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1
這是蜜蜂教案一等獎宇宙的另一邊,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理念:本單元是習作單元,語文要素的中心是“想象”,并要求學生能寫想象的事物。本課是對浩瀚宇宙的奇特想象,意在引導學生感受想象的樂趣,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故給學生一個想象的原則——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人、事、物都是相反的,任其天馬行空的想象是本課教學的指導原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故事,皮皮被一陣大風刮到了一個叫做顛倒村的地方,他看到大樹的枝葉都是長在泥土里的,而樹根卻張牙舞爪的伸向天空,正感到奇怪時,一只倒著跑過來的松鼠撞到了他,他驚訝地問:“你怎么倒著走路啊?”小松鼠告訴他,在顛倒村里,一切事物都是與外面相反的。
師:同學們聽到這個故事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啊?在作者陳詩哥筆下的《宇宙另一邊》這篇文章中,就有這樣的場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宇宙的另一邊》這篇文章。
板書課題。
生跟著書空課題。
二、復習生字詞語。
出示摘星星游戲,學生喊出星星的名字(也就是生字的讀音),喊對了,點擊摘下來。
三、出示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說說故事中宇宙另一邊的秘密,感受作者神奇有趣的想象。
2.聯系課文內容展開想象,與同學交流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哪些秘密,體驗大膽想象的樂趣。
四、出示學習提示,根據提示讀課文,完成讀書要求。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圍繞哪句話寫了宇宙的秘密?想想課文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你喜歡哪一個?把相關的句子畫出來。
2.學生邊讀書,邊畫出相關語句。教師巡視,提醒學生讀書勾畫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3.匯報讀書收獲。
學生舉手回答所畫的句子,根據學生的回答,同時把主要板書寫好。
五、學習課文
1.讀第一自然段。
用詞語搭配的方式感受“浩瀚”的意思。
師:大家注意除了“浩瀚的星空”,我們還可以說“浩瀚的宇宙,浩瀚的天空,浩瀚的沙漠,浩瀚的大海”,這些搭配說明“浩瀚”都是用來形容很大的事物。(張開手臂,比劃表示很大的動作)
那么浩瀚就是形容很大很大很大的意思。
2.學習第二段。
齊讀第二段,畫出中心句,把文段做成兩色字,用師生接讀,引讀等方式,反復讀中心句,強化“倒影”在學生心中記憶。
看圖理解“倒影“這個詞語的意思。
先讀“那里有座一樣的城市,有條一樣的街道,街角處有棟一樣的房子,房子里有個一樣的孩子。”再提煉數量詞——一座城市,一條街道,一棟房子,再模仿本句的格式,用“鄉村,學校,教室,學生”師生一起說一段話。
3.學習第三段
師生接讀本段,用“豎起大拇指,夸夸作者的方式”感受作者想象的有趣,豐富,奇妙。仿照句子說說句子,老師起頭,學生接著老師的提示仿說句子。
4.學習第四段、第五段。
師生接讀,同桌分讀。再次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表揚作者的想象真什么,真什么?
模仿課文“宇宙另一邊與這一邊是反著的”這一想象原則,通過先小組合作再舉手發言的方式,進行補充說話訓練,在語言訓練中培養學生想象力。
5.學習六七八九段
以六七段為基礎,改編成過渡銜接語,把八九段給學生分開讀。然后,看圖說詩句,說課文對應的內容。并模仿其中的一兩處,把學過的古詩引入其中,進行口頭仿說。
六、仿寫訓練
模仿第十一自然段,進行仿寫。提示仿寫技巧:原文可以用的抄寫,需要改編的改寫。把“風”改成其他能飛的事物。
展示仿寫內容。
七、小結
學習本篇文章,我們知道了作者是一個愛想象,想象力豐富的人。如果我們也想寫出這樣豐富有趣的文章,就要有一顆善于想象的心靈,給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畫心形圖案,添上翅膀,完善板書。)就可以寫出很多想象豐富的文章來。
最后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會跳舞的房子》。
反思:本課是一篇新課文,選擇錄制這篇課文教學過程,擔心掌握不了時間,畢竟要仿寫,且文中有很多處都可以仿寫,這都需要時間。不過,又想啃一下硬骨頭,挑戰一下。后來,為了在四十分鐘內完成第二課時,經過再三思考,把文章前幾處明顯可以仿寫的地方,改為口頭模仿原文仿說句子的訓練,既訓練思維,又落實語言運用的訓練。在后面的第十一段,再進行仿寫訓練,由說到寫,由容易到困難。另外教學前,板書的設計在本上畫了不少次,最終確定以一顆心形圖案加上一對翅膀的形象,告訴學生要有一顆善于想象的心靈,有時候想象比知識還重要,想象到什么就寫什么,把習作單元的語文要素落實在課文教學中。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難點: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樣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科學家,他寫了《昆蟲記》這一本書,我們還學習了這一課的生字和新詞。現在,我們再復習一次生字和新詞吧。
2、出示幻燈片,學生齊讀生字詞。
3、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這篇課文講的是?(生答)法布爾為了驗證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試驗,證實蜜蜂確實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4、上節課我們也知道了,課文寫試驗的過程是第二自然段?試驗的結果是在3、4、5自然段?作者的結論在最后一自然段?
二、精講課文
(一)試驗過程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我們來讀讀第一自然段,為什么法布爾一定要加上“聽說”這個詞呢?
(生齊讀后,回答。)(說明他做科學研究講究事實,非常嚴謹)
2、請默讀第二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實驗可以分哪幾步。
3、學生畫,回答,教師板書:捉蜜蜂??做記號??叫女兒等??走兩里路??放飛蜜蜂
4、請男同學齊讀第二自然段他做實驗的步驟,你能從試驗過程中感受到法布爾是個怎樣的人?(做事認真,十分嚴謹)
5、其實,法布爾寫到“打開紙袋,把它們放出來”,就已經說清了試驗的過程,為什么還要后面的內容呢?自由讀讀,跟同桌討論一下。(出示該段文字)
(說明法布爾邊試驗邊觀察蜜蜂的活動情況,還動腦筋思考)
我們再一起讀讀第二自然段,感受法布爾的實驗過程和他所表現出來的態度。
(二)試驗結果
1、法布爾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事情證明:蜜蜂飛回來了。繼續默讀第3、4、5自然段,試驗結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時候飛回來的?一邊讀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
2、學生匯報,教師隨即點撥,出示句子。
(1)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沖過來 ,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只蜜蜂飛回來了!它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里,滿身都是花粉呢。”
小女兒很激動,為什么?(沒想到,而且,我也推測它們可能會不了家了)
指導用激動的語氣讀。
(2)第二天我檢查蜂窩時,又發現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記號的蜜蜂。這樣,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的回了家。
“準確無誤”指什么?(是的,逆風沒有使它們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環境沒有讓他們偏離方向,他們準確無誤的回家。)
指導朗讀,讀出重點詞。
蜜蜂不僅有辨認方向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力還很強。請同學們看第五自然段。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呢?(出示句子)那個詞語最能體現蜜蜂辨認方向能力強?(準確無誤、確確實實、盡管……但……)
請同學們看看這個詞,這是一組關聯詞,盡管他們逆風而飛,盡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的飛回來了。
指導讀出重點詞。
課文中第一自然段還有一組關聯詞也強調了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很強?請你找出來。
(“無論……總是……”)
這兩組關聯詞都說明了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很強,所以,試驗的結果是:(蜜蜂確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3、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這么強,但是還有三只蜜蜂怎么沒有回來?(學生發揮想象,自由討論、匯報)
(三)研究結論,激發探究
1、法布爾通過試驗,得出的結論是什么?(出示、齊讀最后一段)為什么說蜜蜂靠的不是超強的記憶力?你從課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蜜蜂被裝在紙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覺得蜜蜂辨認方向不是靠記憶力。
(2)在放飛時刮起了大風,蜜蜂逆風飛行,又飛得很低,它們不可能是在高空中“眺望”到遙遠的家園。所以我認為蜜蜂認路靠得不是記憶力而是一種本能。
2、什么是本能?當時法布爾為什么無法解釋?
“本能”指人和動物不學就會的本領。
由于法布爾生活在離我們現在100多年前,當時的研究條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釋這種本能。但蜜蜂的這種本能是否無法解釋呢?請看老師帶來的資料。(幻燈出示)
四、總結
法布爾出生于法國南部山區一個貧苦家庭。是對動物,植物的興趣把它帶入了科學研究的殿堂。他沒有上過正規大學,主要靠自學成才。法布爾的成功來源于他科學嚴謹的態度和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像法布爾那樣做事抱著嚴謹的態度,像蜜蜂一樣勤勉一生。相信每個同學都能釀出屬于自己的甜蜜!
教學目標
1.會認“淌、秘”等6個生字,會寫“淌、秘”等10個字,正確讀寫“星空、流淌”等9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
3.能仿照課文展開想象,和同學交流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哪些秘密。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
2.能仿照課文展開想象: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哪些秘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淌、秘”等6個生字,會寫“淌、秘、密、棟、梯、鈴、緒”7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預測內容1.聚焦單元導語。
(1)課件出示篇章頁插圖,引導:圖上畫的是什么情景?你由此想到了什么?(學生交流)
(2)教師引讀:美國愛因斯坦說——學生接讀: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課件出示單元導語)
(3)明確單元學習目標。
教師引導:第五單元是一個習作單元,主要學習任務是——(學生齊讀本單元語文要素)
課件出示:
走進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發揮想象寫故事,創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2.聚焦課題。
(1)導入:今天我們學習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宇宙的另一邊》。教師板書課文題目,學生齊讀課文題目。
(2)質疑:讀了課文題目,同學們有什么要問的嗎?
(3)預測:請猜一猜課文會寫些什么。
(4)過渡:宇宙的另一邊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跟隨作家陳詩哥一起去看一看。
二、初讀課文,感知“秘密”
1.學生自讀課文。
課件出示:
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生字詞,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思考:宇宙的另一邊是什么樣的?2.學習反饋。
(1)認讀詞語。
課件出示:
一棟房子 一篇習作 一座城市 一條街道 流淌 秘密 思緒 氣喘吁吁
教師指名認讀,相機提示:“氣喘吁吁”的“吁”不能讀成yú。
(2)識記生字。
①換偏旁識記:躺—淌;都—緒;凍—棟;偏—篇。
②動作演示輔助識記:通過演一演“氣喘吁吁”的樣子加深印象。
③組詞識記:秘密、秘書、秘訣、秘方。
(3)指導書寫“秘密”。
①課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
②教師引導觀察:這兩個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預設:讀音相同,都有“必”字。一個是左右結構,一個是上中下結構。
③教師引導觀察:要寫好這兩個字,我們要注意些什么呢?
④教師范寫,提示書寫要點:“秘”左窄右寬,“必”要寫得稍大,最后一筆要穿插到禾字旁下;在“密”中,“必”相對要小,最后一筆要舒展,能包住下面的“山”。
⑤學生練寫,全班展評。
(4)默讀課文,感知“秘密”。
①教師提問:宇宙的另一邊是什么樣的?文中的哪一句話點明了這個秘密?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星光灑進我的眼睛,在我身體里汩汩流淌,告訴我一個秘密:很遠很遠的地方,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
②教師引導理解“倒影”:你們見過倒影嗎?它是怎樣的?(倒立的影子)從哪些地方看出“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指名讀)
課件出示:
那里有座一樣的城市,有條一樣的街道,街角處有棟一樣的房子,房子里有個一樣的孩子。
③教師點撥:四個“一樣”具體寫出了“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學生齊讀第2自然段。
三、品讀課文,感受“想象”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3~9自然段,思考:課文圍繞“倒影”,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2.教師引導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宇宙另一邊的秘密。
預設1:“我”的倒影。
(1)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
(2)師生合作朗讀。教師讀“當我……”,學生讀“他……”。
預設2:大自然的“倒影”。
(1)課件出示第4~5自然段。
(2)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你在這兩個自然段中發現了哪些秘密? (季節特征相反、日出方位相反、生命狀態相反)
(3)男女生合作朗讀:男生讀“這一邊”的句子,女生讀“另一邊”的句子。
預設3:第一節課的“倒影”。
(1)課件出示第7~9自然段。
(2)學生自由朗讀,思考:這3個自然段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學生交流)
(3)教師提問:宇宙另一邊的數學課是什么樣的?(小組輪流讀第8~9自然段)
(4)教師啟發:你喜歡宇宙另一邊的數學課嗎?為什么?(優美的風景、快樂的游戲)
3.引導發現表達方法。
(1)學生默讀課文。教師引導:作者把宇宙的另一邊想象得很有趣,也很好玩。你發現作者展開想象的秘訣了嗎?
(2)教師指名交流,歸納:宇宙另一邊發生的事情和宇宙的這一邊恰恰相反,即反著想。
(3)教師引導朗讀:你覺得哪些想象特別有意思,請有感情地讀一讀。?教師指名朗讀,相機提問:你為什么覺得這里有意思?(生交流)
四、歸類指導,練習寫字
1.課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淌、棟、梯、鈴、緒。教師指名認讀。
2.教師引導觀察:這5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窄右寬)你認為哪些字比較難寫,請提示大家。
3.指導書寫“緒”。
①教師范寫,提示:右邊“者”第四筆撇要寫得舒展,穿插到“纟”下面。
②學生練寫,同桌互評。
4.學生自主臨寫其他4個字,全班展評。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乘、篇、越”3個字,正確讀寫“星空、流淌”等9個詞語。
2.能仿照課文展開想象,和同學交流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哪些秘密。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感受想象
1.回顧:上節課,我們跟隨作家陳詩哥走進了想象的世界,學習了課文第1~9自然段,了解了宇宙另一邊的秘密,感受了想象的奇妙。
2.教師出示課文插圖,配上音樂,指名輪流讀課文第1~9自然段。
3.小結:作者的想象有的幽默,有的特別,有的優美。在作者的想象中,宇宙的另一邊特別有趣。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10~12自然段,思考:課文還寫了宇宙另一邊的什么秘密?
(1)學生交流。課件出示:
在宇宙的另一邊,如果想寫一篇關于風的習作,就得閉上眼睛,想象風的樣子,慢慢地讓自己也變成風,在空中飛啊飛,飛得越高,習作的分數就越高……
(2)教師指名朗讀,提問:宇宙的另一邊的習作秘密是什么?
(3)仿照課文,拓展想象:
課件出示:
在宇宙的另一邊,如果想寫一篇關于云的習作,就得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5.學生默讀課文第10~12自然段,思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我”的想象?(出示課件,全班齊讀)
課件出示:
正當我的思緒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時,突然,耳邊響起了語文老師的聲音:“你在想什么呢?”
我有些尷尬。
下課了,大家都圍著我,想知道宇宙的另一邊還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二、運用方法,展開想象
1.教師引導想象:是呀,關于宇宙的另一邊,我們都想知道更多。請同學們像作者這樣想象一下:在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哪些秘密呢?
2.學生交流。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師生評議:誰的想象更奇妙?為什么?
3.語言訓練。
課件出示:
很遠很遠的地方,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
宇宙的這一邊,雪是白色的;那么,宇宙的另一邊,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宇宙的這一邊,我是一個男孩,但宇宙的另一邊,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宇宙的這一邊,_ _ _ _ _ _ _ _ _ _,但宇宙的另一邊,_ _ _ _ _ _ _ _ _ _
教師根據提示寫句子,指名交流,相機引導:宇宙的另一邊發生的事和這邊相反,要反著想。預設:
宇宙的這一邊,魚在水里游;那么,宇宙的另一邊,魚在天上飛嗎?
宇宙的這一邊,我是一個男孩,但宇宙的另一邊,另一個我是女孩嗎?
三、加強示范,指導寫字
1.練寫漢字。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乘、篇、越。
(1)指導書寫“乘”。①動畫演示“乘”的筆順。②教師范寫,提示:第三筆豎寫在豎中線上,最后兩筆撇、捺要寫得舒展。
(2)指導書寫“篇”。①觀察:注意字形特點。②教師范寫,提示:“篇”上小下大,要注意把“竹”的豎和豎鉤變成點。
(3)指導書寫“越”。①觀察:寫好“越”字要注意的地方。②教師范寫,提示:“越”是半包圍結構,走字旁的最后一筆捺要寫長一些,能托住右邊的部分,右上部分的撇要注意穿插到豎提下面。
(4)學生練寫,同桌互評,全班展評。2.學生抄寫詞語:星空、流淌、秘密、樓梯、相遇、鈴聲、萬物、乘法、思緒。
教學目標
1.會認“淌、秘”等6個生字,會寫“淌、秘”等10個字,正確讀寫“星空、流淌”等9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
3.能仿照課文展開想象,和同學交流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哪些秘密。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
2.能仿照課文展開想象: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哪些秘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淌、秘”等6個生字,會寫“淌、秘、密、棟、梯、鈴、緒”7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預測內容
1.聚焦單元導語。
(1)課件出示篇章頁插圖,引導:圖上畫的是什么情景?你由此想到了什么?(學生交流)
(2)教師引讀:美國愛因斯坦說——學生接讀: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課件出示單元導語)
(3)明確單元學習目標。
教師引導:
第五單元是一個習作單元,主要學習任務是——(學生齊讀本單元語文要素)
課件出示:
走進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發揮想象寫故事,創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2.聚焦課題。
(1)導入:今天我們學習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宇宙的另一邊》。教師板書課文題目,學生齊讀課文題目。
(2)質疑:讀了課文題目,同學們有什么要問的嗎?
(3)預測:請猜一猜課文會寫些什么。
(4)過渡:宇宙的另一邊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跟隨作家陳詩哥一起去看一看。
二、初讀課文,感知“秘密”
1.學生自讀課文。
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生字詞,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標出自然段序號,思考:宇宙的另一邊是什么樣的?
2.學習反饋。
(1)認讀詞語。
課件出示詞語,教師指名認讀,相機提示:“氣喘吁吁”的“吁”不能讀成yú。
(2)識記生字。
①換偏旁識記:躺—淌;都—緒;凍—棟;偏—篇。
②動作演示輔助識記:通過演一演“氣喘吁吁”的樣子加深印象。
③組詞識記:秘密、秘書、秘訣、秘方。
(3)指導書寫“秘密”。
①課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
②教師引導觀察:這兩個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預設:讀音相同,都有“必”字。一個是左右結構,一個是上中下結構。
③教師引導觀察:要寫好這兩個字,我們要注意些什么呢?
④教師范寫,提示書寫要點:“秘”左窄右寬,“必”要寫得稍大,最后一筆要穿插到禾字旁下;在“密”中,“必”相對要小,最后一筆要舒展,能包住下面的“山”。
⑤學生練寫,全班展評。
(4)默讀課文,感知“秘密”。
①教師提問:宇宙的另一邊是什么樣的?文中的哪一句話點明了這個秘密?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星光灑進我的眼睛,在我身體里汩汩流淌,告訴我一個秘密:很遠很遠的地方,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
②教師引導理解“倒影”:你們見過倒影嗎?它是怎樣的?(倒立的影子)從哪些地方看出“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指名讀)
課件出示:
那里有座一樣的城市,有條一樣的街道,街角處有棟一樣的房子,房子里有個一樣的孩子。
③教師點撥:四個“一樣”具體寫出了“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學生齊讀第2自然段。
三、品讀課文,感受“想象”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3~9自然段,思考:課文圍繞“倒影”,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
2.教師引導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宇宙另一邊的秘密。
預設1:“我”的倒影。
(1)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
(2)師生合作朗讀。教師讀“當我……”,學生讀“他……”。
預設2:大自然的“倒影”。
(1)課件出示第4~5自然段。
(2)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你在這兩個自然段中發現了哪些秘密?
(季節特征相反、日出方位相反、生命狀態相反)
(3)男女生合作朗讀:男生讀“這一邊”的句子,女生讀“另一邊”的句子。
預設3:第一節課的“倒影”。
(1)課件出示第7~9自然段。
(2)學生自由朗讀,思考:這3個自然段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學生交流)
(3)教師提問:宇宙另一邊的數學課是什么樣的?(小組輪流讀第8~9自然段)
(4)教師啟發:你喜歡宇宙另一邊的數學課嗎?為什么?(優美的風景、快樂的游戲)
3.引導發現表達方法。
(1)學生默讀課文。教師引導:作者把宇宙的另一邊想象得很有趣,也很好玩。你發現作者展開想象的秘訣了嗎?
(2)教師指名交流,歸納:宇宙另一邊發生的事情和宇宙的這一邊恰恰相反,即反著想。
(3)教師引導朗讀:你覺得哪些想象特別有意思,請有感情地讀一讀。教師指名朗讀,相機提問:你為什么覺得這里有意思?(生交流)
四、歸類指導,練習寫字
1.課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淌、棟、梯、鈴、緒。教師指名認讀。
2.教師引導觀察:這5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窄右寬)你認為哪些字比較難寫,請提示大家。
3.指導書寫“緒”。
①教師范寫,提示:右邊“者”第四筆撇要寫得舒展,穿插到“纟”下面。
②學生練寫,同桌互評。
4.學生自主臨寫其他4個字,全班展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