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4
這是學會換位思考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知識目標:
領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實質,在生活、學習中能夠換位思考,與人為善;懂得對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應施加于人;學會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賞他人。
能力目標:
學會換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平等待人、寬容他人、尊重他人對己對人所帶來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態度。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寬容他人、尊重他人、與人為善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學難點:
在實際交往中落實“換位思考,與人為善”。
教學設計:
(一)導入
情景活動一:某班一度流行起外號
(活動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通過活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刻道理。)
※給同學起外號會有什么不好的影響?班級里有這種現象嗎?
※自己不喜歡的事能強加于人嗎?為什么?
※自己喜歡的事就一定能強加于人嗎?為什么?
(二)授新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換位思考的方法之一)
《論語》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事,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我們在人際關系中,要善解人意,對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態度。采取什么方式對待他人,先要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對方,是否愿意受到這種對待。如果我們不愿意,那么我們就不能以此對待別人。
情景活動二:出示事例,讓學生討論:下面的事情如果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會怎樣想?怎樣做?(三個事例)討論后教師分別出示三個“溫馨提醒”。
結論: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實質所在。如果我們時時處處都能夠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體驗他人的情感世界,我們就能融洽、友善地與人相處。
(2)將心比心,寬以待人(換位思考的方法之二)
情景活動三:講故事(馬和驢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論語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說:在謀求自己生存與發展的同時,也要幫助別人生存與發展。
結論: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別人的好與壞都與我們息息相關。別人的不幸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相反,在幫助別人、善待別人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
(3)設身處地,善解人意(換位思考的方法之三)
情景活動四:就“車上的和車下的”、“管鮑之交”談談自己的看法
(活動設計意圖:通過活動,讓學生體會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實質就是社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管仲與鮑叔牙的友情是建立在寬容和理解的基礎之上的,人難免犯錯,如果我們能深入體察對方的內心世界,以寬容的心去面對,去諒解對方,或許會意外地收獲一份真摯的友誼。因為人與人之間需要理解與諒解,而諒解更是一種愛護,一種寬容。
師生進一步討論:是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諒解的?如果不是,那么什么事情是不可諒解的?一般說來,只要不涉及原則性問題和大到辱沒人格的錯誤,都是可以諒解的。
情景活動五:在辨別中學會選擇(設置三個情景,學生分析交流)
(4)換位思考的要求:它客觀上要求我們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如情感體驗、思維方式等與對方聯系起來,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從而與對方在情感上得到溝通,為增進理解奠定基礎。
(5)換位思考的實質:對交往對象的切身關注,深入對方的內心世界。它既是一種理解,也是一種關愛。
(6)換位思考拓展運用——態度換位
變“挑剔”為“欣賞”;變“計較”為“寬容”;即: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人(換位思考的方法之四)
(三)小結新課:總結本課知識結構并分析換位思考與與人為善的關系。
一、活動目標。
大班社會活動《換位思考》教案
1、在游戲活動中學習換位觀察事物,獲得換位觀察的有關體驗。
2、學會體察別人的心情。
3、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學會主動幫助他人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活動重難點。
1、在游戲活動中體驗換位觀察和思考,懂得不同的角度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學會體察別人的心情。
2、通過活動引導幼兒學會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能主動幫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活動準備。
音樂《小熊維尼和跳跳虎》主題曲、數字卡6、圖片1、圖片模版(兩邊不同)、《雪孩子》動畫片片段、PPT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音樂《小熊維尼和跳跳虎》,邀請幼兒加入“超級偵探”,隨老師律動進入活動室,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看過動畫片《小熊維尼和跳跳虎》嗎?今天“超級偵探們”請我們小朋友也加入他們的行列來破案,你們愿意嗎?那就一起出發吧!
1、是6還是9?
(1)將數字卡6放在場地中間,上下各畫一條線,請幼兒分成兩組,面對面地站在兩條線后面,觀看紙上的數字。請小朋友說出紙上的數字是幾?
(2)請小朋友換個位置看一看。有沒有什么變化,為什么看到的不一樣?
通過6、9的倒置讓小朋友知道,不同的位置和角度看到的結果不同。
2、出示圖片1請幼兒觀察分析判斷,圖片的物體是什么?交換位置后再觀察。
3、老師出示圖片(兩邊不一樣),請小朋友看看圖片上畫的是什么?
師:左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右邊的`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嗎?那你們又看到了什么?想不想看看對面的圖片呢?你有什么好辦法?
請小朋友交換位置看。通過交換位置讓幼兒知道,觀察事物的時候,不同的觀察位置看到的物體是不同的。觀察東西是這樣,思考問題也是這樣。
(二)觀看動畫片《雪孩子》片段。
1、教師提問問題,幼兒討論。
(1)小兔家發生了什么事情?
(2)小雪人發現了是怎么做的?它救了小兔后怎樣了?
(3)小雪人不知道自己會融化嗎?它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2、通過觀看動畫片和交流討論,引導幼兒了解并明白:小雪人是小兔的好朋友,它替小兔的安危著想,不惜犧牲自己幫助小兔。我們的小朋友這么聰明,不管做什么事情,也應該換個位置為別人想一想。
一、活動目標。
大班社會活動《換位思考》教案
1、在游戲活動中學習換位觀察事物,獲得換位觀察的有關體驗。
2、學會體察別人的心情。
3、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學會主動幫助他人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活動重難點。
1、在游戲活動中體驗換位觀察和思考,懂得不同的角度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學會體察別人的心情。
2、通過活動引導幼兒學會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能主動幫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活動準備。
音樂《小熊維尼和跳跳虎》主題曲、數字卡6、圖片1、圖片模版(兩邊不同)、《雪孩子》動畫片片段、PPT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音樂《小熊維尼和跳跳虎》,邀請幼兒加入“超級偵探”,隨老師律動進入活動室,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看過動畫片《小熊維尼和跳跳虎》嗎?今天“超級偵探們”請我們小朋友也加入他們的行列來破案,你們愿意嗎?那就一起出發吧!
1、是6還是9?
(1)將數字卡6放在場地中間,上下各畫一條線,請幼兒分成兩組,面對面地站在兩條線后面,觀看紙上的數字。請小朋友說出紙上的數字是幾?
(2)請小朋友換個位置看一看。有沒有什么變化,為什么看到的不一樣?
通過6、9的倒置讓小朋友知道,不同的位置和角度看到的結果不同。
2、出示圖片1請幼兒觀察分析判斷,圖片的物體是什么?交換位置后再觀察。
3、老師出示圖片(兩邊不一樣),請小朋友看看圖片上畫的是什么?
師:左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右邊的`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嗎?那你們又看到了什么?想不想看看對面的圖片呢?你有什么好辦法?
請小朋友交換位置看。通過交換位置讓幼兒知道,觀察事物的時候,不同的觀察位置看到的物體是不同的。觀察東西是這樣,思考問題也是這樣。
(二)觀看動畫片《雪孩子》片段。
1、教師提問問題,幼兒討論。
(1)小兔家發生了什么事情?
(2)小雪人發現了是怎么做的?它救了小兔后怎樣了?
(3)小雪人不知道自己會融化嗎?它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2、通過觀看動畫片和交流討論,引導幼兒了解并明白:小雪人是小兔的好朋友,它替小兔的安危著想,不惜犧牲自己幫助小兔。我們的小朋友這么聰明,不管做什么事情,也應該換個位置為別人想一想。
一、設計依據 (一)客觀依據 1、課標要求 ①學會關心、尊重、寬容、理解他人,樂于助人,與人為善。 ②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與人為善。 2、教材內容 ①特點:由處理好個人與個人的關系切入到團隊精神的形成。 ②重點: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學會換位思考。 ③難點:怎樣做到換位思考。 3、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二)主觀依據 1、教學目標 ①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會積極面對集體生活,培養學生待人寬容的生活品質,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集體生活的美好。 ②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與人和睦相處的能力 ③知識目標:引導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做到待人寬容。 2、教學方法 ①教法: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討論、講解故事、啟發學生聯想 ②學法:自我體驗、討論、自我剖析 3、教學模式 激發興趣——感悟生活——深層體驗——自主成長 二、設計理念 新課程強調從學生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地觀察和體驗真實社會,學生在生動的教學情景中更能積極地學習。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創設一定的情景,借助情景的直觀性、形象性,激起學生的情感,從情景中發現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過程設計 【激發興趣】 情景一:起外號 某班一度流行給同學起外號,那些難聽的外號一旦落到誰頭上,誰就背上沉重的包袱,心里有一種羞辱感。其實,誰都不愿意成為被取笑的對象,即使那些喜歡捉弄別人的人也是如此。 師:你有過被人“捉弄”的經歷嗎?當時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有過,很難過。 師:自己不喜歡的事能強加于人嗎?為什么? 生:不能,與自己的想法不一致。 師:自己喜歡的事就一定能夠強加于他人嗎?為什么? 生:也不能,要顧及他人的想法。 教師小結:當我們做著一些別人不愿意承受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換位思考。自己不愿意受到侮辱和傷害,也就不應該去傷害別人,要用一顆寬容和善良的心去對待別人。 【感悟生活】 情境二:你會怎么做? 師:下面的事情如果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會怎樣想?怎樣做 事例一:A和B是同桌,一次數學測試的試卷發下來了,A考了62分,他急忙問B考了多少,B沒有告訴他。課間時間,A偷偷看了B的.試卷,原來他只考了59分。A于是很驕傲的對B說:“哈哈,原來你考了個不及格啊!”這時,C對A說:“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驕傲的啊!”假如你是A,你會怎樣想?怎樣做? 生:別光顧笑話別人,先笑話自己。學會理解他人的心情。 師:事例二:小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住校后,小喬得到同學的許多“關照”,卻對別人漠不關心。久而久之,同學漸漸疏遠了她。假如你是小喬,想想為什么同學都不理我了呢?怎么做才能得到別人的關照? 生:對別人冷漠只能換來孤獨和寂寞,人要有人情味,多關心別人。 師:事例三:皮皮是一個特頑皮的學生,一次美術實習老師上課時在黑板上畫了一個蘋果,但是皮皮卻大聲喊叫:“老師畫了一個大屁股!”這樣一喊,全班同學都哄堂大笑不止,而這個實習老師則是又羞又惱,揚長而去。假如你是那位實習老師,你會怎么想?有朝一日皮皮也成為一位老師,當他遇到這樣類似的事情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尊重別人,等于尊重自己。相互尊重,使生活充滿歡樂。 【深層體驗】 情景三:角色互換 內心體驗 與失主調換角色,體驗失主的焦急心情。 與父母調換角色,體驗他們對子女的關愛。 與老師調換角色,體驗他們對學生的期待。 與失學的同齡人調換角色,體驗他們對求知的渴望. 與危難中的求生者調換角色,體驗他們對生命的留戀. 師:請大家調換角色,談談自己的體驗。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情景四:火眼金星 w 我最欣賞_____同學的勤奮,具體表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 我最欣賞_____同學的機智,具體表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 我最欣賞_____同學的愛心,具體表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 我最欣賞_____同學的勇敢,具體表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 我最欣賞_____同學的細致,具體表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 我最欣賞_____同學的謙和,具體表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 我最欣賞_____同學的韌勁,具體表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 我最欣賞_____同學的正直,具體表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填寫 師:每個人天生不同,接受自己,也同樣接受別人, 用慈悲心訓練自己愛缺憾中美麗的事物。 【自主成長】 情境五:現學現用 案例一:鄭華發現自己的椅子有些松動,就趁做值日時換了同學的椅子。 你想對鄭華說些什么? 案例二:小松隨田徑隊參加區田徑比賽,學校為參賽的同學準備了飲料。小松拿了一瓶還沒喝完,見箱子里的飲料不多了,怕一會渴了沒的喝,又拿了兩瓶放在自己的書包里。提問: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為什么? 學生討論后回答 教師總結。 布置作業: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作其中兩個題 : (1)把今天學習的心得體會,講給父母聽。 (2)主動做一件為他人著想的事,想一想,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3)與班上對自己有意見的同學交心,征求他們對自己的意見,并談出自己對他們的看法,主動消除誤會。 在詩歌朗誦中教師做小結,用音樂渲染教學氣氛,結束教學。 四、板書設計 第
四單元第二節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換位思考 討論 → 學會換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體驗 → 學會寬容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