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1
這是小鷹學飛的說課稿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小鷹學飛》是蘇教版國標本小語教材第三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主要敘述了小鷹在跟隨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從而使小鷹知道學無止境的道理。本文根據小鷹的三次學飛分為三個部分,每一部分的結構和寫法相似,因此,前兩部分教學我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讀課文,抓住“已經”“真的”體會小鷹兩次學飛的不同心情,在此基礎上,轉入第三次學飛的教學當中。課文的第5、6自然段是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學生雖然有了學習“一、二兩次飛行”的經歷,但是還是不能夠完全理解文中某些詞句,因此,在教學中主要把握以下這兩點:
一、融情入境,培養語感。
閱讀能力從何而來?腳踏實地地立足于文本,重在品詞析句,結合本文特點和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緊緊圍繞以讀為主線,緊扣“已經”“真的”“總算”等詞深入體會小鷹此時的心理活動,從而體會小鷹的心情。片段中我通過和學生演讀,讓孩子們深切小鷹急促地喘著氣說:“現在……我總算……會飛了吧?”通過孩子主動的參于,朗讀自然是水到渠成。我認為學習語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外部語言不斷內化的過程,實現這一內化的過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讀。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邊讀邊演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詞語,去培養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的語言熏陶。達到“入境悟情”的教學境界,由此培養學生的語感。
二、珍視學生的獨特情感體驗。
“教學就其本質而言,是交往的過程,是對話的活動,是師生通過對話在交往與溝通活動中共同創造意義的過程。”因此,我致力于建構民主、平等的氛圍,尊重、信任學生,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有了自己獨特的閱讀感悟中,激活學生的個性,觸發學生在與文本、與教師和同學對話過程中積極情感的積淀,使之融入文本。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心態是開放而寬松的,師生之間是和諧的,課堂便是生成的。在教學過程中,我抓準時機引導他們進行個性化的閱讀,表達出他們各自獨特的感受。通過多種讀的形式仔細品讀老鷹和小鷹的話,鼓勵學生自讀自悟,避免老師講解多,提問多,大力提倡“以讀為主,以讀代講,以講帶動讀、以問促進讀”。閱讀課文的過程,實質上是讀者對讀物的一個“再創造”的過程。對于同一段內容,不同生活經歷,不同個性特征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我們要“蹲下身來”充分尊重他們的見解與觀點,切不可強求統一,引導他們讀出自己的“哈姆雷特”。由于鼓勵學生從各自獨特的視角去體會、解讀課文,因此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張揚。
《小鷹學飛》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小鷹在跟隨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從而使小鷹知道學習沒有止境,應該不斷進取的道理。文中小鷹與老鷹各自語氣與心境對比很明顯,很適合孩子分角色朗讀。
在學習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這塊,我是這樣做的:首先,借提示語揣摩人物心情。在對話過程中,作者很細心地給孩子們用上了很形象的提示語,方便孩子揣摩角色心理。如:當小鷹飛到了大樹的上面,它高興地喊起來:“我已經會飛啦!”老鷹則搖搖頭說:“飛得只比大樹高,還不算會飛。”當小鷹飛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興地喊起來:“我真的會飛啦!”而老鷹又搖搖頭說:“飛得只比大山高,還不算會飛。”當小鷹飛到了更高的地方,它急促地喘著氣,對老鷹說:“現在……我總算……會飛了吧?”老鷹向頭頂上指了指說:“孩子,你往上看!”等等。我先出示提示語,讓孩子反復讀讀,進行理解。然后問孩子們:小鷹為什么高興?老鷹為什么搖頭?孩子們在理解童話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了正確解答。然后讓孩子們試著讀讀這幾句話,讓孩子們感受一下小鷹的高興、滿足、得意和老鷹的心情。有些孩子讀得還是可以的,但是,我發現,沒有生動表情的輔助,孩子們盡管理解了,但是語氣就是達不到那種效果。后來進行提示語的引讀,朗讀效果好多了。
其次,憶平日生活想象表情動作。我問孩子們:平日里,當你學習取得好成績時,你會怎么做,怎么說?孩子就是孩子,被問到了自己,勁頭挺足的,紛紛舉著例子告訴我。我又問:那你現在就是小鷹,當你能飛了,盡管只飛到了大樹的上面,你會怎么高興和得意呢?孩子們有的做著表情,有的做著動作,紛紛詮釋著自己理解的得意。嘿嘿,挺有意思!于是我讓他們就學著用小鷹的口吻得意地說這句話,加上動作表情。這下,效果好多了,表情豐富了,語言也到位了。后面的環節也是這樣啟發,孩子們經過一遍遍的朗讀,不僅把語句讀熟練了,同時感情也出來了。
再次,入境表演表達生動故事。最后的情境表演應該說是水到渠成的,我和他們一起表演著,我讀旁白,男生是老鷹,女生是小鷹。大家都進入了角色,玩得挺高興的。這種表演,讓孩子們更放開了,他們對角色的理解更到位了,在故事表演中的朗讀也更生動了!
教學目標
《小鷹學飛》小學語文教案
1、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2、展開討論,總結,使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虛心學習,不斷進取。
3、指導學生寫好字。
教學重難
1、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2、展開討論,總結,使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虛心學習,不斷進取。
教學準備:
1、幻燈圖片:
2、幻燈文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學無止境一往無前
我已經會飛啦!
飛得只比大樹高,還不算會飛。
我真的會飛啦!
飛得只比大山高,還不算會飛。
現在……我總算……會飛了吧?
一、成語導入
師:剛才小朋友背了許多古詩,老師給小朋友送來四個成語寶寶。
師:出示成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學無止境一往無前
師:誰會讀?
生:讀成語。
師:讀得真好,我們一起來讀。
生:齊讀。
師:知道這些成語的意思嗎?
師: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小鷹學飛,齊讀課文。學了這篇課文,我們就知道這些成語的意思,就能讀得更好了。
二、學生自讀體會,教師導讀感悟
師:出示畫面,睢,小鷹飛起來了,飛到了什么地方?
生:大樹的上面。(貼圖)
師:課文第一二段描述了小鷹飛上大樹的情景,請小朋友自己讀讀這兩段,想想小鷹和老鷹的話是什么意思?有困難可以同桌商量,也可以舉手讓老師幫助你。
生:自讀。
師:大家學得真認真,現在老師來檢查你們讀得怎么樣?
生:讀課文。教師評價(讀得真響亮,讀得真流利)
師: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鷹飛到了大樹上面,高興地喊起來:我已經會飛啦!
師:小鷹初次學飛行,就能飛這么高了,它的心里怎么樣?
生:高興。
師:從沒有飛過的小鷹第一次就飛到了大樹上面,小鷹感到非常(板書滿足),哪些小朋友能通過朗讀來表達小鷹此刻的心情。
生:讀。教師評價。(你很興奮,有點喊出來的味道了。喲,你想讓大家知道,小鷹已經學會飛行啦!你太高興了,學會了飛行)
師:老師也有一種讀法,你們聽聽看,老師是怎么讀的。師:范讀我已經會飛啦!
同一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讀法,小朋友,讀書時要用心體會,請小朋友再讀讀這句話,你喜歡哪種讀法就怎么讀。
師:小鷹認為自己會飛了,很高興,很滿足,它高興地喊起來——我自己已經會飛啦,你也能用“已經”說一句話嗎?請小朋友同桌兩個說說。
生:同桌練說,我已經會打電腦了。我已經會畫水粉畫了。
師:經過一年的學習,小朋友已經學會了這么多本領,真了不起!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小鷹飛到大樹的上面,它學會飛行了嗎?
生:沒有。
師:老鷹媽媽也是這么說的,誰來讀老鷹媽媽的話。
生:讀。
師:讓我們一起當一回老鷹,提醒一下這只高興的小鷹,好嗎?[
師:鷹媽媽的話,你明白嗎?你明白了什么?
生:還不算會飛,差得遠呢,必須繼續學飛行。
師:是啊,鷹是鳥類中的飛行冠軍,只飛到大樹上根本上算會飛,小朋友,剛才我們通過看圖讀讀書上的詞句,讀懂了小鷹的話,明白了老鷹的意思,下面我們用這種方法繼續往下學,請小朋友同桌分角色對讀第三四自然段。
生:自由讀。
師: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飛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興地喊起來:我真的會飛啦!(貼圖)
師:誰來讀。生:讀。
教師評價:你真會讀啊!我聽出這只小鷹真的會飛啦!這只小鷹真的太高興,能飛到大山的上空了。
師:我們明白了小鷹這時非常自信,相信自己會飛了。那老鷹的話是什么意思呢?
生:老鷹說還不高,還要飛高一點。
師:誰來讀老鷹的話。
生:練讀,齊讀。(好的跟著讀,不好的再評議讀。)
師:老鷹說的話真有道理,對于見識過真正飛行的老鷹來說,小鷹能飛到大山的上空根本不算什么。
師:你們想小鷹初次學飛飛到大山的上空,累嗎?
生:有點累。
師:第一次學飛的'小鷹真有點累啊,可是老鷹說,飛的只比大山高,還不算會飛,小鷹只好繼續往上飛,請小朋友分組學習5、6自然段:下面這段挺難的,大家能學會嗎?
老師給大家四點提示:
1、小組內自由讀課文。
2、把你讀懂的句子讀給同學聽,意思講給同學聽。
3、有不明白的地方小組內討論。
4、小組合作表演課文。
我們比一比哪一組學得最認真。
生:小組學習。
師:哪個小組的小朋友先來讀,其它的小朋友要仔細聽。
生:小組合作朗讀。好一只勇敢的小鷹,在拼命向上飛呢!
師:哪個小組來說說你們讀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小鷹又鼓起勁,跟著老鷹拼命往上飛。……(貼圖)
師:還有小組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嗎?
生:我不明白什么盤旋?
師:誰來幫助他?
生:用動作表示。
生: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師:出示句子:現在……我總算……會飛了吧?
師:課文中用省略號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知道,小鷹飛得太累了,一邊說話,一邊喘氣。
師:越飛越高的小鷹卻是越來越虛心了,(板書)誰會學學小鷹一邊飛一邊喘氣虛心求教的樣子。
生:練讀句子。
師:小鷹在老鷹的鼓勵下,飛得是一次比一次(高),當它看到還有幾只鷹在白云上面盤旋,心里會怎么想?
生:小鷹會想,我還要繼續努力。
我明白了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師;(再次出示成語)現在你們能把這四個成語讀得更好嗎?
師:小朋友,學習飛行是沒有止境的,小鷹從不會飛到飛到大樹的上面,飛到大山的上空,接著飛到白云的下面,原以為自己已經會飛了,沒想到白云上面還有雄鷹在盤旋呢!學習每一種本領,也是如此,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永遠前進。希望小朋友們像小鷹一樣,不斷進取,一往無前,學到更多的本領。
讓我們再一次體會小鷹的怎樣學習飛行的,請小朋友,想表演小鷹的學飛嗎?同桌的兩個小朋友一個當老鷹,一個當小鷹,旁白兩個人一起讀,看一看,誰表演得最生動,哪兩個是最佳拍檔。要想演好,就要用你的身體把動作演出來,用你的小臉蛋把表情帶出來,用你的嘴巴把他們的話說出來。讓我們張開翅膀,一起飛起來吧!
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小組合作,自主學字
師:小朋友學得都很認真,但這節課我們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呢,知道是什么嗎?
生:學習寫字。
師:出示生字:總、頂
師:請小朋友用讀讀、描描、記記、說說的方法小組內學習生字。
生:小組學習。
師:哪個小組來匯報總?
生:我來讀。
生:我是這樣記的:
生:我來組詞。
如上學習頂。
師:放音樂,學生寫字。
語文教材《小鷹學飛》這一課,主要敘述了小鷹在跟隨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從而是使小鷹知道學習沒有盡頭,應該不斷進取的道理同時。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二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在教學中我抓住以下三點展開教學:
一、示范引領,培養語感。
學生的閱讀能力從何而來?最重要的就是立足于文本,重在品詞析句。這篇課文以對話形式展開,特別適合分角色朗讀。不過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還不太能分清人物的語言,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先引導學生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人物的語言,這樣為小組內分角色朗讀做好鋪墊。然后緊緊圍繞人物的對話以讀為主,緊扣“已經”“真的”“總算”等詞深入體會小鷹不同的心理活動和心情。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和學生演讀示范,讓孩子們深切體會小鷹急促地喘著氣說:“現在……我總算……會飛了吧?”的情景,再通過孩子們小組內分角色表演,進一步體會小鷹的心情。最后,讓學生表演朗讀,這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也是對文本的理解性閱讀。把自己當成小鷹的同時,也從小鷹的身上學到了只有不斷努力,才能越飛越高。通過孩子主動參與,角色體驗,朗讀自然是水到渠成。學習語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外部語言不斷內化吸收的過程,實現這一過程最重要、最有效的就是朗讀。讓學生在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交流、邊讀邊演中理解詞語,朗讀感受,接受潛移默化的語言熏陶中培養語感,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和感悟能力。
二、品詞析句,想象補白。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小鷹的好學,我抓住“拼命”“盤旋”這兩個關鍵詞,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說話訓練,補充文章空白。“小朋友們,如果你是小鷹,你是怎樣拼命向上飛的?”有的孩子說:“翅膀累了,也不停下來,繼續向上飛。”有的說:“累得滿頭都是大汗,還在向上飛……”這樣的補白,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展了學生合理的想象,也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拼命、盤旋”等詞的意思,再放到句子中進一步朗讀體會,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明白了文章的內涵,即學無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三、圖文并茂,激發興趣。
直觀的形象更容易吸引孩子。因此,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除了用多媒體課件以外,還用了大量的簡筆畫進行板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課始導入時,我根據學生回答,用簡筆畫在黑板上對大樹、高山、白云進行了簡單勾勒,直觀形象,一目了然,也為后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和準備。另外,為了讓學生能參與近來,我還準備了老鷹和小鷹的圖片,根據故事發展,請學生動手把圖片貼在相應的位置。最后,當小鷹看到還有幾只鷹在盤旋時,利用多媒體顯示場景,讓學生發揮想象,進行說話練習。
總之,整個課堂都我都以學生先學,小組互學為主,交流時教師進行點評、引導,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交給學習方法,讓學生學得更深入,讀得更充分,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