過程。
對于照亮三個目標的活動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學生都樂于參于其中,第一個活動用手電筒照亮書本,讓學生自己舉手,然后選幾位同學上來進行活動,對于我用非自己班的同學進行上課起了一個很好的調動作用,學生參與這堂課,學生對于教師的陌生感也會漸漸減少。
這個活動也起到了很好的延伸作用,對于認識光的傳播路線,對于光是直線傳播這一特性的再次認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第二個活動是把書本往外再移一點,讓學生思考如何更好的照亮書本,由四人小組討論,再請同學上來演示實驗,有利于學生的探究意識的培養。第三個活動增加了難度,讓學生用手電筒照亮書本后面的橡皮,我并沒有多說什么,讓學生自己去實驗,去想辦法解決難題,并且讓學生自主選擇實驗材料,有利于學生自主性的培養。通過學生的探究,會發現,用兩面鏡子,經過兩次光的反射,可以照亮小球。
最后通過對于光的反射的危害的了解,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光的反射,了解它的好處及壞處。
通過這幾個環節,學生很好的掌握了光的反射原理以及光的傳播路線,掌握了光的反射原理在生產生活中的運用。
通過這節課,我也給自己定了以后上課的幾個目標:
1、重、難點要吃透。
2、多給學業生激勵性的語言。
3、設計好板書。
希望自己也能從這幾方面入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