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5
這是牛郎織女說課稿一等獎趣味故事,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導入揭題
1、讀題。
2、除了這兩個人物外,還有哪些人對情節的發展影響很大?
板書:老牛、王母
找找幾個人物之間關系,用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主要內容
相機板書:牽手
分離
相會
二、感受人物形象
1、自讀課文1—6小節,思考:牛郎織女的牽手與哪些因素有關?圈畫批注,寫寫感受。
交流:
老牛的撮合——“老牛跟他也很親密……”讓我們有一種錯覺,老牛是他的親人,親人變成了媒人,撮合一對姻緣。第三小節
牛郎——善良、心眼兒好(板書)
?。?)照看老牛很周到(總是,最好,最干凈)——“也很親密”牛郎對老牛好,把他看成自己的親人。
?。?)身世反襯——不抱怨,不懷恨,吃苦耐勞。
?。?)坦白,誠實,不隱瞞。
織女——勤勞
善良:喜歡牛郎的心眼兒好,能吃苦。
渴望自由和真正的幸福:天庭和人間比較:
一樣辛苦
冷漠無情真情溫暖
禁錮身心自由
對自由的渴望
對真實的愛情的渴望和追求
勇敢:“決心”,意味著想了很多,想了些什么?可怕的責罰,天庭的冷漠和不自由,人間的真情和溫暖在權衡。留在天庭,有錦衣玉食,沒有真情和自由;人間,艱辛坎坷,但自由,有真情。冒著很大的風險,她應該知道后果,但全然不顧,因為自由、愛情實在是太動人了,“生命誠可貴,愛情、自由價更高。”
?。ㄏ鄼C板書: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
小結: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間的距離,那么織女對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這條鴻溝,讓一切變成可能。到這里,對兩人是不是想說點什么?贊嘆、欽佩、祝福
2、分離——王母
自讀課文9—10,也可以聯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
交流:冷酷自私、兇惡霸道、法力無邊(惡人當道),大好姻緣就這么被硬生生地拆開了。
反過來想想,牽手和王母有沒有關系?面對惡勢力可以有不同的結果,可以被擊垮、屈服,也可以開出絢麗的仙人掌花。但面對這么兇惡的王母,真的很氣憤。
讀課文,說說此時想說點什么?(對王母的氣憤、對牛郎織女的同情、祝福)
還好,喜鵲知道了他們的渴望,前來幫忙。七夕佳節,中國情人節。是不是覺得比2月14日更浪漫?
三、質疑,深化
1、質疑
2、相機出示“神話定義”(群眾集體口頭創作,情節曲折動人,歌頌了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美好的感情,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對照定義說說看法。(不合情理之處不必深究,因為那是群眾集體口頭創作;情節曲折動人正是它吸引人之處;表達著對美好情感的追求,因為封建社會等級森嚴、人們身心都極不自由。)
3、為什么要設計王母這個人物?(黑暗勢力,封建社會的現實;反襯織女的勇敢,這段愛情的可貴。)
4、為什么最后不在一起?斗爭不過,只能表達渴望。
?。ò鍟合胂窕诂F實。)
5、補充,故事古而有之,許多文藝作品里都有表達,但是在不斷地變化。
大略地學習《迢迢牽牛星》《鵲橋仙》《天上的街市》,感受變化。
6、小結:牛郎織女流傳千古,表達著人們對愛情、自由的追求;無論社會怎樣變遷,這是永恒不變的。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
3、感受人物特點,體會牛郎、織女及老牛之間的真摯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學重點:
體會牛郎、織女及老牛之間的真摯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學難點:
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為之奮斗的精神。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講故事了。播放《喜鵲搭橋》的對話。
2。課前回顧:
本文體裁是什么?(民間故事)
?。耖g故事:指群眾集體口頭創作、口頭流傳,并不斷地集體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種文學形式。
這些故事大都具有鮮明的人物性格和完整曲折的故事情節,并充滿豐富的想象力,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達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探究故事:
?。◤拿耖g故事的特點入手)
?。ㄒ唬┩暾鄣墓适虑楣潱ê唵螐土暎?/p>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孤苦伶仃 結識織女 生活美滿 不幸降臨 鵲橋相會)
?。ǘr明的人物性格
1。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2。你對故事中的各個人物一定有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和同桌交流交流,并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
3。如果你能和故事中的人物對話,你想對——說——。
(三)豐富的想象力
找出故事中超越了現實的想象的內容。
?。ㄋ模┍磉_的情感
師生共同總結。
三、結束: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ú⒑粲鯇W生仰望星空,許下心愿——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四、作業布置:
把《牛郎織女》講給家人聽,并閱讀一則其它民間故事,來校講給同學聽。
一、導入揭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爸爸媽媽之間的感情屬于哪一類?(根據學生的思考情況預設。)
請選擇:親情友情愛情
2、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導入:是呀,愛情是美好的,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是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
3、板書課題:牛郎織女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理清故事中的人物
1、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并在文中圈注。
2、初讀匯報:文中的人物有哪些?
教師按課文出現的順序引導學生說出人物并板書:
哥哥嫂子牛郎老牛
王母娘娘織女
讀準字音:嫂子的“嫂”(注音)
3、默讀課文說說人物之間的關系,并找出文中相應的內容重點讀:
(1)哥哥嫂子牛郎
讀課文第1自然段
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說說哥哥嫂子對牛郎的態度。
學生討論交流。
多指名讀與自己表達的詞或句子有關的課文內容。將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用一個詞表達自己的情感。
?。?)牛郎老牛
讀課文第2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牛郎對待老牛的詞,并找出描述具體行動的句子來讀一讀。
找出文中描寫老牛對待牛郎的詞,讀出相應的句子。
過渡:老牛對牛郎的好僅僅是“常常用溫和的眼光看著他,有時候還伸出舌頭舔舔他的手嗎?”故事的第一個轉折在哪個自然段呢?(板書:舔教學“舔”字)
自讀自悟第3自然段,說說自己讀后腦中出現的畫面。(鼓勵充分想像)
老牛的這種行為在民間叫什么?(紅娘牽紅線牽線搭橋——為什么叫搭橋呢?)
?。?)牛郎織女
牛郎在老牛的指點下見到了那位美麗的姑娘了嗎?見面后的結果又向哪發展了?
大聲讀課文相應的自然段(4——6自然段)
初評牛郎織女。——分組討論交流自己對牛郎織女的印象匯報時說出自己的理由。
啟發想像:如果故事中不出現意外情況,牛郎織女一家的幸福生活將會是什么樣的?
小組討論后寫一段描繪牛郎織女幸福生活的話。
代表匯報自己的描述,集體評議。
齊讀課文第4——6自然段。
三、小結:
是呀。如果世界上沒有壓迫,沒有剝削該多好?。∧菢?,牛郎織女的幸福生活就會是天長地久了。
可是,事實是這樣的嗎?請同學繼續關注牛郎織女一家的命運。
一、課文導入:
民間每個節日所不同的習俗,下面老師就來考考你們,看誰做得又快又準!”。
出示:請同學們為它們連線:
七夕節五月初五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正月十五 登高插茱萸
重陽節七月初七 賞月吃月餅
元宵節九月初九 拜月乞針線
中秋節八月十五 看燈吃湯圓
“現在同學們知道了,每個民間節日都有不同的習俗,為什么會不一樣呢?這可跟他們產生的緣由有密切的關系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們之中的一個:七夕節的由來。”
二、人物認識:
放下一張幻燈片:課文中的插圖,讓同學們觀察,圖中有哪些人物?初步介紹文章的主要人物:牛郎和織女。
三、介紹文體:
《牛郎織女》是民間故事。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是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鮮明的人物性格,語言口語化,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
四、感知課文:
快速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五、自主學習:
小組討論課文主要內容并提出質疑:
學生甲:牛郎是怎樣的孩子?
學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
學生丙:長大后他又是怎樣生活的?
學生?。核窃鯓雍涂椗叩揭黄鹕畹??
六、分析探究:
老師與同學共同分析課文找出上述問題的答案。答案允許多樣化,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
1、牛郎是個怎樣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樣度過的?
?。?)牛郎從小無父無母,與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對他不好,吃的是剩飯,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條件差,孤苦伶仃,無依無靠。
?。?)他的童年沒有樂趣,哥哥嫂子變本加厲地讓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這個年齡應該無憂無慮地上學,而他卻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我認為牛郎的生活還是有樂趣的,他的樂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過“兩個一比較”,他也樂得跟牛一塊兒出去,一塊兒睡。說明哥嫂待他不好。
?。?)牛郎的童年是與牛在一起的。通過他對牛照看得那樣周到,簡直就是把它當作人來看待的,說明牛郎是個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對牛很好,無論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讓牛吃好的、住好的、過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說他是勤勞的孩子。
2、長大后,他又是怎樣生活的呢?
?。?)長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沒有什么改變,但是干活卻更多、更重、更累了。
?。?)哥嫂怕他分遺產,于是不給他分文,把他趕出了家。牛郎勇敢地離開了家,開始尋找自己新的生活。
(3)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勞動得來的,從無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老師追問:他會受哪些苦呢?(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進行想象。)
(5)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這頭牛,是他們共同的努力勞動,才有了一間茅屋,一塊地,才會安了家。
(6)老師追問:從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3、他是怎樣和織女走到一起的?
?。?)老牛向他透露了織女下凡的消息,引導牛郎找到了織女。
?。?)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動了織女,也是使他們走到一起的原固。文中寫道“姑娘聽他說,聽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愛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訴他了。”織女聽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慘的遭遇,是牛郎勇敢離開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品質打動了織女的心,對他產生了愛慕之心。
?。?)織女是王母娘娘身邊織錦最好的外孫女,王母娘娘只讓她們干活,織女厭倦了這種生活,她勇敢地擺脫了受壓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七、課文小結:
這節課我們從思想、感情、情節等方面分析了課文,初步了解了民間故事的一些特點,展示了閱讀文章的一般方法。
八、作業。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